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人類生活在靠近水源的平原地區,但俗話說在漫長的歷史中,有些村落由於某些因素採取了不同的做法,馬裡一個遠離西非的古村落,在懸崖邊上雕出了蜂窩般的房屋。因為是山本身做的所以整個村子和懸崖融為一體,不仔細看在高海拔的懸崖上是真的找不到村莊的。
這個村莊位於邦賈拉山上方約500米的懸崖上,幾乎可以說是與世隔絕,多戈族在這裡生活了幾個世紀,由於多戈族特殊的文明和地理位置,它被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
說到多戈人選擇在懸崖邊上建立部落的原因,可以追溯到14世紀,因為當時奴隸制盛行,奴隸制暴行無處不在,多戈人來到這裡是為了逃避淪為奴隸的命運。由於這個懸崖就像被包裹在班加拉山一樣,懸崖頂端是一座厚厚的山,旁邊是懸崖深淵,形成一個天然的保護屏障,即易守難攻,正是依靠這種地理優勢,多戈人才能一次次擊退外敵的入侵,才能在今天的無數動蕩中生存下來。
多戈民族有著數百年的文化積澱,有著非常完整的文明和體系,因為常年處於封閉狀態,所以很多文化都保存得很好,即使在現代化和旅遊業的衝擊下,這裡的村民仍然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
最有特色的是化妝舞會,多戈族村民戴著各種面具,戴著面具跳舞,每一個面具和舞蹈都代表著一種文化精神,當幾十個面具和舞蹈同時起舞時,融合不同文化的場景非常震撼。
隨著村莊的發展,多戈人不僅在懸崖邊上建造房屋,還延伸到附近的高地和平原,平原上村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農耕,種植的作物大部分是沙漠邊緣作物,但當地土地貧瘠,再加上天氣乾燥,村民的艱辛可想而知。
如今,這個懸崖上的古村落已經成為當地旅遊業的代表,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到這裡,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原本淳樸的多戈文明,但也給村民帶來了收入,生活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