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智能駕駛領域大事如下:
Waymo向公眾開放完全無人駕駛乘車服務
當地時間10月8日, Waymo宣布將在未來幾周內對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內所有公眾開放無人駕駛打車服務,屆時其Waymo One用戶可在該地區體驗無需配備安全員的完全無人駕駛計程車。此前,Waymo已經小範圍測試了這項技術。
Waymo無人駕駛打車服務應用程式,圖片來源:Waymo
Waymo無人駕駛車隊大概有600輛車,其中300至400輛車在鳳凰城地區運營。Waymo不願透露具體有多少車將用於完全無人駕駛。不過,Waymo執行長John Krafcik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透露,鳳凰城地區將有多種運營模式:一些車輛會提供完全無人駕駛的乘車服務,一些車輛仍將配備訓練有素的安全員,另一些車則將僅用於測試。
小智點評:「取消安全員」雖然看似只是一個小動作,背後所需付出的努力卻不容小覷,如今Waymo已然邁出了第一步,這無論是對Waymo還是整個自動駕駛行業都極具參考價值。
特斯拉將發布最新版FSD套件
當地時間10月8日,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表示,最新版本的FSD(全自動駕駛)軟體將在幾周內發布,新系統可以實現零幹預駕駛功能,這意味著配備了全自動駕駛套件的車輛將不再需要向汽車輸入任何操作指令。
有觀點認為,該項功能的推出暗示著特斯拉可能要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車隊,在2020年特斯拉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曾表明了在2021年推出Robotaxi車隊的想法,不過只是針對部分地區而言。
小智點評:對於Robotaxi而言,要想真正實現盈利,關鍵之處就在於真正取消方向盤後面的「掌舵者」,目前無論Waymo還是特斯拉,甚至其他所有的Robotaxi玩家都在朝著這一目標前進,儘管如此這項技術要大規模商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短期內混合派單將是主流。
速騰聚創與Velodyne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日前,速騰聚創與Velodyne宣布,雙方已經達成了涵蓋眾多360度旋轉式雷射雷達產品的長期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涵蓋了雙方的現有專利和未來專利。 此外,速騰聚創與Velodyne將撤銷目前雙方之間的所有法律訴訟案件,以期為實時3D傳感應用市場提供高度多樣化的產品,從而推動自動駕駛領域和其他應用領域的發展。
在此之前,國內另一家雷射雷達初創公司禾賽科技也與Velodyne達成了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同時撤銷雙方在美國、德國以及中國地區的所有專利訴訟案件。如今這兩家公司先後與Velodyne握手言和,對於自動駕駛領域來說的確是一大利好。
小智點評:面對自動駕駛這樣一塊難啃的骨頭,昔日勁敵紛紛握手言和,中間或許會損害部分企業的利益,但長遠來看卻更有利於實現「雙贏」,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積極打造自動駕駛朋友圈,因為僅靠一己之力推動產業落地真的是太難了。
白犀牛聯合永輝超市推出零售無人配送
近日,專攻無人配送的自動駕駛公司白犀牛宣布聯合永輝超市推出零售無人配送服務。白犀牛無人配送車於9月15日正式投入永輝超市安亭新鎮店運營,自10月2日開始,用戶從「永輝生活APP」下單的配送訂單,已經全部交由白犀牛無人車進行配送服務。
目前,白犀牛在永輝超市安亭新鎮店共投入4輛無人配送車,配送範圍覆蓋周邊5平方公裡,共計14個小區、6000餘戶居民。其中僅10月1-8日,該服務就共計完成近300單,單車日配送峰值達21單,平均配送距離約2公裡,用戶下單後平均約37分鐘即可收到貨物。
小智點評:相較於載人的無人駕駛,無人配送由於最大限度剝離了人的因素,更容易實現規模化落地,特別是限定範圍的短距離配送,在未來幾年內有望逐漸照進現實,真正為更多的普通公眾服務。
沃爾沃獲可移動方向盤專利
近日,沃爾沃獲得了一項有關方向盤系統的新專利,該專利使得方向盤可以從汽車的一側轉到另一側,或者停在汽車中央。此類線控系統可以安裝在一個軌道上,而該軌道移動的範圍就是車輛的寬度範圍。這意味著,配備了此類方向盤系統的車輛可以在任何國家(左駕駛位或右駕駛位)行駛。
圖片來源:thedrive.com
其實,可移動方向盤並不是沃爾沃首創。20世紀60年代,福特曾推出「搖擺」方向盤,可以搖向右邊,讓駕駛員更易從車內出來。幾年前,福特還獲得了一項有關方向盤和踏板的專利,當駕駛員想切換到自動駕駛模式時,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將方向盤和踏板摺疊到儀錶盤上。
小智點評: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用車方式,還將顛覆車內的形態,譬如此次沃爾沃提出的可移動方向盤構想,一旦成為現實,將大大提升車企的研發效率,至少針對不同的市場,無需因為方向盤的布置位置不同而另行開發車型。
國家智能汽車監管平臺項目在長沙啟動
9月底,工信部2020年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智能網聯汽車數據交互與綜合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在長沙啟動。該項目由湘江智能承擔建設,計劃於今年底完成智能網聯雲控管理平臺建設,主要包括打造一個區域智能網聯雲控管理大數據中心、構建一個智能網聯智能可視運營管理平臺和創新智能網聯業務應用為建設目標。
建成後,整個項目將具備服務「百萬級」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採集、存儲能力,並與國家管理中心、企業數據中心建立數據共享交互機制,從而有效支撐建設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標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推動構建融運行監測、安全預警、測試評價等多場景綜合應用為一體的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新生態。
小智點評:由於智能網聯汽車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基礎數據,如何確保這些數據的充分利用及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此番國家啟動該項目,對於發展智能汽車無疑有重要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