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國「雲演出」- 一起議「藝」:疫情下的劇院自救攻略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疫情襲來,全國劇場關閉。喜歡看演出的人們過去常常抱怨的劇場位置遠、堵車、吃飯不便、票價貴等問題,眼下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幸福」 —— 疫情之下,演出(演藝)行業遭到重創。當前,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與此相應,全國各大劇場3月的演出都已取消。 位於疫情漩渦中心的武漢琴臺音樂廳,其官網顯示最早的演出計劃是在6月7日。

武漢琴臺音樂廳官網截圖

劇院演出的活躍度是一個地區文藝生活豐富程度的綜合體現。「演藝產業」更是在以文促旅、消費升級方面起到關鍵而獨特的作用。疫情之下,演藝行業更需要為「宅家群眾」貢獻文藝的精神食糧。然而,劇院關了怎麼辦?

每當行業受到衝擊,也正式修煉內功,迎接新機遇的「轉折點」。在這段特殊的時期,劇院紛紛拿出契合觀眾需求的方案和作品,發揮文藝作品撫慰心靈的作用,為文旅行業增加產品供給,為觀眾提供人文關懷的文化。這個春天,演藝行業不懼焦困,努力戰勝這場戰「疫」。

劇院關了怎麼辦?| 觀眾需求

宅家看戲也滋潤 - 「劇院去不了無需頓足捶胸,在家看視頻也是個很好的選擇。雖然少了現場的參與感,但多了幾分冷靜,不用公交地鐵,也省了時間,而且精彩之處可以反覆看。」——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師李遠達

名家名團解憂愁 - 「跟北上廣相比,瀋陽的演出相對少,我非常希望能夠在線看到名家名團的演出。尤其疫情期間,心情難免受影響,覺得緊張、煩,這時候更需要名家、大家的陪伴。」 ——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瀋陽分公司職員張華

機械複製無新意 - 「在網上看話劇,加點彈幕不香嗎?讓主演出來互動一下不香嗎?實在不行,稍微剪短點,來個精彩集錦也行啊!你跟劇場裡一模一樣的,讓我一個人在家上網複習一遍,真看不下去好嗎?畫面黑咕隆咚的,完全不是那個氣氛了。」 —— 「新浪微博網友「不造謠的拔草機」

演藝培訓不耽誤 - 「我是舞蹈愛好者,平時報班學舞練舞的,疫情期間,培訓班只能暫停,我就特別希望看到優質的教學視頻,能跟著學、跟著練。舞蹈這種東西,一旦不練,退步很快,這不是看幾個名劇欣賞能夠彌補的。如果能看到舞蹈家來分享些經驗、示範,那就更好了。」—— 山東濟南某事業單位職員、舞蹈愛好者曉陽

劇院自救攻略 | 一線乾貨

雲劇場 - 名家名團「登」雲端:把演出搬到線上,讓名家名團坐鎮「雲端」,可能帶來線下觀演所不具備的觀感。

疫情期間,江蘇大劇院從以往演出中精選了10臺由名家名團擔綱、上座率高的音樂會,投入與「江蘇有線」共同打造的「愛藝在線」平臺,觀眾可以在電視上點播,同時還聯合視頻平臺,在專區上實現手機端觀演,上線第一天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5.4萬次。

江蘇大劇院 · 雲劇場

雲見面 - 線上線下「強」互動:線上與線下都是為觀眾、為劇院服務的,二者可以聯動,互相支持。

2月22日晚,廣州大劇院的線上直播平臺上,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聲入人心》節目年度首席王凱與粉絲「雲見面」,聊聊抗疫生活,唱唱歌,半小時的直播吸引了320多萬人次圍觀。這是廣州大劇院在疫情期間策劃的新玩法,「雲見面」邀請到的都是今年將在廣州大劇院演出的藝術家,一來讓觀眾看到藝術家生活中的另一面,二來也為疫情過後的演出做預熱,一舉兩得。

王凱直播時演唱《我的太陽》

雲培訓 - 在線藝術培訓是吸引新觀眾、拉住老觀眾的好辦法。通過精心設計的內容積累粉絲很重要。

山東省會大劇院很早就開始了線上藝術培訓,疫情期間特別策劃「宅藝起」線上藝術課堂,主要開展舞蹈和合唱的線上培訓。「宅藝起」的內容經過精心設計,細分受眾,既有針對劇院學員的專業課程;也有針對廣大藝術愛好者的普及課程。

田浩講解《大跳音程的歌唱訓練》

雲銷售 - 衍生品不是博物館專利,劇院也可以從自身的演出、名家名作、主題活動等資源中汲取文化元素來開發周邊。產品設計是關鍵,豐富產品種類,打造產品矩陣。

百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店裡,公司董事長、越劇名家茅威濤從藝四十周年特輯《返場》CD以及唱詞冊,印有誇張的、漫畫化的江南民調新版《三笑》人物形象的保溫杯、T恤衫等衍生品均在展示之列。其中,《返場》CD銷量最高,好評率100%,粉絲留言:「我有點小貪心,兩套籤名版!可以開啟無限循環模式。」「很贊,超級喜歡!還有一個伴奏U盤,真的是太滿意了。」「百越文創」的這些衍生品並非將某個形象印在日用品上這麼簡單,而是緊扣茅威濤、《三笑》以及「百越文創」主辦的各種戲劇活動主題來設計。未來,產品矩陣還將進一步擴大。

雲收聽 - 與劇院擅長的現場演出不同,線上內容要想受歡迎,必須遵守線上的「玩法」和規則,要有強烈的策劃、包裝意識。

上海大劇院微信公眾號推出「在線一刻」品牌,每期大約一刻鐘,藝術名家為觀眾講授古典音樂、芭蕾舞,賞析名家名作,形成了《聲色古典》《王博士的音樂之旅》《古典芭蕾的繽紛世界》等系列。上海大劇院2006年就開創了公眾藝術教育品牌「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也曾選擇觀眾反饋好、系統性較強的課堂內容錄製音頻,經過剪輯、加工,上傳到音頻平臺。疫情襲來,上海大劇院按照適合在線聆聽的節奏、時長,對這批音頻進行了篩選和再剪輯、再加工,專門製作開篇語,形成3個系列,從2月17日起持續上線。

雲運營 - 對於劇院來說,「玩轉」線上的能力絕非一朝一夕鑄成的,關鍵在於注重日常積累,打造一支專業的策劃、執行、運營隊伍。

江蘇大劇院非常注重藝術傳播渠道的持續運營。目前,從演出版權洽談、教育活動策劃,到線上內容策劃、製作、發布、推廣,江蘇大劇院已經梳理了一條較為完善的生產流程,各個生產部門各司己職,組建了「雲劇場」制播團隊。同樣,廣州大劇院也從劇院開業之初,就組建了專門的新媒體團隊,從運營劇院官網擴展到運營維護微信公眾號以及其他平臺,擁有豐富的經驗。

提前想、日常做,很重要 | 專家思考

文化活動策劃人 曾偉:注重線上內容生產、傳播應該作為豐富劇院業態和內容輸出渠道的常態工作來抓。操作方法要變被動為主動,不能簡單地上傳了事,而要根據網際網路的特點,做專門的策劃,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獲取「用戶畫像」,從而實現更為精準的輸送,完成線下舞臺演出所無法實現的文化功能,這將為劇院、為文藝行業帶來諸多好處。譬如,中國的部分古典藝術從業者是把藝術當做一門活計,可以幹,但對其中的門道,未必了解很多。讓廣大古典藝術從業者多試水線上培訓、見面,教學相長,對提升從業者業務能力有幫助,長遠看,劇院、觀眾等都將從中受益。

中國舞美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院教授 曹林:過去我們認為,舞臺藝術尤其是戲劇藝術,是一種面對面交流的藝術,必須發生在劇場中,從創意策劃到排練、合成、演出,每一個環節都有成規。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戲劇的創作、呈現可以有其他方式。文藝界應該以更長遠、積極的眼光從疫情影響中獲得反思,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前些年,中國戲劇界有些年輕人提出了直播戲劇人在規定情境下的生活片段等創意,這類創意融合了戲劇、影視、真人秀甚至行為藝術等不同概念,很有前瞻性和先鋒色彩,可惜由於資金等原因,未能落地。當藝術走在習慣的路上,創作者、觀眾、管理者都「懶得」考慮突破,也未必願意承擔突破帶來的潛在風險,然而疫情告訴我們,也許是時候做一些改變了。(來源:文旅中國客戶端羅群 原創)

相關焦點

  • 河曲聯袂山西保利大劇院:「藝」直播全方位賦能忻州古城
    這場別開生面的《一生必聽的動漫音樂》是《忻州古城「藝」直播·河曲人家保利情》公益演出雲直播系列活動的「六一」特輯,該活動是以中國保利集團定點扶貧河曲為契機,積極聯袂保利劇院院線,創新河曲電商扶貧模式,促進河曲主題院落特色化經營,豐富忻州古城文化業態和品牌內涵,助力古城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 探索「演出+直播」 中國兒藝舉辦歡慶「六一」線上嘉年華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記者周瑋)為探索「演出+直播」融合發展新模式,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等將舉辦愛心匯「劇」 雲中送福——歡慶「六一」線上嘉年華,於5月31日19時30分在央視少兒、文旅中國、抖音、騰訊視頻、優酷等平臺同步播出。
  • 瑪丹娜又遲到超時5分鐘 劇院降布幕強制結束演出
    記者阮巧雯/綜合報導西洋天后瑪丹娜(Madonna)從2019年9月開始進行「Madame X」巡迴演唱會,近日到英國「倫敦守護神劇院」演出,卻發演唱一半「被迫結束」小插曲。她當下「霸氣處理方式」讓觀眾拍手叫好,事後發文表達不滿,卻引起網友怒批。瑪丹娜「遲到演出」已經發生多次。(圖/翻攝IG/madonna)據外媒《CNN》報導,劇院在演出前告知瑪丹娜「晚上11點是最後表演時間」,所有演出必須在此表訂時間前結束。
  • 19場高雅演出線上免費看!琴臺大劇院今起推出公益「空中劇院」
    楚天都市報2月24日訊(記者張聰 通訊員周媛媛 陳丹 肖莎)如果沒有遭遇疫情,按照此前的計劃,武漢市民這些天應該正在琴臺大劇院欣賞百老匯最經典的音樂劇《獅子王》。而現在,市民們只能守在家中,《獅子王》的武漢演出計劃,也被推遲。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金鳳  不久前,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以往每年的這一天,國家大劇院都會在劇院裡展開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大家走進劇院享受藝術之旅。2020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雖然線下藝術節取消,但是線上藝術節不能缺席。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
  • 東藝舞臺大幕再啟 將辦5·20「浪奔浪湧·藝路向東」公益演出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14日電  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上海的文化演出行業正破冰回暖。在即將到來的5月20號,上海首屈一指的高雅藝術發布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將再啟大幕,在闊別觀眾4個月後,舉辦5·20「浪奔浪湧·藝路向東」公益演出,致敬醫護人員以及熱愛生活的市民大眾,獻禮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吹響演出行業重新起航的集結號。
  • 擁抱在線文旅新機遇:「金文旅獎」上海在線新文旅20強榜單揭曉
    來源:時刻頭條【導語】由上海文旅局指導開展,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的2020「金文旅獎——上海在線新文旅評選」20強榜單正式揭曉。本次活動圍繞四大維度展開綜合評定,評選出在線新文旅傑出企業與優秀地標/IP。《更新與傳承:上海在線新文旅產業論壇》於同日舉辦。
  • 2020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年會落戶廣州
    本屆年會是劇院聯盟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文化盛會,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和旅遊部10大文藝院團、中國演出行業協會、13家國內省級演藝集團、40家文旅產業單位、30家地市級演藝機構、200多家國有、民營演出劇院,近百家演出經紀公司雲聚廣州,聚焦「大變局時代下的思考」這個主題,分享、探索、共謀劇院藝術發展與未來。
  • 上海大劇院發布20/20演出季,未來半年將在「雲上」發力
    受疫情影響,上海大劇院成立22年來首次取消了跨年演出季的發布。但在立秋之日(8月7日),上海大劇院公布了今年全新的20/20演出季,從即日起至今年底的秋冬時節,演出季將在近5個月內呈現33臺65場節目,分別通過雲上、線下不同的方式和觀眾見面。
  • 國家大劇院提供線上演出,貝多芬的鋼琴曲、《阿依達》等演出都有
    自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大劇院相繼取消了春節與2月份的演出和相關活動,暫停參觀。在為觀眾辦理退票的同時,工作人員總能收到這樣的反饋:某場演出期待了許久,取消實在覺得可惜;劇院不能去了,每天宅在家裡,總是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 疫情穹頂之下,線下演出「危」中藏「機」
    疫情的爆發讓線下演出各利益相關方承壓,卻也給行業提供了一次加速變革的契機,能否在遇冷的大環境下蛻變進化,是疫情過後存活的關鍵。出品/新摘商業評論撰文/子雨穿上印有偶像元素的衣衫,約上三五好友一起「為愛發電」,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線下狂歡,或挑一場心儀編劇的作品,到小劇場切身感受一下歌劇的魅力。
  • 從裸心堡到雷峰塔,後疫情下網易放刺如何打造電音文旅IP?
    這是由網易放刺全新打造的文旅電音IP FEVER LIVE的第二站演出。4月23日,FEVER LIVE的首站選在了莫幹山頂的裸心堡,由音樂人馬海平擔綱演出,創下229萬的直播總熱度。 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電子音樂行業線下演出完全停擺,遭受重創。
  • 疫情之下,劇院在這樣求變求新
    本屆論壇作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線上論壇之一,以「疫情中的危機與機遇」為主題,通過視頻會議舉行。全球六大洲、26個國家和地區、近百家國際國內機構的代表齊聚「雲端」,交流抗擊疫情新經驗,探索劇院運營新方法。論壇開幕式及主旨發言環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快手等近20家平臺直播,在線點擊量超2000萬次。
  • 來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共赴山東「文旅之約」!
    延續前兩天的火熱態勢,今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文旅融合綜合展區、大運河文旅展區等11個線下展區,繼續呈現出了眾多涵蓋「黑科技」、傳統手工藝、非遺文化、黃河文化、脫貧攻堅等文旅融合的精美特色展品。各個展館無不對外敞開著懷抱,盡情展現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情,像一張張鮮活的文旅名片,吸引觀眾走近它、讀懂它。
  • 這家劇院欲打造雲上「T站空間」,涉外演出離觀眾還遠嗎?
    來源 | 人民網 記者 | 曹玲娟 上海大劇院發布20/20演出季 ,雲上「零號站」線下「劇場見」。 受疫情影響,上海大劇院成立22年來首次打破傳統:跨年演出季的發布暫時取消。
  • 公告|春節期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出取消
    各位觀眾朋友們: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保障廣大觀眾身體健康與安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即日起取消春節期間演出,已購1月27、28、29、30日、2月2日的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
  • 雲回劇院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發布2020年度演出季
    「這一切讓我們劇場工作者五味雜陳,我想上海的劇院同行和全國的劇院同行都在等待著,也都在共克時艱。但是我們還是積極展望未來,協調各種演出節目,為疫情後呈現出豐盛的演出而努力著。」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如是說。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取消4月演出
    今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發布公告,表示由於受疫情影響,中國兒藝決定取消4月演出,包括童話劇《馬蘭花》、大型兒童劇《東海人魚》、兒童劇《鷸·蚌·魚》、兒童劇獨角戲《木又寸》等劇目,凡購買以上場次演出票的觀眾即日起可辦理退票手續。
  • 「剎車」之下,劇院的選擇
    「劇院建成五年多來,每到寒暑假、節假日,都是人氣最旺的時候。然而2020年到現在為止,快四個月了我們只演出過一場,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長的『休眠期』。」東營雪蓮大劇院負責人李波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山東省絕大部分劇院自年前「空窗」至今。翻閱各大劇院的宣發平臺,「取消或延期演出」的公告「整齊劃一」。舞臺何時重啟,仍是未知數。
  • 1號風向 | 最宅家黃金周:復盤「雲旅行」的新機會
    比如,遊客可以報名參加由奧運會鐵人三項選手Alistair Brownlee的虛擬自行車之旅,或者接受首爾專業廣播公司的韓國美容教程。還有其他文化沉浸活動,遊客可以和日本僧侶一起冥想,參加摩洛哥烹飪課程,或者學習愛爾蘭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