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珠 語錄:人生的轉折點與支點、靜態思維與動態思維

2020-12-17 央媒關注

今日一言:無論個人、企業、國家,發展的路上有兩個「點」非常重要,一是「轉折點」,二是「支點」。具備一個點,就是平面思維;具備兩個點,就是立體思維。還有兩個「態」非常重要,靜態思維和動態思維。(王海珠 首提於2020年2月23日)

中國經濟新聞聯播採編中心副主任王海珠

以下摘自百度:

轉折點:事物發展過程中改變原來方向的「時間」,或事物發展過程中對改變原來方向起決定作用的「事件」。

支點:解決問題就是撬動發展的支點,因為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是事物聯繫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問題正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

靜態思維:從固定的概念出發,循著固定的思維程序,達到固定的思維成果的思維過程。其以程序性、重複性為思維特色。

動態思維: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來改變思維程序、思維方向,對事物進行調整控制,從而達到優化的思維目標的思維活動過程。

相關焦點

  • 個人成長與思維升級——《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25個思維模型》
    人生是一場解題之旅,讀書、戀愛、工作、結婚、買房……你解開一道道難題,會使人生越來越好。本文將人生比作解題,讓我覺得頗為新穎,這個比喻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給出了關於人生意義的一些看法,也許解題才是目的,人生的發展目標只是結果而已。
  • 高手的布局思維是如何煉成的?5個思維,顛覆你的認知
    是思維模式! 別人對你的看法,就在於你在錢上的行動 用錢說話,比你用嘴說話有用一萬倍 二,支點思維。
  • 投資中研究的四個層次:信息、經驗、邏輯、思維
    作者:肖志剛來源:雪球研究從低到高可分四個層次,分別是信息、經驗、邏輯、思維。4、思維層面:是基於方法論層面,有了這些方法論,就能不斷找到新的規律,相比第三個邏輯層面的區別是,邏輯層面的規律是靜態的,而思維層面是動態的,是一種不斷找出更多規律的能力,是識別規律對錯的能力。思維層面的報告,多見於高博的報告,比如他寫過的「光線是可以彎曲的」,論述相關性與因果性。具體見附件。
  • 我以塔羅丨看世界 之人生第一信條雙贏思維
    聖杯二中的人生信條1+1>2的雙贏思想首先聖杯二水元素的代表,兩個人在此處的溝通交流是源於聖杯一中心靈的指引,簡單的說就是目標一致,卡巴拉數字2在這裡代表相互吸引,所以兩個人在這裡達成了 一種合作的關係。
  • 成長:比能力重要100倍的,是你的「槓桿」思維
    而決定性因素,即是這個槓桿的「支點」。槓桿原理也稱之為「槓桿平衡條件」,要使槓桿達到平衡,作用在槓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當然,槓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達到這三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槓桿:「支點」,受力點,施力點。
  • 展館設計展館展示空間形式:開放、動態、靜態、流動以及懸浮空間
    當然了,除了以上三種空間,包括開放、動態、靜態、流動以及懸浮空間等。此處為大家挑選幾個做重點介紹。開放空間:其空間的開放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測界面的有無、開洞大小以及圍合程度等等。其所講究的就是對於其他周圍空間之間的交流、滲透以及融合。展館設計一般的面積都是比較大的,故而給人們一種開放、活躍以及流動性特別強的感覺。
  • 市盈率動態和靜態是什麼意思?市盈率動態和靜態的區別
    在股市裡,市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在研究股票或者整個股市的時候都可能要用到它,但是你知道它還有靜態和動態之分嗎?而靜態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市盈率,動態則在靜態上加以變化,具體看看兩者區別。
  • 成長型思維告訴你:如何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
    思維方式在我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成長時,你就會明白,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功。斯坦福研究員卡羅爾·德維克(Carol Dweck)創造了「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並用這兩個術語來描述人們對學習和能力的基本認知。
  • 劉潤: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維」
    羅胖在2017年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講到一個概念:人生算法。什麼叫「人生算法」? 就是把同樣公平的機會,放在很多人面前,不同的人生算法,會導致全然不同的選擇。這就是基於「概率思維」的另一種「人生算法」。 不同的「人生算法」,帶來不同的選擇,從而獲得完全不同的人生。而「概率思維」就是很多成功人士最基礎的「人生算法」,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到底什麼是「概率思維」。
  • 張麗俊:結構化思維,人生基石能力
    結構化思維是一個人非常底層的能力,擁有結構化思維的人能夠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鍛鍊這種思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結構化思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生活中的結構化思維,第二個部分是工作中的結構化思維,第三個是管理中的結構化思維。
  • 淺析雙色球選號技巧之思維與思維的對抗
    俗話說:人生不怕重複的失敗,怕的是失敗了繼續走自己的老路。很多彩民朋友每一期購買彩票,沒有中獎,發洩一頓,下一期繼續購買,這樣真的可取嗎?其實,細想一下影響中獎的因素很多。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根據維納動機歸因理論,排除運氣、外在人為因素這些不可控的因素之外,關鍵還在於每個人本身可控的努力。
  • 中西藝術思維的起點和走向
    ,或許可以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中國人善於在動態中找到平衡的規律,並將這種的多樣性轉化為情感意識的格式性,從而避免了規律的唯一性和真理性,因而使規律易傳承和發展,使這種規律成為活的思想靈魂,而不是教條。通俗地講:中國人從骨子裡就追求動態的中庸平衡。相比中國人,西方人就顯得刻板而執著。西方人往往只認一個理,總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自己是神的真理代言人,如果有人敢於不同意你的思想觀點,即被視為挑戰,不惜以戰爭相對。歐洲近1000多年「政教合一」的「中世紀」就是西方長期的思想禁錮的歷史體現。
  • 贏家思維就是強者思維
    世界上就有那麼一撮人什麼人,神經病改變的,他不怕輸,不怕失敗,敢於挑戰未來,固定思維的人害怕挑戰,拒絕改變,自我設限,拒絕別人批評,不願付出努力,積極思維的人:敢於接受挑戰,擁抱變化,尋求機會及時復盤,奮鬥不止。
  • 思維燈泡|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的差別
    唉,窮人可真慘,不但要忍受物質上的貧瘠,周圍人的冷眼,還要被貼標籤,「看,你這麼窮,就是因為你的窮人思維」。或許有「窮人思維」,比如「吝嗇、目光短淺、懶於思考」,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他會「吝嗇和目光短淺呢?」。
  • 受害者思維才是你悲劇人生的始作俑者,細思極恐!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曾經擁有過受害者思維。而且,很少有人會意識到自己有受害者思維。與我們想像中不一樣的是,擁有受害者思維的人,並不是真的弱者,甚至有的時候,他們擁有很強的能力,並且具有攻擊性,事業心強。受害者思維,會在不知不覺中消耗你受害者思維的人會有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忽視自己主觀能動性的行為。
  • 繼空靈文化童龍:複利思維,比勤奮更能決定你的人生
    要知道,比勤奮更能決定我們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什麼是複利思維?複利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們要先弄明白什麼是複利。複利通俗的講是「利滾利」,它屬於計算利息的一種方式;主要指的是把我們本金產生的利息再次轉化為本金,並且這樣一直進行逐期的滾利計算。與之相對應的叫單利。
  • 善於運用戰略思維研究作戰對手
    知彼首先要從強化敵情意識、敵情觀念入手,善於運用系統、辯證、預測等戰略思維方法全面分析、多維把握、客觀解讀,做到料敵在先、掌握主動。  注重運用系統思維研究對手  信息化戰爭,已不是以往單一軍兵種、單一作戰單元的攻防,也不再局限於軍事領域的對抗,而是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較量。研究作戰對手,要善於運用系統思維方法,系統地、整體地、全面地分析研判對手。
  • 最高境界的思維,叫「灰度思維」
    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並不僅僅在於他們多麼聰明、勤奮,而是在於他們懂得什麼叫分寸,不偏不倚,時刻都能找到那個平衡點。  2  灰度思維,才是最接近世界真相的思維模式。  因為真實的世界不是稜角分明的,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圓潤的,混沌的,無常的。它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隨時可以變成白,白隨時可以變成黑,這就是灰度。
  • 從副業賺錢到離職創業,思維模型給我前進的方向和力量
    李善友教授是混沌大學的創始人,他把混沌大學課程的精華都寫進這了本書裡,幫助人們用「思維模型」進行創新。不管你是創業、公司中高層,還是普通員工,都可以把「思維模型」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讓改變發生。所謂「思維模型」,就是高手們的思考方式,區別於普通人思考時常用的經驗總結。在《第二曲線創新》中,共有8大思維模型,幫你更加高效地做出更加睿智的決策。
  • 思維爭霸 誰與爭鋒 「國育杯」首屆思維運動會今日啟幕
    黑龍江網10月26日訊(記者 宋菲)磨礪以須,亮劍出鞘,思維爭霸,誰與爭鋒。今日,由黑龍江省教育學會、黑龍江新媒體集團、北京市國育教育科技發展中心聯合主辦,大慶市教育局、大慶市教師發展學院承辦,大慶實驗中學二部協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指導的「國育杯」首屆思維運動會在大慶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