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的「小偷家族」?《麥路人》的底層眾生相

2020-12-22 遊戲知是非

2020年可能是Sara這二十年來,閱片數量最少的一年,直到最近兩個月才開始恢復觀影。一方面是疫情導致了電影數量銳減,另一方面則是每個人都要忙於生計,我今年最大的念頭始終都是,「活著就好。」在大災之年,普通人往往只求一份平常生活,但對於一些人本身已經生活在苦難之中的人而言,那就是雪上加霜了。《麥路人》講述的,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人生,一部中國香港版本的「小偷家族」,陌生人互相扶持的暖心故事。

《麥路人》是今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導演黃慶勳的處女作品,主演則是廣東人非常熟悉的郭富城和楊千嬅,近年內地小有名氣的劉雅瑟也加入該片。劇情講述了當年的香港小人物生活,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夜間寄宿於麥當勞,這些人背後人生的社會群像。《麥路人》在粵語中是的諧音是「陌路人」,這確實是一群萍水相逢的人,英文名字「I'm Livin'it」也是簡單顯淺,住在麥當勞聽上去就比較酸楚。當然,這並非是麥當勞的宣傳片,郭富城對於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滿意,新作也是和黃慶勳繼續合作。

電影:《麥路人》, I’m Living It

導演:黃慶勳

主演:郭富城、楊千嬅

類型:劇情、人文

上映:20.9.17(中國)

音樂8:幾首金曲別有味道,配樂方面成功烘託氣氛

畫面7:鏡頭調度方面比較穩定,黑夜和白天的色調有鮮明對比

導演7:導演的個人能力導致後半段表現力不足,首次執導可以原諒

故事7:電影的劇情走向在意料之中,人物刻畫欠佳

表演8:幾個主演的表現非常棒,尤其郭富城和劉雅瑟

印象8:我一直喜歡這種現實類型的電影,所以有濾鏡加成

=================以下評論包括劇透內容=================

香港底層人民的眾生相

有多少人在麥當勞睡過?Sara睡過幾次,有半夜等車或者到站後湊合睡、有看完演唱會附近酒店太貴不捨得,基本上就是為了省下打車費或者住宿費。相比網吧而言,麥當勞的環境還是好一些,沒有那麼吵鬧,相對安全和安靜,服務員很少來趕你。當然,如果說長住這種地方,那自然是不可能,無論你是躺著睡還是趴著睡,在麥當勞的夜裡都會醒來幾次,整體睡眠質量很差,但電影中《麥路人》中的人則是長期以此為家,是一個具有現實主義的電影體裁。

《麥路人》是在去年上半年開拍的,因此,並沒有加入香港動亂和新冠疫情的橋段,故事設定在物慾橫流香港社會下的底層困境。以麥當勞為家的人,自然是無家可歸之人,無論是物質或者精神方面。人們常常說,香港電影已死。確實如此,近年來的優秀香港電影,大多數都是這種精緻的倫理敘事,試圖用情感去打動觀眾,比如《一念無明》、《幸運是我》。展示小人物的點點滴滴,成為了香港電影的主要色彩,拍攝成本相對較低,並且容易拿獎。

當然,這種改變敘事角色和注重情感關注,不只是單純的人文回歸,而是香港電影在商業製作方面,已經無力去折騰主流類型了。《麥路人》本身就是香港當代和香港電影的縮影,看不到未來的方向,而本身無法抵擋現實的拉力,最終,導演只能向我們展現城市邊緣人的慘澹人生,用一種童話式的敘事方式,試圖波動我們的情緒。當然,Sara並不是要大肆批評,雖然《麥路人》在情節設計上過度煽情,但仍然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今時今日的內地人,對於香港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崇拜,香港的貧富差距是永恆話題,基層民眾的生活非常艱辛。而電影中出現在麥當勞裡的幾個角色,則是精心設計了背景故事,使得他們看起來更慘,包括過氣的歌女、無助的單親媽媽、失意的畫家、喪偶的老頭、出獄的金融人和離家出走的少年。我很少會抱怨自己過得不好,不管是怎樣的城市,都會有人比我想像中更艱難地活著,不得不去面對各種苦難,唯一逃避的辦法,永遠都是賺到更多的錢。

《麥路人》的前半段比較有趣,比較自然地展現了每個人的故事,每個角色的形象都較為立體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並且展現了他們在苦難生活中的日子。前半段確實比較溫暖,偶爾還有一些笑料,郭富城和楊千嬅貢獻了相當不錯的表現,幾個老戲骨的表演成功將故事串聯起來。在查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郭富城和劉雅瑟都特地去麥當勞呆過一段時間,去研究這些無家可歸者的生活,不過,電影還是遇到了眾生相類型電影的最大難題。

那就是如何看待他們的命運。畢竟導演只是個局外人,就算站在底層人民的視角,也無法給予改變命運的方法。大部分電影都只能空喊口號,用努力和機會來代替一切,在有限的電影篇幅中,感同身受後無法進一步升華。《麥路人》則是擺在了一個中立的敘事位置,沒有對這些人的生活給予明顯的偏頗,但電影後半段的劇情處理就不太好,只能繼續賣慘煽情,沒有對角色塑造進行深入挖掘,或者對於造成這個現象的問題進行解讀。

出色的敘事角度,欠佳的掌控能力

所以,我無法給《麥路人》一個很高的分數,因為這種底層社會的人群,Sara此前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遇到了很多了,單純的賣慘不足以打動我,只是導演故意讓人產生情感糾結。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很好的敘事角度,無法拍得更好則是有些遺憾。不過,每個角色的基本人物塑造,演員們的演技還是值得好評的。電影裡楊千嬅唱的兩首歌也是加分點,《風的季節》和《心債》都是兩首經典金曲,配樂方面沒辦法進行挑剔,強烈推薦看粵語版本。

再來說說角色,群像戲最大的難題,就是很難為每個人安排足夠的劇情。當然,郭富城飾演的博哥,還是有比較明確的人物輪廓,曾經高高在上的金融才俊,最終掉落谷底鋃鐺入獄,出獄後成為這堆流浪者的領頭羊。博哥這個角色的人設太完美,在故事中基本上充當了救世主的角色,努力幫助其他人活下去,鼓勵他們追逐自己的人生夢想。然而,博哥卻無法完成自己的救贖,心有內疚始終無法回家,不敢和母親見上一面,終日逗留在麥當勞這個寄宿地。

電影後半段最大的亮點,就是博哥在瀕死之前終於決定回家,然後死在了回家的公交車上。《麥路人》裡的都是無家可歸之人,博哥努力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家,而他的後半生也是在尋找「回家」的方向。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人,郭富城自然是Sara年少時最熟悉的明星之一,歷經時光洗禮後,昔日天王已經變成了老戲骨。郭富城在這部電影中突破了先前的銀幕形象,貢獻了很多出色的表現,博哥這個角色雖然有點假,但他卻演得有血有肉。

至於楊千嬅飾演的歌女阿珍,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香港原來還有這種歌廳,我還以為在千禧年前後已經徹底消失了。阿珍代表的是香港舊時代,正如她一直在唱的那種經典金曲,但社會早已變遷,香港音樂和香港電影已經徹底失去影響力,哥特少女碧梨的崛起就是典型例子。電影花了不少片段在講述阿珍的工作,但並沒有帶給我很強的感觸,拋開這點,楊千嬅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穩定,可惜感情線方面的處理較為平淡,十年守護只有一句「不後悔」。

其他老將都是實力派演員,自然是清晰地展現了他們的掙扎和姿態,無法找到一份正經工作的畫家口水祥,最後選擇吃牢飯,入獄自白和最後吃飯的兩個鏡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喪偶老頭等伯的部分也進行了鋪墊和刻畫,但整體的人設還是有些平庸,作為這群人中最年長的角色,沒有起到應有的引導者作用。故事開始時離家出走的少年深仔,前期和博哥的互動不錯,後期則是成為了工具人,不過,他的自力更生對比現實中啃老的香港年輕人還是有警示之意。

電影中最吸引Sara的,還是劉雅瑟飾演的單親媽媽曉妍,這個內地小星在最近幾年有關注過,她第一次挑戰這種角色,卻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對於演藝生涯可以說是極具價值的鍍金。被婆婆認為是克夫相趕出家庭、丈夫死後要幫婆婆還賭債、還要想方設法幫女兒搞到居住證,這個角色其實挺有挑戰性的,儘管被迫賣淫和勞累猝死的劇情在意料之中,但她入木三分的表現,還是成功打動了我,始終幻想女兒能夠在香港可以出人頭地。如果是我的話,會冷血地直接放棄這個絕情婆婆。

《麥路人》過度煽情導致力度不足

畢竟導演是第一次執導,而且還是這種人文類的電影,所以《麥路人》就算不夠完美,我仍然要給予它一些好評。電影的硬傷是該類電影的常見病症,刻意堆積苦難後,如果無法機械降神就只能煽情到底,篇幅問題犧牲了一些角色的敘事性,剪輯手法略微混亂並且節奏較慢。《麥路人》目前在豆瓣電影上的評分應該是略低,如果這是一部日本電影或者韓國電影,人們不至於打出6.6分,可能是在今年見識了新冠疫情的苦難後,大家不太喜歡這種撕開傷口的電影。

不過,電影除了最後的公交車,還有兩個方面讓我比較感觸的。第一個就是兩場葬禮的對比,第一場是跑龍套演戲,大家都沒辦法哭喪,只有等伯感同身受哭了起來,想必是心念亡妻。第二場則是曉妍的葬禮,在真正的死亡之前,等伯卻是沉默不語,或許他終於明白生死無常。因此,這些細節方面為電影加分了,麥當勞並不是溫暖的烏託邦,只是失意之人的其中一個驛站,你可能會遇到很多人,但你依然要決定前進,無法避免操蛋的人生,那就去面對衝突。

當然,《麥路人》沒有足夠的厚度和力度,導演只是拋出了一個社會矛盾,但他沒辦法也沒有去深究原因,迴避了香港為什麼底層人民生活得那麼慘的情況。事實上,內地在這二十年則是有明顯的進步,廣州的流浪者比起我十二年前剛抵達這座城市的少了很多,而老家也是很少乞丐了。畢竟你只要有手有腳,還是能夠找到一份工作維持生活,只要人沒有倒下,就沒有東西可以瓦解你的信念。但誰來給予這種選擇困在小島的香港人一份希望呢?唯有國家。

相關焦點

  • 《麥路人》:港味光影下絲絲點點些些的眾生相
    似乎一語成讖,多年後的今時,一部《麥路人》讓他飾演的男主角真正的「睡在馬路上」。夜色下的麥當勞餐廳,「24 hour open」的霓虹燈下,當白天如織的人潮散去,會有什麼故事?《麥路人》以深夜食堂的視角,把鏡頭聚焦到香港底層生活的群體,展示了一群無家可歸而在夜晚相聚在快餐店抱團取暖的眾生相,家長裡短的故事與人物的命運歸宿糾結在一起,一眾在麥當勞的路人,I’m living ti,這也是片名的追溯。整部影片色調陰暗,雖未按照時間順序交代每一個人的背景,但通過穿插回憶片段讓我們了解了每個人家裡的現實困頓和自我的救贖。
  • 郭富城主演《麥路人》內地定檔9月
    分享到: 時光網訊近日由鄭保瑞監製、新晉導演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兩大香港電影金像影帝影后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劉雅瑟、顧定軒
  • 《麥路人》香港麥當勞麥難民的生活悲歌
    《麥路人》電影故事是取材真實的香港底層社會概況,劇情描述一群以麥當勞過夜的難民,即麥難民(McRefugee)的生活辛酸,他們各自有家歸不得的苦衷。劇中陌路人成同路人,彼此互助,成為家人的情感,令人動容,尤其第三幕開始的結局,定讓你淚流不止。
  • 《我和我的家鄉》《麥路人》…群像電影成新風潮
    因為是群像敘事,故事關於一群沒有血緣關係卻相互扶持的底層邊緣人物,《麥路人》被不少人評價為「港版《小偷家族》」。 這是《麥路人》的一段開場,圍繞郭富城飾演的博哥,一個個「麥路人」也在隨後出場亮相。
  • 《我和我的家鄉》《麥路人》……群像電影成新風潮
    這就是《麥路人》的由來,故事講述一群在24小時快餐店借宿的人們如何互幫互助,並一一揭開潛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秘密。郭富城、楊千嬅、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等知名港星齊聚本片。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麥路人》也獲得了10項提名,對於一部新人導演的處女作來說,這是最大的肯定。最終,張達明斬獲最佳男配角獎。
  • 《麥路人》:用力過猛的底層關懷|荔枝娛評
    《麥路人》用一個非常討巧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非常討巧的主題,這就決定了本片的下限不會低到哪裡去。但是,不是每一部充滿底層關懷、主打人間溫情的電影,都能成為經典,比方說,本片就是這麼個情況。至於楊千嬅、鮑起靜、萬梓良、張達明……他們都是香港電影裡個頂個的老戲骨,實力自然是沒得說。
  • 郭富城楊千嬅的《麥路人》: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港島底層流浪者生活
    電影《麥路人》。由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等主演的劇情影片,於2020年9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揭秘港島中你所不知道的底層流浪者生活,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我們現在過得有多好。
  • 麥路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麥路人》聚焦底層小人物,一群陌生人相互取暖的暖心故事,據悉,該片是取材於真實的社會事件,那麼,電影麥路人名字有什麼含義?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麥路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 即使被生活所「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逐」,「麥路人」的陌路相逢,是路人,也是家人。
  • 票房淪為「路人甲」 郭富城也難撐起《麥路人》?
    由於題材相似,該片更是被寄予「香港版《小偷家族》」的厚望,未上映前就已引起諸多關注。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該片開映後市場反饋並不理想,上映4天總票房勉強破千萬,多家媒體預測其最終票房將止步於4000萬。
  • 《麥路人》郭富城:我以前有遊艇難道也要告訴你?
    電影院重新營業以後,往日繁華難現,現象級的救市之作屈指可數,香港電影幾乎消失不見。當此時一部主題講述守望相助的電影《麥路人》上映,本該是應景的電影,票房一路走低之後,電影口碑也毀譽參半。這樣的設定,適用於塵世間眾生的大多數,我們捫心自問,幾人有資格嘲笑他們?正是郭富城的「博哥」,梁朝偉的「盲劍客」,他們的悲劇激勵我輩明明可以,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人。
  • 《麥路人》:聚焦香港麥當勞難民,揭露都市社會底層悲歌
    他在《三岔口》(2005)、《父子》(2006)和《踏血尋梅》(2015) 等電影中的表演獲得了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認可。這部由黃慶勳執導的電影處女作無疑是為郭富城量身打造的表演舞臺。他扮演的角色阿博是一位因挪用公款而入獄的金融高管。出獄後,他羞於回家見生病的母親和長期替他背負債務的妹妹,加入到了一群無家可歸者的行列中,一起在24小時快餐店裡過夜。
  • 真人真事改編《麥路人》,香港底層芸芸眾生像催人淚下
    來自內地的媽媽與香港丈夫結婚登記當日,丈夫遭遇車禍身亡,婆婆覺得是媽媽剋死了自己的兒子,一怒之下將媽媽跟女兒都趕出了家門,從此母女兩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張達明飾演的畫家因為瘦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成為了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流浪者。還有一個因為老婆受到電信詐騙虧錢最後想不開跳樓自殺而發瘋的等伯。形形色色香港最底層的階層,在快餐店內宿宵相遇,他們同舟共濟,慢慢生出了家人一樣的感情。
  • 《麥路人》:從鮮活走向虛無
    香港影片《麥路人》於9月17日在內地公映,影片上映三天票房超500萬,豆瓣口碑6.7分。作為近年的華語劇情片來說,這個口碑不算低。它擁有一個新穎且非常引人共鳴的題材,有著細膩的調研和面向底層世界、人間苦難的勇氣,並努力編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演員的發揮也沒有失常,但,僅此而已。虎頭蛇尾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走向,使影片從沉鬱深厚滑向了苦情濫情。
  • 《麥路人》曝人物海報 郭富城楊千嬅逆襲人生
    網易娛樂9月1日報導 由鄭保瑞監製、新晉導演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兩大香港電影金像影帝影后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劉雅瑟、顧定軒、黃悅珈等演員出演的電影《麥路人》將於9月17日全國上映,近日,影片發布一組全新人物海報,楊千嬅攜「流浪者聯盟」全員出鏡,世間萬象的人生百態盡收眼底。
  • 郭富城楊千嬅《麥路人》曝終極海報
    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可歸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即便被生活所「折磨和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棄」,「麥路人」陌路相逢,相依相惜,他們是路人,更是家人。電影通過表現一群陌生人在快餐店相互取暖、互幫互助,重拾家人般的溫暖,來展現世間的人情冷暖。
  • 【躍·影評】為什麼《麥路人》拍得有點溫吞水?
    由郭富城、楊千嬅等主演的《麥路人》上周五公映,目前的網絡評分為6.6分,觀眾對影片在真實展現香港底層人群的失控生活方面給予了好評,但該片稍嫌拖沓的節奏、不夠紮實的人物塑造和缺乏核心戲劇衝突的情節也讓不少觀眾詬病,認為其拍得有點「溫吞水」。
  • 《麥路人》:郭富城楊千嬅顛覆人設,演繹底層小人物的心酸
    這群經常在快餐店過夜的人,是路人,是家人,是——《麥路人》慘,是2020年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之一。是的,這個群體,被稱為「麥路人」,雖然特別少見,但確實存在。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統計,僅僅一個晚上,就在快餐店發現了384名夜宿者……雖然政府會對夜宿者提供各種福利救助,但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後,常常了無音訊。
  • 郭富城楊千嬅《麥路人》定檔;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曝預告
    郭富城楊千嬅《麥路人》定檔 近日,電影《麥路人》定檔9月17日內地上映。 影片由鄭保瑞監製、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兩大香港電影金像影帝影后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等共同出演。
  • 《麥路人》:溫情背後全是傷,讓人感動的不僅是郭富城
    作為2019年金像獎的熱門影片,《麥路人》票房業績不佳,平臺評分偏低實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有人說,《麥路人》反映的香港底層人民的艱辛與狼狽過於心酸,有刻意煽情之嫌,不夠正向積極。而有些人則覺得,電影中對於底層生活的描寫還沒能直擊XG社會的根本問題,只是破開了皮肉,但未深入骨髓。其社會深刻性比巔峰時期的香港電影不知低了幾個等級。因此在金像獎的角逐中敗北於《少年的你》是理所當然的。但直到看了《麥路人》這部電影,才發現,這部片子或許只有經歷過中年挫折的人才能有感同身受的體驗。這部電影中當然最出彩的還是郭富城所飾演的阿博。
  • 《麥路人》:失意者的烏託邦
    《麥路人》海報導演黃慶勳,原是鄭保瑞的副導演,雖然是長片處女作,倒也入行許久。原本他拍的多是類型片,初執導筒倒是選了部很有現實關照的題材,集結了從郭富城、楊千嬅到張達明、鮑起靜、萬梓良等香港實力明星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