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建成五年多來,每到寒暑假、節假日,都是人氣最旺的時候。然而2020年到現在為止,快四個月了我們只演出過一場,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長的『休眠期』。」東營雪蓮大劇院負責人李波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山東省絕大部分劇院自年前「空窗」至今。翻閱各大劇院的宣發平臺,「取消或延期演出」的公告「整齊劃一」。舞臺何時重啟,仍是未知數。
記者近日採訪省內多家劇院發現,業內人士普遍擔心的是:當下,可供人們選擇的文化消費越來越多,願意走進劇院的觀眾本來就不多,疫情加速了觀眾的流失,他們必須做點什麼。
舞臺空了,線上忙了
「啊!演出取消了!」4月28日下午,看到手機上推送的一條信息,濟南市民姜曉翔忍不住感嘆了一聲。原定於5月10日在山東省會大劇院上演的俄羅斯古典芭蕾舞劇院經典劇目《天鵝湖》,被公告取消演出場次。
縱觀省內各大劇院的微信公眾號等宣發平臺,取消或延期演出的公告如出一轍。山東省會大劇院此前發布公告,決定取消及延期2020年5月所有演出。延期的演出,暫定最早開演日期也要到9月。比如,胡沈員現代舞劇《流浪》延期到9月27日,石倚潔與美聲男孩專場音樂會延期到10月24日。
記者電話採訪了山東省會大劇院一位宣發人員,他表示:「針對6月份及以後的演出,我們將視疫情發展情況及時調整並第一時間發布消息。」
數據顯示,我國共有47.2萬家演出相關企業,其中山東有3.12萬家,僅次於廣東,位列全國第二。從劇院數量來看,目前,山東省內已建成省會大劇院、青島大劇院、東營雪蓮大劇院、臨沂大劇院、德州大劇院等為代表的近10所新型大劇院。這些大劇院的共同特點是,起點較高、體量較大、設備先進、綜合功能強,具有比肩世界水平、承接國內外一流演出的能力。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消息顯示,2020年1月到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超過20億元人民幣。山東省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發布,但演出市場停擺,劇院暫停,疫情對山東演出市場乃至文化消費的影響,可見一斑。
為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不少院團、劇院及時作出調整,通過網際網路積極自救,「雲劇場」「雲演唱會」「雲音樂節」等創新演出方式應運而生,帶動用戶由線下轉戰線上。
比如,山東省會大劇院微信公眾號就與線上平臺合作推出了國內觀眾難得一見的精品戲劇。新近發布的高清劇《弗蘭肯斯坦》,是由中國觀眾愛稱為「卷福」的英國著名演員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主演,英文對白,中文字幕,原汁原味呈現。這條微信公眾號推送的點擊量劇增。
山東省會大劇院童聲合唱團指揮田浩表示,他們開設了「宅藝起」線上藝術課堂,不定時發布教學短視頻,受到學生群體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一些擁有劇院的戲曲院團也努力靠近新事物。通過發布短視頻,展現戲曲中的一個片段、經典的一出「折子戲」、一個扮相,甚至是演員一套演出服、頭飾,都能收穫網上的關注點讚。
演出暫停,創作不停
雖然舞臺何時「開臺」仍是未知數,但劇院和劇場並未就此「停擺」,而是充分利用這段「空窗期」,或抓緊時機錯峰檢修硬體設備,或加強消毒措施優化管理,又或在調整檔期的同時積極籌備「開臺」劇目,以備能隨時「拉開大幕」迎接新老觀眾。
「我們閉館不休息,目前劇院下轄的雪蓮劇團,正在排練我們的第十四部原創劇——魔幻傳奇親子劇《哪吒鬧海》,就是希望疫情一結束,就迅速奉獻給東營的小觀眾。」劇院負責人李波說。
4月底,記者來到雪蓮大劇院,演員們戴著口罩正在緊張地排練。李波說,原創親子劇是劇院的特長,之前多部作品都到省內、國內各大劇院演出。《哪吒鬧海》也根據劇團演員的身材和體型特徵、表演風格等進行了很多改編,保證演出時讓小觀眾耳目一新。
「上半年沒法演出,那就主攻內容創作;下半年能演了,我們接連推出好劇。」李波說。
不過,李波說,在我省乃至全國,多數城市劇院屬於「委託經營」,演什麼、怎麼演等劇院經營管理問題都交給他人運營。擁有劇團的劇院仍在少數,無法從內容生產端來介入。
部分具有良好口碑的創作團隊仍能在疫情期間保持創作力。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創作出品了戰「疫」題材舞蹈詩《逆行》,院長傅小青擔任編導、總導演。他透露,不少省內院團跟他聯繫,希望在疫情結束後能上演這部舞劇。
山東省文旅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山東省一些擁有自己劇院的地方戲院團也在疫情期間加緊排練新戲,很多戲曲演員在網絡平臺上傳排練視頻選段,希望能抓住戲迷的眼球,等疫情結束「再相見」。
「劇院的運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疫情給劇院按下暫停鍵,讓這個難題陡然間放大了。」李波說,作為公共文化屬性的社會公益載體,劇院要實現自我生存、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強大的人口基數、較高的人口素質和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來支撐。
「然而,當疫情結束,人們需要面對各種消費選擇時,第一個砍掉的肯定是文化消費。尤其是票價相對電影院、KTV來說更貴的劇院演出,怎樣能迅速恢復元氣,順利開門納客,絕對不可能只靠內容。」李波說。
拓展劇院的「物理空間」
3月,國內一些景區開放後,經受了春節撤檔或退票停演的電影院和大小劇院坐不住了。3月27日晚,國家電影局一道禁令,一些剛復工不到一周的影院迎來「急剎車」,所有影院均立即暫停營業。
旅遊景區畢竟場地空間更大,可以僅開放室外區域。一位劇院經理人告訴記者,即便劇院當下復演,採取隔座售票、隔排就座、保持錯位觀演的防控措施,若上座率控制在50%以內,演出方很難收回運營成本。」
另外一位劇場經理人也算了一筆成本帳:無論是駐場演出還是戶外表演,不同的座位數、票價、場租費、宣發,以及演出類型,都會決定其不同的成本。相聲、小型話劇和音樂劇,這類演出的成本較低,但大型演出和音樂劇,成本巨大,不會因為觀眾的減少而減少。
「劇院上座率至少達到七成以上,才能勉強保本。」李波說,他們現在曾試著拓寬劇院的空間使用範圍,比如在之前舉辦的美食節期間,雪蓮大劇院把劇院前場地提供給美食店家,通過類似的幾次操作,獲得了一定回報。
山東省會大劇院有關負責人說,事實上,就算不知何時能重啟大幕,但他們依然不懈努力地做著各項籌備工作,一邊和外方保持緊密溝通,按照時間節點一點點調整演出檔期,或取消或推遲;一邊儘可能減少演出方損失並安排好觀眾退票事宜。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