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主甲板上舉行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儀式,在這場儀式中,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軍的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先後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自此結束。在日本投降之後,第一批駐日美軍很快就開進了日本,他們一方面需要幫助日本國內維持秩序,另一方面則需要追捕藏匿在日本境內的戰犯。
珍珠港事件中,亞利桑納號戰列艦被擊沉
在駐日美軍恩威並施的手段下,日本國內的秩序很快就穩定了下來,然而追捕戰犯這件事情卻持續了很久。1948年,駐日美軍的憲兵闖入了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東寶株式會社(Toho Company, Limited)總部並銬走了一名男子,給出的理由是此人疑似是二戰時期的日本間諜,他的間諜活動造成了珍珠港事件中3500名美軍傷亡。
圓谷英二
美軍所抓到的間諜:圓谷英二
被拷走的男子,是東寶株式會社的一名項目總監,此人名為圓谷英二(英語Eiji Tsuburaya,日語円谷英二 ),是東寶株式會社很重要的項目負責人和特效總監。美軍之所以將他拷走,是因為他們從此人的舊作《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發現了端倪。《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是「小徑」在1940年為日本海軍所拍攝的宣傳片,這部宣傳片的內容是舊日本帝國海軍(IJN)聯合艦隊突襲珍珠港,當時日本軍方認為這樣的影片可以提振日軍的士氣。白樺註:「小徑」即為Kodomichi,這是舊日本時期負責為日本軍方拍攝宣傳片的影視工作團體,他們中有不少人是被日本軍方強迫加入的。
《夏威夷-馬來海海戰》封面
《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的畫面極為真實,它還原了珍珠港事件中的場景,美軍認為這部影片中的諸多片段都是實景拍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舊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在1941年12月7日才發動了對珍珠港的偷襲,那麼問世於1940年的《夏威夷-馬來海海戰》為什麼能拍得如此真實呢?駐日美軍司令部推斷認為圓谷英二是舊日本時期的日本間諜,此人應該在1940年之前就參與了對珍珠港地區的情報採集工作,間接地導致了珍珠港事件中3500名美軍的傷亡,對於這種造成美軍大量傷亡的日本間諜,駐日美軍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的一個場景,那個年代可沒有什麼特效技術
被銬到駐日美軍司令部審訊室的圓谷英二一直喊冤,一直強調自己雖然是《夏威夷-馬來海海戰》的導演,但是卻沒有參加過任何間諜活動。美軍自然不會聽信他的一面之詞,他們深入調查後發現,圓谷英二在拍攝了《夏威夷-馬來海海戰》後,日本軍方高層就開始與其聯繫緊密,甚至日本王室都毫不遮掩對他的尊敬。以圓谷英二一個影視工作者的身份來看,這幾乎是可能的,種種跡象表明,圓谷英二就是一個以影視工作者身份為偽裝的日本間諜!
日軍襲擊珍珠港
美軍展開了更為深入的調查
此時的圓谷英二仍在喊冤,而認定他就是一名日本間諜的駐日美軍可不管那麼多,正當美軍準備對圓谷英二開始大刑伺候的時候,東寶株式會社的老員工和「小徑」團體的多人卻走通了合法流程向調查此事的美軍闡述了圓谷英二的拍攝手法。「小徑」團體的多人首先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圓谷英二在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時,日本軍方沒有提供任何資料,影片中的所有場景都要靠圓谷英二的想像力去搭建。當然,美軍自然而然不會相信他們的話,反問道「那麼場景中的軍艦和飛機是怎麼回事?難道你們在片場搭建了這麼多一比一的模型不成?」
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的珍貴畫面
東寶株式會社的老員工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稱圓谷英二不僅是《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攝製組的負責人,還是首席道具特效師,《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的美軍軍艦,都是他親手做出來的小比例模型。聽至此言,美軍調查人員勃然大怒,大聲斥責這些人信口開河並反問了一個極為專業的問題:「那麼為什麼看不見場景中道具飛機上方的鋼絲?」結果這些影視工作者又向他透露了一個由圓谷英二所開創的拍攝手法,即在道具飛機下方系上鋼絲,然後將其倒過來並通過鋼絲使其按照一定軌跡進行移動,當然為了讓畫面更為真實,圓谷英二還將錄影機和片場的縮小比例場景模型倒過來布置並進行拍攝,這才拍攝出了極為真實的畫面。
特攝手法之一:倒拍
在美軍調查人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調查之後,他們才發現這些東寶株式會社的老員工和「小徑」團體的人沒有說謊,圓谷英二在《夏威夷-馬來海海戰》中展示的畫面,確實是通過這些複雜的手法來拍攝的。在當時並沒有什麼模型廠商生產這些模型的板件,這些飛機和艦船的模型都是圓谷英二和助手們手工製作的。為了追求真實的戰爭效果,圓谷英二在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時還使用了炸藥來營造爆炸效果,如此一來,才讓美軍覺得這部影片是實景錄製的。搞清楚事情真相後美軍決定釋放圓谷英二,但是為了保住面子他們還是以幫助舊日本軍隊宣揚軍國主義的罪名,勒令圓谷英二從東寶株式會社離職,這樣此事才得以收場。
奧特曼是標準的特攝片,片場中的微縮模型很明顯了
尾聲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圓谷英二在拍攝《夏威夷-馬來海海戰》時所使用的微縮模型、特殊拍攝、後期合成的手法,後來被命名為特攝(日文:特撮,英語:Tokusatsu,《奧特曼》、《假面騎士》都屬於特攝片),而圓谷英二也因此事一鳴驚人,被譽為特攝之神。
奧特曼的片頭,這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
1966年,6歲的令和天皇(當時是仁德親王)自己購買的第一件物品是《奧特曼怪獸圖鑑》,而《奧特曼》系列影片,正是圓谷英二在被美軍釋放之後所樹立起的一座新的IP。《奧特曼》系列影片是中國80後90後童年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按《奧特曼》系列影片「正義戰勝邪惡」的主旋律來看,圓谷英二也算是啟蒙了中國80後90後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