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揭秘:沈周、文徵明遊支硎山後畫的什麼畫

2020-12-14 齊白石文化藝術中心

日本飯田家(高島屋)舊藏之沈周、文徵明《詩畫合卷》將於本季佳士得香港秋拍 「中國古代書畫」 拍賣中矚目亮相。此作自明弘治至民初,數百年間歷經數變,幾經離合,終於漂越東瀛,猶然存之天壤。披卷思古,當信長物有情。

▲ 滑動賞析長圖
▲ 滑動賞析長圖

拍品編號823

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

《詩畫合卷》

設色/水墨紙本 手卷

畫心:29 x 193.5 cm.,書法:28.7 x 154.5 cm.

估價:港元 5,500,000 - 7,500,000

來源:

羅振玉收藏

飯田家(高島屋)收藏

出版:《明四家精品集》,第62 頁,圖版123

《明四家精品集》裡記載了支硎山位於蘇州市西郊,以東晉高士支遁(號支硎)得名,又名觀音山。沈、文《詩畫合卷》文徵明書法題記云:「此幅弘治間遊支硎南峰諸山而作,徵明實亦在侍。"

沈周、文徵明 《詩畫合卷》,作品局部 節選自:《細品名畫:沈周的繪畫世界》

根據《細品名畫:沈周的繪畫世界》記載,明弘治四年(1491年),65歲的沈周有遊支硎山之行,此畫當繪於那年遊支硎山中。此行亦是沈周在弘治十八年間,唯一一次遊支硎山的記錄。據文徵明題跋文字,當時年僅22歲的他已執弟子禮隨侍在側,儼然已是沈門弟子。《沈周年譜》弘治九年(1496年)條,又記文徵明「已從啟南學畫」。據《詩畫合卷》所見文氏題記,文徵明從沈周學畫的時間,至少可以提前至弘治四年(1491年)或以前。

沈周、文徵明 《詩畫合卷》,作品局部

數十年後,86歲的文徵明憶述當年老師沈周此卷 「畫成作詩,未及書,為人持去」,思憶舊情,於是為之補錄沈詩及自家詩作,兼述由來,遂使數十年來聚而復散,散而復見的《詩畫合卷》,終成完璧。

沈周、文徵明 《詩畫合卷》,作品局部

此卷在明代曾為大學士申時行(1535-1614)庋藏,並由程應魁題引首。清初兩入禮部侍郎沈德潛(1673-1769)之手,前後兩次跋文略述失而復得之情。

清末此卷為羅振玉(1866-1940)所得攜至日本,1912年售予日本飯田家族,並由羅振玉、內藤湖南(1866-1934)、長尾甲(1864-1942)相次題記。飯田家族以經營服裝和棉料織品致富,創建高島屋百貨,受當時大東亞美術觀念影響,在內藤湖南和羅振玉等人幫助下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書畫。12月2日,這件珍貴的作品將亮相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值得期待。

(圖文/少白公子)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記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相關焦點

  • 齊白石再傳弟子-少白湯發周揭秘:齊白石生前密不外傳的畫蝦口訣
    在齊白石畫派的世界,要是不會點畫蝦功夫,都不敢說自己是齊派畫家。很多齊派畫家所畫的墨蝦功夫,也是各有千秋的。但齊白石畫的蝦是精妙絕倫的,齊白石畫蝦口訣就像教科書一樣是不可缺少的。今天就和齊白石再傳弟子-少白湯發周先生一起帶大家看看齊白石生前密不外傳的畫蝦口訣!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談:《高閣清話》是黃賓虹90歲時給誰畫的
    鈐印:黃賓虹、冰上鴻飛館 出版:《黃賓虹先生畫集》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說黃賓虹的室號「餘學齋」橫匾出自張大千手筆。黃賓虹曾途經香港小留,遊跡處留下不少寫生作品,又與當地藝文界相敘甚歡,即使返回內地以後,仍然保持著書信往來,對於索畫的要求也時有相應,鄭德芬即有多件畫作得其送贈。
  • 白石門下、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教你如何學齊白石畫國畫青蛙
    提起國畫青蛙,不知為何就想到齊白石的名畫《蛙聲十裡出山泉》了。自1951年問世以來,此畫在老舍家掛了整整65年,見證了兩位大師的友誼。齊白石 蛙聲十裡出山泉1951年,老舍選了查初白詩句《蛙聲十裡出山泉》,向齊老人求畫。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分享:古畫中栩栩如生的貓
    ——陸遊今日與齊白石老人的再傳弟子、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一起來看看古代可愛的咪咪吧~《貓猴圖》 北宋 · 易元吉 《蜀葵遊貓圖》 南宋 · 毛益(傳)《富貴花狸圖》 南宋 · 佚名 我老苦寂寥,誰與娛晨暮?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趣談:香港秋拍中國書畫古今巨匠名作賞析
    估價:港元 1,500,000 - 2,000,000來源:現藏家直接得自藝術家中國古代書畫以明代祝允明之行草《桑寄生傳》領銜,本場拍賣呈獻一系列獨抒性靈由明中至清初的珍罕書法名跡,如明末清初大書法家王鐸的《行草平生詩》 ,同時匯聚多幅來源有緒之珍藏,包括飯田家(高島屋)舊藏沈周、文徵明之《詩畫合卷》, 安藤榮之助舊藏徐渭的《行草詩卷》,以及亞洲私人珍藏八大山人的《枯木雙禽》,必為古典藝術愛好者帶來購藏最佳良機。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詳解齊白石《雨後山煙》現身北京保利拍賣會
    沈周、文徵明、唐伯虎、董其昌等,均有多種傳世。北京故宮藏沈周《西山觀雨》,山石草木均以水墨點成,渾然一體,不見線條即皴擦痕跡,顯見所本即小米。沈氏自己備述創作原由,稱:「怪是浮雲塞此圖,雨聲颯欲出模糊。老夫正急西山役,泥滑天陰啼鷓鴣。八月雨作,廿五日擇葬老妻。兒輩在西山築灰牆。積陰妨事,鬱郁無好眠。食客偶持元暉此卷投餘,詩發所觸耳。明日雨止,喜復開卷,心目頓豁。」
  • 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湯發周趣談齊白石弟子 5幅畫拍賣了多少?
    李可染是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他的舊作曾經只賣80元,現在卻賣出了過億的價格。至今為止,他有5幅畫作拍賣過億元,成為海內外拍賣史上作品過億元最多的畫家。李可染的畫作到底為什麼這麼值錢?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分享:齊白石入室弟子-著名畫家王鑄九作品欣賞
    男,漢族,河南舞陽人,1922年畢業於師範學校,1929年到北京拜齊白石為師習畫。1937年返回家鄉從事教育工作,並研習國畫。1947年返京,1949年後經徐悲鴻介紹到北京展覽工作室供職,1955年至1962年任北京市美術公司畫師,1963年至1966年任北京中國畫院專業畫家。創作以寫意為主,受吳昌碩、齊白石影響尤深。作品常以農家作物為題材,筆墨老辣,渾厚華茲,富有濃鬱的生活氣息。
  • 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湯發周分享:惲壽平筆下的蒔花食果畫
    在此,齊白石再傳弟子、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少白湯發周先生特別與各位讀者一同欣賞惲壽平筆下的蒔花食果,一享古人的田園之樂。惲南田(1633-1690),生長於詩書之家,書學鍾王,花鳥從明人沈周、呂紀上溯宋人徐熙,以沒骨花卉為依歸,合文人氣息與自然寫生為一本,遂能走出前人囿籬,得人文之儒雅,天地之秀潤,為清人花鳥畫樹立宗範。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畫贈張鎮《高立千年圖》的故事
    30,000,000-50,000,000成交價:RMB 80,500,000節選自:《齊白石畫集·鷹》《齊白石畫集·鷹》裡記載了齊白石老人平生繪事以花鳥為工,在他留下的數以萬計的畫作中,松鷹圖無疑是其最為經意的畫題。
  • 明,沈周《秋水泛舟圖》|每日一畫
    《秋水泛舟圖》軸,明,沈周繪,絹本設色,縱173cm,橫72cm。保利2011秋拍,成交價517.5萬元。此幅沈周《秋水泛舟圖》,上繪山巒起伏,下描古木叢生,繼而碧波滿紙,雅仕瀟灑不羈布於畫面中心,臥看層巒疊嶂草木秋紅,近處芭蕉樹木與遠山混入一處,卻又咫尺千裡,煙巒冥迷,秋樹高聳、船中雅士生活在這如夢的山水畫中。沈周題款:「雨過巒容濃淡處,天光雲影有無間。秋來心跡俱閒在,蕩個扁舟且看山。」 後有沈周自鈐印:朱文「啟南」、白文「白石翁」。
  • 齊白石再傳弟子-少白湯發周趣說:齊白石弟子李可染拍場的那些畫
    未署年款,惟藏者五五年得於畫家,或為可染以此為圖最早者,七十年代後,屢有出之,皆據此本。款識中可染先生提及此畫是由廢畫中裁剪一段,其意可能是整張作品並不能滿足自己的高要求但這一局部卻十分合心意,於是在選取這個局部,裁剪之後重新題款以作留念。「畫法與今不同」也顯示了此件作品的風格之於畫家的獨特意義,可從中看出李可染先生對於自己藝術創作的嚴謹態度和良苦用心。
  • 上海齊白石研究會會長-少白湯發周揭秘:如何欣賞齊白石的人物畫?
    齊白石人物畫作品《春風》 局部我們來看齊白石的畫,他畫了一樹梅花,梅枝用筆老辣,頗有隨風搖曳之感,但這不是畫的中心,畫的中心是個白髮老翁,衣襟被風吹起,看這就是風,但最關鍵的是,從風向看,老翁恰能聞到梅花的香氣,而老翁微微向後仰的姿勢,恰恰是在逆著風聞花香呀,你是不是也能感覺到,似乎一股春風帶著梅香從畫面吹出呀?我們不得不佩服大師的匠心獨運。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也是一個萌萌噠的吃貨
    近期展出的中國美術館「美在新時代」典藏精品特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為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悲鴻、齊白石、吳昌碩、林風眠等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家作品。齊白石展廳走進齊白石的展廳,我的靈魂為之一振——媽呀!全是吃的!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的繪畫對現實進行了誇張
    齊白石畫蝦中 齊白石大家可能都非常了解了,齊白石大寫意的繪畫深入人心,他的繪畫可以說是在當時獨樹一幟筆墨技法融匯古今,具有古人的筆墨韻味也漸漸的形成了個人的繪畫之風,同時他還加入了一些淳樸的民間藝術的繪畫之風,與當時文人繪畫兩者相結合,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摩擦,形成了齊派大寫意畫風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揭秘齊白石為什麼成為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最高者
    齊白石像作畫先閱古人真跡過多,然後脫前人習氣別造畫格。乃前人所不為者,雖沒齒無人知,自問無愧也。清逸,不慕名利,方可從事於畫。——齊白石對中國畫藝術,金城始終認為,文人筆墨意筆草草,不求形似,已成中國畫學衰弊之源。「工筆固未足以盡畫之全能,而實足奉為常軌;寫意雖亦畫之別派,而不足視為正宗。能工筆者,學寫意而不難;專寫意者,求工筆者匪易。後人不察,動以寫意矜人。謂能尊崇高古,而畫之一道,遂失其堂堂正正之師」(見齊白石全集(普及版)。
  • 男弟子求畫,齊白石亂畫一幅,女弟子求畫,連畫三幅
    我們曾經分享過一幅的齊白石畫作——《櫻桃》,這幅畫雖然畫得奇差無比、甚至被人評價為一幅「爛畫」,但卻還是成為了一幅價值數百萬的名畫,可見當下的收藏界對於「齊白石」這三個字是多麼的狂熱。那個時候齊白石的弟子大多出身寒門,盧光照也是個窮弟子,有一天盧光照就小心翼翼地向師傅提出請求,希望他能畫一幅櫻桃送給自己做留念。當然,像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師傅都是會畫給徒弟的,但有可能當時有很多弟子總是找藉口求畫又不給錢,齊白石很不高興。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詳解齊白石刻苦學習繪畫知識的故事
    這是齊白石最喜歡的功課,因為在這之前祖父教他寫字,都只是用松樹枝在地面上畫著寫,這比那樣做有意思多了。為了讓齊白石學寫字,祖父齊十爺把他珍藏的一塊斷墨,一方裂了縫的硯臺,鄭重地送給了齊白石。齊白石作品《蘿蔔白菜圖》這是齊十爺唯一的「文房四寶」中的兩件寶貝,原是他預備自己記帳時用的,平日都捨不得給別人看。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與佛門弟子瑞光
    這幾年,賣畫教書,刻印寫字,進款卻也不少,風燭殘年,很可以不必再為衣食勞累了,就自己畫了一幅《息肩圖》,題詩說:「眼看朋儕歸去拳,哪曾把去一文錢。先生自笑年七十,挑盡銅山應息肩。」可是畫了此圖,始終沒曾息肩,我勞累了一生,靠著雙手,糊上了嘴,看來,我是要勞累到死的啦!這是齊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1932年開篇的回憶。一位弟子的離世,竟然讓老人痛哭不已,心生息肩之想。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作品賞析來啦!
    齊白石畫枇杷,與吳昌碩大同小異,都是以藤黃色沒骨畫果實,以濃淡墨畫葉子。看似簡單,但要處理好筆墨、色彩和題跋,並不容易。此幅作品是白石老人晚年所作,所繪的枇杷用純粹的藤黃色寫出,飽滿鮮亮。約2.1 平尺RMB: 400,000-600,000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