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大宅門》裡面,白家的掌舵人二奶奶白文氏,一生高瞻遠矚遠見卓識,是個能讓百草廳久經浮沉歷經世故的當家人白萌堂,和一生戎馬的詹王爺都欽佩的女人,在百草廳風雨飄搖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力挽狂瀾,不僅中興了白家昔日的輝煌,而且面對當時動蕩混亂的時局和黑暗無序的社會環境,她始終能夠遊刃有餘的為百草廳保駕護航,她在的時候,百草廳歷經顛簸磨難,卻能始終屹立不倒,她的謀略和智慧讓人折服。她是一個讓人又敬又佩德才兼備的人。然而她的一生也做了一件很有爭議的事情,讓她光輝的人生,留下了一點瑕疵,這件事就是她罔顧母女天倫,從楊九紅那裡強行抱走了孫女白佳莉,不僅不讓母女相見,更教育孫女憎惡仇視生母楊九紅。
白文氏對孫女不可謂不疼,從白佳莉幾個月被抱到自己身邊之後,白佳莉的成長她全程參與,給孫女改了原先叫做小紅的名字,給她取了一個大氣端莊的名字白佳莉,白佳莉的成長過程,她自己的父母絲毫沒有參與,母親楊九紅是不允許被參與,而父親白景琦,是沒有時間參與,所以說白佳莉的人生觀是奶奶塑造的,長大之後的白佳莉如奶奶所願,成為了一個漂亮端莊的大家閨秀,除了對生母楊九紅很涼薄,讓人覺得她苛刻無情之外,白佳莉的外形和修養是一個拿的出的世家千金。
而白玉婷,作為白文氏唯一的女兒,從小到大母親對哥哥白景琦嚴厲苛刻的那套教育方法,完全沒有用在女兒白玉婷身上,她對白玉婷是如沐春風的寵愛,當然她對兒女態度的差距,除了因為性別不同,教育方式不同,也與兩個孩子自身的性格差異有關,白景琦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頑劣不堪的混世魔王,她必須用雷厲風行的手段去教育他,而白玉婷就文靜乖巧的多了,她用順其自然的教育方法就行了。所以在白玉婷身上,觀眾才能看到白文氏那很少流露出的母性慈愛。
在白玉婷長得亭亭玉立的時候,白文氏又擔起了孫子輩白佳莉的養育職責,這時候她的精力就被分散了,對白玉婷的教育和關注就減少了,仿佛也是從這時候起,白玉婷開始迷戀上了戲子,缺少指正和引導,白玉婷對戲曲的追求更加的隨心所欲,以致到後來,當白玉婷告訴白文氏自己想要嫁給萬筱菊的時候,白文氏才驚覺女兒什麼時候,居然已經荒唐到這個地步了,這與她一直以來秉承的大家閨秀的教育原則是南轅北轍的,所以她出奇的憤怒,不僅打了白玉婷一巴掌,還罵她到底有沒有廉恥之心。但是已經遲了,白玉婷已經愛戲成痴,已經分不清理想和現實了。
等到白佳莉也長成了亭亭玉立待字閨中的大姑娘之後,已經成了老姑娘的白玉婷卻仍然還在娘家,絲毫沒有要出嫁的意思,但是白文氏在臥病垂危之際,卻不關心白玉婷的婚事,對於白玉婷的未來,她提都沒提。但是她卻急不可待的著急著白佳莉的婚事,非常希望在自己閉眼之前,能夠看到孫女能夠嫁給一個可以終生依靠的男人,這件事甚至成了她的心病。而之前每當看到這裡的時候,筆者都會覺得納悶,白文氏為何不關心自己大齡未嫁的女兒,卻擔心剛剛成年的孫女婚事?但是再看到這裡的劇情時候,仿佛有點明白白文氏看似反常的行為了。
她著急白佳莉婚事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雖然白佳莉是在自己身邊養大的,但是她的生母卻是一個青樓女子,這在那個三六九等等級森嚴的社會,楊九紅是最低賤的一類人。白文氏怕白佳莉擇婚的時候,會因為有這樣一個母親而受到歧視。所以儘管白佳莉才剛剛成年,她就著急上火孫女的婚事來,她跟白景琦坦言,自己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白佳莉,後來白景琦為了讓母親安心,迅速的讓白佳莉與何洛浦成親了,當時看到孫女嫁了一個可靠的人,白文氏欣慰的無可不可,不久她就安然而逝了。
而她之所以不擔心女兒白玉婷的婚事,是因為白玉婷的出身優越家世又好,哪一天玉婷如果回心轉意的想要嫁人了,不愁沒有好人家來提親。而且玉婷他們這一輩分的兄弟姐妹們分股權的話,她也是一大份,就算不嫁人,也有底氣把自己的一生過好,所以白文氏才會不擔心女兒,卻時刻焦心孫女的婚事。這樣一看,是不是也終於理解了當初為何白文氏要把白佳莉抱走了呢?雖然她的行為很絕情,對於楊九紅來說很殘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她很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也是因為全心全意的為白佳莉的下半生考慮,才會做出這樣不近人情的舉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