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谷英二:美軍抓到的日本間諜,卻啟蒙中國80後90後的童年

2020-12-17 石勒喀河邊的白樺樹

1945年8月15日,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主甲板上舉行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儀式,在這場儀式中,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軍的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先後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自此結束。在日本投降之後,第一批駐日美軍很快就開進了日本,他們一方面需要幫助日本國內維持秩序,另一方面則需要追捕藏匿在日本境內的戰犯。

珍珠港事件中,亞利桑納號戰列艦被擊沉

在駐日美軍恩威並施的手段下,日本國內的秩序很快就穩定了下來,然而追捕戰犯這件事情卻持續了很久。1948年,駐日美軍的憲兵闖入了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東寶株式會社(Toho Company, Limited)總部並銬走了一名男子,給出的理由是此人疑似是二戰時期的日本間諜,他的間諜活動造成了珍珠港事件中3500名美軍傷亡。

圓谷英二

美軍所抓到的間諜:圓谷英二

被拷走的男子,是東寶株式會社的一名項目總監,此人名為圓谷英二(英語Eiji Tsuburaya,日語円谷英二 ),是東寶株式會社很重要的項目負責人和特效總監。美軍之所以將他拷走,是因為他們從此人的舊作《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發現了端倪。《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是「小徑」在1940年為日本海軍所拍攝的宣傳片,這部宣傳片的內容是舊日本帝國海軍(IJN)聯合艦隊突襲珍珠港,當時日本軍方認為這樣的影片可以提振日軍的士氣。白樺註:「小徑」即為Kodomichi,這是舊日本時期負責為日本軍方拍攝宣傳片的影視工作團體,他們中有不少人是被日本軍方強迫加入的。

《夏威夷-馬來海海戰》封面

《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的畫面極為真實,它還原了珍珠港事件中的場景,美軍認為這部影片中的諸多片段都是實景拍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舊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在1941年12月7日才發動了對珍珠港的偷襲,那麼問世於1940年的《夏威夷-馬來海海戰》為什麼能拍得如此真實呢?駐日美軍司令部推斷認為圓谷英二是舊日本時期的日本間諜,此人應該在1940年之前就參與了對珍珠港地區的情報採集工作,間接地導致了珍珠港事件中3500名美軍的傷亡,對於這種造成美軍大量傷亡的日本間諜,駐日美軍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的一個場景,那個年代可沒有什麼特效技術

被銬到駐日美軍司令部審訊室的圓谷英二一直喊冤,一直強調自己雖然是《夏威夷-馬來海海戰》的導演,但是卻沒有參加過任何間諜活動。美軍自然不會聽信他的一面之詞,他們深入調查後發現,圓谷英二在拍攝了《夏威夷-馬來海海戰》後,日本軍方高層就開始與其聯繫緊密,甚至日本王室都毫不遮掩對他的尊敬。以圓谷英二一個影視工作者的身份來看,這幾乎是可能的,種種跡象表明,圓谷英二就是一個以影視工作者身份為偽裝的日本間諜

日軍襲擊珍珠港

美軍展開了更為深入的調查

此時的圓谷英二仍在喊冤,而認定他就是一名日本間諜的駐日美軍可不管那麼多,正當美軍準備對圓谷英二開始大刑伺候的時候,東寶株式會社的老員工和「小徑」團體的多人卻走通了合法流程向調查此事的美軍闡述了圓谷英二的拍攝手法。「小徑」團體的多人首先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圓谷英二在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時,日本軍方沒有提供任何資料,影片中的所有場景都要靠圓谷英二的想像力去搭建。當然,美軍自然而然不會相信他們的話,反問道「那麼場景中的軍艦和飛機是怎麼回事?難道你們在片場搭建了這麼多一比一的模型不成?

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的珍貴畫面

東寶株式會社的老員工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稱圓谷英二不僅是《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攝製組的負責人,還是首席道具特效師《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的美軍軍艦,都是他親手做出來的小比例模型。聽至此言,美軍調查人員勃然大怒,大聲斥責這些人信口開河並反問了一個極為專業的問題:「那麼為什麼看不見場景中道具飛機上方的鋼絲?」結果這些影視工作者又向他透露了一個由圓谷英二所開創的拍攝手法,即在道具飛機下方系上鋼絲,然後將其倒過來並通過鋼絲使其按照一定軌跡進行移動,當然為了讓畫面更為真實,圓谷英二還將錄影機和片場的縮小比例場景模型倒過來布置並進行拍攝,這才拍攝出了極為真實的畫面。

特攝手法之一:倒拍

在美軍調查人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調查之後,他們才發現這些東寶株式會社的老員工和「小徑」團體的人沒有說謊,圓谷英二在《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展示的畫面,確實是通過這些複雜的手法來拍攝的。在當時並沒有什麼模型廠商生產這些模型的板件,這些飛機和艦船的模型都是圓谷英二和助手們手工製作的。為了追求真實的戰爭效果,圓谷英二在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時還使用了炸藥來營造爆炸效果,如此一來,才讓美軍覺得這部影片是實景錄製的。搞清楚事情真相後美軍決定釋放圓谷英二,但是為了保住面子他們還是以幫助舊日本軍隊宣揚軍國主義的罪名,勒令圓谷英二從東寶株式會社離職,這樣此事才得以收場。

奧特曼是標準的特攝片,片場中的微縮模型很明顯了

尾聲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圓谷英二在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時所使用的微縮模型、特殊拍攝、後期合成的手法,後來被命名為特攝(日文:特撮,英語:Tokusatsu,《奧特曼》、《假面騎士》都屬於特攝片),而圓谷英二也因此事一鳴驚人,被譽為特攝之神

奧特曼的片頭,這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

1966年,6歲的令和天皇(當時是仁德親王)自己購買的第一件物品是《奧特曼怪獸圖鑑》,而《奧特曼》系列影片,正是圓谷英二在被美軍釋放之後所樹立起的一座新的IP。《奧特曼》系列影片是中國80後90後童年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按《奧特曼》系列影片「正義戰勝邪惡」的主旋律來看,圓谷英二也算是啟蒙了中國80後90後的童年。

相關焦點

  • 從《哥斯拉》到《奧特曼》,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的電影之路
    圓谷英二被稱為日本的「特攝之神」(日文寫作「特撮」,即特殊攝影),1954年的電影《哥斯拉》(ゴジラ)、1966年的電視劇集《奧特曼》(ウルトラマン)都可以看到他的特攝傑作。尤其後者伴隨盜版漫畫,在中國成為五六年級生的集體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圓谷英二戰後所開啟的怪獸與超人特攝潮流,對戰後中國臺灣也有影響。
  • 日本動畫片-80後90後最純真的童年回憶。
    日本動畫片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可以說是盛極一時。70後至90後的朋友在他們的童年記憶裡一定會有日本動畫片的影子。有很多當時的小朋友放學以後在外面玩,如果家長喊他們回家吃飯了,沒人理接著玩。如果家長喊6.30動畫片開始了,那些小朋友都會飛奔著往家跑,邊吃飯邊看動畫片,這也成了一個時代共同人的記憶。
  • 80後 90後的童年回憶 校園裡的獨特青春
    在那個年代,沒有四通八達的交通工具,沒有色彩斑斕的網絡世界,沒有新穎有趣的電子玩具,無獨有偶,那些屬於他們的專屬快樂豐富了童年的生活。回憶著回憶著,我想起來兒時的種種,90後的我們繼承傳遞了80後的童趣,那時候我們玩什麼呢?
  • 如何評價《奧特曼》《哥斯拉》之父——圓谷英二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圓谷英二。圓谷英二,1901-1970年,日本特攝導演、圓谷株式會社的創始人和首任社長。製作了最長壽的電影《哥斯拉系列》以及眾人皆知的《奧特曼系列》,因此圓谷英二被稱為「特攝之神」。但很有意思的是,奧特曼系列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宇宙英雄奧特曼》以及《賽文奧特曼》是由圓谷英二導演製作的,因為《賽文奧特曼》過多的成人元素,導致收視率不高,圓谷英二便不再拍攝《奧特曼》系列。
  • 哥斯拉:你以為哥斯拉父親只有圓谷英二嗎?其實這兩位也是它爸爸
    哥斯拉:你以為哥斯拉父親只有圓谷英二嗎?本多豬四郎我相信對於鐵桿的哥斯拉粉,或者是奧特曼粉來說,本多豬四郎這個名字也不是非常陌生,因為他就是1954年,世界上第一部《哥斯拉》電影的導演,與圓谷英二的關係非常密切,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圓谷英二去世後,為了紀念圓谷英二而誕生的《歸來的奧特曼》中,就有本多豬四郎的身影,而《歸來的奧特曼》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
  • 80後、90後看哆啦A夢的童年時光,00後永遠都不會懂
    在早已上映的日本,片子也斬獲了3.95的高分,並且創下了自1980年劇場版系列以來最高觀影人數的記錄。和去年飽受批評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大冒險》相比,今年的《哆啦A夢》看來不容小覷。的確,對80、90後來說,如果有一部童年生活百科全書,《哆啦A夢》絕對算一本。
  • 70、80、90後童年經典動畫片,你還能記住多少,滿滿的都是回憶
    70、80、90後童年經典動畫片,你還能記住多少,滿滿的都是回憶。一眨眼我們如今都長大了,但你是否還得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還在念念不忘呢,這些動畫片陪伴了多少人成長,現在又看到這些動畫片,滿滿都是回憶,你們還知道哪些童年經典的動畫片嗎?
  • 80後、90後童年都玩過哪些電子遊戲,超級瑪麗、魂鬥羅、坦克大戰
    時光飛逝80後逐漸走向了40歲,90後也漸漸走向了30歲的路上,80、90的童年是不平凡的,經歷了跨世紀的年代,也經歷了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當現在的00後、10後還在玩著英雄聯盟、吃雞、王者榮耀的時候你知道前輩們童年都玩了些什麼電子遊戲嗎?
  • 80.90後小時候看過的動畫分享第一彈
    對於已經長大成人的90後和成家立業的80後,記憶中的那些動畫片,你還記得多少?現在的00後小孩子放學回家最想要的是玩電腦和玩手機,而身為一個90後的我,小時候放學回家最期待的則是電視機裡各種刺激的動畫片,今天開始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小時候的味道!
  • 80年後和90後的童年樂趣—釣龍蝦
    要說起80年後和90年後的童年,沒有手機、電動玩具,也沒有高級電視,可以玩的東西用如今的眼光來看覺得少得可憐甚至幾乎沒有。但是童年的樂趣確實純真無邪、多姿多彩。如今小孩的童年都是整天面對手機、電視、電子產品,關在家裡與大自然隔絕,少了以前我們童年的真純。現在回憶起童年的樂趣,排在前幾位的要數釣龍蝦。釣龍蝦可以說是男女老少皆宜,準備好工具,可以釣一整天,回去的時候肯定是一大桶。釣龍蝦首先要準備一根棍子,木棍、竹竿都行,甚至隨手摺的一根樹枝也行。
  • 80、90後的動漫往事:回不去的黃金時代
    漫畫家手塚治虫,很大程度上開創了日本現代漫畫的格局和基調。電視前的中國孩子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他們此刻還不知道,從《鐵臂阿童木》算起,長達三十多年的國外動漫尤其是日本動漫引進,將對未來80後、90後兩代人的童年,產生怎樣深刻的影響。最早的阿童木還生活在黑白時代。
  • 閒聊動漫:《魔神英雄傳》,80後和90後的童年回憶!(第二期)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一個不同的故事。即便如此,在那個屬於自己的年代,我們都有相似的童年經典,比如《奧特曼》,《哆啦A夢》,《假面騎士》,《超級戰隊》,《虹貓藍兔七俠傳》,《藍貓淘氣三千問》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絕大多數90後,甚至也是不少80後的童年經典之一的——《神龍鬥士》。《神龍鬥士》,又名《超魔神英雄傳》,與《魔神英雄傳》和《魔神英雄傳2》並稱「小救星小渡三部曲」。
  • 這家公司,曾堆砌出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
    我的童年,真的就此消失了嗎?小時候最愛用小霸王玩《超級瑪麗》……哎呀暴露年齡了。 80後、90後都有一段被小霸王支配的記憶。在上世紀90年代,小霸王一度佔據中國80%的市場份額,以及孩子們100%的課餘生活。網友「Markala」讀小學的時候,憑藉一臺小霸王學習機,跟村裡所有孩子都混得倍兒熟。學習機連上電視後,就能用手柄操控打遊戲。每到寒暑假,孩子們總愛趁著大人上班後,聚在一塊「討論學習」。
  • 從童年出發,了解80和90後的觀漫史,你就知道對國漫無感的原因了
    其實究其本質,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世紀的人,你要理解這個問題得從不同群體的童年出發。首先是對於80、90後,日漫先入為主的觀念根深蒂固。動漫的市場大部分是由80和90後撐起來的,也就是出生在20世紀末的人,這類人最早接觸的動漫是日漫,且都有一個發展史,那就是從電視機到光碟從光碟到網吧,最後由於網絡技術的發展,從網吧升級到了現在用手機APP來觀漫。
  • 70、80後童年「星座學啟蒙老師」——車田正美
    「童年回憶的動漫系列」今天海叔給大家講下國內小朋友們的「星座學啟蒙老師」——車田正美 那為什麼說車田正美老師是70、80後童年的星座學啟蒙老師呢?
  • 盤點:那些陪伴70,80,90後的日本動漫,堪稱經典佳作!
    盤點:那些陪伴70,80,,90後的日本動漫,堪稱經典佳作!到現在為止,包括很多80後90後還是那麼喜歡愛動漫,其實這不是幼稚,而是一種信仰,大家也都知道,咱們小時候看的所有的動漫,基本上全部都是來自日本的,畢竟日本被稱為動漫之國。
  • 中國抓的日本間諜怎麼越來越多了?
    9月18日,日籍人員樋口健因涉嫌從事對華間諜情報活動被我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據日媒報導,從2015年5月至今,有12個日本人因涉嫌在華間諜行為被拘留。實際上,早在清末時期,日本就向中國派出了大量間諜;二戰時期,更是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諜報網。近年來,日本對華間諜活動似乎趨向頻繁。網絡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日本是「全民皆諜」。這是真的嗎?日本間諜以何種身份隱藏在中國?
  • 《迪迦奧特曼》:大古遇到長野博,圓谷英二召喚初代,誰看懂了?
    要說《迪迦奧特曼》最經典的一集,說實話圓谷的安排確實巧妙,大古在劇中遇到長野博,圓谷英二召喚出來了奧特曼,還有一件事情卻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想必大家對於查理迦這個角色應該不陌生吧?不過到了圓谷社,又有人告訴他去找圓谷英二導演,於是查理迦就使用了時空穿越能力回到了過去。當然了,他的整個操作過程被大古看到了,然後大古也來到了幾十年前,在這個時期見到了圓谷英二,而這個時候他們正在拍攝怪獸題材的作品。其實事情到了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大古穿越到幾十年前,首先碰到的就是一個年輕人,而且和他長得一模一樣,裡面的人物稱他為「長野」。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70、80、90後的集體童年記憶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絕對是70、80、90後一代人的集體童年記憶。這部片子也啟蒙了日本動畫元老手塚治虫,可謂是「日漫」的源流之一。 1941年完成後,以中國聯合影業公司名義發行上映,國人爭相觀賞,使"孤島"時期的上海人民為之揚眉吐氣,從此《白雪公主》再難獨霸卡通影壇。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70、80、90後的集體童年記憶
    、90後一代人的集體童年記憶。這部片子也啟蒙了日本動畫元老手塚治虫,可謂是「日漫」的源流之一。1941年完成後,以中國聯合影業公司名義發行上映,國人爭相觀賞,使&34;時期的上海人民為之揚眉吐氣,從此《白雪公主》再難獨霸卡通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