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溼地保護修復項目獲「2020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自然守護類別獎」

2020-12-12 瀟湘晨報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鄭紅梅)記者從海口市政府獲悉,11月18日,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清華大學主辦的2020年「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簡稱:保爾森獎)揭曉,頒獎典禮在線舉行。來自武漢市的「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與海口市的「海口溼地保護修復項目」在眾多申請項目中脫穎而出,分獲「綠色創新」類別和「自然守護」類別年度大獎。

據了解,保爾森獎每年頒發一次,對在中國境內推行的創新的、可複製的、具有經濟和環境雙重效益的市場解決方案進行表彰和獎勵,是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年度獎項。保爾森基金會主席、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新增的自然守護類別發掘應對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緊迫挑戰。我們鼓勵政府、企業和公民做好大自然的守護者,重視中國自然遺產的保護與修復,並為之投入。我們需要創新思維、更明智的投資和突破性技術,為地球的未來繪製更好的發展藍圖。」

「世界各國緊密相連、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表示,「我們通過雲端舉行這次頒獎典禮意義重大。這充分展示了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探索和堅持,以及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組織積極投身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行動。」

來自武漢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的「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榮獲本屆「綠色創新」類別年度大獎。格林美應用創新的網際網路技術,整合城市和社區的乾電池回收網絡;並構建「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資源化回收—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包再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解決了乾電池回收和新能源汽車發展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全球課題。

為了倡導以尊重和保護自然為基礎的發展理念,今年,保爾森獎特增設「自然守護」類別,呼籲各界採用創新方式和機制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該類別得到老牛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海口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的「海口溼地保護修復項目」探索出「溼地+」的修復治理模式,一舉獲得本屆「自然守護」類別年度大獎。自項目啟動以來,海口已建立了2個國家溼地公園和5個省級溼地公園,溼地保護率從16.01%提升至55.53%,成為了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之一。溼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顯著提高。

在各界領袖的見證下,保爾森獎還頒發了「綠色創新類別——優勝獎」,表彰項目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卓越成就。獲獎項目包括:京東綠色供應鏈行動——青流計劃(京東物流)、廣州南沙靈山島區域生態總師管理模式(廣州市南沙新區明珠灣開發建設管理局)、農業網際網路+:智慧養殖新模式(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自然守護類別——優勝獎」獲獎項目是:長江大保護江豚協助巡護行動(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昂賽鄉大貓谷自然體驗(北京市海澱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社會公益保護地(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

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保爾森獎對可持續發展領跑項目的表彰,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消費日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研究溼地教育的三年,我們做了什麼|中國溼地教育中心創建指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在2020年1月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全國溼地保護率達到52.19%;全國有國際重要溼地57處、溼地自然保護區602處、國家溼地公園899個、省級重要溼地781處以及數量眾多的溼地保護小區,全面保護溼地已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傑裡科爵士獎獲得者俞孔堅作品欣賞
    俞孔堅及他所帶領的團隊吸取中國傳統生態智慧,踐行基於自然的解決途徑,20多年來為中國及世界10多個國家的250多個城市設計和實施建成了500多項優質工程,在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實踐者,並讓中國智慧服務於全球可持續行動,得到國際學術界和同行的充分認可。
  • 蘇州虎丘溼地公園獲國際大獎
    蘇州虎丘溼地公園獲國際大獎 2020年12月18日 15:40:27 | 來源:看蘇州
  •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最近在北京「趕場」忙些啥?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最近到訪北京,一口氣參加了好幾場活動。其實,不止這幾天,近年出版《與中國打交道》一書的的他近幾年頻頻和中國打交道。他在中國究竟在忙什麼?為什麼?先看看他這幾天都參加了什麼活動。3月16日,保爾森基金會主辦的第四屆保爾森可持續發展城市獎在北京舉辦頒獎典禮。
  • 青海實施首個溼地保護示範項目 加速高原溼地植被恢復
    張子贇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7日電 (李雋)「該項目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系統第一個溼地保護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也是我們溼地公園首次承擔的科技推廣項目。目前資金已到位,項目準備工作正在進行。」17日,青海互助南門峽國家溼地公園林業高級工程師郭發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昔日廢礦坑變樂園 海口重點項目推動區域生態修復
    長影環球100項目首期打造的主題樂園一期主體全部完工,外立面裝修基本完工,計劃今年8月1日試業運營。  區域蝶變的背後是久久為功的生態修復。「作為省重點項目,長影海南環球100不僅是一個建設項目,更是一個生態修復工程。保護生態環境,將城市更新理念,融入到項目建設的每一處角落。」長影海南文化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寶利說,一個電影主題娛樂王國,正從荒蕪廢墟上逐漸崛起。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遠處,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一靜一動,將這片國家級溼地公園景色映襯得如詩如畫。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鵲山湖位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馬河上遊,是內丘縣柳林鎮境內的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擔著防洪、灌溉等功能。
  • 煙臺全力做好生態修復 守護藍色海灣
    煙臺全力做好生態修復 守護藍色海灣(王文偉 攝)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曉 蔡雲飛 通訊員 謝楠 煙臺報導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煙臺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的建設蹄疾步穩。黃河水生態溼地工程在溼地系統種植多種溼地植物 實現對汙水深度處理黃水河是龍口市主要水源地,位於渤海灣南岸,黃渤海交匯處西側,煙臺「三大水庫」之一的王屋水庫坐落於它的上遊。如果水質質量低下,在黃水河匯入渤海後很容易引起入海口水質汙染。
  • 山東東營加強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候鳥戀上入海口(綠水青山就是...
    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溼地生態系統三個「最」。  東營如何扛牢入海口責任,做好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  溼地成鳥類家園  「看,那是這裡的主人東方白鸛!」剛進入觀鳥通道,講解員王彩虹興奮地手指遠處高壓線杆間的橫梁。
  • 西溪溼地:解開人與自然「和諧密碼」
    同年4月30日,他在西溪溼地開園的賀信中指出,希望進一步做好西溪溼地保護、管理、經營、研究工作,把西溪變得更美,把杭州扮得更靚。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溪溼地察看溼地保護利用情況。這讓遊客們倍感親切、欣喜,也讓當地幹部群眾備感振奮:「總書記對溼地保護的關心和要求,更加堅定了大家走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念。」
  • 海珠溼地保護開啟新徵程,發布溼地宣言共建實驗室
    而在12月18日舉行、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論壇上,400餘名來自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和代表,圍繞海珠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溼地保護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達成共識,共同發表《生態灣區,無界溼地——海珠·溼地宣言》,攜手探索人與自然溼地的和諧發展之路。
  • 伊利牛奶金典亮相「可持續發展論壇」 彰顯中國「有機力量」
    近日,由外交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承辦的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伊利牛奶金典有機奶作為本次論壇的唯一指定用奶,在為諸位大咖提供品質營養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示著綠色有機、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 海口一溼地學校把「微縮景觀」搬進課堂
    引導學生感受溼地美    在海口市第七中學初一年級七班溫小瑩和同學聯合創作的微縮景觀作品「鳥語花香」中,美舍河水清澈靈動,兩條鯉魚在河中暢遊,河岸邊盛開著七彩花朵。    「我很喜歡這個課程,通過參與製作美舍河溼地微縮景觀,讓我深刻意識到溼地的重要性。」溫小瑩直言,如果植物死了、魚兒死了、河水乾枯了,人類的家園會變得不堪設想。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國家溼地公園總數達899處
    「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立法工作,目前已形成《溼地保護法(草案)》,28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溼地立法。2016年11月《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印發後,出臺國家溼地保護管理制度14項,指導各地出臺省級實施方案,制定83項省級溼地保護管理制度。
  • 關注江東新區生態修復系列報導︱未來的海口邁雅河:十裡畫廊一道風景
    邁雅河生態修復項目設計師王嫻說。海口市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錢軍認為,生態恢復是直接作用,更深層次的則是,未來這裡會成為江東新區CBD的戶外休閒、運動休憩場所,優良的環境將像著名的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一樣,引來人才、帶來商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真正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溼地城市河流溼地修復典範。
  • 奧山集團榮膺阿拉善SEE 2020年「傑出貢獻獎」「創新貢獻獎」
    大會對於今年在會員發展、大額捐贈、籌款、品牌傳播、環保項目、項目中心建設等維度做出突出貢獻的會員進行表彰。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以「凝聚企業家精神,留住碧水藍天」為使命,以「敬畏自然,永續發展」為價值觀,一起守護美好家園(博客,微博)。這與奧山「產業報國、服務社會」的企業公民建設指引相契合。
  • 還小象綠色家園 西雙版納「雨林修復」項目獲公益慈善獎
    「雨林修復」展館 楊子雙 攝  近日,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攜「雨林修復」項目參加第八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並獲得「優秀扶貧項目合作夥伴」「優秀新銳參展項目」兩個獎項,成為雲南省參展公益項目中唯一獲獎項目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近年來,作為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管理單位,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在屬地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設立專職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持續加大溼地公園的生態保護力度,積極配合政府開展退塘還林、紅樹林修復等工作,並完善基礎設施,開展調查和監測,持續做好宣教工作,探索溼地的保護性開發。
  • 北海馮家江:生態修復新樣板
    2018年 北海市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開工建設 2019年 北海「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獲批覆 北海濱海國家溼地公園(馮家江流域)生態修復 上升為整治行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