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紅日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20日)上午接見參加2016年里約帕運會中華臺北隊代表團成員,不過,總團長陳李綢在致詞時向蔡英文「告狀」,稱這次參賽前受到大陸「打壓」,把代表團制服上的「國徽」改成國民黨的黨徽,才順利出賽。他們今天是再把會徽貼回去,希望蔡英文能釐清臺灣參加帕運會使用的會徽是哪一個。(參考觀察者網此前文章:臺灣參加體育賽事,應該打什麼旗?)
陳李綢向蔡英文說,這次在裡約帕運會受到中國大陸打壓,大陸通過帕運委會要求代表團把制服上面的會徽從「國徽」(左)改成國民黨黨徽(右)。
綜合臺灣媒體消息,臺灣地區參加帕運會的代表團共有13名選手,10名教練及1名陪跑員。蔡英文今日在「總統府」接見代表團成員,勉勵他們的辛勞。陳李綢致詞時呼籲,政府應更重視帕運會,並提到大陸致函給「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IPC)」。
陳李綢說,這是她第6次帶團,之前的會旗及會徽,從來沒有發生過問題,但這次出賽前兩周,因中國大陸抗議,指中華臺北隊代表團制服上的會徽中的12道光芒圖樣是「國徽」(12道光芒未頂到最外圍圓框),且顏色不符奧會規定,IPC因此去函要求臺灣方面改善。
陳李綢稱,「我代表團的會徽事前有經過帕運委會同意,沒有理由修改;但在出賽前一天,代表團擔憂會因為會徽爭議,影響選手出賽資格,最後還是決定用改為黨徽(黨徽12道光芒頂到最外圍圓框)的會徽貼紙蓋過去。」
陳李綢說,這也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國徽」與黨徽不同,過去幾年參賽時,都沒有發生過被抗議的情況,這次「確實感受到政治的壓迫」;雖然她不希望這些變成政治化的課題,但大陸有意無意的打壓令她擔憂,「也希望藉此釐清奧會使用的是『國徽』,還是黨徽?」
她還說:「為什麼我們今天會貼這個,本來是會徽,我們把它撕掉了,這件事情可以感受到我們國際地位險峻,但國際上還是有人很支持我們的。」
此外,陳李綢對蔡英文提出建議,希望當局能更重視帕運會及選手的訓練,例如「行政院」的體育發展委員會應多考慮選手在帕運會的發展,在臺灣各地區提供選手足夠的訓練空間,並酌予調整選手的獎金。
陳李綢表示,帕運會選手的獎金只有一般選手的10分之1,只有在陳水扁任內,其夫人吳淑珍在2004年陪同選手參加在雅典舉行的那次帕運會,選手的獎金提高到一般選手的一半,因為她看到帕運會選手克服身體障礙、超越自我的表現,之後獎金又縮水到只有10分之1。
陳李綢
臺灣參加體育賽事,應該打什麼旗戴什麼徽?
1979年6月及10月,國際奧委會主席基蘭寧分別通過波多黎各聖胡安及日本名古屋執委會決議,採用通訊投票方式,以62票對17票,將蒙地維迪歐決議案變更為承認大陸奧運會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國歌;臺灣以中華臺北奧委會(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的名稱繼續參加奧運會,但須提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旗、歌,並由執委會批准。
1979年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通過了「名古屋決議」,這是解決國際體育組織裡「中國代表權問題」的決定性一步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副主席薩馬蘭奇、執委西別爾科向中國奧委會秘書長宋中表示祝賀。
從1984年塞拉耶佛冬季奧運與洛杉磯夏季奧運開始,經由國際奧委會協調之下,臺灣第一次以「中華臺北 Chinese Taipei」 的名稱參與奧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以中國名稱同時參加。其後「中華民國」即以「奧運會模式」組代表團參加,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至今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其他國際正式運動賽會,皆以「中華臺北」參與國際賽事。
雖然協議中並沒有定義此種模式標題和稱謂,但大眾與媒體的習慣將這種參賽模式稱作「奧運會模式」。除了體育賽事外,在舉凡電競、學術、技術等許多比賽中,若中國大陸組隊參賽,臺灣的代表隊只能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不能使用「中華民國國旗」。
此後出席奧運會相關活動場合時,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會歌使用臺「國旗歌」替代,會旗及會標使用內含「中華民國國徽」及五環標誌的梅花圖案。為避免兩岸代表隊同時接鄰進入會場,被混淆為同一代表隊起見,經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提出異議,復經協商,由國際奧委會明文規定中華臺北隊入場序為「T」群(Taipei),中國代表隊則列「C」群(China),以此識別。
因此,在國際體育組織中,代表中國、中華臺北的體育機構是兩個合法成員。但按照規定,賽場上,中華臺北代表團只能打臺灣體育組織的旗幟,比如在奧運會、亞洲棒球錦標賽等賽事上打中華臺北奧委會的旗幟、亞洲杯打上臺灣足協的旗幟。
須特別注意的是,依據1981年中華奧會與國際奧委會所籤定的洛桑協議,國際奧委會承認的會徽中所使用的青天白日徽,並非中華民國國徽,而是中國國民黨黨徽。
如何轉載本文?後臺請回覆: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下載觀察者網App吧!
不要評價我是粉是紅,我的世界比你繽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