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未來智庫 | 搶灘小家電:美蘇九、小米和萌新的生存戰

2020-12-17 36kr

文:章婷ting、徐子

編輯:苑伶

新冠疫情影響波及各行各業,家電領域首當其衝。

一邊是傳統家電業績大幅下滑:4月14日格力發布的2020年Q1業績預告顯示,一季度的營收幾近腰斬,淨利潤同比下降 70%-77%;與此同時,美的、海信、海爾等家電企業均實行高管降薪計劃以控制成本。依賴線下銷售和上門安裝服務的家電品類下滑明顯,隨著疫情影響幅度加大,海外銷售也幾乎停滯。

傳統家電銷量受阻,小家電卻成為為數不多的受益者。據小米有品市場負責人孟祥奇介紹,疫情期間,小米有品的小家電品類迎來85%以上增長,尤其是消毒殺菌品類,比如牙刷消毒設備、消毒櫃、果蔬消毒機等;破壁機、烘焙類小廚電品類有超過3倍以上的增長;大健康領域的按摩保健儀器、智能足浴盆等也有明顯增長。

小家電是好的創業領域嗎?在接觸從業者的過程中,我們如期看到了小家電市場的增長,同時也體會到了遠超想像的激烈硝煙。家電巨頭如美蘇九等品牌在小家電領域是大山般的存在,直接挑戰無異於螳臂當車,如此集中的行業是否還有創業機會,是我們想要重點討論的方向。

本文將以小家電領域中增長和變化較快的廚電和清潔個護品類為代表,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 行業壟斷局面下,有哪些變化?

  • 大公司在增量市場動作如何?

  • 小米及其生態鏈公司的生存現狀

  • 有哪些代表性的創業公司和創業方向?

行業高度集中,但細分品類仍有新進者

在討論機會和風險之前,我們先看看行業的基本情況。

國家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家用電器行業營業收入16027.4億元,同比增長4.3%。家電行業市場整體保持穩定,但行業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其中小家電品類由於免安裝、單價低、顏值高和體積小等特點,增速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主要由三類企業佔據:第一種是國際企業,以飛利浦、韓國LG、伊克萊斯為代表;第二類是國內傳統家電企業,如美的、海爾、格蘭仕等;第三類是小家電領域的專業企業,以九陽、蘇泊爾、老闆、方太、小熊為代表,以及小米及其生態鏈企業。

在廚房小家電領域,美的、蘇泊爾和九陽三家企業共佔據行業70-80%的市場份額,尤其在線下銷售渠道,美蘇九三家企業有壓倒性的優勢,數據顯示,以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磁爐、料理機和電水壺五大廚房小家電為代表的品類,2018年「美蘇九」三家企業在線下的零售份額佔比加在一起超過80%。

(36氪製圖)

巨頭壟斷下,依然有新興品牌的立足之地

小熊電器作為小家電領域的新晉代表品牌,以高性價比「小家電」作為主打產品,如煮蛋器、單人電火鍋等,以電商渠道為主。小熊也在去年登陸資本市場,4月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報業績預告顯示,歸屬淨利潤 8978.24 萬元–1.07 億元,同比增長 60%–90%。

另一家代表公司北鼎晶輝,旗下自主品牌北鼎的養生壺,以超強的營銷能力刷爆社交媒體,價格遠超同類小家電品牌,零售價過千元。其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開水煲(包括養生壺和電熱水壺)銷量共計達238.19萬件。

除了小熊、北鼎,小米從2013年開始進入家電領域,不僅覆蓋了黑白電、廚電等領域,在電飯煲、電磁爐、電水壺、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淨水器等領域均有布局,以生態鏈企業合作的方式,不斷擴大在小家電領域的市場滲透率。

增量來自「人」和「場」的變化

小家電領域的機會來自三個方面:1. 新消費場景、新技術帶來的增量市場;2.傳統品牌老化,面對新消費人群,品牌存在代際變化的需求;3. 新渠道。

首先是新消費場景帶來的增量市場。市場變化的背後也是「人」的變化。從消費需求來看,一方面,用戶除了關注小家電的實用性,開始更多關注產品的非剛性需求。在這個前提下,細分品類開始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兩個方向迭代。前者開發一些原本沒有/沒意識到的消費場景,後者在原有需求上做產品升級。

小熊電器的創始人李一峰曾在接受36氪採訪時提到,團隊第一款產品是酸奶機,這款非剛需的產品意外成為爆款,讓公司意識到年輕人願意為多樣性和升級產品付費。還有一些原本並不高頻的小廚電產品比如三明治機,吐司機等,因為年輕用戶烹飪習慣的變化,加上博主帶貨引導,也受到市場的歡迎。

傳統品牌老化也是新品牌的機會之一。在信息渠道愈加分散的情況下,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傳統的品牌的認知淡化,和電視廣告年代成長起來的用戶不同,90、95後甚至是00後的消費者,對於傳統家電品牌的信任度和認知並不如上一代牢固,而新消費人群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分散在社交媒體以及各個內容社區,因此更容易通過內容種草、博主帶貨的鏈路完成品牌認知和轉化購買。

這也和我們討論的新渠道機會不謀而合。從整體家電銷售渠道來看,雖然線下依然佔據主流,但線上銷售規模從2017年上半年的28%增加到2018年上半年的33%,佔比在擴大。而小家電的線上佔比達56%,以廚房、家居、個護為主。

前文我們說過,廚電領域美蘇九三家巨頭的線下渠道能力強大。基於此,新品牌不再拘泥於傳統線下渠道,而是在各個內容平臺和用戶更精準連接,通過天貓、京東、小紅書、下廚房等電商渠道售賣。另外,對於很多主打高性價比的小家電品牌來書,小米的眾籌平臺也是不少品牌優先考慮的推新渠道。

小米生態鏈漸成閉環,「美蘇九」發力子品牌

和小米的「愛恨情仇」

廚房小家電美蘇九獨大,但小米系也是不可忽略的獨特存在。從2013年起,小米進軍智能電視,並以投資生態鏈企業的方式布局家電企業,幾乎覆蓋了所有家電領域。

(圖片來源:鯨準研究院《小米集團深度研究報告》)

廣發證券的研報顯示,小米的小家電業務有這樣幾個特點:

1.核心產品布局。品類覆蓋廣,但sku精簡,以生態鏈企業作為補充覆蓋,產品偏好布局市場正在爆發或者行業格局尚未成熟的品類,比如空氣淨化器、淨水器、掃地機器人等;

2. 高性價比。這和手機業務理念一致,追求「物超所值」,不在硬體性能上犧牲利潤,以此換取品牌和生態;

3. 自有渠道,用戶穩定忠誠。小米的線上渠道以小米商城和小米有品商城為主,線下有小米之家。多年經營之下,小米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用戶圈層和口碑,且平臺品牌需篩選才能商家,屬於「半封閉式」,對品質有相當的背書作用。

也正是如此,很多小家電創業品牌會首選小米眾籌作為啟動渠道。一旦完成平臺的篩選上架,新品牌獲取平臺的千萬級流量,很容易成為該品類的「爆款」,我們採訪過的圈廚、心想、追覓等品牌,都是通過小米眾籌平臺實現品牌的冷啟動。更多新品牌也在積極尋求與小米眾籌的合作,希望藉助小米的品牌+流量勢能,做高性價比的市場推廣。

而爆品完成市場驗證後,進入穩定的銷售狀態,小米會擇優以股權融資的方式和有潛力的公司合作,項目有機會作為小米的供應鏈,貼牌生產小米的自有產品,舉例來說,小米IH智能電飯煲由純米負責生產,而純米是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小米是LP)的被投企業。

(圖片來源:鯨準研究院《小米集團深度研究報告》)

這意味著,創業公司和小米進入一種「共生關係」。不少被訪企業都表達過和小米合作帶來的福利:

  • 小米在硬體上的要求,和大規模的採購,會倒逼公司自有的供應鏈升級;

  • 精簡SKU的產品策略也會將生產端的成本降低,能出讓利潤,以在價格上實現「性價比」,獲得市場競爭力;

  • 雖然利潤空間被壓縮,但穩定的出貨和訂單,仍然能實現盈利,儘管微薄;

  • 在品牌上,通過小米的背書和平臺的加持,也能快速建立自己的用戶。

共生關係下的品牌「去米化」

共生有很多好處,也意味著讓步。對於新品牌來說,站隊「米系」,一方面意味著和「高性價比」的品牌特徵步調統一,也就是在定價策略上要和小米手機一樣,薄利多銷,利潤空間被壓縮,品牌溢價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和小米合作,雖然對供應鏈有反向的改造升級,但企業無法否認「代工廠」的事實,在整個價值鏈條上能分到的並不多。

我們也注意到,小米有品在扶持新品牌的同時,也逐漸引入了家電行業的大品牌,美的、九陽的部分產品都陸續上架了小米有品平臺。除了家電,4月小米有品正式上線了「名品折扣」頻道,包含大牌和一些輕奢品牌。可以看出,小米有品正在嘗試拓寬品類,目前平臺仍然是精選電商,但未來不排除更多開放的可能性。

對此一些創業者表示過擔心,如果小米有品的未來是趨近於天貓、京東這樣的開放平臺,將會失去對新品牌的吸引力。

「去米化」也可以看做是很多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自救。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所講的「去米化」,並不是脫離小米,而是在自有品牌的運營上做「差異化」。

小米有品眾籌往往是品牌冷啟動的絕佳渠道,當觸達到用戶後,品牌也會進入更多渠道和平臺,比如京東、天貓,通過平臺強化品牌、獲取小米外更寬的流量和用戶群,以推動銷量的增長。

建立品牌認知的切口往往是差異化,外形就成為了第一個突破口。

比如圈廚產品在風格上走「復古」路線,吸引有顏值要求的年輕消費者,加上有小米品質的背書,不少種子用戶來自小米有品,「始於顏值,忠於品質」;另一家公司「心想」也有設計變化的思路,自有品牌在2019年對產品顏色做了調整,不再是純白色,而是參考了包浩斯風格,選了深空灰,看起來更高級。我們調研時遇到過這樣的用戶:選擇更貴的飛利浦,是因為更想要粉色的電動牙刷。

小米在設外形上採用極簡主義,整體風格統一,而視覺的協調統一也是品牌交付的一部分。這對於新興品牌是機會,設計風格和服裝一樣,也會出現審美變化,極簡風格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未被被滿足的需求,就存在商業機會。

對於小米生態鏈公司來說,微薄的利潤空間很難支持大規模營銷投入,所以不少企業的生存狀態是「以米養己」:一邊為小米提供生產支持,大量穩定的訂單可以帶來一定利潤,再用這部分盈利,在產品功能、設計和使用場景上做差異化和市場投放。

也有企業選擇保留小米標籤,比如追覓,品牌的天貓旗艦店中,產品的描述仍然帶有「小米生態鏈」這樣的關鍵詞。創始人俞浩表示,追覓並沒有刻意去米化,對於科技硬體,小米本身是很好的品質背書。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他看來,小家電領域的創業機會窗口已經關閉了,尤其是有技術壁壘的品類。在追覓產品上市後,有公司老闆打電話給他表示「不做吸塵器了」,理由是追覓的技術更好,但價格更低,「成本都不止這個價」。

俞浩稱,像小米這樣的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研發和戰略部門會成體系地「掃蕩」所有產品,在小家電領域,無論是研發技術、生產能力還是人才都在向頭部企業集中,小而美的領域永遠有機會,創業公司要麼選擇大公司覆蓋不到的短板,要麼出局。

對於米系公司的「去米化」,小米有品的負責人孟祥奇表示,小米有品一直是開放的,樂意新品牌把有品作為冷啟動的渠道,小米也樂意用流量和平臺為品牌賦能。當品牌進入成長期,必然會進入更多渠道,而小米眾籌則定位新品首發最好的平臺,兩者並不衝突。

 "美蘇九"下場,多品牌戰略搶佔增量市場

年輕消費市場和高端智能市場是新品牌的滋養地,但這塊增量已被大品牌們瞄準。除了擴充品類,通過新建或收購組成品牌矩陣搶佔市場,也成為巨頭們的重要戰略。

舉例來說,美的發布高端品牌COLMO後,再推新品牌布穀,補全高、中、低端市場布局。其中布穀瞄準年輕消費市場,對標小米等網際網路品牌。九陽的策略是推進整體品牌年輕化,成立廚房小電品牌Solista獨奏,收購北美清潔類品牌Shark鯊客。獨奏曾登陸小米眾籌,並在小米有品銷售。

「美蘇九們」的「二代品牌」在供應鏈、渠道、價格和營銷費用等起跑線擁有優勢,勢必擠佔創業品牌的原駐地。但品牌建設需要過程,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多品牌之間如何權衡配合,考驗的是企業的整體運營能力。

佛山順德被稱為「家電之鄉」,也是美的生產基地之一,一位順德的從業者告訴36氪:「大平臺推新同樣困難重重,從供應鏈端能夠觀察到布穀的產品一直在調整,可能存在問題。起碼說明品牌在起步方面遇到了困難。」另一邊,據九陽年報顯示,子品牌「鯊客」連續兩年出現虧損,且虧損額度增大。對此,九陽回應稱:「海外的第一品牌,首次進入中國是沒有辦法馬上實現盈利的,相當於是零起步的過程。"

國內清潔小電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戴森、iRobot等國外品牌份額可觀,科沃斯、石頭科技、小米系的追覓和灑哇地咔等國產品牌崛起,並已佔據半壁江山。九陽近日披露擬對其增資擴股,幫助鯊客在自己相對陌生的清潔領域突圍,是九陽解決產品結構單一的機會,也是難題。

有業內專家預測,現在家電廠商在品牌上做加法,三五年後可能又需要做減法。 

夾縫中生存,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繼美妝、零食後,大眾點評近期在好物功能中專門上線了小家電板塊。我們也挑選出部分具有代表性,或36氪曾接觸報導過的小家電品牌,並按照廚電和其他品類進行劃分展示,歡迎您在評論中補充。

(圖源:36氪)

小家電領域創業,首先需要選擇切入品類:是找一個大牌還未覆蓋的新品類,還是切入競爭激烈的傳統品類。

新品類進入門檻較低,相對容易做起「小而美」的生意,但市場規模還有待驗證。並且,在爆品出現後,巨頭和其他創業者進入也很快,品牌仍需做好應對競爭的準備。傳統傳統小家電品類如電飯煲、微波爐等雖然競爭激烈,但是家庭剛需,市場容量大。

「看似水深火熱的市場,也有涼快的地方,」 一位創業者為我們算了一筆帳:「微波爐是絕對壟斷市場,幾個大品牌份額加起來超過90%,但近百億的市場只要做到千分之一,就有幾千萬銷售額,做到1%有一個億,對創業公司是筆可觀的收入。而且市場在變化,原則上說所有家電品類都可以用智能和設計重新做一遍。」

用智能化產品切入傳統品類

「智能」成了近年來家電品牌在傳統品類市場打出差異化的抓手之一。小米10周年米粉節總支付金額28.9億,智能家電全平臺銷售額約5.3億。那麼,如何理解智能?我們認為家電智能化創新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創業方向:

技術革新通常意為著顛覆。這個方向的機會在於抓住某一品類升級的窗口期,建立技術壁壘,快速成長為垂直品類頭部品牌。以掃地工具和拖地工具為例,傳統掃把、拖把到手持吸塵器、電動拖把,再到掃地機器人、擦地機器人的每一步升級,都裹挾著有代表性的新品牌誕生和成長,比如該領域內的國產品牌石頭科技、追覓科技和灑哇地咔等。

追覓科技是米家手持吸塵器合作方,被認為是吸塵器界的「平替戴森」。2018年產品投入市場後銷量快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8億元。品牌快速發展離不開技術上的大幅投入,團隊曾用時三年研發第一代產品。目前500人團隊中80%是研發人員,年研發費用佔年銷售額的12%。

在創始人俞浩看來,小家電發展的趨勢是傳感處理和執行過程的機器人化,且技術進步通常跨行業出現,比如吸塵器和掃地機興起的關鍵是高速馬達、鋰電子和視覺等技術的發展。

在小家電領域,技術革新的機會可能越來越少。灑哇地咔創始人俞少蔚認為,房子越來越貴,如果有成熟技術能將多臺電器的功能整合在一臺機器裡節省空間,可能存在創業機會。

料理機集合了豆漿機、榨汁機、養生壺和絞肉機等小電的功能,是「多臺變一臺」典型產品。方太旗下的智能輕廚品牌米博(miboi),於4月發布了旗下首款產品——多功能烹飪機,也是順著「多合一」的思路做產品設計:產品集炒菜機、燉鍋、電飯煲、蒸鍋、豆漿機、絞肉機等品類的15 種功能於一體,佔地僅 0.1平米。

部分品牌選擇的智能化方向還包括功能微創新,即在保持家電原有功能的基礎上改造細節。小家電的角色從解決溫飽轉變為提升生活品質,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多元化。健康化、便捷性和滿足社交分享欲望是功能微創新的主要方向。

以純米開發的智能產品為例,電飯煲可以識別大米品種,定製加熱曲線,提升口感;電磁爐產品在APP設置有開放平臺,用戶自定義烹飪模式行為已超7萬次,每個模式平均被使用14.5次;旗下高端品牌Tokit的智能電烤箱內部配置有高清攝像頭,可以捕捉烘焙過程中食物的變化並生成視頻,滿足了用戶的分享欲望,疫情期間產品在3天內售罄。

高端智能化市場存在機會,但需要品牌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首先是研發和技術的問題,對很多創業公司而言,花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研究一個項目並建立技術壁壘,是一個不敢想的嘗試。其次是人群,智能高端品牌的受眾以收入較高的新中產家庭為主,在品牌建設和銷售渠道方面和針對年輕消費市場的品牌打法不同,需要投入的品牌營銷等費用較高。

用純米聯合創始人郭文祺的話說:「10年前傳統功能手機向智慧型手機轉變,廚電其實也在經歷這樣的轉折。高端智能品牌爬起來並不容易,一個高端品牌沒有5年積累,很難贏得消費者信任。」

新品類開拓

也有一些創業者選擇從無到有,自行開疆拓土。

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今年躥紅的消毒刀架。廚電品牌「火雞」的創始人王強稱,刀架產品原本以木頭為主,團隊研發了智能消毒刀架,內置發熱模塊,用高溫和紫外線將廚房常用的刀具勺筷等產品消毒烘乾。

過去消毒刀架是一個不存在的品類。創業前,創始人王強稱,「自己心裡也沒底,畢竟以前沒人做過」。產品去年4月上市,到7月才逐漸有了搜索量,前後花了一年多時間,加上疫情的推動,「消毒刀架」這個關鍵詞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搜索熱度也開始上升,「火雞」近期的搜索和銷售也翻了4-5倍。

新品類意味著大量的市場教育,採訪中王強也提到,傳統家電行業不太關注場景,更關注指標,但小家電品類卻很適合場景化營銷。消毒刀架作為比較空白的品類,火雞在推廣的時候,也需要特別注重內容合作,重點放在和kol做內容共創,對產品做講解和測評,然後才是站內站外的流量轉化。

另外一家新品牌「繽兔」,由新三板公司瑞德設計孵化,定位是專業的美妝冰箱品牌。在此之前,美妝冰箱也是一個幾乎空白的品類,除了小吉推出過一款化妝品冰箱曾經出圈,幾乎沒有其他品牌涉足。據創始人李琦介紹,這個行業2019年市場規模一共也才900萬。

新品類開拓也面臨著風險,小家電領域並沒有很高的技術壁壘,一旦市場被驗證成熟,大公司會很快進入。

繽兔的創始人李琦對此並不擔心,他認為品牌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教育、溝通和沉澱,這些不是砸錢可以解決的,而公司在工業設計領域的積累有很強的產品基因,有成熟完整的經驗。同時,公司在專利保護方面也有所準備,增加後來者的進入難度。

海外市場是渠道增量

從日本扛電飯煲回國的行為已經很少見到,區別於傳統貼牌和低價策略,國產小家電品牌開始逆向輸出。小米有品數據顯示,一些國產小家電產品,尤其是廚電產品在Kickstarter和Indiegogo等國外眾籌平臺都有不錯成績,整體銷售規模增速在60%以上。膠囊咖啡機品牌心想創始人胡杰輝分享說,國外小家電產品生命周期很長,而國內市場正經歷費升級,產品研發更新速度飛快,趕超之勢明顯。

追覓自有品牌在海外的銷售額佔到總銷售額的60%,銷售端價格在發達國家市場和戴森相差不大。俞浩認為部分國內廠商已經掌握了5大要素,並有機會成長為全球性品牌:首先,掌握著全球最好的供應鏈能力,可以同時保證價格和品質。第二,跟以前的模仿不同,國內企業具備正向研發能力,即掌握研發原理。第三,掌握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不會再被"卡脖子"。第四,具備全球銷售能力。第五, 懂得如何積累品牌。

我們總結,目前國產小家電品牌出海的方向分為兩個方面:

小家電市場的發展和GDP增長有很大關係,人均GDP達到8000美金以上,消費者的消費結構會發生變化,對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增加。海外有些發達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GDP水平已到達這個階段,但本土品牌更新迭代慢,國產品牌在這類市場具備全方位優勢。這是追覓眼中的短期機會,也是目前重點布局的地區。

而美國、日本等家電行業展成熟的市場則屬於長期機會。其中韓國和中國的飲食、居住文化相似,對智能電飯煲和智能擦地機等品類存在需求。薩哇地咔在其他市場以OEM為主,在韓國則使用自有品牌,並已擁有一定知名度。

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人口基礎超過30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和手機行業相似,家電行業發展相對滯後,人均家電持有量低。同時,新興市場普遍具有相對年輕化的人口結構,隨著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年輕消費者對家電逐漸形成剛性需求,想像空間巨大。十年前的國內市場誕生了小米,如今,人口紅利正當時的其他發展中市場有可能也誕生一套生態鏈體系嗎?

在非洲手機市場佔有率高達48.71%的傳音控股,推出了家用電器品牌Syinix,包括電視、洗衣機、空調、微波爐、榨汁機和電風扇等在內的大小家電品類。根據招股書內容,傳音希望利用在非洲等地積累的本地化優勢,逐漸打造「手機+移動網際網路+家電、數碼配件「的商業生態模式。

要做長期全球性品牌而非一次性出海買賣,品牌需要克服銷售渠道、價格體系,產品認證體系和售後服務體系等環節的眾多挑戰。小家電領域出現全球性品牌似乎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同時機會大概率留給擁有技術壁壘、綜合實力強的頭部品牌。從此次疫情來看,海外平臺重點扶持的頭部品牌受衝擊較小,但小品牌在AWE、禮品展等各類展會延期的影響下,出海可能遙遙無期。

相關焦點

  • 小家電專題報告:顏值經濟下,美容小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醫美與個護消費持續升級,美容小家電未來可期 我們認為,美容小家電的需求來源於消費者對美妝護膚方面需求的進一步延伸,消費者對 美容護膚的消費經過引導可以直接部分轉移到對美容小家電的消費。同時,醫美項目中用 戶購買佔比最高的皮膚美容板塊在一定程度上可與美容小家電形成互補,醫美市場的持續 擴張實質上也會擴散到美容小家電的進一步擴張。
  • 36氪首發丨專業打造醫療級家用健康消費品,「可思美」完成近億元B+...
    36氪獲悉,「可思美」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小米領投,順為資本、信之源跟投。所募集資金將重點用於深圳精準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的光醫學聯合實驗室的搭建,新品研發,海外市場布局及人才引進等方面。
  • 醫療健康2019:順勢生長,優勝劣汰|36氪Pro·未來智庫
    未來,創新藥企業想取得成功,必須同時瞄準海外和國內市場兩方面,技術必須是「全球新」。這是創新藥投資的新變化。AI新藥研發商去年發展穩定,儘管公開融資僅6筆,但36氪了解到,幾家一線企業也在2019年完成了新融資,用於推進研發管線。對於這個賽道而言,高額融資並不能帶給行業足夠的信心。企業和投資人更想看到的是平臺AI能力的驗證。驗證方式可以是研發管線被藥企買單,也可以是積極的臨床結果。醫療AI的爆發期是遠是近?
  • 小家電雄起 新品類趨勢產生 「美九蘇」轉身 「新小北」揚帆出海
    除了線上銷售,出口也是小家電行業前驅布局的新賽道。 「出海」對於美的來說,是「正在進行時」。2019年美的外銷營收佔比為42%,到2020年上半年外銷佔比提升至45%。小熊電器同樣加碼海外市場,今年12月22日新設進出口貿易公司,繼續保持代工與自有品牌雙線出海的思路。
  • 教育企業破局之路|WISE2020 36氪教育賽道未來獨角獸計劃發布
    來源:36氪12月8日在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36氪發布了教育賽道未來獨角獸計劃。12月8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下午,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進行了36氪創新教育產業服務戰略發布,戰略發布環節邀請到了小禾科技創始人、大校長商學院院長史治國老師,36氪商學院負責人吳霜老師,一起回顧教育行業的發展歷史,指出新經濟下的發展趨勢,共同發布了36氪教育賽道未來獨角獸計劃。拐點之下,教育創業者要學會避開紅海,找到自己的藍海。
  • 場景新物種:給未來之城,以場景答案|36氪×場景實驗室
    2020年12月8日,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其中主題為「10年·答案之城」的「WISE2020未來城市峰會」,作為聚焦城市更新、商業進化、人居發展的專業峰會,由36氪與場景實驗室聯合主辦,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出任評審專家組長,現場首發「年度場景新物種」,盤點、評選、致敬地產行業的模式突破與場景創新。
  • 年度場景新物種:給未來之城,以場景答案|36氪×場景實驗室
    2020年12月8日,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其中主題為「10年·答案之城」的「WISE2020未來城市峰會」,作為聚焦城市更新、商業進化、人居發展的專業峰會,由36氪與場景實驗室聯合主辦,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出任評審專家組長,現場首發「年度場景新物種」,盤點、評選、致敬地產行業的模式突破與場景創新。
  • 揭秘美的蛻變之路 用創新變革未來
    未來的市場無限大,歐美發達國家的小家電品類在200種以上,中國目前還處在100種左右的水平,品類增加、品牌減少是大趨勢,美的既是全能選手,也是長跑冠軍。 不久前的美的「科技月」可以看做是這十年成果的一次階段性展示。
  • 企業服務 2019:務實者的遊戲|36氪Pro·未來智庫
    來源:36氪文 | 林渟、小希、詠儀編輯 | 石亞瓊前言企業服務是熱點,但一談企業服務就容易冷場。有對標美國的性感願景,也有中國企服市場的「骨感」——業務不僅慢,還不太賺錢。2019 年,36氪調研了數百家企業服務公司,數十家曾參與投資企業服務的投資機構。通過分析各家公司的營業收入、估值/市值數據,整理了這篇文章,希望為大家還原這一年的企業服務賽道。此外,我們評選出了 2019 年新經濟之王榜單--企業服務領域(已於今日公布),敬請關注。 【重磅!
  • 圓桌對話:小家電的未來在哪裡?
    12月16日~17日,2020 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在北京舉行,參會嘉賓們共同探討了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創業新風向。
  • 新經濟之王!貝銳科技榮獲36氪「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
    新經濟之王!貝銳科技榮獲36氪「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 近日,36氪年度重磅新經濟峰會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正式舉行,36 氪創投研究院針對新經濟十大領域啟動了2020 年新經濟之王 500 強公司評選。
  • 小家電的美好,既是生活,亦是『印鈔機』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年報拍案」(ID:NBPA828),作者:冬至如年,36氪經授權發布。 一 小家電「品類根據地」品牌簡述 1978年之前,中國家庭的家電產品,主要來自進口洋貨,以及國營事業工廠計劃生產與配給。
  • 36氪首發 | 泛娛樂布局、國漫出海、IP孵化,定位女性向的麥萌漫畫...
    36氪獨家獲悉,麥萌漫畫於今年上半年連續完成了A輪與B輪兩輪融資,總計金額近億元人民幣。由中澤嘉盟,滬域資本和冠太資本等投資機構共同參與。此次融資完成後,資金將主要用於海外業務的開拓、國內漫畫家的籤約孵化。此外,麥萌漫畫將正式上線閱讀付費機制。
  • 小滿科技入選36氪「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
    日前,36氪WISE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榜——受用戶喜愛的最科技、最創新、最Kr的產品榜正式發布:作為行業領先的出海SaaS服務商,小滿科技入選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榜單。
  • 36氪首發 | 想用「嚴選平臺」思路縮短醫美消費成交路徑,「願美...
    36氪獲悉,醫美平臺願美YoungMay已於2018年12獲得了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行業上遊龍頭企業 。本輪融資金額將用於 APP 迭代,渠道拓展等方面。未來,這家企業會在機構、技術、藥品等方面給予願美支持。
  • 36氪每日投融資筆記(1月9日):汽車、網際網路金融、智能POS、文化...
    來源:36氪三、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合道融通獲積木盒子與小米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合道融通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專注於信用風險決策技術應用與流程優化技術。據悉,本輪融資後,合道融通將與積木盒子展開深度合作,合作內容涉及到小額信用產品、供應鏈金融產品等。
  • 劉成城:36氪一直在圍繞創業投資做服務
    本文轉自【光明網】;近日,36氪舉辦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通過十年演講、十年對談、十年圓桌、十年榜單以及新經濟十年白皮書等內容,對新經濟的過去十年進行盤點、未來十年進行展望。36氪創始人劉成城表示,過去十年,新經濟企業的成長速度、迭代速度都在變快,成長周期越來越短。同時,本土創業投資行業也在快速發展,36氪作為行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一直在圍繞創業投資做服務。
  • 萌系又實用,這波美的和寶可夢正版聯名小家電的網紅操作火了!
    毫無疑問是美的 | 寶可夢主題快閃店了。超萌超能打的正版聯名款小家電、寶可夢死忠粉必去的精靈武道館,更有皮卡丘本丘帶來超萌快閃表演,萌化你的少女心。老規律,先教大家怎麼薅羊毛去現場,用天貓App或者淘寶App掃描找到美的精品電器旗艦店並關注,就能得到免費遊戲幣2枚,現場抓正版寶可夢咯,來的人越多,抽到機會越大,現場親測,還是挺好抓的!
  • WARFRAME萌新氪金氪多少,根據情況而定
    萌新剛入warframe氪多少白金好呢?萌新入warframe不久就會有一次-75%的白金折扣(是以原價的25%購買),(DE不會放過每一個傻白甜的小倉鼠)。這個時候倉鼠的內心陷入了鬥爭...(氪不氪,氪多少(糾結臉))。絕對不要在某寶買黑金,絕對會被封號!!絕對不要!!!
  • 橫掃40 家關鍵公司,36氪預判了 44 個未來
    但有B站員工對36氪表示,「直播還得做出B站特色,否則難以與抖音快手PK。」 在高額版權和籤約費下,B站的虧損有擴大趨勢。B站相較「優愛騰」股價漲勢更猛、更受資本市場青睞,本質在於被認為盈利前景更佳。因此,B站何時能夠盈利也是一項關鍵問題,但在2020年,這個問題的優先級恐怕還排在在用戶拉新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