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福元,出生於1963年,河北省景縣人。大專學歷,1991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直屬分院,師從王文芳、劉松巖二位老師學習傳統山水畫。畢業作品在中國畫研究院展出並被收藏。2016年又師從清華美院施雲翔老師學習青綠和彩墨山水畫。其山水畫意境高遠,渾厚華滋,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作品多次參展並獲獎。現為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他的山水氣勢雄渾,境界奇偉,筆墨精微,變化豐富,開拓了傳統山水的現代風格,他的山水畫奇偉的境界得益於大膽的構思和構圖。創作的山水畫氣勢磅礴,蒼茫雄逸而又明淨秀美,著力表現北方山川奇峻的風貌,他以儘量豐富多變的筆墨語言及章法結構並來增強畫面的可視可讀性,他將具有時代感的大自然的美寓於傳統的筆墨構架中,作品正大而典雅,壯美而和諧。
以墨為主點以淡綠,在傳統章法與布局下,橫豎有力的皴搽,給山石力能扛鼎的視覺感,點葉法寫出的幾棵松樹,有橫插蒼穹捨我其誰的氣勢,千巖競秀,妙筆神逸的山水氣韻生動,畫面布局的塊壘相間,彰顯自然的遠大寥廓。遠山歸人如淡淡漣漪,層層推進的水暈墨章百妙具臻。可謂:「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遠。」暗示的是畫家心靈世界的無邊無際,給人的感受是極觀念的、極形式的大氣磅礴,也是極具哲學意味的「道法自然」。
無疑,我們可以把關福元山水畫的「奇峰在胸」與自我心靈抒寫,概括為他以筆墨的方式構築「精神家園」,而非無目的山水景觀摹寫;因為,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和東西文化的交匯點上,使黃戈得以在一個全新的視野中,審視傳統與當代文化的流向,並在其中作出自己清醒地抉擇,使他的藝術在巨變的時代中,表現為一種隨精神流變而流變的升華與提升,使他的藝術在浮躁的時代,保持著難得的純淨。
關福元以自己渾厚紮實的筆墨語言表現自然的雄渾與神秘,偉岸與活力,並且在形式感與技法上都有獨到的處理之法。極重氣勢的營造和境界的表現。我深深折服這於真正藝術苦行僧的文氣、才氣。畫面山體的變化是依據空間結構關係,呈幾何形的交迭而層層遞進的,並在這種變化中順勢造境;這種境界,體現的是中國哲學解釋世界的態度與觀念。線條、構圖的至工至精,又不刻意渲染和張揚;如黛遠山隱含著無限生機。可謂:古意盎然宏大悠遠,精微大美風骨卓然;山川草樹天然妥貼,常看常新百讀不厭……猶如品咂一壺好茶,能讓人靜以清心,慢慢品味,與作者意識裡的藝術語言進行面對面如坐春風的交流。
關福元是這樣一路走來,從而掌握了山水畫所需要的筆墨品質和藝術品格。用筆富於骨感,靈動灑脫。
既從技術層面上提高了線條質量,也從精神層面上使線條到達抒情浪漫的境界。墨法與筆法相得益彰,清明淡雅中不動聲色的輕吟低唱,書卷氣息中顯露性情的活脫。關福元 長年累月生活在這種筆情墨趣之中,習慣性的行為模式和重複性的心理暗示,使他在精神上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並影響他的藝術生涯。#每日藝術#
畫家於冬先生的山水畫融情於筆墨,寄情於畫境,立足傳統承古顯今
公進作品筆墨精微層次豐富飽滿、人物刻畫細膩,立足傳統推陳出新
畫壇才子公進作品水墨淋漓,層次豐富飽滿人物刻畫細膩,取法高古
公進作品取法高古,將工筆和寫意完美結合,筆墨表現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