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沙僧從不叫猴哥,而稱呼大師兄?他永遠記住了觀音說的這句話

2020-12-12 西遊故事多

稱呼,是每個人都有的。但在生活中,不同關係的人則對你有著不同的稱呼,初次見面可能就是「你好」,再就是溫柔有禮貌地稱呼你的全名,再是小名,最後混熟了,什麼「狗子」、「二蛋」全來了。但這僅僅屬於朋友關係。

而若是同事,或是在領導面前,是絕對不可如此稱呼的,即便關係再好,也不可這樣。

同事,則同在一起共事嘛!之間玩笑調侃是能有的,當然這也得取決於是否聊得來,是否有共同語言,普通同事之間還是相敬如賓的,但越是相敬如賓的感覺,就越讓人不自在,總覺得中間隔了層什麼,難以逾越。孫悟空與豬八戒與沙僧之間,便有上述所言的這幾層關係。

孫悟空與豬八戒,兩人是同事,共同保護唐僧西行取經,但在生活中,他倆又是非常愛開玩笑的朋友、死黨,甚至為了玩笑別人,還費勁一番心思地挖苦、捉弄,所以,他倆之間的稱呼,便有意思了。

豬八戒稱呼孫悟空為「猴子」、「遭天殺的弼馬溫」,心情好了或是落難時則稱呼「猴哥」,說是如此說,但那一次孫悟空被紅孩兒的煙一燻,又被冷水一嗆,差點就魂歸地府了,是豬八戒玩了一手推拿,將孫悟空從地府拉了回來;孫悟空稱呼豬八戒為「呆子」、心情好了稱呼「八戒」,別看猴子常年說他呆子,好似看不起他,但八戒有難,孫悟空必然前去搭救的。

八戒悟空兩人吵吵鬧鬧,但其實非常和睦,倒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表面上是君子,相敬如賓,背面卻是小人,各種算計。

孫悟空與沙僧之間有啥故事呢?

為啥孫悟空總是稱呼沙僧為「沙師弟」,如此有禮貌,而沙僧總是稱呼他為「大師兄」,而不去說一些套近乎拉感情的「猴哥」之類的話?

原來,沙僧永遠記住了觀音菩薩跟他說的這句話。

菩薩道:「……我今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

在流沙河,觀音菩薩跟沙僧講得非常明白了,只要沙僧願意皈依佛門,給東土來的取經人做個徒弟,與他一同上西天拜佛求經,那麼,就可官復你的原職!

還不明白嗎?觀音說「給取經人做個徒弟」,做徒弟,做徒弟,做徒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沙僧只需認唐僧為師,做唐僧的徒弟,即可, 其他的事,與他何幹?他既不需要像孫悟空那樣,肩挑重任,需要打殺多少妖魔,化多少齋飯,才能完成業績,也不需要像豬八戒那樣,挑著重重的擔子,完成功績。沙僧只需拜唐僧為師,然後同他一起上個靈山,就可以了。

這樣簡單的事,誰不喜歡幹呢?於是,沙僧牢牢記住了觀音說的這句話,在取經路上不聞不問,反正不關老子的事,誰愛管誰管去唄!

既然只是做個徒弟,那麼沙僧做到了,又何必討好孫悟空與豬八戒呢?他與孫悟空只是師兄弟的關係,僅僅稱呼為「大師兄」即可,而稱呼「猴哥」,未免有拉攏之嫌疑,何苦放低身份呢?

相關焦點

  • 八戒稱呼孫悟空為猴哥!為什麼沙僧從不叫,他到底怕什麼?
    其中豬八戒與孫悟空經常令人啼笑皆非,豬八戒經常猴哥、猴哥的叫孫悟空,絲毫不顧及他大師兄的身份,但是沙僧卻從來都不這樣叫,只是規規矩矩的叫大師兄、二師兄。八戒稱呼孫悟空為猴哥!為什麼沙僧從不叫,他到底怕什麼?豬八戒過去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天蓬元帥是北極四聖之一,在神仙中也有很高的地位,敢在醉酒之後調戲嫦娥,可見這天蓬元帥平日裡是非常有權勢的。
  • 沙僧為何從不喊孫悟空「猴哥」?看似憨厚老實,實則功利心最強
    其實師徒四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們看電視的時候,總覺得唐僧優柔寡斷,孫悟空本領高強,豬八戒貪吃好色,沙僧最老實木訥,其實如果細想一下,沙僧反而是最聰明的那個,而且功利心也最強。  沙僧老實木訥?可別被騙了  說說你印象裡沙僧最經典的形象,是不是:「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亦或者:「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 西遊記中,為何豬八戒總喊孫悟空為猴哥,而沙僧卻從來沒叫過?看完長知識
    看過《西遊記》的觀眾都知道沙僧好像沒什麼存在感,他說過最多的四句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師父別急,大師兄一定會來就我們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沙僧很是信任孫悟空。
  • 孫悟空降妖除魔為啥從不帶沙僧?因為他說的這句話,讓悟空厭棄他
    經常看西遊的我們,也從中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說: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應該是四個徒弟的責任,但是每次真正降妖除魔的人,似乎只有孫悟空一個,偶爾他會拉八戒一起,但是卻從來不帶沙僧,這是為什麼呢?  孫悟空就不用說了,天生天養的石猴,後來因為想求取長生之法,拜到了菩提老祖的門下,學會了七十二變,後來因為大鬧天宮,闖下大禍,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500年,經觀音點化,護送唐僧西天取經。  而豬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帥,掌管天界八萬水兵,身懷道家天罡級別的絕技——三十六變,後來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流落高老莊,輾轉之後,成為唐僧二徒弟。
  • 沙僧的實力僧能力到底怎樣?為何最後沒有成佛?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這裡有人對打碎的琉璃盞做了描述,說孫悟空大鬧天宮把蟠桃吃沒了,就弄了蟠桃釀的酒,這琉璃盞裝的是蟠桃酒用的,還有說這琉璃盞就是寶蓮燈一樣的法寶。看到這些,小編真的挺想笑的,沙僧是一個捲簾大將,他是在玉帝出行時,或參加宴會時,把面前的帘子撩起來的,這麼一個貼身侍衛。能被他失手打碎的只能是燈具,果盤之類的。
  • 非人哉:沙僧0存在感,猴哥女裝誘惑老豬,八戒難逃悟空的套路
    故事依然是圍繞著西遊四人組當中的師兄弟三人展開的,三個人的特性被展露出來,猴哥竟女裝誘惑老豬,而沙僧太可憐了,存在感為0,不過最後還是想吐槽一下八戒,真豬腦子了,這麼不長記性!這輩子是逃不脫猴哥的套路了!
  • 隱藏實力的豬八戒,他真正武力究竟多強?天蓬元帥果然不是白叫的
    不同於孫悟空的橫空出世,莫名其妙的出身——石頭裡蹦出來的,又莫名其妙的一身好本事——菩提老祖教的,但他老人家不讓說。八戒之前就位列仙班,乃玉帝親封總領天河水軍的天蓬大元帥,妥妥的天庭棟梁,猴王大鬧天宮被如來鎮壓五行山下。
  • 作為曾經捲簾大將、玉皇大帝的「保鏢」,沙僧的真正實力怎麼樣?
    沙僧的實力一點都不弱,觀音前往東土大唐組建西天取經團隊的時候,觀音的保鏢惠岸和沙僧兩個人打的不分勝負。這就足以說明沙僧的功夫相當高,但他卻不願意出手,經常隱藏自己的實力。沙僧以前在天宮是捲簾大將,相當於是玉皇大帝的保鏢。
  • 同樣被貶下凡間,為何八戒安然無恙,沙僧卻受了重罰
    豬八戒背靠太上老君,只要老君和玉帝說上一句話,八戒立馬就能跟個沒事人似的,所以八戒下凡後能吃能睡;沙僧背靠赤腳大仙,這位大仙平時遍尋不得蹤跡,也只在沙僧要被玉帝處罰的時候求了個情。赤腳大仙的面子不如太上老君的大,他們師兄弟的結局自然不同。關於八戒和沙僧師父這二位大神的原因,蝸牛在往期文章中已經有所解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閱。
  • 沙僧吃了九世取經人,只會挑行李,憑什麼讓觀音拉他入夥?
    沙僧吃了九世取經人,只會挑行李,憑什麼讓觀音拉他入夥?西遊的一行四人,沙僧是存在感最低的一個,一路上只會默默地挑行李。論實力,他不如孫悟空。孫悟空法力高強,降服了西遊路上碰到的各路妖魔鬼怪。搬救兵也是猴哥筋鬥雲跑得快,在天庭與靈山認識熟人好辦事。論背景他不如豬八戒,前世是天蓬元帥,北極四聖之首,水戰功夫也是一流。他除了天天挑挑擔子,在正文裡就打死過一隻妖怪,打死的還是花果山的猴子,因為那猴子變成了他的模樣,在西遊路上簡直是「多餘」的存在。說起沙僧的形象,第一次出場是「紅焰發蓬鬆, 兩隻圓睛亮似燈。 不黑不青藍腚臉, 頂下骷髏懸九個。」
  • 為何孫悟空常召喚土地,沙僧卻從不召喚?你看如來都說了啥
    但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由孫悟空召喚土地而不是豬八戒和沙和尚,原因有二:一、豬八戒與沙和尚乃天上神官,地仙屬於冥府所管,二者互不相干,叫多了難免會有嫌隙,但孫悟空不同,敢於大鬧天宮,也去過冥府。在被如來壓在五指山的那數百年間,曾對土地公說過"如若孫悟空餓了,就給他鐵丸子吃,如若孫悟空渴了,就給他銅汁飲",於是土地聽從佛祖的話,每日給他餵鐵丸銅汁,孫悟空自然對土地有所積怨,因此土地對其又敬又怕。二、三人職責不同,各司其位,不會越俎代庖。這第二點才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唐僧取經召集人手的路上,沙和尚是最後一個"歸隊"的。
  • 非人哉:西遊四人組聚會,猴哥慘遭遺忘,真實關係大揭秘
    非人哉更新到615話,取經五人組除了師父唐三藏悉數登場,天蓬元帥豬八戒更是因細膩的皮膚和英俊的外表讓九月以為他就是令妖垂涎三尺的唐僧。 一向存在感極弱的沙僧果真保持著一貫的風格,劉海長得遮住了眼睛,滿臉絡腮鬍子,卻很擅長幫助別人,一如既往地喜歡拿行李。
  • 非人哉:九月偶遇八戒和沙僧,豬頭出來後,狐狸就饞了
    《非人哉》對神話人物和西遊人物的還原很高,從某些方面來看是非常精準的,比如猴哥是一個小矮子,八戒是頭野豬,而沙僧擁有著一頭蓬鬆的紅頭髮,紅孩兒在發大招的時候還會打鼻子,還有觀音大士的男相和女相自由切換,這些設定在很多劇中都是被忽略的存在,但是《非人哉》卻以一種幽默的形式呈現出來,這種短篇漫畫真的很棒。
  • 八戒未成佛破口大罵,沙僧只是羅漢為何不介意?你看他羅漢叫啥名
    對於大徒弟孫悟空來說,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是一種修行,而豬八戒和沙僧,則更多地將這一次的取經視為自己的救贖。在西遊記故事中,豬八戒見唐僧和孫悟空都得了佛果,自己卻成了無上淨壇使者,十分不滿。全當徒弟,孫悟空憑什麼當佛?所以,不甘心只當一名淨壇使者的八戒,在靈山大會上,當眾大叫、質問如來。至於沙僧?如來把他封為金身羅漢!
  • 沙僧如此無能,觀音為何不派更強的人?白骨精不小心說漏了嘴!
    其中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相信能給廣大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之一,他惡毒的性子和不屈不撓的才幹為讀者所喜愛。師徒四人之中,怕存在感最低的是沙悟淨。有些影視劇裡還有對沙悟淨的戲謔,句句離不開師父的被抓,永遠在喊大師兄和二師兄來救駕。
  • 《西遊記》中最悲催的神仙,貶而為妖,受盡天譴,沙僧的悲情人生
    在《西遊記》中,最悲催的神仙當屬捲簾大將——沙悟淨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出身來看:孫悟空是因為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所以被觀音點化前往西天取經。豬八戒是因為調戲嫦娥,有辱天庭威儀被貶下界。所以受觀音點撥前往西天取經。
  • 非人哉:八戒夠帥,沙僧夠暖,師父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在《非人哉》中敖烈和猴哥算是西遊組合裡出現較早的人物了,而最近八戒和沙僧也登場了!這還要從九月偶遇敖烈開始說起。九月在商場裡遇見了烈烈和一個陌生男子交談,她本以為這個帥氣的小夥是唐僧,可沒想到這人居然是八戒。
  • 沙僧究竟是何方妖精?烏巢禪師稱他水怪,觀音菩薩道出真相!
    孫悟空的筋鬥雲在西遊世界裡算是絕技,所以他的主戰場更應該是打天上的。最後進隊的沙僧是熟習水戰的,他的主戰場應該是打水裡的。做為二師兄在團隊中的定位,其實應該是打地上的,陸戰要強悍才行。但是我們發現豬八戒是正牌水神,嚴格來講比沙僧更善水戰才對。這就有問題了,一個會飛的,帶著兩個會水的,結果在是陸地上溜達,這種組隊方式叫合理嗎?
  • 麝月與沙僧
    襲人和晴雯是老太太調撥下來給孫子寶玉使喚的人才,一個溫柔細緻一個伶俐美貌,各有所長,更受器重,在眾人眼中前途無量,可開到荼靡花事了,只有麝月陪寶玉走到了最後。麝月跟西遊取經團隊的沙僧有點像,看似不聲不響不爭不搶,仔細觀察,卻是個厲害角色,堪稱「寶藏女孩」。沙僧也是個「寶藏男孩」,兩人的共同點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