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部引進內地的香港經典電影,劇情被改的完全看不懂了

2020-12-22 電影星人

香港電影,曾是一代人的記憶,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伴隨著多少人的成長,香港電影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沒有太多限制,也是因為這種局面,香港電影才會百花齊放,各種題材應有盡有,也創造了不少經典作品。

但是有些經典作品引進到內地就變了味,看不出經典之處,甚至覺得是一部爛片。因為內地的電影沒有分級制度,有些價值觀也不符合,所以一些經典電影引進到內地,就會被刪刪改改,完全改變了電影中原本的意義。

今天就來分享4部香港的經典作品,引進到內地後,被刪改得不像樣。

1、《殺人犯》,內地版改名為《罪與罰》,2009年上映,由周顯揚執導,郭富城、張鈞甯等人主演。在港版中郭富城飾演的警察被殺人兇手一步步勾出他的心魔,讓他從一個事業有成的警察,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殺人狂,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殺害同事、親人。

這部電影中清一色的港片老戲骨,有演技,有劇情,郭富城更是為這部電影貢獻出他最恐怖的表情之一,但是其中充斥了大量血腥暴力的鏡頭,原本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引進內地後被硬生生的剪了半個多小時,更是將結局改成是男主做的一場夢。

2、《大隻佬》,內地版改名為《大塊頭有大智慧》,一部獲得金像獎13項提名,並最終拿下最佳電影、最佳編劇和最佳男主角3項大獎的電影,卻被內地觀眾毫不留情的說是爛片,那是因他們沒看過香港無刪減版,內地版相對於港版刪減了很多,完全改變了電影的主旨。

導致觀眾看起來不連貫,也刪減了大量涉及哲學及神學的內容,然而這些才是導演杜琪峯所想表達的內容,內地版和港版簡直是兩部電影,連導演杜琪峯都非常氣憤的說:「他只拍過《大隻佬》,沒拍過《大塊頭有大智慧》」,這也是劉德華最被低估的一部電影。

3、《黑社會》,又是一部由杜琪峯執導的電影,更是集結了任達華、梁家輝、古天樂、張家輝等影帝,黑社會電影本來講的就是幫派的鬥爭,原版是任達華扮演的樂哥,用石頭將梁家輝扮演的大D活活砸死,又用鐵鍬將大D的老婆打死,最後帶著兒子揚長而去。

而內地版的完全改變電影想表達的意思,結局則變成樂哥殺人未遂,被警察逮個正著,而心狠手辣殺人餵狗的詹米哥成了臥底,完全成了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

4、《無間道》,作為一部香港電影的神作,甚至被美國翻拍成《無間道風雲》,更是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馬特·達蒙、傑克·尼科爾森等好萊塢巨星主演,在大陸版還是逃不過被刪改的命運。

大陸版《無間道1》的結局是梁朝偉死在電梯裡,而劉德華卻莫名其妙地被抓,結局這麼一改,完全否決了《無間道2》和《無間道3》存在的必要。

而香港原版中則是梁朝偉被殺,劉德華的身份沒有被曝光,繼續留在警局,不然《無間道2》和《無間道3》怎麼發展下去。雖然刪改的部分很小,但完全像是另一部電影。

雖然我們看多了「正必勝邪」的英雄主義情節,但不代表我們是靠看電影來分是非的,不是改一下劇情就能讓觀眾是非分明,更何況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還有續集,觀眾看續集的時候會不會一臉懵。

國內電影的審查制度對國產電影的創作有著很大的限制,雖然現在每年有很多電影上映,但是好片卻是鳳毛麟角。

特別是一些港片,在香港明明是一部封神之作,引進到內地後,因為審查制度,電影改頭換面的被觀眾們瘋狂吐槽,往往一部好的電影題材,結局卻被改得讓人不知所云。

相關焦點

  • 香港恐怖片內地接壤記:三年五部片,票房成績參差不一
    無論是引進片還是國產片,近年幾乎沒有口碑與票房齊飛的佳作出現,上周五邱禮濤新作《常在你左右》上映,作為香港恐怖片經典IP「陰陽路」系列的重啟項目,《常在你左右》在內地開場也不溫不火,目前票房累積只有三千萬,排片從首日14.8%下跌至9.3%。
  • 3D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有望引進內地
    《哆啦a夢:伴我同行》先導海報   3d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有望引進內地,該片曝光了三款前導海報。據悉,該片在日本、香港、義大利、韓國、印尼、泰國、臺灣、新加坡等地上映後取得了近10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不僅掀起了熱賣狂潮,還獲得了一致好評。據悉,該片是《哆啦a夢》系列動畫電影首次3d化呈現。
  • 仙氣十足的85版《八仙過海》,內地引進的第一部神話類港劇
    1985版《八仙過海》如果你喜歡經典港劇,一定還記得八十年代的《八仙過海》,本劇由香港亞洲電視攝製,1985年1月-2月在香港首播 。《八仙過海》片頭《八仙過海》李玄本劇共30集,改編自中國民間流傳的道教神話故事,這部神話劇宣揚懲惡揚善、劇情輕鬆有趣。《八仙過海》1985年在香港和內地播出,很受觀眾歡迎。
  • 3D《哆啦A夢》或引進內地 影片再現"大雄"結婚前夜
    已在日本、義大利、韓國、印尼、泰國、新加坡等國和香港、臺灣地區上映,並取得了近10億元(人民幣)票房的3D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近日傳出有望亮相內地銀幕。記者昨日獲悉,伴隨了好幾代人的「藍胖子」真的要來了!  作為大雄最好的朋友兼保護者,哆啦A夢也是好幾代人兒時的造夢機器。
  • 香港漫改電影簡史(上):風雲華英雄成經典,銅鑼灣再無陳浩南!
    而相較於內地影視圈,港臺在漫改電影領域的探索要更為久遠,尤其香港最為代表的港漫曾經繁榮興盛一時,更催生出了香港漫改電影的火熱,漫畫成為香港電影工作者創作的重要靈感源泉。近幾十年來,改編自漫畫的香港電影更多達幾十部,其中成為經典者有之,備受爭議者也不在少數,本期「國產影視劇翻拍史」,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那些年追過的香港漫改電影!
  • 4部當年周星馳被全香港嘲諷的電影,現在都成為了不可逾越的經典
    逃學威龍之龍過雞年 該影片是《逃學威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跟前面兩部相比,導演由陳嘉上更換成王晶,也導致整部作品風格發生極大的變化
  • 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杜琪峯與銀河映像代表作十八部
    在97之後香港電影從之前的輝煌時期進入到低谷期,大批的電影人北上,港產片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產生了巨大的滑落。而就在此時由杜琪峯導演牽頭的銀河映像電影製作公司於1996年成立了,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銀河映像一直堅守著港產片最後的陣地。以商業片賺取資金,以作者電影確立銀河映像的獨有風格,成為了香港電影最後的旗幟。
  • 亞視這十部劇集,部部經典,看過三部以上就暴露年齡了
    今天,追影君挑了十部亞視經典劇集與大家分享,看看大家是否全部都看過呢,據說看過三部以上就暴露年齡了哦!1.《天蠶變》(1979)這部電視劇是香港電視史上首部由劇本改編為小說的長篇武俠劇,編劇是有鬼王之稱的武俠名家黃鷹。
  • 電影《生化危機4》確定引進內地 將刪減血腥鏡頭
    4億美元的票房,且一集比一集水漲船高。三部《生化危機》捧紅了影片女主角愛麗絲的扮演者米拉·喬沃維奇,這位因《第五元素》而走紅全球的法國女演員,在老公兼導演保羅·安德森的力挺下,憑藉該系列積累了非比尋常的人氣。而對於廣大的美劇迷而言,《生化危機4:來生》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越獄》男主角溫特沃什·米勒的加盟,他在片中扮演原版遊戲裡的男主角克裡斯。
  • 千禧年後,香港最好看的3部動作電影,每1部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保持了一個讓西方電影望塵莫及的高度。進入千禧年後,香港電影逐漸開始沒落,但即使如此依舊,出現了很多質量非常不錯的動作電影,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三部香港千禧年後最好看的動作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 盤點:香港十大經典系列電影,部部經典,再難重現!
    縱觀全球影壇,這樣的系列電影不乏精品,如漫威系列、哈利波特、指環王系列等等。然而一部好的續作其實是很難的,導演在第一部電影中已用盡全力,想在第二部再推陳創新,實在是後繼無力。能連拍三部以上者,當可謂電影佳作。
  • 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集《大俠霍元甲》主要演員現狀大盤點
    於1983年引進內地之時,引起萬人空巷,黃元申、梁小龍和米雪等人也迅速成為內地幾代人的偶像。本片也是內地第一部引進的港臺電視劇,掀起一股勢不可擋的武打片風暴。該劇首播離現在差不多40年過去了,主要演員今何在?現在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
  • 內地首次上映!《銀魂》最新電影確認引進
    在今天舉行的第20屆全國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上,華策影視宣布,2021年將引進上映2部最新的動畫電影:《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和《銀魂 最終章》!電影原定於今年4月在日本上映,後因疫情撤檔。不久後宣布延遲一年至2021年4月上映!今年2020年也成了十多年來唯一沒有柯南劇場版上映的年份。
  • 堪稱星爺最可惜的一部電影,因不改名字,最終無法在內地公映
    周星馳作為國內的喜劇之王,無數觀眾都是周星馳最忠實的觀眾,只要是周星馳拍攝的影片就會有很多觀眾衝進電影院買單,但並不是星爺的每一部電影都在內地成功上映了的,今天要說的就是星爺最可惜的一部電影,因為堅決不改名字而無法在內地公映。
  • 我不懂為什麼有人說香港本土電影死了?
    愛電影的人,始終像候鳥一樣,從這個戲院匆匆忙忙遷徙到另一個戲院。一個關於香港電影的神話在許多時空的影迷心中駐紮下來,港片成為這座城市向外輸出文化的關鍵媒介。轉眼今日,香港電影業的萎靡早已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對電影的焦慮與對這城市的焦慮互相呼應,關於這些討論,已不再是看,或者不看一部電影那麼簡單。
  • 流金歲月:推薦十部經典的香港電影,你都看過嗎?
    高峰期香港能夠年產達300部電影,但如今出片卻已不足百部,時光流逝,昔日的香港電影早已輝煌不再,逐漸走向衰落。但是香港電影的魅力還永遠駐足在那裡,尤其是當年的黃金時代裡,百花齊放、形式多樣的香港電影,伴隨了香港和內地很多人的成長。絢麗多彩的電影開啟了多少人的少年憧憬,星光璀璨的演員又激勵著多少人去青春逐夢。
  • 生不逢時,如今被奉為經典的香港電影,上映時票房卻慘不忍睹
    提起電影,除了口碑最能直觀了解電影品質的就要數票房了,但是有些電影偏偏口碑爆表,票房卻敗得一塌糊塗。今天大溼就來帶大家看看九部經典,但是把導演賠哭了的香港電影。
  • 54年前的恐怖神作,中國內地引進的第一部鬼片,據說曾經嚇死人!
    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內地觀眾較少接觸恐怖片,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裡,很多觀眾初次接觸恐怖片這種類型的時候,往往會把片中的情節信以為真。比如今天要推薦的這部1966年的香港電影,曾於七十年代末引進中國大陸上映。
  • 五部經典漫改港片,這部是無數人的童年經典,這部梗火爆全網
    可惜之後隨著戰亂和經濟起伏跌宕的影響,漫改電影之路被迫中止,好不容易等到平定戰亂經濟穩定了,漫畫也不流行了,隨著科技的進步轉而更多的電影人開始將重心轉移至水墨動畫和剪影動畫。進入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業一步步蓬勃發展,隨著人們對電影種類的要求不斷變高,香港也開始流行漫改電影風潮,據此至今已經風靡了四十幾年,雖然數量不多但經典的作品卻不少。
  • 哈哈哈哈,相比內地的電影翻譯,香港的要錢,臺灣的要命!
    《赴湯蹈火》頗得原文深意,然而港譯為《非正常械劫案》,則完全沒了想像餘地,而且感覺像是發生在旺角……The sound of music  (1965)內地翻譯:音樂之聲 香港翻譯:仙樂飄飄處處聞臺灣翻譯:真善美《仙樂飄飄處處聞》把我尷尬症逼出來了,和音樂劇與電影劇情有一毛錢的關係嗎?和本來的標題有一毛錢關係嗎?「仙樂」是哪裡蹦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