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撲海外再度哄搶中國自行車:零售價比出廠價翻5倍,訂單排到...

2020-11-21 和訊

「11月上旬出運的現貨已經被一掃而光,市場仍然火熱,目前海外的零售價比出廠價已經翻了5倍左右。」

11月17日,上海鳳凰(600679,股吧)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由於境外疫情反撲等原因,中國自行車在海外銷售再度出現「爆單」,「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7月,很多人擔心拿不到貨,現在都是直接下明年的訂單。預計未來一年的訂單量都不會縮減。」

另一家自行車企業——易路達也面臨著同樣火熱的海外市場,「我們自行車的訂單量在6-9月相較去年增長了10倍,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3倍多,僅僅9月一個月就接到了700萬元的訂單,約2萬輛自行車。」易路達車業(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卿向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

隨著境外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再度飆升,全球範圍內選擇自行車出行和健身的人群大幅增長,加上部分國家政府的補貼與鼓勵,中國自行車海外銷量出現了激增。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自行車GMV連續6個月同比增速翻番,10月訂單量更是比去年增長了220%。

前期各國解除封鎖後,海外消費者已將本地自行車庫存消化殆盡,而在生產端,海外大量工廠停工,零配件供給不足,於是海外進口商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庫存見底,企業訂單排到明年7月

「鳳凰的七條生產線已經開足馬力,為了趕訂單,現在經常都會加班到深夜。」駱掠告訴記者,10月底,上海鳳凰併購了天津愛賽克和天津天任兩家自行車廠,這將實現產能的大幅提升。「目前鳳凰正在加大招聘人才的力度,從生產製造端、到營銷,再到管理,都在招人。」

圖1:鳳凰自行車7條生產線全開(受訪對象供圖 下同)

圖2:鳳凰自行車工廠深夜趕工

他表示,由於海外市場火爆,如今自行車出口面臨著「一櫃難求」的局面:一個貨櫃的費用已經從以往的800美元漲到了3400美元,而且商家還經常搶不到貨櫃。

另一家自行車企業——易路達也在加班加點地趕工,「公司一刻都不敢停歇,正加工加點地生產自行車,工人每晚都加班到10點多,我們也已經從本地找了兩家工廠進行代加工。」該公司負責人李卿說。

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他剛剛完成一筆來自俄羅斯的訂單,「這家俄羅斯採購商一口氣訂下了4000多輛兒童自行車,這批貨正準備交貨,對方就已經開始談下一筆訂單了,雖然還沒談年度規劃,但按這趨勢,一年可能要做到3萬輛左右。」

李卿預計,易路達今年能達到5000萬營業額,11月接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份。

圖3:易路達工廠加班到夜裡10點多

在駱掠看來,疫情培養了海外用戶騎車出行的習慣,這輪行情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

他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選擇自行車出行和健身的人群大幅增加,自行車銷量明顯上升;而前期各國城市解除封鎖後,消費者出於安全和健身考慮,已將國外的自行車庫存全部消化,重新儲備庫存需要幾年時間,預計未來幾年,國外自行車都將迎來一輪不錯的行情。

而近期海外疫情再度出現反覆,更是激發了消費者搶購中國自行車的熱潮。

鳳凰和易路達自行車的出口價格相比疫前上漲了大概50%,但海外零售價卻出現了數倍的增長。「相比我們的出廠價,目前海外的自行車零售價已經翻了5倍左右。」駱掠說。

中國自行車海外「爆單」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海外工廠停工,自行車零配件供給受阻。「疫情導致國外的工廠停工或者倒閉,海外所有自行車的零配件都存在供給不足的情況,只能使用中國製造的配件,現在很多客戶都跟鳳凰提出,希望用國產的零件來代替海外零件。另外,因為暴漲的銷量,以往依靠海外零配件的供應商從中國工廠拿到貨源也挺難。」駱掠說。

作為自行車產銷大國,中國生產了全球70%以上的自行車,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產業鏈,成熟的配套產業,穩定的技術工人,加上疫情後有序的復工復產,使得中國成為穩定全球自行車供應的「中流砥柱」。

駱掠表示,中國目前的自行車產能在7000-8000萬輛,全球的產能在1.06億輛,從過去幾年看,中國出口自行車基本上穩定在5600到5900萬輛之間。

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自行車產量6500.2萬輛,電動自行車產量為3609.3萬輛。在2019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上,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介紹,中國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目前累計出口已超過10億輛,進入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線上爆發,有企業接單激增十餘倍

易路達的出口訂單大幅超出了預期。「此前,我們只有一個韓國的海外買家,但疫情期間,易路達通過國際站就接到70多個海外客戶的訂單,這是往常投資50萬參加線下展會所獲取客戶和訂單的25倍。」李卿說。

圖5:易路達負責人李卿與歐洲客戶

這家規模並不大的自行車企業的訂單量在6-9月比去年增加了10倍,交易額更是去年同期的13倍多,僅僅9月一個月就接到了2萬輛自行車的訂單。

「業績爆發的關鍵是,線上的海外訂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我們線上布局的時間較早,並且注重線上運營,以往線上的同比增速在50%-60%之間,疫情發生後,這一增速變成為了150%-160%。」

在李卿看來,此次疫情對線上業務帶來了兩方面的刺激:其一是,疫情後線下展會暫停或者取消,這激發了大量採購商轉移到線上來;其二是,疫情後,國外的消費者行為發生了重大改變,電商平臺上的交易迅速增加。「現在即便線下展會還能如期進行,商家也會考慮獲客成本問題,加速向線上轉型。」

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側重C端的跨境電商平臺上的自行車已經出現「爆單」現象,比如,今年5月份,速賣通平臺上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比去年增長超過22倍,義大利、英國等市場也增長了4倍。而進入三季度,隨著海外消費需求進一步上升,以及商家庫存見底,B端的業務也開始加速向線上遷移。

圖6:歐洲街頭的自行車

駱掠表示,線上業務的消費者類型正在發生改變,「以前以C端最終客戶為主,現在很多都是小B(商家)。」

他介紹,今年鳳凰自行車的海外新客戶90%來自國際站,而9月份,在國際站平臺上鳳凰自行車的GMV環比增長了150%。這些採購國主要分布在羅馬尼亞、美國、秘魯、喬治亞、玻利維亞、烏拉圭、智利、英國、摩洛哥、韓國、尼泊爾等14個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與線下大批量出口貿易相比,線上貿易具有小批量、多批次、返單快等特徵,這賦予自行車生產更多的靈活度和柔性,甚至能根據客戶需求來定製自行車並不斷迭代。

比如,疫情期間,易路達接到一家來自印度的定製訂單,「前期訂單量並不大,摸索了2-3次後,幾乎每兩個月都會返單,每次定製150萬元左右,目前印度客戶已經跟易路達籤訂了1500萬元的年度協議。」李卿介紹。

線上業務的快速周轉也有利於應對今年匯率的大幅波動。

李卿告訴記者,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這給國內出口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尤其是籤長期固定單價合約的傳統外貿商家會受到很大影響,籤單時的營收可能會隨著匯率而下調,直接抵消掉企業的毛利。不過線上的業務大都是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應對匯率的變化更為靈活,每批訂單結束得都很快,下一筆訂單就會根據匯率來調整價格,從而保證企業的毛利。」

在與海外消費者更頻繁的互動中,中國的自行車製造工廠也開始有意識地推動產品的升級。

「鳳凰自行車會根據海外消費者需求推出更多新產品,比如,在活動範圍為10-30公裡的大城市,我們推出的鋰電車正在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我們也推出了帶有體脂率檢測、可以連結手機藍牙等功能的自行車,這更受海外年輕人的喜愛。」駱掠說,「疫情為中國自行車搶佔海外市場帶來了一個窗口期,這更是自行車行業做品質、研發和口碑的一個好時機。」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

相關焦點

  • ...出口爆單:鳳凰自行車產能與物流受限 海外零售價比出廠價翻五倍
    摘要 【中國自行車出口爆單:鳳凰自行車產能與物流受限 海外零售價比出廠價翻五倍】11月20日,受中國自行車出口爆單消息影響,自行車相關個股連續兩日上漲,截至收盤,上海鳳凰再次漲停,報收14.26元/股,中路股份漲5.23%,報收10.67元/股。
  • 中國自行車遭哄搶:訂單排到明年7月,「工人每晚加班到10...
    「11月上旬出運的現貨已經被一掃而光,市場仍然火熱,目前海外的零售價比出廠價已經翻了5倍左右。」11月17日,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由於境外疫情反撲等原因,中國自行車在海外銷售再度出現「爆單」,「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7月,很多人擔心拿不到貨,現在都是直接下明年的訂單。預計未來一年的訂單量都不會縮減。」
  • 一個訂單40個櫃,訂單已排到明年6月!就怕不
    ——近期外貿、貨代人的日常由於境外疫情反撲等原因,11月上旬出運的現貨已經被一掃而光,海外市場仍然火熱,目前海外的零售價比出廠價已經翻了5倍左右。例如:「中國自行車在海外銷售再度出現「爆單」現象,訂單已排到明年7月」「古典家具的一個工廠靠著一個訂單就下了40個櫃,訂單排到明年6月了」
  • 大利好持續到2022年,鳳凰開始進攻,大漲!
    11月17日,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向記者表示,由於境外疫情反撲等原因,中國自行車在海外銷售再度出現「爆單」,「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7月,很多人擔心拿不到貨,現在都是直接下明年的訂單。預計未來一年的訂單量都不會縮減。」
  • 又一「中國製造」爆單!訂單排到明年,單品上萬元卻「搶購一空」
    雖然因為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競爭,導致很多人高喊「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但是喊完口號,卻又開始使用中國製造的產品了,甚至發出「真香」的感慨。的確,現在的「中國製造」已經滲透進很多家庭了,小到指甲鉗,大到家用電器,在包裝上都會很明顯地印著「made in China」。
  • 中國自行車被世界哄搶,訂單量排到了明年,需求邏輯是什麼?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自行車。自行車很多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啊,在中國遍地都是,共享單車哪裡沒有,這個東西也不高大尚啊,為什麼要聊自行車。關注自行車的原因是它關乎到外貿出口,是不是變得非常高大尚?中國自行車世界哄搶,訂單排到明年7月,工人每晚加班至10點,核心邏輯是世界哄搶,今年的外貿流行著一個真實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這是2-6月份全球對中國這個世界工廠需求最大的部分,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為什麼今年中國的外貿出口增長能夠保持在2位數,就是這些。
  • 清流|自行車出口爆單:有工廠訂單排到2023年 需求翻了幾十倍
    @service.netease.com大約在三四月份,廣州規模最大的自行車整車廠商——千裡達,開始頻繁接到海外客戶取消或暫停訂單的消息。千裡達市場部的王經理也記得,在當地自行車店幾乎全部關門後,東南亞的一位代理商在心灰意冷下,捐了一批自行車給當地的醫院用於抗疫救人。但很快,從5月底開始至6月初,故事發生了戲劇化的扭轉。市場需求突飛猛漲,海外訂單紛至沓來。還沒等張虹等人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自行車市場已經供不應求了。千裡達的經歷,是自行車行業今年市場猶如「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的縮影。
  • 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爆單」了!
    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  專家分析,這背後既有全球「宅經濟」的影響,又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產業鏈完備的因素。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  「手中的訂單排到了明年4月」  「我們手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
  • 玩具等行業出口訂單快速增長,供不應求
    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 專家分析,這背後既有全球「宅經濟」的影響,又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產業鏈完備的因素。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 「手中的訂單排到了明年4月」 「我們手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
  • 暴漲22倍!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被歐美搶瘋了,「土豪單車」也賣脫銷
    5月份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對歐出口量暴漲,上萬元的「土豪」車型也被搶購一空,生產廠家加班加點,訂單仍然排到1個月後。中國自行車被瘋搶訂單翻了一倍生產線應接不暇21世紀經濟報導從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獲得的數據顯示,同比去年同期,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增長超過22倍,義大利、英國也都增長了4倍左右。而在俄羅斯,5月自行車的銷量更是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 ...億隻、海外營收佔95%、股價上演6倍傳奇!散戶追高英科醫療還香麼?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外資加倉,內資哄搶,手套龍頭英科醫療怎麼也沒想到,幸福會來得這麼突然。 從年初的17元/股,到最高116元/股,上演了6倍上漲的英科醫療堪稱「醫學奇蹟」,昨天大跌後,今天英科醫療繼續上衝8個點。
  • 習酒今年首次提價窖藏1988出廠價每瓶上漲50元
    中華網酒業10月10日訊今日,據市場消息稱,貴州習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下發《關於習酒部分產品出廠價格調整的通知》。根據該通知,習酒宣布自10月8日起,習酒窖藏系列與金鑽系列部分產品上調出廠價。根據其官方旗艦店顯示,窖藏15年零售價為2299元/瓶,窖藏30年零售價為4199元/瓶,53°窖藏1988(500ml)零售價為828元/瓶;金質習酒零售價為248元/瓶,銀質習酒為138元/瓶。因此可以看出,此次提價不僅針對高端產品,也是對其他層次產品進行了一次小範圍的調整。
  • 53°珍品郎酒按年份提高出廠價 每瓶30-80元不等
    中華網酒業10月10日訊 今日,郎酒方面下發通知稱,上調不同生產日期53°珍品郎酒(絨布郎)出廠價格。目前據官方旗艦店顯示,53°珍品郎酒零售價為419元/瓶。此次漲價或早有預兆。9月18日,珍品郎酒宣布暫停發貨。9月19日起,全國區域暫停接收訂單,暫停發貨,恢復發貨時間另行通知。值得注意的是,郎酒今年漲價動作頻頻。從去年開始,作為郎酒旗下的拳頭產品青花郎就頻頻提價。
  • 今年訂單狂漲十幾倍,外貿企業樂瘋了!
    今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 一些產品因疫情的催化而火爆異常,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 海外一些國家暴發了第二波疫情,這波風口應當會在再持續一段時間。 二、家具 受海外疫情第二次暴發的影響,海外「宅經濟」正在上演,各國家具產品需求增加,生產家具的企業停工,來自中國的家具正在被海外搶購。 據海關數據統計,三季度以來。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191%,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112%。
  • 暴漲22倍!中國又一產品被歐美搶瘋了,訂單排到一個月後
    自行車海外訂單火爆的背後是,隨著歐洲疫情緩和,5月上旬開始,各國開始逐步「解封」。歐洲人終於能出門了,但仍不敢乘坐公共運輸,為了安全,他們紛紛開始搶購代步工具。現在,美國正面臨嚴重的自行車短缺,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中斷,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紐約布魯克林的一些自行車商店的自行車銷量是往常的兩倍,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一家自行車銷售連鎖店的銷量翻了三倍。
  • 四開國緣出廠價上調10元/瓶消化庫存為第四代產品預熱
    2021年1月至3月,每月1日起按10元/瓶上調出廠價,建議區域市場同步上調終端供貨價、產品零售價及團購價。計劃內配額執行當期出廠價,計劃外配額在當期出廠價基礎上,按照上調10元/瓶執行。此外,2021年2月起,公司將有序縮減當前在銷版四開國緣銷售訂單,消化渠道庫存,為第四代四開國緣煥新上市做好銜接準備。
  • 四開國緣明年1-3月出廠價每月上調10元/瓶
    12月17日,界面新聞記者獲知,江蘇今世緣酒業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今世緣」)發布《關於調整四開國緣價格體系的通知》顯示,四開國緣從2021年1月至3月,出廠價每月提10元/瓶,在此基礎之上,計劃外配額再上調10元/瓶;並從明年2月起,有序縮減當前在銷版四開國緣銷售訂單。
  • 訂單同比翻八倍 空氣淨化器成出口黑馬
    正是由於上述產品特點,2020年貝昂的海外訂單猛增。貝昂公司聯合創始人章燕告訴本報記者,2020年整個工廠產量增長十分迅速,一個月相當於過去一年的產量。不止貝昂,空氣淨化器的海外訂單增長是行業性的。廣東番禹同樣生產空氣淨化器的海科科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訂單非常飽滿,交貨時間已經排到了2021年四月底。
  • 中國製造:這些快被國人淘汰的商品,竟成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
    今年以來,中國國際市場上出現一大怪現象:一些正在被中國消費者淘汰的商品,竟成為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此外,中國貨不斷在國外走紅,受到海外消費者瘋搶!連外媒都感嘆:10個美國人買的商品有9個都是中國製造。太戲劇化了!曾經老外看不起「中國製造」,如今卻使勁兒哄搶中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