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鵬城雲腦將成我國AI產業開源基礎設施

2020-12-22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11-27發布
  • 來源:C114通信網

  • 相關關鍵詞

11月27日消息(章葭)在今天舉辦的2020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及戰略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高文發表了關於鵬城雲腦開源生態的演講。

他認為,人類走到今天靠的是合作和共享,人類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廣泛合作、開放共享。以前共享的是文字記載的東西,以後既要共享文字記載的東西,也要共享程式設計師寫的好代碼,這就是未來智能社會必須要完成的兩個任務。一定要有鵬城雲腦這樣的大環境、大生態才能共享我們的程序代碼,才能使中國的人工智慧走得更遠。

高文稱,為了做到智能的進化無止境,中國在人工智慧的開源開放平臺方面還需要做大量努力。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目前存在四個短板:基礎研究、核心元器件、人工智慧開源平臺、高端人才。人工智慧有五個比較大的開源平臺,排在前五的都是美國的。因此,中國要打造一個自己的,能夠支撐人工智慧算力發展的開源平臺。

鵬城實驗室承擔了這一使命,率先開始建設鵬城雲腦。基於鵬城雲腦這個人工智慧訓練硬體平臺,構建開源生態,再補足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目前存在的短板,這就是鵬城實驗室在人工智慧這個方向上主要布局的事。

他介紹稱,鵬城雲腦Ⅱ的關鍵晶片由華為提供,每個人工智慧計算節點由2顆鯤鵬920和4顆昇騰910組成,節點和節點之間全部採用100G光網絡、全交換的網絡聯結,具有1000P(每秒百億億次)AI算力。近日,「鵬城雲腦Ⅱ」分別以7043.99和1129.75的得分,位居IO500總榜榜首和10節點榜單榜首。目前鵬城雲腦Ⅰ已經開放,鵬城雲腦Ⅱ軟體正在安裝調試,將來開放後用戶經過授權就可以使用裡面的資源。現在有的團隊已經使用鵬城雲腦訓練大規模的專用領域的中文語言模型,效果也較好。

截至目前,鵬城雲腦已經支持了超過16萬個AI科研訓練任務,這些任務來自包括深圳衛健委、深圳交管局等單位,包括華為、華大基因、雲天勵飛、曠視等企業,此外北大、清華等高校也在利用鵬城雲腦做AI訓練任務。

高文表示,「現在鵬城雲腦的生態環節已經構建起來了,所有開源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到,如果你自己是做開源的,也可以在上面去展示你的才華。不管你是做軟體的,甚至做硬體基片的,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你需要的或者你想要展示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2020啟智開發者大會:智啟未來,打造中國開源發展新勢力
    這些開源成果將應用於人工智慧產業領域中,致力以技術創新推動中國智造,加快AI時代「提速」發展。同時,在本次大會上還評選出七個「啟智社區優秀開源項目」,十七位「啟智社區優秀開發者」,一個「啟智社區優秀開發小組」及兩位「啟智社區優秀開發者突出貢獻者「。
  • 「走進溪村」2020超算中國高峰論壇舉行,開啟融合智算雲新時代
    華為戰略部IT產業戰略總監黃海認為:「HPC、AI、Big Data、Cloud的技術融合將帶來新的應用架構,而融合智算雲,就是從『數據中心的建設、數據接入、平臺運營』向『應用優化、VDI呈現、業務保障、數據在網絡中心流動』轉變,幫助企業用戶從之前的『以設備為中心』到『以IT為中心』再向未來的『以數據為核心』的融合智算轉變。
  • 「麒麟V10系統」助鵬城雲腦II登頂IO500榜單
    由鵬城實驗室研製的,運行在銀河麒麟伺服器作業系統V10(SP1)之上的「鵬城雲腦II」以7043.99分位居榜首,並超過採用Intel DAOS系統的第二名三倍多。在大規模算力系統設計中,存儲系統的性能日益受到關注。IO500是高性能計算領域針對存儲性能最權威的世界排行榜之一。自提出以來已經得到了包括大學、國家實驗室在內的研究機構和商業公司的廣泛認可。
  • 高文、周志華親臨!CCF-GAIR 2020 震撼來襲:16 大專場,論道 AI 新...
    因此,今年的 CCF-GAIR 大會,我們以 "AI 新基建,產業新未來" 為主題,探討 AI 的學術基礎研究和產業落地。 高文院士的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模式識別與多媒體計算。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第七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高文院士於 2009 年當選 IEEE Fellow,2010 年被授予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2011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 年當選 ACM Fellow。
  • 高文院士:城市大腦2.0框架已現 數字視網膜技術成為核心驅動力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 文/章鷹)近日,在雷鋒網舉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CCF會士、IEEE Fellow高文帶來最新的《城市大腦2.0-邊端雲處理分工的人工智慧賦能系統》報告解讀。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高文院士:城市大腦的「痛點」與「突破」
    從 2016 年的學產結合,2017 年的產業落地,2018 年的垂直細分,2019 年的人工智慧 40 周年,峰會一直致力於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工業和投資平臺。本次峰會之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教授在線上為與會者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開場報告。
  • 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11月30日,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羅公利對李德仁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希望李德仁院士為學校測繪學科提供支持與幫助,幫助相關學科發展和提高。李德仁院士對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表示願意與山東科技大學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秦昌盛、院長陽凡林參加會見。會見後,李德仁院士應邀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汽車人再次上榜今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
    因此我國國民對汽車智能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想要提高我們的質量,就必須要將我國的汽車產業智能標準提高至世界水平,汽車產業的科研成果也就伴隨著智能化應運而生了。再加上,能源安全與氣候問題日益成為各個國家關注的焦點,中國作為大國有責任承擔起節能減排的義務。汽車行業作為能耗和排放大戶,更面臨著嚴峻的減排挑戰,低碳化進程刻不容緩。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移物雲大智」為新基建核心,需解決伴生...
    在11月28日-29日舉辦的「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稱。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目前佔GDP的比重約為35%,總量超過30萬億元。依靠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建設火熱,各類數據中心承載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海量大數據,將面臨嚴峻的數據安全問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還是要走農業、環境、能源的循環之路。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
  • 新基建大浪潮下,AI將堪何種大任?
    CCF-GAIR 2020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2020年,新基建浪潮風起雲湧,AI、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等七大領域迎來歷史發展機遇期。
  • 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關鍵礦產、材料產業供應鏈面臨的問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我國重要礦產高度依賴海外,其中石油、鐵、銅、鎳、鈷等12種戰略性礦產對外依存度超70%。新材料領域方面, 中國工程院2019年組織研究的製造業26個領域中外對比分析報告顯示,新材料領域與製造強國相比差距大,屬於對外依存度極高的8類產業之一。」在12月18日的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在演講中列了上訴數據。他也從多個維度和案例展現了中國關鍵礦產、材料產業供應鏈面臨的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 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在京成立
    俄羅斯工程院院長、中國中心名譽主席古謝夫院士致辭並介紹俄羅斯工程院情況和擬對華合作重點;俄羅斯工程院副院長、中國中心主席阿納託利院士介紹了首批20個對華合作院士技術項目。隨後,俄羅斯工程院副院長JI.C。亞諾夫斯基院士、工程院學務秘書和中國科學家還舉行了中俄科技創新與工程技術合作研討會活動。
  • 沈昌祥院士:鴻蒙開源很明智,作業系統開發要面向市場
    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信息安全體系結構、系統軟體安全(安全作業系統、安全資料庫等)、網絡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88年被授予「海軍模範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曾當選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獲軍隊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2002年榮獲國家第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2016年獲首屆中國網絡安全傑出人才獎。  新京報見習記者 許諾 攝  8月9日,華為在其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備受關注的鴻蒙作業系統。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3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話「廢棄礦井變寶」
    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安徽理工大學、中國煤炭學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合肥工業大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第31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協同創新組織
  • AI 改變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我國要推動智慧教育走向世界前列
    通訊員劉龍騰供圖開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吳建平院士以在線視頻方式,作了一場極具網際網路特色的主題報告。在名為《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助力智慧教育》的主題報告中,他表示,網際網路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教育行業,為世界人民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學習、相互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中國工程院於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下面一起來看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有哪些知名院士吧!何德全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管委會主任何德全,中國工程院院士。1933年生,從事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領域研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