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 建空中網際網路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待著別動!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一隻漂浮在平流層的巨型氣球,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穩穩地待在原地數周。

12月3日,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來自谷歌團隊的研究,顯示人工智慧控制器能讓平流層的氣球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項研究結果意味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世界應用邁進了難得的一步,提高了全自動環境監測成為現實的可能性。

平流層中的無人氣球。谷歌Project Loon正在利用這種氣球建立空中無線通訊網絡。

填充氦氣的「超壓」氣球常被用來在高層大氣開展實驗,比如氣象監測。對於谷歌Project Loon項目而言,這類氣球被用來向指定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超壓」氣球在空中作業時,被要求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以便更好地獲取數據或傳輸信息。如果被風吹偏了航道,它們需要返回駐點。根據《自然》的這項最新研究,深度強化學習可以訓練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決策,這些決策包括採取哪些行動來保持氣球的位置不變。

這項研究題為「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stratospheric balloon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基於強化學習的平流層氣球自主導航》),由谷歌大腦團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子公司Loon共同完成。

論文第一作者、來自谷歌大腦團隊的Marc Bellemare和同事訓練了的人工智慧控制器能根據風的歷史記錄、預報、局地風觀測和其他因素(如氦氣損失和電池疲勞),決定是否要移動氣球。

平流層氣球的定位。定位是指將氣球的位置保持在地面某特定位置的一定範圍之內。

深度強化學習的應用已在受控環境如電腦遊戲中得到了演示。受控環境擁有完整的數據集和明確定義的參數,與之相比,現實世界的可預測性較差。比如在平流層氣球定位問題中,環境中風的數據不完整,很難採取最優調整,讓氣球保持在原位。

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數據增強算法來解釋數據中的空白。他們將這種名為StationSeeker的技術應用到全球各地的Loon氣球上,並在太平洋赤道附近進行了為期39天的空中受控實驗。

作者發現,受到StationSeeker控制的氣球能成功實現自主導航,一旦被吹偏航道,它們能比傳統控制器控制的氣球更快地回到駐點。

Project Loon最初是谷歌X實驗室的一個項目,2018年該項目被分拆出來,成為了Alphabet的獨立子公司。至今,Loon氣球已經累計了超過100萬小時的飛行時間,2020年7月起,Loon正式開始在肯亞運營其商業網際網路服務。

英國國家大氣科學中心、牛津大學大氣海洋和行星物理學系的科學家Scott M. Osprey在為該論文寫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評價稱,這項研究代表了增強學習在現實世界應用的一次巨大進步。「在不完全了解周邊風的情況下,一個人工智慧控制器讓氣球在平流層停留了數周,這為無監督環境監測開闢了前景」。

Scott M. Osprey認為,有效且自主「超壓」氣球將為探測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大氣提供一系列商業和科學應用。如果能做到讓一個氣球在特定位置停留數月,就可以進行長期的環境監測,例如檢測城市上空的空氣品質、受高溫影響的森林和凍土融化地區的碳通量等。其他應用甚至包括監測動物遷徙路線和非法越境的貨物與偷渡人員。

相關焦點

  •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03 10:22 來源:澎湃新聞
  •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平流層中的無人氣球。谷歌Project Loon正在利用這種氣球建立空中無線通訊網絡。填充氦氣的「超壓」氣球常被用來在高層大氣開展實驗,比如氣象監測。對於谷歌Project Loon項目而言,這類氣球被用來向指定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 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自己編寫算法來指揮控制網際網路氣球
    Alphabet旗下的Loon團隊,負責將網際網路從平流層氦氣球傳送到地面,他們已經實現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即氣球的導航系統不再由人類設計的軟體運行。該公司的網際網路氣球現在由一種人工智慧編寫算法並且執行自己編寫的算法。
  • Alphabet決定由AI來控制網際網路氣球的飛行路線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Project Loon 網際網路氣球項目,旨在通過平流層高度的氦氣球設備,為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覆蓋。 最新消息是,Loon 的導航系統,已不再由人工來掌管。取而代之的,是基於深度學習強化的人工智慧算法。 與舊有的人工方案相比,AI 編寫的代碼和算法執行效率都要純熟且高效得多。
  • 全人工智慧控制氣球實現自主導航
    全人工智慧控制氣球實現自主導航能在平流層一連數周待在原地科技日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3日發表的一項計算機科學最新突破,加拿大科學家團隊報告:完全由人工智慧控制的氣球,成功實現自主導航
  • 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巨型氣球穩穩地待在原地數周
    12月3日,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來自谷歌團隊的研究,顯示人工智慧控制器能讓平流層的氣球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項研究結果意味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世界應用邁進了難得的一步,提高了全自動環境監測成為現實的可能性。   平流層中的無人氣球。谷歌Project Loon正在利用這種氣球建立空中無線通訊網絡。
  • 谷歌用AI訓練「耳機線」,實現了觸控螢幕大多數功能
    再接再厲,谷歌希望能夠把設備做的小一點,功能更豐富一點。谷歌隨後盯上了耳機線。谷歌AI工程師開發了一款電子交互式編織物(E-Textile),可以讓人通過捏、搓、握、拍等手勢實現以往觸控螢幕的大部分功能。
  • 人工智慧控制的氣球飛上天|《自然》論文
    根據《自然》本周發表的一篇論文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stratospheric balloon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一種人工智慧控制器能讓平流層的氣球一連數周待在原地。
  • LG獲得Freespace 空中指向和運動控制解決方案
    Hillcrest Labs 今天宣布,LG電子正在其首批具有3D 功能、能與網際網路連接的高畫質電視中運用 Hillcrest Labs 的專利 Freespace(R) 空中指向和運動控制技術。這批電視目前正在韓國上市,未來將在全球上市。
  • 國外AI 圈鬧翻天了!谷歌黑人女性 AI 倫理研究員「被離職」引發...
    其中包括一個由谷歌現任及前員工聯合創立的「Google Walkout For Real Change」組織,他們已經在博客上發起了籤名運動,以示對 Timnit Gebru 的支持:截止到今天,已經有1200 多名谷歌員工和 1500 多名學術界籤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給 Gebru 復職。
  • 谷歌:這就是算法
    谷歌:這就是算法 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華盛頓,谷歌CEO皮查伊就搜索「idiot(蠢貨)」出現川普圖片做出回應,他表示這就是算法,搜索是個大規模的運算過程,不會人為幹擾。
  • 谷歌用AI設計AI晶片,不到24小時設計出Tensor處理單元
    雷鋒網按:晶片按月甚至年計算的設計周期與AI算法按周甚至按天迭代的周期之前的矛盾越來越明顯,為了能夠保證設計出的晶片能夠更好地滿足快速迭代的算法,Gooogle團隊將AI強化學習方法應用於晶片設計中複雜的「布局」工作當中,獲得了顯著的效果提升。而兩大EDA巨頭Synopsys和Cadence也推出了具有AI功能的工具。看來,AI應用於AI晶片的趨勢已經顯現。
  • 谷歌AI造芯新突破!6小時設計AI晶片,質量超最先進算法
    谷歌研究人員相信,AI將提供縮短晶片設計周期的手段,在硬體和AI之間建立一種共生關係,彼此推動彼此的進步。與原有方法不同,谷歌的新算法能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進。特別是當訓練更多晶片塊(block)時,其算法能快速地為以前從未見過的晶片塊生成優化的設計。
  • AI在這張「問卷」上首次超越人類,SuperGLUE被微軟谷歌「攻破」
    一個是來自微軟的DeBERTa,一個是來自谷歌的T5+Meena。超越人類的兩大NLU模型對NLP領域的人來說,微軟DeBERTa模型並不陌生,早在去年8月微軟就開源了該模型的代碼,並提供預訓練模型下載。最近,最近微軟訓練了更大規模的模型,該版本由15億參數的48個Transformer層組成。
  • AI四大神之吳恩達:離開谷歌和百度,我要做的事太多了
    這時吳恩達才接觸到一個他聞所未聞,的假說——「人類的智慧來源於一個單一的算法」。在他的構想中,這種「單一算法」應該是一面像神經一樣的大網,每個小單元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傳輸、反饋、糾錯,最終互相訓練出真正的思考。直到2010年,他受邀加入谷歌開發團隊XLab團隊並擔任顧問身份,這時他才有機會去嘗試這個「大網」的建設。眾所周知,XLab團隊先後為谷歌開發了兩個知名項目——無人駕駛汽車和谷歌眼鏡。
  • 為什麼谷歌相機成為了網紅APP?谷歌相機算法強在哪?
    相信許多小夥伴們都聽說過谷歌Pixel系列手機,在其他手機都開始雙攝成為標配甚至開始探索三攝四攝的時候,而谷歌Pixel系列僅僅搭載的是單攝,但是最終在成像素質上,依舊不輸給大多數的雙攝三攝廠商。而其中的秘訣其實就在於谷歌算法上,儘管沒有友商素質那麼高的相機模組,但是憑藉著谷歌強大的AI算法,在最後的成像素質上還是能夠與友商一較高下。那麼為什麼谷歌能夠用單攝拍出人家雙攝才能做到的效果呢?
  • YOLO之父退出CV界表達抗議,拒絕AI算法用於軍事和隱私窺探
    YOLO算法作者Joseph Redmon在個人Twitter上宣布,將停止一切CV研究,原因是自己的開源算法已經用在軍事和隱私問題上。這對他的道德造成了巨大的考驗。YOLO是計算機視覺領域最知名的目標檢測算法之一,也因為開源被業界廣泛採用。
  • 研究團隊展示用手套控制無人機 並在空中寫字來傳訊
    費級四軸無人機需要通過配套的遙控器來控制,想要藉助傳統控制器在空中舞蹈寫字的話,顯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過莫斯科 Skolkovo 科技學院的 Skoltech 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手套控制無人機 + 空中傳訊的新方案,並且展示了 DroneLight 系統的原型。
  • 「三高病人」Verily和它背後的谷歌
    所以替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在AI硬體+醫療領域開疆拓土的生命科學子公司Verily,看似是全村的希望,實則壓力山大。此前推出的一系列硬體,諸如能檢測糖尿病指標的智能隱形眼鏡、幫助帕金森患者控制震顫的智能勺子、用於多種硬化症研究的可穿戴傳感器、與手錶類似的無痛採血裝置等等。可以說是,一個也沒有商業化的影子。
  • 谷歌員工又發聯名信起義了:Jeff Dean道歉,AI倫理學家回歸
    自2010年以來,谷歌等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當時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使用一種稱為「機器學習」的技術,使語音和圖像識別更加準確。一種叫做「深度學習」的方法通過將學習算法與更大的樣本數據集以及更強大的計算機結合起來,得到了驚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