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洋河解析:中秋將適當控貨,夢6+計劃先穩價再放量
9月16日(今日),洋河股份在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稱,中秋銷售仍實行配額和價格雙軌制,採取適當控貨的原則,嚴格執行「限量促銷」政策,超出配額確需追加的部分按價格雙軌制執行。此外,洋河股份還提到產品升級及營銷調整等方面的措施。
2019年和2020年是洋河股份的調整年,其在渠道、產品、組織、人事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調整措施,包括四方面:
一是逐步建立「一商為主、多商配稱」的新型經銷商合作體系,進一步推動渠道去庫存及價格恢復,理順與經銷商的關係,經銷商信心逐步恢復;
二是完成夢6+產品的招商與渠道布局,夢6+的市場認可度在不斷提高;
三是圍繞雙品牌戰略,成立雙溝銷售公司,強化雙溝品牌創新;
四是圍繞組織架構的調整,為雙溝銷售公司、相關大區進行人力資源配置。
洋河股份方面稱,目前看,有些調整工作由於疫情等影響可能會延後,接下來其還是會按照既定的目標推進營銷轉型調整。
具體產品方面,全國布局夢6+,是洋河股份2020年市場布局層面的重要工作。在五月份的股東大會上,洋河股份稱今年將重點聚焦夢6+產品運作,激活存量、提升增量、實現快速放量,將其打造成次高端第一大單品。
在此次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洋河股份稱,夢6+產品的表現總體上符合公司預期,相信隨著中秋旺季和明年春節的到來,夢6+的市場接受度和銷售會有更好的表現,期望未來夢6+能成長為其價位段的大單品。
對於中秋銷售計劃,洋河認為,公司堅定營銷調整的決心,中秋銷售仍實行配額和價格雙軌制,採取適當控貨的原則,嚴格執行「限量促銷」政策,超出配額確需追加的部分按價格雙軌制執行。總體上希望做好中秋旺季銷售的同時穩固營銷調整成果。
對於產品升級後的經銷商關係,洋河透露,公司按照「一商為主、多商配稱」的策略構建了新型經銷商體系,產品升級導入市場後會進行經銷商的優選,也不排除會重新招商,關鍵還是要看經銷商自身的能力。
而對於夢6+產品之後漲價與否的問題,洋河股份說,按照品牌的成長規律,一個產品投放市場後,首先要做的是市場放量達到一定規模,並讓消費者對這個產品抱有新的期待。夢6+剛投放市場不久,第一步還是要先把價格站穩,並實現逐步放量。
藍色經典海、天、夢是洋河股份的戰略產品,近兩年,海、天產品銷量有所下滑,洋河股份稱,本輪調整也涉及海、天等產品的市場問題,中長期看,期望海之藍、天之藍能重新建立優勢,成為150元、300元左右價格帶的大單品。
前景展望:主動調整,再創輝煌
【產品結構升級,帶動省內、省外市場份額增長】洋河由原本的「省外主推海天,省內主推夢系列」轉變為「省外加大夢系列的推廣,省內主推 M6+和手工班」,以期實現產品結構升級,進一步加強品牌力,打開次高端市場空間。在省外白酒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結合洋河密集的渠道網絡,洋河省外產品結構有望持續升級,實現量價齊升。
【終端掌控力強,且渠道調整接近尾聲】終端掌控力強,且渠道調整接近尾聲。針對洋河前期主打的深度分銷模式逐漸暴露的弊端,2019 年公司通過控貨去庫存,並構建「一商為主、多商為輔」的新型廠商關係來恢復經銷商利潤,目前初顯成效。
【公司通過回購股份激發內部員工積極性】公司通過回購股份激發內部員工積極性。2006 年後伴隨公司成長起來的核心骨幹此前並沒有股份,對其積極性有一定影響。我們認為公司新一輪股權激勵的實施可充分調動現有員工的積極性、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
產品結構升級及深度分銷模式推進全國化
對於省外市場,洋河堅持細化核算單元,以「點點成線、由線成面、由面匯成市」的精細化策略,有序推進深度全國化。截至 2019 年末,公司銷售人員達5632 人,在白酒行業內排名第一;經銷商近 9000 家,省外市場共有 23 個大區,辦事處/分公司 385 家,渠道深耕效果良好。
得益於深度分銷模式以及前線團隊的高規模高質量,洋河的全國化擴張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年省外市場成為洋河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洋河省外收入從2013 年的 1.66 億元增長為 2019 年的 118.62 億元。省外收入佔比也從 2013年的 16%增長至 2019 年的 54%,貢獻超過了省內,成為支撐洋河成長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 2015 至 2019 年公司主動調整前,洋河省外收入增速穩定在 22%以上,表明全國化正在有序推進。即便是在 2019 年公司進行全面深度調整,省外收入依然保持正增長,體現出較強的韌性。
截至 2019 年,公司在全國共形成 570 個新江蘇市場,佔省外銷售營收比重70%以上,主要集中在環江蘇區域,重點包括河南、山東、安徽、河北、湖北、浙江和江西等。
河南是洋河的第一大省外市場,2019 年白酒市場規模約 420 億元,市場開放且集中度低,川、黔、鄂、皖、蘇等區域主要白酒品牌均有進入,主流白酒價格帶 100-300 元。洋河在當地收入達到 35 億元以上,2019 年同比增速約 20%,市佔率約 8.6%;洋河在河南的產品結構仍然以海天為主(佔 60%以上),有充足的消費升級空間。
山東飲酒文化濃厚,白酒消費市場空間約 500 億元,低價位段市場由本地酒佔據,次高端及高端市場主要由全國名酒佔領。當地白酒消費具備「價位低、度數低、多飲 38 度酒」的特點,主流白酒價格帶為 100-300 元。山東是洋河的第二大省外市場,公司在當地收入 25 億元以上,增速較高約 35%,市佔率約 5%。
安徽白酒市場規模約 250 億元,市場相對封閉,地產酒強勢,皖北以古井貢和口子窖為代表,皖中以迎駕和金種子為代表,外省品牌進入壁壘高。洋河通過深度分銷實現突破是罕見的成功案例,公司 2019 年在安徽的銷售收入為 16-17億元,市佔率 6.5%。
河北、湖北和浙江的 2019 年白酒市場規模均在 200-250 億元左右,洋河在這三個省份的收入均在 13-14 億元,市佔率為 5-7%。河北和湖北的本地品牌(如河北老白乾、湖北白雲邊)在中低端市場有深厚基礎,國內一線品牌進入主要爭奪中高端白酒的市場。浙江雖沒有知名本地品牌,但是因為經濟高度發達和消費水平較高,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水井坊等紛紛進入布局,目前主流白酒消費價格帶在 200-500 元,處於白酒消費升級中。
江西市場規模約 160 億元,其中低端白酒市場基本被四特酒、堆花等本地酒企壟斷。洋河抓住市場升級機遇,成功憑藉藍色系列攻入江西市場,在當地銷售額超過 10 億元。近年公司在江西市場保持強勁增勢,維持 35-40%的增長,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洋河在省外市場平均佔有率約 2%,低于洋河在省外重點市場的 6%-8%。伴隨白酒消費升級趨勢以及洋河全國化有序推進,洋河在更多省份的市場佔有率均有望提升。
伴隨白酒周期的更替,洋河靈活調整營銷模式與渠道戰略,相繼推出「盤中盤」、「4x3」、廠商「1+1」、「522」極致化工程等,並在 2019 年提出「一商為主,多商輔助」的渠道模式進行深度轉型。洋河的渠道力保持強勁,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疊加營銷人員數量龐大,對終端保持著較強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