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創作整理不易,喜歡的關注一下,不斷更新中,感謝您的閱讀。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詩、書、畫皆精,山水、花鳥為絕,明末李日華譽其「繪事超奇,書法雄麗,吟情灑落」,乃 「吳門畫派」開創者。其祖父孟淵、父恆吉皆以詩文、書畫名於時,家中收藏特豐,石田少襲家法,又得摹家中所藏董巨馬夏及宋元諸家,對所習技法掌握自如,變化而出己意,影響所及,如山高水長。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為「明四家」之首。
《盆菊幽賞圖全卷》 紙本,設色,畫芯23.4*86cm,全卷寬334.6cm,遼寧省博物館藏。繪一平坦幽靜之處立一小亭,亭四周樹木蓊鬱;亭兩側擺放數盆菊花,盆中菊花綻放,紅白花朵,煞是好看;亭內三人對飲,一僮持壺侍立,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

《瓶荷圖》紙本,設色,60×144.5cm,天津歷史博物館藏。圖繪一褐色圓肚方口花瓶,勾勒清晰,稜角分明;瓶中三支荷葉和三支荷花,二支荷葉葉面寬大,另一支似剛剛發出,捲曲的葉邊嬌嫩至極;荷花襯於荷葉中,綻放的粉紅花瓣嬌豔脫俗,隔屏似飄來陣陣荷香。

《溪山秋色圖卷》紙本,水墨, 20.6x640.7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長卷以平鋪式繪山水秋景,群山疊起,湖水空明,境界開闊,墨色清淡,構圖自然穩重,畫面簡潔樸素,以「披麻皴」寫重巒疊嶂,筆墨疏朗脫放,信筆勾寫,無拘無束。

《江村漁樂圖》 紙本 水墨 設色 24.8釐米×169釐米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此圖繪漁鄉秋景,水天開闊,漁人樂在其中。用筆自然,繪寫入神。

《春雲疊嶂》立軸,紙本設色,152.2×43.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周的繪畫,技藝全面,功力渾樸,在師法宋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發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而大多數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閒意趣。他的學生文徵明稱他為飄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名賢雅集圖軸》紙本,淡設色,252.9x44.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畫繪吳愈調守敘州文士友人一行十三人,為之餞行賦詩,沈周由此繪畫。畫面狹長,山勢呈「之」字形走向,益增高遠平闊之感。設色雅淡,人物衣描粗細合度,用筆寫意中帶精謹。
《兩江名勝圖》繪長江淮河兩岸的名勝風景,畫面擷取富有特徵的景物,剪裁簡明,卻構成詩意盎然的境界。每幅構思,單純集中,情景融合,意味雋永。用筆質樸、凝重,山巒的繁筆勾皴和屋宇的簡筆勾勒,形成疏密的對比,墨色也富有虛實輕重的變化,使畫面產生強烈的裝飾美感。《兩江名勝圖冊》是描繪長江淮河兩岸名勝風景的冊頁,共十幅,每幅對頁有沈周自題七絕一首,並有友人文嘉、王穉登等人題和詩,畫面皆剪裁簡明,情景融合。沈周的山水畫,有些描寫的是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在畫法上,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後來博採眾長,出入於宋元各家,主要繼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的水墨淺絳體系,又參以南宋李、劉、馬、夏勁健的筆墨,融會貫通,剛柔並用,形成粗筆水墨的新風格,自成一家。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