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讀書|邏輯教會我們的事②什麼叫「不合邏輯」|桂池專欄

2020-12-22 瀟湘晨報

知道什麼叫「不合邏輯」,對學習邏輯很有幫助。麥克倫尼在《簡單的邏輯學》一書中用很大篇幅探討「非邏輯思維」的成因、表現形式。其中,「不合邏輯」的情形包括但遠不止下文提到的五種。本文只涉及了較為常見的五種「不合邏輯」情形。

1.偷換概念

不同的兩個概念,替換之後造成邏輯錯誤。這種替換往往不起眼,有矇混過關的嫌疑,所以叫偷換概念。

據說,作家歌德有一次遇見一個敵視他的人。

那人說:「我不願給傻瓜讓路。」

歌德說:「我正好相反。」(我願意給傻瓜讓路)

兩人雖然都在說「傻瓜」,但「此傻瓜」非「彼傻瓜」,同一個詞,含義已不同。歌德以偷換概念的辦法,回擊了敵視者。

2.對人不對事

對人不對事、對事不對人,在生活、工作當中很普遍。

比如,兩個人吵架,往往因一件事引起爭執,逐漸拋開事實,升級為人身攻擊。這是對人不對事。

再比如,我們常說「愛屋及烏」,對某人有好感,就覺得他什麼都好。這也是對人不對事。

對人不對事作為處世方式無可厚非。但從邏輯的角度看,往往不可取。比如在辯論中,辯論的一方忽略論證而散布對手負面信息,以此博取關注。如此操作,即使贏了辯論,在邏輯上也是失敗的。

3.濫用專家意見

「因為某專家說某個項目很好,所以這個項目很好。」

這樣的因果論證,顯然不合邏輯。但類似的慣性思維,有不少現實版本。

比如在學校教育中,如果學生認為老師說的都對,而不去想為什麼對,那教育成果就要打折扣了。

我們應該重視權威意見。但比這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這意見是如何來的。這才符合邏輯和理性。

4.以出身論英雄

公司招聘職員時,在名校和普通院校之間,優先考慮前者,這是普遍的操作。

如果面試官要從一個名校畢業生、一個普通院校畢業生中選,怎麼選?如果僅因為前者來自名校而錄用,那就是「以出身論英雄」的思維。

我們不否認出自名校的畢業生多為優秀者。但符合邏輯的考量是,將「出身」作為考察因素之一,繼續考察其他因素,綜合評估得出結論。

5.兩難陷阱

脫口秀演員周奇墨講過一個段子:

他去藥店買感冒靈。

店員拿出一盒很貴的藥,說,你吃這個吧,這是特效藥。

周奇墨說,我就想買感冒靈。

店員又從櫃檯拿出另一盒很貴的藥給他。

這讓周奇墨很為難……

這個店員就是在設置「兩難陷阱」:提供A、B兩個選擇,極力營造「非A即B」的選擇假象,只為達到目的。

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應突破「兩難陷阱」的束縛。解決問題時,學著擺脫「非A即B」的窠臼,去尋求最好的「C」方案。

系列文章:

邏輯教會我們的事①以事實為起點,以真相為終點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提高英語水平,邏輯英語鍾平老師一個公式教會你
    其實不然,就像邏輯英語鍾平老師所說的,學習英語就相當於在學未來。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的英語不好的話是很艱難的,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東西方交流的增多,學習英語更準確的說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方式,東方和西方在思維方式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甚至有效時候是相反的結構,所以說,如果你想做一個當下時代的多面手,全球化的人才,學好英語是一門基本功。
  • 新書上架,一起傳遞邏輯的力量
    後記的標題是「傳遞邏輯的力量」,自古以來支持市場的就是少數人,市場的力量主要依靠的還是邏輯的力量。很幸運,市場以及市場創造的網絡讓我們能夠彼此相遇,讓我們一起繼續讀書,一起繼續傳遞邏輯的力量。但經濟學的邏輯可以告訴我們,自由就是正義,正義就是效率,自由、正義和效率三者並不矛盾,而是一體三面。遇到問題,我們總希望能看到事實和真相。但即便我們都看到了同一個事實,但很有可能我們會得出完全不同的解讀和「真相」。
  • 七一文學|美食系列④青蓴之思|程華專欄
    大姐說這叫蓴菜。啊,我失聲歡呼,蓴菜!多年求之不得,如今在此邂逅!一群老鄉高喊著跑來圍住我們,驚喜地拉著大姐的手喚她的小名,用我需注意聽才能聽懂的土話說大姐十幾年了也沒見老,邊念叨邊簇擁著我們進了一棟吊腳木樓。木樓裡一色木格門窗,門上貼著有點褪色的紅色對聯,懸簷下掛著一排排金燦燦的玉米棒。
  • 《邏輯新引》:殷海光先生教你理清什麼是邏輯與思維能力(一)
    首先我們先要明白什麼叫邏輯,通俗一點講解,邏輯就是一種思維的能力,是綜合其他方面,譬如智力、經驗、積累等思維能力所做的一項綜合分析能力。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理解,不妥之處,懇請邏輯愛好者指正。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說的邏輯,其實主要是以生活經驗來判斷的,其實這是對邏輯最大的誤解。
  • 「4000字乾貨」社群盈利的底層邏輯和社群盈利公式
    吃菜群眾們大家好我是神農造物紅桃五都說日本人的工作效率高,這是為啥呢,主要是日本人把工作流程化了,工作內容一步一步的安排的條理清晰,極少會發生邏輯混亂做無用功的事,所以工作效率高。那咱們講社群也要也把社群搭建流程化,了解社群盈利的底層邏輯,把社群盈利的公式寫出來流量≠流量≠粉絲首先呢大家要了解、什麼叫流量、用戶、粉絲,解釋一下。
  • 沒有邏輯的表達,一開口就已經輸了,ORID深度表達模型,簡單實用
    我趕緊過去安慰了幾句,心裡卻在盤算她無意中講話的邏輯。(別怪我一心二用,職業習慣)你發現我媳婦表達的邏輯了嗎?99%的夥伴應該沒有感覺出來有什麼邏輯,或者有感覺但無法準確的說出來。問題②:通過這幅漫畫,你感覺怎麼樣?問題③:會對你有什麼影響/意義?問題④:你下一步會怎麼辦?這個四個問題,是不是你都有了答案?
  • 定投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那麼,什麼是定投?定投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掰扯掰扯。所謂定投,顧名思義,就是定期定量的投資。不管市場行情如何,不管它是上漲還是下跌,你都雷打不動,定期往市場裡面投錢。有人說,這不是傻嗎?要想賺錢,最講究的是低買高賣,賺個差價。你無腦投入,到底想要鬧哪樣?表面上來看,定投很無腦。但背後,卻有一種「結硬寨,打呆仗」的韌性。
  • 寫出深度書評,也需要知識和邏輯的磨練
    而讀書並寫書評,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是一個很好地平衡輸入與輸出的方法。學寫作碰到的第一位老師,記得她說自己堅持每天至少讀3小時的書,當時聽著覺得不可思議,每天哪有那麼多時間讀書?不是應該寫文字花的時間更多嗎?
  • 西遊記寫得最失敗的一回,作者強行編造劇情,有七大不合邏輯之處
    這一個故事,也是西遊記中最大的Bug,其中存在許多不合邏輯之處。這些不合邏輯之處一共有七點,下面,我就來大家一一盤點。不合邏輯處一:殷開山是大唐丞相。歷史上的殷開山,根本沒做過大唐丞相。當然,《西遊記》畢竟是神魔小說,不是歷史演義,可以允許作者杜撰。
  • 時下中國人的「雄辯症」和「厚皮邏輯」
    王蒙先生有一個小小說,叫《雄辯症》,說的是一個患上「厚皮邏輯症」的人去看醫生,醫生對他外科手術後無效,改用內科治療,給他配了《邏輯學》的藥,不料服用後出現新的症狀。病人又去看醫生,於是有了下面這樣的對話。  醫生說:「請坐!」  此公說:「為什麼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不坐的權利嗎?」
  • 灰度認知社曹升:灰度正念領導力的底層邏輯
    2020年3月13日,曹升老師在CFA中國上海在線講座分享了《正念領導力的底層邏輯及訓練方法》,以下內容整理自本次分享。我們一生究竟想要停在什麼位置上?到達什麼樣的人生高峰?我們在做每件事的時候,能不能像一個優秀運動員一樣體會到那種物我兩忘的心流狀態、巔峰體驗?
  • 這兩點搞定GMAT邏輯關係到底是什麼?
    最近成都申友GMAT的衝鴨小申經常被問到GMAT邏輯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模模糊糊的表達時常搞不清楚對方想要表達什麼東西?從生活中一些細節可以體現出來人的思維其實是有邏輯的,只不過在對話中一問一答明顯可以感受到對方的邏輯,甚至可以理清對方混亂的邏輯思路,但是牽扯到文章中,相當於把對話變成了獨白,我們一下子要接受一大段的獨白,就有點難理解作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 中國自行車被世界哄搶,訂單量排到了明年,需求邏輯是什麼?
    我的專欄最新視頻已經上線,正在更新,點擊下方訂閱即可學習,更多專欄點擊頭像進入主頁觀看~有問題的朋友歡迎留言討論!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自行車。自行車很多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啊,在中國遍地都是,共享單車哪裡沒有,這個東西也不高大尚啊,為什麼要聊自行車。
  • 發散思維:職場高效的底層邏輯
    01發散思維是什麼?②變通性:發散思維的變通性要求我們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轉化。③獨特性:發散思維的獨特性建立在流暢性和變通性的基礎之上,讓我們萌生出更多的創意和想法。我們需要在儘可能小的範圍內,將條件儘可能簡化,壓縮成抽象的邏輯。
  • 人們總說三觀不合,到底什麼是三觀?
    人們總說三觀不合,到底什麼是三觀?個人感覺廣義上的三觀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狹義上的三觀為:對人,對事,對金錢的態度!價值觀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方式,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包含人的價值,金錢財富以及無形的價值。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和觀點,是宏觀的,算是哲學上的一種的形態。包含精神物質思維和存在幾個方面。
  • 怎麼有效提高英語能力,邏輯英語鍾平老師告訴你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同時也是世界公認比較難的語言,而英語作為國際交流中通用語言,其難易程度較漢語要低。那麼有的人可能會問,我們用比較難的語言去學習相對簡單的語言怎麼還學不好呢?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一起聽聽有道邏輯英語鍾平老師是怎麼說的。
  • python-邏輯運算和布爾值
    python-邏輯運算和布爾值喬治·布爾(George Boole,1815.11.2~1864),1815年11月2日生於英格蘭的林肯。19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出版了《邏輯的數學分析》 ,這是它對符號邏輯諸多貢獻中的第一次。
  • 零基礎學習計算機原理:布爾邏輯和邏輯門
    邏輯代數有下面幾個規則和運算法則,因為邏輯運算不是算術計算,所以有以下規定:(1)布爾代數中,數值只能取true和false或者0和1用字母來代替我們前面那些例子中的具體的人和事,並且他用數字1表示'真',用數字0表示'假'。這樣一來,邏輯判斷就變成了數學運算。
  • 財富的基本邏輯是什麼?
    財富的基本邏輯是什麼?財富的基本邏輯就是財布施,無布施者不得財(長期持不偷盜戒的除外)。 而不是什麼勤奮,科技,金融或者人脈。然後發展到中期,我們又提出知識就是力量,以為科技就能夠打包票給你帶來財富。在這種衝動下我國科技確實有了飛速發展。但是同時,發達國家百試百靈的科技收割大財富的套路好像不行了,我國出口的科技製成品都是白菜價,甚至出現了U盤電腦論斤賣,一麻袋創造的外匯還不如法國義大利的幾個箱包首飾。這又是為什麼?不是說好的科技得財嗎?
  • 整體視角,助你系統自主學習「常用邏輯用語」基礎知識,事半功倍
    概覽高中數學「常用邏輯用語」模塊主要內容包括命題(四種)、邏輯聯結詞(且或非)和充要條件(四種)的概念與特性。它們的組成及其關係大致可由下圖來直觀、便捷地描述與理解:1.② 存在 (也叫特稱,表部分,取集合的一些、一部分或一個)命題;③ 全稱命題的否定是特稱命題,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