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日貨」元氣森林還能忽悠多久?估值百億,涉欺詐營銷

2020-12-22 天眼查

日前一則融資信息震動了資本圈,據媒體報導,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最新一輪融資。

成立僅四年,投後估值已達20億美元(人民幣140億元)。元氣森林本輪融資,距上一輪融資僅有9個月,估值暴漲約270%。

作為新消費品的代表,當自嗨鍋、拉麵說等產品還在B輪融資,元氣森林估值已經逼近喜茶最新一輪估值(網傳160億元)。

高估值下,資料顯示元氣森林前5個月累計銷售額為6.63億元,上半年營業額或超過8億元。

市場一邊驚訝於新消費品的快速增長,同時也對其高估值提出質疑。

元氣森林的氣泡水有沒有壁壘?是曇花一現還是能殺出重圍?

對標喜茶?估值虛高?

官網介紹,元氣森林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網際網路+的飲料公司,專門生產無糖、低熱量的產品。目前主要產品為燃茶和氣泡水。

自成立後,元氣森林保持著一年一融資的節奏,2017年天使輪、2018年8月A輪、2019年3月B輪、2019年10月戰略融資,這次投後估值37.5億元。

圖片來源:天眼查

2020最新傳出的戰略投資投後估值140億元,相當於前次估值的3.7倍。

這樣的估值暴漲路線仿佛曾經的喜茶。2019年7月喜茶獲得B+輪融資,投後估值90億元。2020年3月傳出C輪融資或超160億元。但相比於成立較早的喜茶,元氣森林作為網紅品牌的知名度顯然不如前者,但資本追趕速度卻驚人。

這導致市場提出了對其高估值的合理及持續性的質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估值的暴漲一是元氣森林的「偽日系」包裝受新生代追捧,二是元氣森林現在有接近十個億的體量,已經度過草創期的網紅產品,資本青睞程度有所上升。

從打法上來看,元氣森林走網際網路+路線,以羅森、全家等連鎖便利店為主要銷售渠道,鎖定了有一定收入水平的上班族、學生等年輕消費群體。

2019年中國軟飲料整體零售額為4367億元,以小型雜貨店、非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的傳統渠道,佔整體零售額的44.5%;以購物商場、中大型超市及便利店為主的現代渠道,佔整體零售額的22.33%;電商渠道佔12.9%;餐飲渠道佔14.31%。

元氣森林選擇的現代及電商渠道近年來增長較快,但在整體市場的佔比不算最大。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元氣森林2020年前5個月的業績表現,分別為7400萬元、3900萬元、1.2億元、1.7億元、2.6億元,累計營收6.63億元,環比增速分別為-47.3%、207.7%、41.7%、58.8%。保守估計上半年營業額或已超8億元。

但相對於娃哈哈、農夫山泉這種百億以上的規模來說,元氣森林的體量還很小。「元氣森林其實不能對標傳統的飲料企業,但也不能對標喜茶」,朱丹蓬坦言,「它的風格更像是一個網紅品牌,這種產品相對於經典往往是後續力不足,因為新生代的喜新厭舊的速度非常快」。

「我認為元氣森林增長到20-30億問題不太大,但是很難做上50億元。以資本短平快的屬性,很可能在二三十億規模的時候就將其推上市。參考三隻松鼠,上市後解禁期一到就是資本套現立場離場的時候。」朱丹蓬認為,元氣森林的估值是虛高的。這一類的企業是資本端的一個搖錢樹,所以會把估值做大。

 

Made in Japan?

元氣森林階段性的成功來源於其網際網路思維的營銷,然而,這種方式的營銷如今卻令元氣森林飽受詬病。

元氣森林的日式包裝設計是其成功的關鍵。日語「気」作為強品牌標識符號,加上效仿日本飲料的包裝設計風格,不僅吸引部分年輕人的注意力,還可以帶動消費者在社交媒體拍照傳播。

但正是這樣的包裝設計,引發了外界對元氣森林「偽日貨」「抄襲」的爭議。

記者發現,元氣森林多款產品包裝標有日文,且慣用日文語法敘述形式,旗下酸奶品牌「北海牧場」的一款產品直接命名「北海道」,「Made in Japan」的氣息撲面而來。

有觀點認為,元氣森林利用日式包裝和視覺符號誤導了消費者。

對此,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在產品設計初期,我們嘗試過多種設計風格,比如北歐風、美式、和風等等,最後基於調研,定下了現在的設計風格。」

但這並不能成為元氣森林打營銷擦邊球的開脫之詞。

一位資深品牌設計師表示,元氣森林的包裝甚至曾經出現「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森林監製」等日文字眼,這就說明日式包裝已經不單純是設計行為,而是一種策略行為,想要通過「披上和服」佯裝日本品牌,從而誤導消費者。這實際上也是利用了消費者對於品牌知識方面的欠缺,因為從專業設計的角度講,元氣森林僅運用部分日本元素,在包裝層面並不屬於純粹的日式風格設計。

比打擦邊球更嚴重的是涉嫌抄襲。

元氣森林的乳茶、茶葉禮盒燃茶等產品包裝分別被行業人士指出,涉嫌抄襲日本食品生產商不二家、日本茶葉品牌LUPICIA。

上述品牌設計師認為,元氣森林的包裝確實存在抄襲嫌疑,但消費者也並不太關心包裝是否原創,反而抄襲問題可以成為企業負面營銷的話題從而被大眾認識,所以抄襲之風普遍存在。

元氣森林似乎也意識到了負面輿論對於品牌的不利影響,在近期的產品包裝上,日文標註明顯減少。

「元氣森林『偽日系』的產品營銷,就是對消費者的欺騙,是在忽悠消費者。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我們都十分痛恨這種行為。」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元氣森林利用了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知識的短板和信息不對稱,這不是一個有擔當的企業的應有作為。

網紅品牌能火多久?

不可否認,元氣森林的走紅背後有一定的邏輯。

資料顯示,2010年到2012年,氣泡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基本維持在10萬升左右。

同期,歐美市場的銷量已經達到近5億加侖的規模。國內氣泡水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沉寂的。而2019年中國市場礦泉水的銷售增長率約為5%,氣泡水同期實現了43.9%的高增長率。

「在氣泡水出來前後,大家對無糖的訴求特別強,而元氣森林就剛好就出現了。其實在這之前,無糖可樂和雪碧已經在市場上出來一段時間了」元氣森林前研發總監葉素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早期的無糖可樂和雪碧對消費者是一個口味馴化的過程,而元氣森林就在這個教育得差不多的時間點做出來了無糖氣泡水。」

在無糖的基礎上,元氣森林找到了「赤蘚糖醇」改良口感、增加甜度,元氣森林成為踩在對的時間點上的人。

二級市場上,無糖概念保齡寶已經連續收穫了四個漲停。

有券商研報分析,在元氣森林的帶動下,眾多廠商紛紛推出添加赤蘚糖醇的飲料,受益於此國內赤蘚糖醇行業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但赤蘚糖醇並不是一項專利,0糖0脂0卡也不可能只是元氣森林的標籤。某種程度上元氣森林也是在做市場教育。

7月12日,喜茶正式推出子品牌「喜小茶」,正式入局「0糖、0脂」的瓶裝汽水行業,同樣採用赤蘚糖醇作為甜味劑,售價5.5元,與元氣蘇打水相同。這被外界解讀為兩家「正面剛」。

事實上,僅氣泡水市場元氣森林就強敵環伺。

農夫山泉有TOT,伊利有伊然氣泡水,健力寶有微泡水,康之味有鹽典椰子水,青島啤酒還推出氣泡水品牌「輕零」。

競爭之下,元氣森林會一直紅下去嗎?護城河有多寬?

「通常企業來講有三個壁壘,技術壁壘、品牌壁壘、規模壁壘,就技術來說,元氣森林不像王老吉、紅牛有配方;就規模來說,做飲料沒有三五百個億也談不上壁壘;至於品牌,元氣森林現在體量還太小。」前述分析人士認為元氣森林缺乏核心競爭力。

元氣森林前研發總監則認為,在市面上出現的跟隨產品增加以後,公司為了獲得市場份額就需要降低價格,毛利空間就會不斷降低。

按照飲料行業50%的毛利率計算,元氣森林前5個月6.63億元的營收規模下毛利為3.3億元。

上半年元氣森林在忙什麼?

藉助明星、綜藝冠名、電梯廣告等方式增加知名度,邀請人氣高漲的張雨綺為蘇打氣泡水品牌大使,這都是一筆不小的營銷開支。

不出意外的話,偏好網際網路營銷的元氣森林應該尚未盈利。

資本裹挾下,目前最迫切的仍然是擴大規模。元氣森林陸續推出了乳茶、健美輕茶兩款產品,再加上氣泡水的潛在替代市場是飲用水,將不可避免地與幾大飲料巨頭相撞。

天眼查顯示,元氣森林6月份新增了啤酒飲料、方便食品等多個商標及無蔗糖複合益生菌酸奶及其製備方法等酸奶專利,多品類野心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天眼查

圖片來源:天眼查

但現實擺在眼前,7月份元氣森林才有了自己的工廠,不完全倚靠健力寶等代工。

 

「零糖」也會越喝越胖

除了日系設計風格以外,主打健康、無負擔是元氣森林的另一個賣點, 「0糖、0卡、0脂」的氣泡水宣傳,緊緊貼合了當下年輕人「想吃,怕胖」的消費心理。

元氣森林官網信息明確顯示,其生產無糖、低脂產品,但實際上,元氣森林的產品使用了非蔗糖的代糖質,如產品配料表中出現的赤蘚糖醇、三氯蔗糖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說,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中,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含糖量不超過0.5克,熱量不超過17千焦,即可標註「零糖」「零卡」,所以不一定是消費者理解的「零」。

通常廠家標註無糖,是無添加蔗糖的意思,從元氣森林氣泡水的配料表來看,確實沒有添加蔗糖,其甜味來源於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

如此的「零糖」,真的健康嗎?

「吃著甜但糖沒來,反覆如此騙身體,不排除會出現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以及糖代謝紊亂的問題,導致更胖;以及喝這種飲料會心理鬆弛,隨意吃喝,總熱量攝入反而更高。」朱毅表示,以往就有研究表明,一定量的赤蘚糖醇可能引起一些胃腸道敏感人群腹瀉,也有研究顯示,三氯蔗糖這樣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可能會影響腸道微生態。這是吃代糖反而變胖最可能的原因。

另外,元氣森林產品宣傳中反覆提到的「天然「「優質」,實際上也難以經得起推敲。

記者發現,元氣森林旗下酸奶品牌北海牧場的產品「北海道」,與日本北海道並無關係,這一品牌的產地其實在河北邯鄲,由代工工廠生產。

北海牧場生產商為邯鄲市康諾食品有限公司

記者還注意到,北海牧場推出的高蛋白酸奶「北海道3.1無蔗糖原味酸奶」,其蛋白質含量標稱為7.2g/100g,超國標3.1倍。

從數字上看,這款酸奶的蛋白質含量確實很高,但配料表顯示,除了生牛乳、乳酸菌外,配料還添加了牛奶蛋白、乳清蛋白。也就是說,其高蛋白質含量是通過添加「牛奶蛋白」達到的,並非天然蛋白質。

更有意思的是,這款宣傳營養、健康的酸奶在產品類型一欄被標為風味酸乳。

這裡普及一下相關概念,風味酸乳和風味發酵乳,與酸乳和發酵乳不同,不需要純生牛乳發酵,只要滿足奶/奶粉含量超過80%、蛋白質含量不少於2.3%的條件即可。

以上種種錯亂和試圖矇混,或多或少顯示出元氣森林光鮮包裝下的落後技術與較低品質。

與擁有自有牧場和工廠的乳企相比,元氣森林確實無優勢可言。與同類產品相比,元氣森林賣得卻更貴。

「隨著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大家更關注生產地址和產品相關營養指標,如果質量不過關或存在虛假宣傳,那麼這類打著洋品牌概念的企業將被消費者拋棄。」朱丹蓬說。

記者就以上問題向元氣森林方面多次致函,對方相關工作人員以問題無法回答為由拒絕了採訪。

文章來源: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偽日貨」元氣森林還能忽悠多久?
    資深飲料營銷專家陳瑋對元氣森林的未來增長抱有謹慎態度,這也是市場大多數觀點。  與其說元氣森林是一家飲料公司,更準確的定位應該是網際網路+飲料公司。不同於一般快消品公司穩紮穩打、逐步擴大市場和渠道的增長方式,更加網際網路化的元氣森林基本上是依靠不斷的融資、燒錢來迅速佔領市場。  天眼查數據顯示,元氣森林先後獲得了4次融資。
  • 元氣森林日系營銷背後的邏輯
    據36氪報導,元氣森林近日將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將達到20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截止到發稿前,該筆交易尚未完全結束。另外據天眼查顯示,元氣森林上一次融資是在2019年10月31日,估值僅為37.5億人民幣。新一輪融資完成後的估值是上一輪的3.73倍,增勢驚人。
  • 商標被判死刑,140億估值的元氣森林,還能火多久?
    「気」字作為核心商標註冊失敗,元氣森林未來的產品銷售會不會出現法律風險?在資本熱捧下,元氣森林成立4年估值便達140億,核心商標的丟失會讓其估值出現「見頂」嗎?由此推斷未來我們買到的元氣森林,飲料瓶上應該還是那個「気」字,這是該飲料的標誌,是賣貨的保證,元氣森林怎麼會捨得放棄?140億是估值最高峰? 成立僅4年,估值從0到140億人民幣,這就是網紅飲料元氣森林資本魔力,也是近幾年飲料行業最現象級,最黑馬的一款飲料。
  • 「炒」出來的元氣森林:估值一年升百億至140億,今年前五月日均銷售...
    隨著消費升級和新消費群體的興起,網紅帶貨、社群營銷……新興的營銷模式又會給快消業帶來哪些改變?搜狐財經推出《新消費觀察》欄目。專題旨在結合當前經濟形勢,解讀餐飲、零食、乳業、酒業等公司的新動態和新興模式,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啟示。
  • 別被裝「洋」的元氣森林給忽悠了
    今年有兩家賣水的公司爆火,一家是農夫山泉,上市後其創始人鍾睒睒問鼎中國首富,和馬化騰、馬雲平起平坐;另一家是元氣森林,「0糖、0脂、0卡」的廣告鋪天蓋地,成立僅僅4年,公司估值已經飆升至140億元。盛名之下,頂著新消費光環的元氣森林,受到資本的追捧、年輕人的青睞、佔據便利店貨架C位的待遇。然而,與這些光環並行的質疑聲也讓整個品牌充滿爭議。
  • 140億估值背後,元氣森林深陷其中
    配圖來自Canva最近不少人被元氣森林的廣告刷了屏,它無處不在,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一度成為飲料界的一匹黑馬。僅僅半年的時間,元氣森林的銷售額就達到了6.6億元,幾乎是去年全年的銷售額。而元氣森林的估值也隨著銷售上升而暴漲。
  • 元氣森林對日系元素「瘦身」,欲撕掉偽日系標籤?
    偽日系飲料品牌元気森林要撕掉自己的標籤?9月1日下午,元氣森林公司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條更名信息,稱公眾號「元気森林」已更改名稱為「元氣森林」。緊接著在9月5日,「元気研究所Pro」公眾號顯示更名為「元氣森林服務號」。
  • 元氣森林吃了大虧
    一、元氣森林「老猛了」短短四年,這家網紅飲料公司在飲品賽道狂奔突進,今年7月元氣森林又被曝出即將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約140億元,參投方有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不久前,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老猛了(北京)飲料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法定代表人為章肖洋。股權穿透後,老猛了的實控人為元氣森林的創始人唐彬森。值得一提的是,唐彬森投資元氣森林的基石資金來自他過去在網路遊戲產業所獲得的商業成功。
  • 元氣森林140億的估值氣泡快要破了?
    8月,元氣森林也來「湊熱鬧」,推出了全新的咖啡拿鐵乳茶。有媒體報導,元氣森林還將迎來一位新的人力負責人:原瑞幸咖啡HRD冉浩。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冉浩於2017年加入瑞幸咖啡,一手搭建了瑞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元氣森林成立僅三年,靠著「無糖氣泡水」的概念和偏日系的風格,實現了估值從0到140億的跨越。但是,這家靠賣氣泡水起家的公司自身估值卻難掩「氣泡」。
  • 元氣森林,一瓶飲料引發的故事
    短短3年內,公司銷售額超10億元,估值超過40億元。去年「雙十一」,「元氣水」狂賣超560萬瓶,反超曾紅透半邊天的巴黎水,實力碾壓康師傅、統一等經典飲料品牌。2020年元氣森林業績更是全面爆發,今年天貓618活動中,元氣森林銷量更是力壓老牌巨星可口可樂,成為飲品類TOP1。
  • 4年估值140億的元氣森林,內憂外患的壁壘困境
    除了產品本身的「無糖」屬性加持、包裝新穎之外,選擇了好的營銷渠道,運用上了網際網路打法,也成為元氣森林實現突破的重要因素。元氣森林發展的幾年,也是國內便利店高速擴張的幾年。此外,線上營銷正成為元氣森林的又一大優勢,元氣森林立足於抖音、小紅書、微博、B站等多平臺,通過短視頻廣告、網紅帶貨、內容營銷等方式進行宣傳。
  • 元氣森林幕後的營銷諮詢公司?
    自成立後,元氣森林保持著一年一融資的節奏,2017年天使輪、2018年8月A輪、2019年3月B輪、2019年10月戰略融資,這次投後估值37.5億元。 元氣森林的成功體現在他們內容營銷、數位化轉型、渠道與供應鏈上的布局。
  • 綁定湖南4檔節目,元氣森林的娛樂營銷進擊路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元氣森林正大舉進軍娛樂營銷。今年,元氣森林接連冠名了《我們的樂隊》《元氣滿滿的哥哥》《青春在大地》《運動吧少年》四檔綜藝,頻頻刷臉。有趣的是,這四檔綜藝皆是出自湖南衛視/芒果TV,看起來,元氣森林似乎想與湖南系平臺的娛樂內容做深度綁定。
  • 拆解元氣森林:會營銷只是表象
    對於用4年時間剛剛走出品牌「冷啟動」期的元氣森林來說,靠「偽日貨」形象來營造品質感這條快速提升品牌力的捷徑,與之要作為新國貨來繼續書寫的品牌故事之間,顯然已構成不可化解的矛盾。飲料是最傳統的快消產業之一,有著數十年不曾變化的運營規律:那些能進入一線品牌陣營、擠佔了零售貨架絕大多數空間的公司,大都行業背景深厚,每年還會投入巨資來保持產品營銷熱度。
  • 是什麼秘訣,讓元氣森林三年估值140億?
    元氣森林是一家創立於2016年且註冊資本僅100萬的新興茶飲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其銷量就已超過八億。元氣森林自述是一家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飲料公司,因為其創始人團隊都是做網際網路的快消行業「外行人」。也是因為這群「外行人」,元氣森林的營銷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 0糖0脂0卡的元氣森林變得越來越重,下半場能繼續「元氣」嗎?
    前不久,號稱「水中茅臺」的農夫山泉港交所上市,公司實控人鍾睒睒一度成為中國首富,風光無限;而另一端,現象級網紅飲料品牌元氣森林也在急速擴張之中,2020年前五月售出1.9億瓶,公司估值9個月內飆升3.5倍至140億元……隨著元氣森林的爆紅,伴隨而來的爭議和話題也不少,包括其涉嫌「偽日系」宣傳,是否真無糖又健康等。
  • 「炒」出來的元氣森林
    隨著消費升級和新消費群體的興起,網紅帶貨、社群營銷……新興的營銷模式又會給快消業帶來哪些改變?搜狐財經推出《新消費觀察》欄目。專題旨在結合當前經濟形勢,解讀餐飲、零食、乳業、酒業等公司的新動態和新興模式,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啟示。
  • 元氣森林高估值普遍性存疑 爆紅背後爭議不斷
    這引發了資本圈的熱議,有聲音認為,元氣森林的高估值緣於其高額的利潤和符合安全健康的蘇打氣泡水的發展趨勢;但也有聲音認為,元氣森林難以提出具有競爭差異化溢價的足夠支持,所以高估值普遍性存疑。業內公認的是,元氣森林能夠快速走到今天,渠道建設功不可沒。但在渠道之外,「偽日系」包裝和「0糖、0脂肪」概念一直飽受爭議。
  • 「元氣森林」們,不講武德?
    圖/視覺中國至於已經打出名氣的網紅品牌,在資本市場更加炙手可熱——元氣森林的估值去年11月還是40億元,今年7月就跳漲到140億元,8個月漲了100億元;10月底剛提交招股書的完美日記,今年4月估值是20億美元,據傳9月投後估值已翻倍達40億美元。
  • 元氣(気)森林多次融資卻現股權質押 頻頻受罰只重資本和營銷?
    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的網紅品牌元氣森林,在新一輪融資估值勁爆整個快消行業的同時,卻再現初始股東蹊蹺股份質押和頻頻受罰成為資本市場爭議的焦點。7月6日,有媒體報導稱,元氣森林即將再次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約20億美元(約合140億人民幣),據悉,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或將成為新晉投資方,另有部分老股東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