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知否》才體會到了《大宅門》裡白文氏搶走白佳莉的苦心

2020-12-19 隨劇而安

在《知否》這部電視劇裡面,主要就是圍繞著宅院裡女人們的成長與婚姻展開的,向我們全方位展現了,在封建社會,女人們想要獲得幸福,是多麼地艱辛與不易。在封建社會,男子不管嫡庶,都可以去考功名闖社會,但是女子就不同了,她們依傍的是嫁一個好人家,在婆家能與丈夫舉案齊眉。她們一輩子的幸福,都維繫在她長大後,嫁了一個什麼樣的婆家,擁有一個什麼樣的丈夫,遇見好的還好,遇見不好的,也必須忍耐,萬一被休,自己沒有活路,娘家也被連累的面上無光。

可見封建社會,對女性有多麼的苛刻殘酷,再對比今天,女性的地位已經天壤之別了。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另外一部電視劇《大宅門》,在這部電視劇裡,也深刻體現了那個時代對女性的迫害與殘忍,這部劇裡面,最悲情的女性人物,應該是楊九紅了,她從小就被奸惡的哥嫂賣進了窯子,倚門賣笑多年,成了青樓的頭牌,一朝遇見了白景琦,被他身上那狂傲不羈敢作敢當的氣魄所吸引,用自己積攢多年的體己,替自己贖了身,主動追隨了白景琦。

看似她的人生終於柳暗花明,而實際上,是走入了另外一個囹圄。在白家,她不僅被搶走了女兒,始終得不到宅門的承認,還時時刻刻忍受別人歧視的目光和自尊被踐踏,最後她什麼都不求了,只希望女兒白佳莉喊自己一聲媽,但是等到白髮蒼蒼,等到女兒帶著外孫女遠走他鄉,都沒等來這一刻,最後她絕食而死,異常悲涼。

她的婆婆白文氏,能對敵人以德報怨,能對被休被糟蹋的小姑子體貼照顧,也對所有夥計僕人寬和體恤,唯獨對楊九的態度紅比刀還要狠厲,一踩到底,對她尊嚴的踐踏,人格的侮辱,骨肉親情的斷離,使得剛開始那個鮮活爽朗的楊九紅最後變得尖酸刻薄乖戾異常,逐漸偏執極端,最後悽涼的死去。

以前覺得白文氏,強行抱走白佳莉太狠毒,太不近人情,但是看了《知否》之後,漸漸明白,在封建教育下成長的白文氏,這麼做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吧?那時候社會分三教九流,而娼妓是最末流,如果讓別人知道孫女是跟這樣一個媽長大的,那麼白佳莉長大後,到了擇親的年紀,哪家敢來求親呢?原本白佳莉就不是正妻嫡出,是小妾庶出,況且楊九紅當時連妾都不是,只能算是一個外室,還是暗門子出身的。

在《知否》裡面,嫡庶尊卑有別,高門大戶結親,不僅看嫡庶,還看姑娘是出自貴妾還是賤妾。明蘭雖然是庶出,但好在是在身為永毅後獨女的祖母身邊長大的,她母親也是家世清白的妾,所以擇親的時候,開明的人家,也會高看明蘭一眼的,對於明蘭的終身大事來說,這是一個加分項,很可能決定明蘭下半生幸福與否。

在《紅樓夢》裡面,探春精明強幹有決斷,理家能力強文採又出眾,她從小就養在祖母和正室太太王夫人身邊,與倒三不著兩的親娘趙姨娘生疏冷淡,但她暗地裡也長長自傷自憐自己是姨娘養的,鳳姐也激賞探春的才幹,看到她理家時候除弊興利的種種手段,忍不住讚嘆「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但隨即,鳳姐又替她傷感惋惜,說:「可惜她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而趙姨娘還不是外面來路不明的妾,她是賈府的家生子,算是良妾的。

由此可見,在封建社會,名門望族對女子的出身有多看重,而白文氏生在封建社會,又是一個有決斷有遠見的人,更是深諳此理,白文氏也是心疼孫女,在為孫女的長遠做打算,她強行抱走白佳莉,還給她改了名字,不純粹是為了打壓遏制楊九紅,更是為了白佳莉的未來著想。

相關焦點

  • 大宅門:二奶奶奪走白佳莉看似無情,其實是對孫女最大的愛護!
    差不多有十五六年的樣子了,記得那時候是跟母親一起看陳寶國、何賽飛、斯琴高娃這些老戲骨的《大宅門》,那時候小編還是個孩子,正處於對父母依賴程度最大的年紀,所以對劇中白文氏二奶奶搶走楊九紅的女兒,強行剝奪楊九紅對自己親生女兒的撫養權表示非常不能理解。
  • 《大宅門》:楊九紅為什麼要抱走白佳莉的孩子?
    她一心想著要跨進大宅門的門檻,卻不成想因為白二奶奶的阻攔,她一直被拒之門外。孩子被搶走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傷,孩子不認她是她心口上的一根刺,而直到白二奶奶死,臨終囑託不能讓她戴孝,讓她成了連貓狗都不如的女人,則成了壓垮她心底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此,她的心理開始逐漸扭曲。
  • 《大宅門》:白佳莉繼承了父母的缺點,這是她悲劇的根源
    在《大宅門》這部經典劇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有完美的人,包括主角們,因為他們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愛恨情仇,讓人看了真實且舒適。楊九紅出身卑微,二老太太不願意認她,但孩子還是白家的孩子,所以白佳莉很小的時候就被二老太太抱去親自撫養了。可以說白佳莉從小生活環境十分優越,地位也高人一等,可是在白佳莉的心裡她卻始終是矮人一頭的,因為她的親生母親楊九紅不符合白家大宅門這個大家族的規矩。
  • 《大宅門》客觀看白佳莉,她的人生是自卑錯位的,也是一個可憐人
    在看完《大宅門》這部電視劇之後,很多人都會覺得白佳莉這個人太過涼薄太過自私,她從始至終都不肯認楊九紅,把楊九紅的心傷的支離破碎,加劇了楊九紅的悲劇。這都是我們作為觀眾的角度看問題而做出的結論,其實我們如果站在白佳莉的角度來看看,就會覺得其實她這一生是自卑錯位的,也是很可憐的一個人。
  • 《大宅門》:白家最好命的女人,雖然父親早逝,卻成就了整個家族
    白佳莉受奶奶白文氏挑唆,一輩子沒和母親楊九紅相認,同時她的感情也非常不順,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白美、白慧一個比一個任性,一個缺愛,因為感情被自己的父母白敬業唐幼瓊破壞,於是瘋癲成魔。而白慧十分貪財,最終因為錢財死於非命。
  • 二奶奶臨終為何只操心白佳莉的婚事,卻毫不關心大齡女兒的未來?
    在電視劇《大宅門》裡面,白家的掌舵人二奶奶白文氏,一生高瞻遠矚遠見卓識,是個能讓百草廳久經浮沉歷經世故的當家人白萌堂,和一生戎馬的詹王爺都欽佩的女人,在百草廳風雨飄搖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力挽狂瀾,不僅中興了白家昔日的輝煌,而且面對當時動蕩混亂的時局和黑暗無序的社會環境,她始終能夠遊刃有餘的為百草廳保駕護航,她在的時候,百草廳歷經顛簸磨難
  • 《大宅門》白佳莉不認親媽,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諒
    《大宅門》中,楊九紅出生卑賤,不被白景琦的母親認可,白二奶奶活著的時候,一天門都不許她進。楊九紅好不容易熬到二奶奶死了,自己終於進了大宅門,但是她的親生女兒白佳莉一直跟她劃清界限,堅決不認她這個 親媽。
  • 《大宅門》白佳莉不認楊九紅:有一種親情,錯過是必然的
    《大宅門》裡的白佳莉和楊九紅的母女之情,只維持了短暫的幾個月,就被二奶奶以"看孫女"的名義強行抱走,從此母女二人就行同陌路,一生一世都沒有再以母女相稱。有很多人說白佳莉過於涼薄,其實在去臺灣之前,她早已放下了,只需要叫一聲"媽",這斷了幾十年的母女緣份就會接通。
  • 大宅門:二奶奶強行帶走白佳莉,苦了楊九紅更苦了白佳莉!
    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太喜歡何賽飛老師的原因,而且何賽飛老師出演的每個角色都堪稱經典,比如《孝莊秘史》裡面的海蘭珠,但她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就是十幾年前搭檔陳寶國、斯琴高娃等老戲骨出演的《大宅門》裡面的楊九紅吧。
  • 《大宅門》:萬千氣象,尋常百姓|百家故事
    市民劇的動人之處便在於它的世俗與普遍,那些大歷史中的傳奇、傳奇中的悲歡離我們是那麼近,近到只需要體會,而不需要想像。《大宅門》便是如此。二十年前的大女主《大宅門》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仰仗人物塑造,其中的女性形象尤為鮮活生動。
  • 《大宅門》:從白雅萍到白美,白家姑奶奶的人生都毀於「任性」
    從白雅萍到白美,白家姑奶奶的結局都令人惋惜,這與她們的任性是分不開的。01白雅萍,把娘家當成長期飯票。白玉婷是大宅門裡的另類風景,人人都唾棄楊九紅,只有她佩服楊九紅,女人都想做太太,只有她願意做妾、做丫環,她守著一張照片來表白自己對萬筱菊堅貞不渝的愛。白文氏為什麼不同意白玉婷嫁給萬筱菊?因為在當時的社會戲子是個低賤的職業,白玉婷一個大家閨秀如果嫁給戲子會被外人當作笑柄。
  • 大宅門:你覺得白佳莉最像誰?沒想到她竟然複製了姑姑的人生
    每當說到白玉婷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她的人生是受二奶奶的影響很大的,如果沒有二奶奶,玉婷也不會在任性的路上一去不回頭。可事實上,二奶奶不僅養了她一個這麼任性的女孩,她還培養了另外一個任性的大小姐,那就是白佳莉!
  • 《大宅門》楊九紅結局慘,但香秀的結局更慘,她們兩人並沒有贏家
    在婆婆白文氏,和白景琦的正妻黃春相繼去世之後,楊九紅急於去找回,多年來被婆婆苦苦壓制的尊嚴和缺失多年的母女天倫,所以她一邊打壓剛被納為妾室的槐花,一邊去主動修合與白佳莉的關係,無奈白佳莉對她的偏見和歧視根深蒂固,就算她抱走白佳莉的女兒相威脅,白佳莉還是不願妥協喊她一聲媽,這一招反而把白佳莉越推越遠
  • 大宅門:壓死楊九紅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佳莉不認她,而是白景琦
    《大宅門》中,每次到楊九紅出現的場景都有專屬的的音樂響起,婉轉的音樂訴說出一個愛得深沉的女人心中的哀怨與等待。可惜只有這段音樂陪楊九紅走到了最後,楊九紅何時去世,大宅門中都沒有人知道。雖然小編之前寫過幾篇文章,也說過楊九紅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大宅門》中白敬業和白佳莉為何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敬業和佳莉是白景琦一兒一女,同出身於這個書香門第的大宅門中,從小錦衣玉食,集眾人寵於一身,又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而後他們不同的處事風格,生活方式的迥異引人深思!敬業是黃春所生,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形容他最為恰當,他壓根從長大成人到貪財而死就沒幹一件好事。去安國辦藥賭輸二十多萬輛銀子被人扣住;管理百草廳唆使員工剋扣原料,以致於老人們都要辭職,他剋扣的是治病救人的原料,這種昧良心的事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以致於他父親白景琦打斷他的腿都沒能改變他。後來偷秘方,投靠日本,坑害自家兄弟,盜家產,算計自己的親生女兒,美子!
  • 《大宅門》:同時白家姑奶奶,為何她們的人生結局卻有喜有悲?
    今天,我們就將回顧四位姑奶奶的人生,看一看是什麼轉動了命運的大門。可憐之人為何有可恨之處?百因必有果,你的命運總不過是自己給的。若說,誰是大宅門裡的苦命人?不過是靠自己罷了白玉芬,大宅門裡巾幗女豪傑。她的父親是白家大爺穎園,因為與詹王府的紛爭,慘遭陷害,被迫假死遠走家鄉;她的母親大少奶奶,和丈夫情深義重,聽聞丈夫的「噩耗」,一根繩子隨丈夫去了,就這樣,大房僅剩下了女兒玉芬和年幼的弟弟們。
  • 《大宅門》香秀和李天意母子結局,一個含恨而終,一個終身追悔!
    《大宅門》第二部的時候,那個精明潑辣狡黠刁蠻的香秀,已經換了演員江珊來飾演了,相對於謝蘭飾演的第一部裡面的年輕香秀來說,江珊飾演的中年香秀變得更加的沉穩大方雍容端莊了,這也更符合香秀作為一個大宅門裡當家主母的氣度和風範了,香秀當了太太后,在宅門裡大小事都是與白景琦有商有量共同進退,對於白景琦與前幾個妻妾的孩子,也是關心愛護充滿了慈愛
  • 《大宅門》白七爺的原型同仁堂樂鏡宇還有後代嗎
    大偵探歷史摩斯:《大宅門》人物原型系列文章。更多解密請查閱大偵探歷史摩斯的往期文章。《大宅門》百草廳白景琦白七爺的人物原型是晚清同仁堂樂家老鋪的樂鏡宇,樂鏡宇是《大宅門》編劇和導演郭寶昌的養父,所以劇中人物事跡的真實性還是經得起推敲的。
  • 《大宅門》:無父無母的白玉芬憑什麼成為結局最好的姑奶奶
    雖然後來白文氏和朱順合演了「偷梁換柱」的戲,她的父親並沒有死,而是隱姓埋名在西安一帶行醫,但在白玉芬和幾個弟弟心裡他們的父親已經死了。白玉芬小小年紀就失去父母,雖然有主事的二嬸疼惜,但也不能彌補缺失的父愛和母愛。白玉芬是白家姑奶奶裡受寵最少的,但她的結局是最好的。生活的磨難歷練了她堅韌的性格。
  • 《大宅門》白景琦:娶錯老婆毀三代,都是近親惹的禍
    莫名就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大宅門》。 大宅門在白景琦手中經營的是很興旺的, 白景琦本人,文武雙全,英雄了一輩子,撐起偌大一個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