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第一屆永熙杯相聲大賽決賽落下帷幕,共評選出優秀獎4個、銅獎5個、銀獎4個、金獎3個。設立最佳逗哏獎一名和最佳捧哏獎一名。
其中《姥姥有話說》《三書會》等作品拿下本屆永熙杯金獎。紀召輝、徐世亮拿下最佳捧哏和逗哏,相聲泰鬥李金鬥先生親自為最佳捧逗頒獎,可謂新人輩出,一片繁榮。
提起永熙杯,不得不提相聲大家張永熙,相聲界有「南張北侯中少林」的說法,了解曲藝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南張就是張永熙,北侯和中少林分別指侯寶林和濟南孫少林兩位相聲大師。此次相聲大賽,用張永熙先生的名字命名,算得上是實至名歸。
張永熙,生於1923年,藝名「小張麻子」,自幼家中貧寒,9歲時(1932年)拜相聲名家趙少舫為師,隨師在北京、大同、包頭、綏遠等地流浪賣藝。 而劉寶瑞、關立明、張永熙這三位藝術家,被觀眾親切地成為「相聲劉、關、張」。張永熙先生長於「學」,他的學唱涉及面很廣,評彈、單弦和各種大鼓都在他的相聲中得以再現,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南方觀眾的喜愛,被譽為相聲界的「江南旗」。
張永熙大師在六十多歲的時候,罹患胃穿孔需要部分胃切除。醫生擔心老人知道要手術會變得情緒緊張,就給老人做思想工作。結果沒說兩句,就被張永熙打斷了。老先生突然說:「我可跟你們說了,甭管我這胃切除多少,都得給我捎家裡去。」主治醫師不解地問:「您要那個幹嘛呀?」張老:「我最願意吃炒肚片。」話音剛落,病房裡的大夫、護士都哄然而笑,反倒是老頭兒給醫護人員解壓了。術後張老的身上插了管子,儘管非常難受,大師依然「現掛」:我呀,生活困難,平時也捨不得下個館子。這次倒好,這次這「管子」我可下足了。
術後住院期間徒弟們來看望他,侍奉床側,張老突然留起了遺言:我家裡那個櫥子裡啊還有個箱子,箱子裡有點錢,我要是走了,就留給你們幾個吧,徒弟一聽一愣,趕緊說:您這說什麼呢,大夫說您手術做得挺好的,您怎麼說這個呢…張老微微一笑:你壓我氧氣管子了…我能不留遺言嗎?眾大笑。後來這段只有郭德綱在段子裡用了。
張永熙先生說了一輩子相聲,淡泊名利,清貧樂觀。某界曲藝最高獎牡丹獎評獎時,本來中國曲藝家協會有意將「終身成就獎」授予張先生,但張老知道後,就對大徒弟呂少明說,「我挺安逸的,不要這些,給那些更合適的人。」臨終前還教育弟子們:你們要認真演出,把江南相聲好好傳承下去。」2015年7月16日張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92歲。
首屆永熙杯也是來了不少大咖助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鬥、名家陳寒柏、孫立先、李國先、梁爽、夏吉平等坐陣評委席,不吝賜教的對各位新生代相聲演員進行點評和指導。李金鬥、陳寒柏等名家壓軸登臺表演節目,臺下觀眾連連喝彩。
近年來,主流相聲賽事不斷,去年舉辦的第二屆「馬季杯」相聲大賽,公式相聲創始人李宏燁、鄭鈺夫婦一舉拿下大獎(估計馬季活著能氣死過去),而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一年過去,交大博士李宏燁夫婦已經消失在了相聲界,沒有任何作品和參加任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