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配置的AED立功了!男子心臟驟停,13分鐘2次電除顫成功救援

2020-12-19 SZNEWS

視頻:寫字樓下的生命接力,將塗先生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陳婷 唐詩)13分鐘或許只是你刷刷手機就溜走的時間,但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塗先生來說,那是由死到生的距離。12月14日,塗先生突然發生心臟驟停,倒在了公司大樓門口的花圃中,幸好有三位路人經過立即進行現場心肺復甦施救,剛剛在附近「安家」一個月的救命神器AED也發揮作用。寫字樓下的生命接力,將塗先生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命懸一線!中年男子倒地心臟驟停

據了解,12月13日晚,39歲的塗先生老毛病——頸椎又發疼了,他喝了二兩酒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最近一段時間,胸口和胃經常陣陣發疼,他計劃著過些日子就上醫院看看。可這計劃還沒施行,意外就來了。

14日一大早,他匆忙送娃上學,又趕著去上班。8時出頭,他終於趕到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坂田創匯國際中心,又急急忙忙跑了兩個小坡,有點喘不過氣,「千萬不要遲到了!」塗先生加快腳步,絲毫沒在意身體細微的變化。

8點多,快到寫字樓樓下,他突然感到眼前模糊一片。塗先生只能趕緊停住腳步,慢慢地挪到一旁的花壇,想坐在花壇邊歇息一會兒緩一下勁。沒想到,好不容易走到花壇邊,塗先生就倒在了花壇邊上,他試圖掙扎站起來,可人還沒起來又倒下了,隨後就失去知覺。

此時匆忙趕著上班的陳女士見狀剎住了腳步,她折回花壇,走近塗先生,卻發現他毫無反應。陳女士立即向周圍呼救,並拿出手機撥打120報警。

眼前的這一切被大廈保安員小林看在眼裡。剛開始,小林還以為,那位走路踉踉蹌蹌的人估計是前一天醉酒,想到花壇邊上嘔吐。可看到陳女士返回去打120,「不對勁,那個人是暈倒了!」來不及多想,小林趕緊跑出大廈。

小林扶著塗先生的身體,將原本趴在花壇邊上的他放置到地面上,憑著以前在部隊的經驗呼喚了幾聲。「沒反應,整個人看起來不行了。」小林立即向上級匯報。

13分鐘!生命接力和「死神」賽跑

同樣察覺到塗先生情況不對的還有西裝革履趕著上班的武文(化名)。

武文一看情形不對立馬出手相助:「我學過急救的,讓我試試。」2019年11月,武文就參加急救心肺復甦培訓,還拿到了AHA急救證書。這一次是他第一次救「人」。

挽起衣袖,武文仔細查看塗先生的情況——臉色發紫,人處於瀕死的狀態,呼喚沒有回應。「1001、1002、1003……」武文檢查不到他的脈搏,於是馬上按照課上學到的步驟就為塗先生進行心肺復甦——一邊按壓一邊進行人工呼吸。

數個心肺復甦循環後,小林的一位同事第一時間想起:「我們有AED(體外除顫儀)。」一個月前,這棟大廈剛剛配置好了一臺,此刻就放置在大堂前臺。這時候不正好可以用上嗎?

「趕緊拿過來!」

不到一分鐘,AED送到。武文二話不說,按著說明即刻將電極貼到塗先生身上。「幸好AED的操作很簡單,我只要按照說明做即可。」武文說。電極片貼好後,AED提示要電擊除顫。第一次除顫電擊,第二次除顫電擊,塗先生終於有點反應。武文繼續按壓和人工呼吸。

持續按壓了6、7分鐘,武文此時已經汗如雨下,手臂完全沒有力氣。

但AED提示,要繼續按壓。

「我來!」小林按照武文的方法接力按壓。

已經在創匯國際中心7樓辦公的成先生接到部門秘書的電話,「樓下有人暈倒了。」一分鐘,成先生小跑趕到事發現場。

「我學過急救,我來吧!」成先生不僅學過急救,還是急救培訓的導師。可這也是他第一次救活生生的人。腦子裡一片空白,成先生條件反射性地按壓塗先生的胸口,武文則在一旁進行人工呼吸,兩人互相配合。即使是很熟悉心肺復甦的步驟,但成先生感覺,這和在模型上進行仍有不同,力度、深度都比演練時更大。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生命曙光乍現,塗先生的喘息回來了,呼吸聲也粗了,胸廓有了起伏。成先生繼續按壓。120救護車抵達現場。急救人員在運送塗先生時問了他一聲,他眨了眨眼睛回應了。隨即,他被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搶救,被診斷為心肌梗死,並進行緊急心臟支架手術。

救人神器!龍崗已經完成1111臺AED安裝布點

經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搶救,當天中午11時,塗先生終於轉危為安。直到醒來,塗先生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從「鬼門關」走了一遭。躺在病床上,塗先生滿懷感恩地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所有素不相識的人為他「搶回一條命」。

武文和成先生告訴記者,這都是他們第一次心肺復甦實戰,「想想都後怕,這可是活生生的人,萬一按錯了怎麼辦?可在當時,心裡只有救人。」

其實,在這次13分鐘的生命搶救接力中,還有一位沉默的「搶救者」需要感謝,就是創匯國際中心物業人員送來的AED。

AED全稱為「自動體外除顫儀」,它可以提供高能量電流,進行電擊除顫而完成搶救,幫助發生心臟驟停的病人恢復心律,是搶救呼吸、心臟驟停病人的「利器」,被稱為「救命神器」。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55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87%發生在醫院外,一般搶救黃金時間是4-5分鐘之內,及時實施心肺復甦和使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記者了解到,為了搶救生命,讓」救命神器「觸手可及,龍崗區政府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在龍崗區公眾場所配備1000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截至12月13日,除了深圳市安裝的352臺AED之外,龍崗區政府嚴謹選址、市區互補,已經補充安裝完759臺AED,第三批選址的論證工作正在進行中。創匯國際中心就是龍崗區安裝AED的布點。

與設備安裝同步進行的全民培訓,第一階段面向區域內上百家社康的268名醫護骨幹進行培訓,再以社區為中心軸,面向近3萬名居民開展了急救培訓。下一階段將面向安裝點人員開展專業培訓,並依託龍崗中心醫院急救培訓基地,面向居民開展公益培訓。

除此之外,龍崗區攝製了《心肺復甦和AED使用教學視頻》,藉助「龍崗第一課」等平臺,面向全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線上培訓,開發了「救在身邊」H5、集AED查詢、急救互動遊戲、知識問答及培訓預約為一體,推出急救科普舞蹈《怦然心動》和原創急救歌曲《心肺復甦指南》,多元化的智慧宣教,讓急救理念廣泛傳播。

相關焦點

  •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行業專題報告:撐起生命的藍海市場
    心臟驟停類型包括室顫、無脈電活動和心室停頓,其中室顫最為 常見(71%),是指心室肌在不協調的亂顫下,心臟無排血,心音和脈搏 消失,導致全身血液循環即刻停止,3-5 分鐘即可致人死亡。需在「黃金 4 分鐘」內及時除顫。醫學研究表明,除顫每延遲一分鐘, 生存率下降 7%-10%。
  • 生死救援|你必須知道的「AED」
    一顆正常跳動的心臟,跳動節奏由竇房結主導,電流信號從此處發出,沿傳導系統刺激心房、心室收縮,心房將血液擠壓至心室,隨後推動血液向主動脈和肺部動脈流動,心臟正常情況下每分鐘跳動60—100次,稱為竇性心律。而當心室肌細胞出現快速而不規律的收縮,顫動頻率高達每分鐘約250—600次,導致心室無法向動脈泵發血液,此時,即為心室纖維性顫動。
  • 北京地鐵下一個心臟驟停的人,能用上 AED 嗎?
    用最快速度判斷患者是否有意識,同時撥打 120 急救電話,如果患者沒有意識,立刻進行胸部按壓,配合 AED 除顫。研究表明,在一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三到五分鐘內進行 AED 除顫,可使心臟驟停患者存活率達到 50% 至 70%。但AED在中國還遠未普及,多位受訪專家指出,其根源在於全社會急救意識的缺乏。
  • 馬拉度納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家庭裡需要配置AED嗎?
    2020年11月2日,馬拉度納再次入院接受治療,隨後他接受了緊急的腦部手術,治療腦部出現的一塊血腫,馬拉度納在11月12日成功出院,繼續接受門診醫生指導。這次是一個腦出血,已經是最危險的信號了。當地時間11月25日,馬拉度納家中突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享年60歲。死因是什麼?是原發心臟驟停,還是腦部關鍵部位例如腦幹的出血?並不清楚。
  • 北京地鐵配置AED了!2分鐘視頻教你使用「救命神器」
    大多數成人非創傷性心臟驟停的原因是室顫。 如果能在1分鐘內接受電擊除顫,患者存活機會可達90%;而每延誤1分鐘,室顫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就會降低7%~10%。 3 AED適用於什麼情況?
  • 男子心臟驟停42分鐘,內江醫生把他救了回來
    跑贏死神心臟驟停42分鐘恢復了心跳……市中醫醫院成功搶救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臟驟停患者5月28日上午,在內江市中醫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歷經42分鐘,成功搶救一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後1年再次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臟驟停患者。
  • 龍崗一中年男子心臟驟停倒地,路人+AED接力搶救搭起生命線
    13分鐘或許只是你刷刷手機就溜走的時間,但龍崗區居民塗先生來說,那是由死到生的距離。12月14日,塗先生上班途中突然發生心臟驟停,倒在了公司大樓門口的花圃中,幸好有三位路人經過並立即對他進行現場心肺復甦施救,而剛剛在附近「安家」一個月的救命神器AED也發揮作用。這場寫字樓下的生命接力賽,將塗先生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 調查| 解密南大「救命神器」——AED除顫器
    在心臟驟停時加以心肺復甦術,配合AED除顫的應用,是國際公認最有效的即時救治措施。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又稱傻瓜電擊器,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這樣的AED「神器」,南大有嗎?
  • AED是怎麼起到救命作用的?急診醫生解讀
    對於院外突發的心臟驟停,例如急性心梗心臟驟停,馬拉松跑步心臟驟停,往往大部分表現為第一種即室顫狀態。此時急救的關鍵是馬上心肺復甦,儘早獲得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除顫,AED操作簡單,開機後就會有語音提示操作步驟,按照提示黏貼電極片,機器會自動智能分析患者是不是室顫。
  • 全國首個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落地杭州,鋪設維護AED費用將納入...
    現場幾位地鐵工作人員立即撥打120,同時取來了站內的自動體外除顫器。杭州地鐵1號線下沙西站值班站長陳玲:我們有AED,就直接給他使用了。當時AED做了四次的電擊,之後一直胸外按壓,做到他們救護車到。當急救中心的專業團隊趕到時,男子已經恢復心跳。記者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採訪時了解到,我國每年新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70萬。每年有55萬人死於心源性的猝死。院外救治成功率極低。
  • 北京地鐵將全線裝備AED 救命神器駕到 你會操作嗎?
    心源性猝死 救援抓住「黃金4分鐘」在了解AED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導致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而死亡。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我們又稱猝死。我國每年死於這種疾病的人群中,80%的病人都出現過室顫。
  • 新知|AED「救」在身邊 實現全覆蓋路有多遠?
    10月27日,一則好消息傳來——北京市已啟動軌道交通車站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配置工作,預計到2022年底將實現設備全覆蓋。急救科普志願者正詳細講解AED使用方式,並現場指導實踐操作。 通訊員張瑛琪供圖把握「黃金4分鐘」「如果自己的生命發生了意外,我們是沒辦法進行自救的,只能等待身邊的人來救援。
  • 深圳地鐵站全部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新華社深圳1月12日電(記者毛思倩)記者12日從深圳地鐵公司獲悉,深圳地鐵各線路已配備500多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累計成功救人6起。1月3日,深圳地鐵3號線石廈站站臺上,一名乘客下車時突然倒地。
  • 【壹點頭條】為民辦實事,濟寧32臺「救命神器」AED除顫器已全部投放
    小細節、大民生,為搶抓心臟驟停市民救命「黃金四分鐘」,提高搶救成功率,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被列為2020年濟寧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醫療衛生改善重要舉措之一。「當發現心臟驟停患者時,在1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3-5分鐘內進行AED除顫,可使心臟驟停患者存活率達到50%-70%。」
  • 「救命神器」AED阻擋死神鐮刀
    這件神器就是電除顫器AED。有人心跳突然停了,趕緊取來除顫器,在胸前電那麼一下,就能起死回生!雖說電視劇有藝術加工,比較誇張,但是除顫器確實在關鍵時刻能起很大的作用,挽救過不少生命。2017年2月17日,陸家嘴地鐵工作人員成功救治1名心臟驟停的女白領;2017年5月2日,浦東機場邊檢局工作人員成功救治1名心臟驟停的加拿大人;2017年5月8日,2位上海市民在江蘇路地鐵站救治1
  • 急救醫生:十年,我只救活了一個心臟驟停病人!不會用AED,到底有多...
    文 | 王儷縈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6日凌晨,足壇巨星馬拉度納在家去世;2020年9月,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一中年男子猝死,45歲;2019年,明星高以翔在錄製綜藝時突發猝死,35歲;2016年,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站臺上突然猝死。
  • 劉申申:讓AED急救成為生命的「新希望」
    14日,深圳39歲的塗先生因心臟驟停倒地,後被路過市民進行急救並用AED電擊除顫,隨即被送醫院搶救,現身體已恢復良好。醫生表示,突發心梗最關鍵是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其中AED功不可沒。截止今年8月底,深圳市政府採購的3500臺AED已安裝完畢。
  • 球王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每年我國發生心臟驟停的人數大概有54萬人。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心臟驟停,如果救不回來那就是心臟性猝死! 大多數心臟性猝死發生於院外,生還率很低,而歐美國家大約在5%,中國可能不超過3%,也有報導認為小於1%。
  • 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 救命神器AED能搶回「黃金4分鐘」嗎?
    正確的心肺復甦為這名男子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機會,而在「黃金4分鐘」正確使用AED則更大程度提高了搶救成功概率。不少網友評論說「幸好有AED,也幸好有人會用」「大城市的優勢」,拯救瀕死的人,AED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最近,「全國首個AED法規落地杭州」、「深圳已在全市安裝3500臺AED」等話題也頻登熱榜。
  • 叢臺酒業公益基金AED投放項目正式啟動
    1月13日,叢臺酒業公益基金AED投放項目啟動儀式在叢臺大酒店舉行。圖為啟動儀式現場。AED是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縮寫,中文名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用於患者心跳驟停後的早期除顫,可幫助患者恢復心臟跳動,操作簡單,適合非醫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使用,是搶救心臟驟停病人的「利器」,被稱為「救命神器」,在地鐵站、商場、機場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配備它,緊要時刻能夠救人於分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