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組編兵實不實、隊伍編配精不精、專業對口率是否達標;民兵國防意識、當兵意識強不強,作風紀律是否過硬;當兵打仗、備戰打仗、練兵打仗思想牢不牢,遂行任務是否能打贏。」近日,雲南省曲靖軍分區通過年度民兵整組點驗審視工作質量,用戰鬥力標準檢驗工作成效。
「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帶著問題考核檢驗才能查缺補漏、固強補弱,提升工作質量效益,更好的推進建設發展。」軍分區戰備建設處處長劉鵬如是說。
整組工作實不實——考核點驗
民兵調整出入隊比例不得超過20%,黨團員人數和退伍軍人佔比不低於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佔比不低於70%,專業對口率不低於80%……
「新形勢下民兵應急搶險作用越來越凸顯,如果民兵編建假大空,不僅影響整體建設水平的提升,更直接影響到遂行任務的完成和作用的發揮。」為杜絕過去編建工作中的虛飄、水分現象,糾治紙上編兵、交叉編兵及人員編配相關指標規定落實不嚴、不實、不細等問題,軍分區改變以往傳統點驗模式,除按規定程序現場呼點人員到位率外,對人員編成相關指標規定,嚴格對標對表,逐人逐隊查身份信息、核規定比例、看專業對口率及裝備器材,採取百分制逐一逐條「過篩子」對照打分,現場指出問題、現場評定分值、現場公布成績,辣味火藥味十足。筆者看到,有一個單位編組存在人員信息不符,民兵幹部有1人不是黨員身份;另一個單位人裝不匹配,裝備器材與人員編配未結合,均受到了全區通報批評。
「現場考核打分,全區拉榜排名,在面上看的是分值高低,實質上折射出的是對工作認不認真、務不務實、精不精準的知行態度,樹立的是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嚴實作風鮮明導向。」在民兵整組點驗階段性總結大會上,軍分區司令員林軍的話擲地有聲。
作風紀律強不強——緊急拉動
「叮鈴鈴、叮鈴鈴」,6月24日下午13時,會澤縣人武部作戰值班室電話驟響,「喂,我是分區作戰值班室,請你部迅即組織民兵應急連攜裝備器材到人武部集結,接受緊急拉動點驗。」
14時30分,軍分區工作組達到人武部,等待呼點的該縣民兵應急連集結。15時47分,整組編配的民兵應急連集結完畢。「報告,會澤縣民兵應急連集結完畢,應到120人,實到112人,其中8人請假,請指示。」隨著集合、整隊、報告,緊急拉動點驗帷幕正式拉開,核對人員名單、信息,檢查身份證、退伍證、黨(團)員證,比對退伍軍人率、專業對口率、年齡符合率、黨團員率、文化程度率,實地逐人檢查攜行裝具內的物資,現場考核對班排帳篷、指揮帳篷搭建熟練程度,班幹部對班所屬人員不看花名冊能直接叫出姓名,連排幹部是否知道班長、副班長姓名,支部、黨小組由幾人組成,分別是誰及黨內任職等等。
「民兵應急連集結時間為2小時47分鐘,到位率93%,裝備器材掌握熟練,官兵相識程度好……」緊急拉動點驗合格。
「不提前預告通知,實行緊急拉動點驗,不僅能點出真實率,更能驗出精氣神。」據悉,該軍分區對民兵隊伍緊急拉動點驗中,隨機抽查的4個人武部民兵應急、專業、特殊三支隊伍的編組檢查點驗合格率達100%。
備戰打仗精不精——實案演練
「宣威市務德鎮發生5.1級地震,請立即組織民兵分隊前往救援。」隨即,宣威市人武部圍繞實案展開抗震救災演練。
筆者看到,人武部從接收情況、組織指揮、機動展開、行動實施、組織撤離等各個階段依次遞進、環環相扣;民兵分隊從發出動員號令,人員按規定要求完成集結、整裝出動,各排班根據編組分配的任務性質,攜帶生命探測儀、液壓破除設備、擴張鉗、剪切鉗、頂撐支撐設備、繩索、鐵鏟等救災相應裝備器材火速奔赴「震中」救援,做到了人人心中有任務、個個手中有武器。
另一方向,羅平縣羅雄街道圭山村發生森林火災,人武部接到撲火救災指令後,依據森林滅火處置預案,迅速集結民兵森林滅火救援分隊,41分鐘就齊裝滿員到達火場一線。「嘭嘭嘭」,滅火彈在大火中心區域開了花,火勢被壓制,滅火水槍迅即跟進噴射滅火,風力滅火機和滅火帚交替上場,37分鐘後,肆虐的大火被撲滅。
組織演練的人武部部長黃仁剛介紹:「設置訓練環境、假設預想情況,組織民兵緊扣實戰開展實案化演練,雖然訓練辛苦,但收穫很大,既能檢驗訓練成果,又能強化民兵實戰意識。」
實戰必須實訓、打贏必先打假。在訓練場上軍分區從嚴糾治建訓脫節和建為看、訓為演等陳規陋習,始終以戰領武、以戰領建,刪減與戰無益的工作、與戰無補的領域、與戰無用的建設,把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立起來,把戰鬥力生成鏈條上的分工定位好,做到「槍要響起來、裝備用起來、車輛動起來、訓練實起來」,通過實案化訓練演練不斷提升民兵整組和訓練實效。
「訓練效果好不好?備戰打仗精不精?我們用戰鬥力標準來檢驗!通過常態化實案化訓練演練,民兵戰鬥力已悄然形成。」軍分區政委袁順欽欣喜地說。
(張勇元 熊海清 李學江)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曉可
排版:段麗君
編審:鄧小兵
通聯: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