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最美麗的景,莫過於白雪紛飛與皚皚。一場大雪不僅給人們帶去歡樂,也帶來了「瑞雪兆豐年」的希望。冬天裡, 晨間的霜景一點也不輸雪景,王國維就有詞雲「滿地霜華濃似雪」,可能因為秋冬晨間清寒,而太陽升起後霜又消失得很快,不佔據天時與人和,所以寫霜的古詩詞絕唱,在數量上較之寫雪的要遜色不少。
【唐】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一次最有價值的失眠,它給世人留下了一首永恆的絕唱。詩人在一個秋冬的夜裡滿懷心事孤枕難眠,月亮悄悄地爬上樹梢又悄悄地落下,一聲烏啼劃破夜的寧靜。詩人靜靜地躺在床上,看岸上濃霜似雪,與天連成一片,就仿佛這霜不是由地而生,而是從天而降。所有的景色描寫都在襯託一個「愁」字,而那寒山寺傳來的悠揚的佛音是否會驅散詩人心中的愁呢?
【近現代】王國維《浣溪沙》:霜落千林木葉丹。遠山如在有無間。經秋何事亦孱顏。且向田家拚泥飲,聊從卜肆憩徵鞍。只應遊戲在塵寰。
我們常說風景如畫,這美麗的風景可以被真實的畫出來,卻不太容易描述出來。王國維這句「霜落千林木葉丹。遠山如在有無間」寫的是近處有一片茂密的楓林,清晨的寒霜落在紅色楓葉上,白裡透紅,紅裡摻白,滿眼都是紅與白相間。詞人大概是在行進中,所以大多數時候遠處的青山都被眼前的楓林所遮擋,時隱時現。
這兩句詞語義淺顯,如此,一幅高低錯落有致,動靜結合相宜的深秋美景就很容易在我們的腦海中勾勒出來。既是美景,便容易讓人沉醉留戀,詞人想辭去那鞍馬徵途的生活,從此遊戲在人間。
【宋】程垓《酷相思》: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箇是。欲住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魂衣上淚。各自個、供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
這首詞寫離別與相思。起句布景,門外天未明,霜滿林,寒欲墜,本該躺在溫暖被窩裡的人們不得不起身送別踐行,這已然令人感受到一種身不由己。接著詞人更是進一步直抒情誼:想留不能留,想去不能回,言下之意,此去便是永別。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又是多麼的無可奈何,又是多麼的令人絕望,情緒一下就被推到了頂點。
離開的人,他騎在馬上就像丟了魂,送別的人,她佇立在原地,不停地用衣角抹去淚水,縱有千般不舍,也只能互道珍重。寫道這,離別的悲情也無法再進一步推進了,詞人轉而寫別後相思,兩個人都「問君消得人憔悴」,最後又巧妙地化用南北朝陸凱「折花逢驛使,寄予隴頭人」詩,表達了彼此間的相互思念。
【宋】趙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高棟飛雲,正在霜林杪。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翠色有無眉淡掃。身在西山,卻愛東山好。流水極天橫晚照,酒闌望斷西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