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版 Mac mini評測:具有最佳性價比的Mac

2020-12-27 騰訊網

蘋果最暢銷的Mac是筆記本電腦系列: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因此對於蘋果來說,在這些機器中首次推出其新的M1晶片系統是在正常不過的。但蘋果公司又決定在Mac mini中使用M1。在上次升級兩年後,Mac mini成為第一款搭載蘋果SoC的臺式Mac。

這篇評測文章深入探討了售價699美元的Mac mini,該產品有一個8核的M1 SoC,8核GPU和8GB的 RAM。該型號還包括256GB的固態硬碟。

在深入研究性能結果之前,讓我們先談談為什麼Mac mini這麼快。

M1:Soc

處理器的改變對Mac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20世紀90年代中期,蘋果從摩託羅拉68000處理器轉向PowerPC。2005年,蘋果宣布從PowerPC過渡到英特爾處理器。現在,在2020年,蘋果公司已經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從英特爾晶片轉向自己的晶片的過程。

蘋果不會毫無理由地更換晶片。原因有很多,蘋果想讓硬體和軟體具備一些功能,如果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這些功能是無法實現的。當然,蘋果通過儘可能多的控制而在商業上受益,但如果蘋果真的不關心Mac的演變,它就不會做出這種改變。

蘋果稱M1為片上系統(SoC)。在M1之前,Mac電腦有獨立的晶片用於處理器、顯卡、RAM、控制器等。現在,這些組件都集中在一塊晶片上(從技術上講,RAM是同一封裝上的獨立晶片)。這一切對蘋果公司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多年來,他們一直在為iPhone和iPad製造SoC。

我們運行了幾個基準測試來衡量M1 Mac mini的性能。作為對比,我們還測試了2018年3.6 GHz四核英特爾酷睿i3 Mac mini,發布時售價為799美元。這就是蘋果產品陣容中被M1機型取代的Mac。

Mac mini性能基準

另一種衡量性能的方法是查看Cinebench R23的基準測試結果。這個應用程式可以進行基於CPU的光線跟蹤渲染,所以創意專業人士對它很感興趣,而它也是在生產環境中測量性能的一個好方法。再一次,我們看到了M1 Mac mini的另一個多核結果,是老款Mac mini的兩倍多。單核的結果也令人側目,增長了60%

在下一次測試中,我們再次使用Cinebench,但這一次使用的是R20版本,該版本僅針對英特爾處理器編寫。在這種情況下,M1 Mac mini使用的是Rosetta2,這是蘋果的代碼轉譯軟體,允許英特爾優化的應用程式在蘋果晶片上運行。而且它的性能仍然超過了舊的Mac mini,在多核測試中增加了44%!單核成績則略顯低迷,只增長了8%。

這些基準測試顯示,Mac mini速度很快,即使是你一直在電腦上做的簡單任務,也很快。打開和關閉窗口、警報和通知,甚至是喚醒睡眠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Safari從MacOS Big Sur升級中獲益良多,M1網頁渲染和滾動速度也更快。

除了基準之外,我還對基於應用程式的任務進行了計時,看看有什麼不同。使用iMovie,用簡單的過渡和開場字幕導出32分鐘的視頻需要129秒才能導出為720p的視頻文件。相比之下,在舊的Mac mini上,同樣的操作似乎花了252秒。在GarageBand上,我把一段42分鐘的Macworld播客導出為256k的MP3文件,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M1 Mac mini比老款Mac mini快了10%。

Mac mini圖形性能

這一切都隨著M1 Mac mini的出現而改變。在我們進行的測試中,新型號的圖形表現令人拍手叫絕。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運行的大多數基準測試都是使用非原生應用程式完成的,Mac mini仍然提供高幀和高分數。

我們運行了《古墓麗影:崛起》和《文明VI》的內置基準測試,兩者均在仿真的M1 Mac mini上運行。並在下面的圖表中查看幀速率。與M1 Mac mini相比,舊的Mac mini處在一個極尷尬的地位。

《古墓麗影:崛起》的基準

《文明VI》的基準

Geekbench 5

如果你用的是舊的Mac mini,而且CPU性能不足以說服你升級,那麼這些測試結果應該會是你最強的推動力。

蘋果沒有改變Mac mini的設計。它仍然有一個緊湊的鋁製7.7 x 7.7 x 1.4外殼,它的大小使它成為空間寶貴的獨特場合的理想選擇,無論它是在辦公桌上,用於創意安裝,還是與其他Mac mini堆疊在一起,用於伺服器群。但蘋果的矽片機型只有銀色,而搭載英特爾設備的Mac mini則有太空灰顏色。

Mac mini設計、埠和顯示支持

除了顏色以外,所提供的埠還有很多不同之處。M1 Mac mini僅具有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而Intel型號具有四個Thunderbolt 3 / USB-C埠。您可能需要M1 Mac mini的集線器。兩種型號都有一個HDMI 2.0埠,兩個USB-A埠,一個千兆乙太網插孔和一個耳機插孔。

最多可支持三臺顯示器,其中兩臺通過Thunderbolt連接,解析度為4096x2304(60Hz),一臺通過HDMI 2.0連接,解析度為4096x2160(60Hz)或兩臺顯示器,一臺通過Thunderbolt 3連接5120x2880解析度(60Hz),另一臺通過HDMI 2.0連接4096x2160解析度(60Hz)。

大多數人使用一兩個顯示器,但是很多人使用三個(創意專家,數據分析師)。如果您不能沒有第三個顯示器,那麼M1 Mac mini不適合您。您必須購買Intel模型。

最後

Mac mini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是蘋果最實惠的臺式Mac,而且它的尺寸賦予了它多功能性,使其成為一款適用於各種場合的好機器。但在性能方面,它屬於Mac產品陣容中的低端產品。

有了M1系統晶片,情況就不再如此。售價699美元的新款M1 Mac mini超越了其前身3.6GHz四核Intel Core i3 Mac mini。實際上,根據我們的基準,新的M1 Mac mini的性能與的13英寸M1 MacBook Pro的性能相當。

不幸的是,M1 Mac mini只有兩個Thunderbolt / USB-4埠,這意味著用戶可能得購買一個集線器。但是即使有這些限制,Mac mini最終仍是蘋果Mac系列產品中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產品。Mac mini可能身材矮小,但在性能方面卻是個巨無霸。

相關焦點

  • M1最強大卻最便宜的Mac,剁手評測
    因為沒有看到我期待的新品iMac,只有三臺裝載同一個M1 SOC的產品,MacBook air pass,MacBook Pro13 pass(因為手上已經有一臺15版的了)。稍微有一點點吸引力的就是Mac mini。毫無疑問,蘋果的新SOC具有劃時代意義。
  • M1 Mac mini評測:具有最佳性價比的Mac
    在測試了M1 Mac mini之後,一件事很清楚:售價699美元的M1 Mac mini具有巨大的價值。您為自己的產品付出了很多,以至於很難理解,特別是對於過去投資Mac mini的任何人。您希望在要付出的代價上降低性能。不在這裡。不再。
  • A12Z版Mac mini跑分曝光:性能低於iPad Pro版
    搭載ARM仿生晶片的Mac mini搭載的A12Z的開發版已經寄出,與iPad上使用的A12X系出同門,蘋果解鎖隱藏的GPU核心,但14nm工藝和架構略顯老舊。另外,該Mac mini還搭載16GB內存,滿足開發者對電腦的使用需求。拿到新硬體自然要跑一跑分,滿足對ARM架構電腦性能的好奇心。
  • 蘋果新款M1晶片Macbook Air日常使用全面體驗評測
    清晰通透的屏幕看著賞心悅目(2)ios軟體app體驗這次m1晶片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支持ios和ipad os軟體,對於我個人來說體驗提升算是「但是像喜馬拉雅和拼多多,一個是mac端打開速度比較慢,另一個是沒有網頁端,這兩個軟體在mac上面打開都非常迅速,能想像應用在dock欄沒有跳動就直接打開的畫面嗎,ios app在mac上基本都是秒開,同時微信在mac上顯示的也是ipad端,所以可以登錄。最後就是像知乎和youtube我覺得更適合網頁瀏覽,信息顯示量更多,mac的揚聲器也非常好,用他看視頻是一種享受。
  • 搜狗瀏覽器mac版下載_搜狗瀏覽器mac版官方下載-太平洋下載中心
    搜狗瀏覽器mac版 其他工具 大小: 34.0M
  • Dark Reader for Safari mac(Safari暗模式插件)
    Dark Reader for Safari mac激活版一款Safari暗模式插件,Dark Reader通過更改顏色方案使您的瀏覽器更舒適,愉快和更酷,使網頁更易於閱讀。Dark Reader mac特別版非常適用於夜間工作或光線不足的人或希望將瀏覽器與新的Mojave暗模式外觀相匹配的人。
  • 魔獸世界懷舊服mac版戰網多開方法 mac版戰網怎麼多開
    魔獸世界懷舊服mac版戰網多開方法 mac版戰網怎麼多開 發布時間:20-08-19 13:40 來源:NGA
  • BetterTouchTool for Mac(mac觸摸板增強神器)
    需要mac觸摸板增強工具的小夥伴看這裡啦!MacW為大家帶來BetterTouchTool mac版,這是一款易於設置的觸摸板增強神器,可幫助您為Magic Mouse,Macbook Touchpad和Magic Trackpad自定義手勢,此外,Bettertouchtool可用於使用常規滑鼠和鍵盤快捷鍵,並提供伴侶iOS應用程式:您可以使用行動裝置來控制計算機。
  • Mac mini裝機,從顯示器到燈光我用這些好物
    我是在剛發布後就下單了一臺Mac mini,早買早享受。之前寫過評測文章(連結)。用了一個多月,那是真好用啊,尤其圖像處理是真快。  但舊mini的i5 8g 512g版本,價格8299,比相同配置的m1版本貴了足足1500。但m1傳說那麼強大,接近i7的水平,但價格卻更便宜,這非常不合理啊。蘋果是要給自己挖坑嗎?或者後面新mini要漲價?
  • 蘋果Mac mini小主機遇上便攜顯示器,學習辦公商務的小臺式機電腦
    於是,蘋果Mac mini臺式機+華碩15寸便攜顯示器,就是一個配置高價格便宜,又攜帶方便的方案,一個背包就可以把顯示器和主機全部裝起來了,效果圖如下:蘋果Mac mini臺式機只有1.5公斤重,而現在很多13寸的2K或者3K便攜顯示器僅重300克, 且只需要一根Type-C數據線就能驅動。
  • Mac上好用的原型設計軟體:Axure RP 9 for Mac
    為您帶來Mac上好用的原型設計軟體Axure RP 9中文正式版,axure mac 是專為UX專業人員和業務分析師設計的專業網站原型設計工具!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創建應用程式和網站的線框,原型和規格!新功能包括一系列廣泛的改進:全面的 UI,新的設計和文檔特徵,以及將引擎優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macrumors:蘋果悄然提高多國Mac定製價格
    3月24日早間消息,據外媒macrumors報導,在上周發布2020款MacBook Air和新款iPad Pro之後,蘋果悄悄然提高了多個國家和地區蘋果官網中Mac設備的定製價格,漲幅達到了10%。
  • Mac Mini 2018款三個月使用深度體驗,到底值不值得買
    mini 的發布當時一看蘋果的廣告很是誘人啊什麼現場演出利器啊機器上還有2個usb 3.0接口要知道我一直沒有換新的筆記本的一大原因就是mini上就會有問題而且是非常誇張的就是一插上 馬上就斷網這種於是我進行更長時間的測試通過ping路由器看延時等方式測試網絡 發現了幾個規律第一點 綠聯USB
  • 蘋果Mac超實用軟體,讓你的MAC效率倍增
    眾所周知,mac系統跟windowns系統的一些軟體和一些操作習慣大大不同。相信很多第一次接觸蘋果電腦小夥伴們一定覺得非常的不順手,甚至有些夥伴還在猶豫安裝哪些軟體。今天macdown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mac必裝軟體,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以及日常操作上對大家有所幫助!言歸正傳,進入正題!
  • mac橫版射擊遊戲:Broforce武裝原型漢化版
    mac橫版射擊遊戲:Broforce武裝原型漢化版 2020-10-18 17:18  名字一定要夠長
  • 蘋果M1版Mac mini評測:外形精美性能更快售價也更便宜
    M1版Mac mini中的唯一新部件是內部的硬體,而其他一切都儘可能地讓人感覺一致和熟悉。M1版Mac mini評測:埠M1版Mac mini外觀上有一個顯著的變化,那就是埠的選擇。M1版Mac mini評測:硬體變化蘋果Mac mini M1搭載蘋果自定製的M1處理器,這是蘋果矽處理器系列中第一個出現在Mac上的處理器。
  • 我的個人信息管理Mac版
    mac版,感覺寫的很好。裡面會和mac同步podcast(因為沒有iphone,至於安卓版的itunes podcast(也有mac版但是用的並不頻繁所以就沒有安裝)2.魔力盒:這個應用非常好,但是大家可能並不是聽得很多。
  • 新Mac mini有了wifi6,入了帶USB的360路由器V6
    入手需求前段時間做了回螃蟹,入了被全網吹爆的蘋果M1新機Mac mini(其實吧,就視頻處理厲害點)。雖然相對於windows蘋果一個小機箱賣五六七千確實有點小貴,但這是蘋果啊,而且加價又減價,使用下來就兩個字:真香。難怪有網友說蘋果拿5k的機器幹掉了自家2w的機器,黑蘋果從此不再有。
  • MacBook Air M1詳細基準與性能評測:最適合大多數人使用的Mac
    在該公司三個月來的第三次重大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三臺mac電腦當然適用。15年前,蘋果從powerpc晶片轉向英特爾(Intel)處理器,該公司依賴這種晶片技術已有10多年。當時,該公司正在努力克服其所選擇的技術的局限性。PowerPC在當時將他們帶到了很遠的地方,但它不能提供下一代便攜設備所需的處理能力。隨著這種轉變,向蘋果自研晶片的轉變已經醞釀多年。
  • Axure RP 9 for Mac(交互式產品原型設計工具)
    Axure RP 9 for Mac是Mac平臺上的一款專為快速原型設計而生的應用,Axure RP 9 Mac版可以輔助產品經理快速設計完整的產品原型,並結合批註,說明以及流程圖,框架圖等元素,將產品完整地表述給各方面設計人員,如UI 、UE等等,並在討論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