2020-07-03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以「致敬!逆行者」為主題,永豐街道組織抗擊疫情主題圖片展,共收集到來自社區、企業、機關等攝影愛好者作品400餘幅,最終挑選出150多幅進行展覽,同時還搭配了書法、國畫、剪紙等藝術形式。展覽預計7月底結束。
「舉辦此次展覽,一方面用影像真實記錄各條戰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抗擊疫情、逆行而上的感人事跡,另一方面將展覽放在老宅裡,藉此展現永豐老城改造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策展人阿水先生如是說。
阿水先生告訴小松,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那些令人心碎的傷痛正在慢慢褪去,希望通過這次展覽,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那一雙雙堅毅的眼神、一個個平凡的英雄,更不要忘記一顆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據透露,此次圖片展得到了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大力支持,從徵稿到展出只用了短短十幾天的時間,作品不僅數量多,內容也都充滿正能量,震撼人心、鼓舞士氣。
展覽共分四個篇章:第一篇章「齊心協力、共克時艱」中展現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部門緊急動員、積極部署,迎戰疫情;第二篇章「逆向衝鋒、全民抗疫」中,抗疫的衝鋒號吹響,工作人員提早結束休假返回崗位,志願者們背著沉重的消毒機穿梭在各種場所;第三篇章「守望相助、共度平安」中,第一批進入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居民解除隔離,社區志願者為一線抗疫人員義務理髮,後勤保障人員架起爐灶為隔離家庭送上飯菜,疫情面前大家主動作為互幫互助,共同守護著自己的家園;第四篇章「以藝抗疫、天佑中華」則通過剪紙、國畫、書法等藝術形式,凝聚起奮進人心的時代力量。
從這一幅副作品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現出來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這些圖片都是以紀實為主,刻意去創作並不多,在當時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能夠記錄下來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阿水先生評價道,這些圖片大多是疫情防控人員利用自己工作的間隙,記錄下來的珍貴場景,雖然有些從專業技術角度來講,算不上上乘,但是能夠記錄下來已是不易。作為策展人,阿水先生將徵集到的照片進行篩選,做一些微調,看上去更加具有專業度和藝術的美感。
此次抗擊疫情主題圖片展,是王氏宅修葺完成後迎來的首場展覽。該宅為清末建築,曾是松江地區教育家、書法家王子彝的故居。青磚灰瓦、木製門窗,讓整個展覽現場古香古色,特別是臨窗掛著的幾幅國畫,出自中國戲曲人物畫傳人苗大壯之手,根據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再創作,栩栩如生,讓古宅煥發了新意。
苗大壯的另外一些國畫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身著防護服的小女孩手拿一張紙片,寫著「希望疫情結束,國家給我分配一個男朋友」的字樣;火車上一位阿姨因沒有口罩而落淚,警察暖心解圍送口罩等,這些都是根據真實發生的新聞創作,看上去別具一格,引人回味。據悉,為了保護建築,所有的作品都是用繩子牽引掛在上面,不對牆體表面造成損傷。
王氏宅藝雲閣
預約電話:13386118239 楊老師
開放時間:6月28日-7月31日(周一、周二閉館),9:00-11:00,12:30-15:30
地址:中山西路136-138號(中山西路140號永豐實驗學校東面)
文字、圖片:牛立超
原標題:《來松江百年老宅,感受影像裡的戰疫力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