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蕭伯納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會有悲劇發生,說到悲劇的時候,人們第一個聯想到的總是生死之事,仿佛世間最值得稱為悲劇的事情就是「死」字了,誠然死的確是一種悲劇,但是有時候生不如死,更是人間最大的悲劇。羅斯瑪尼·甘迺迪,她出身名門,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妹妹,但是智力低下,被父親騙上手術臺成智障,在精神病院度過了20年。
1918年的一天,羅斯瑪尼·甘迺迪的母親感覺到了今天的不平凡,她的肚子忽然劇痛起來,她明白自己即將要生產了,便讓家中僱傭的護士給接生的大夫打了個電話,甘迺迪的母親對這個大夫極其信任,自己前兩個孩子就是由他接生到這個世界上的。等來等去,孩子即將要出生了,大夫卻還沒有來,把僱傭的護士也急的團團轉,最後那個護士出了個壞主意,為了等到大夫來接生,她讓甘迺迪的母親夾緊雙腿。
護士這個主意害了羅斯瑪尼·甘迺迪的一生,她在母親的產道裡待了兩個多小時,才被趕來的醫生接生下來,而那兩個小時裡,羅斯瑪尼·甘迺迪因為大腦缺氧,已然和正常的孩子不同了,但是甘迺迪夫婦卻沒有過多關注羅斯瑪尼·甘迺迪,直到小學智力測試的時候,她的智力被測出來只有七十。
老甘迺迪覺得非常丟人,自己和妻子都是心智健全的人,怎麼可能生出一個智障女兒呢?於是老甘迺迪把他的女兒丟去了特殊寄宿學校,並且不再來探望她,羅斯瑪尼·甘迺迪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畢竟她是一個智力只有70的小孩子,只是隱隱約約明白自己不再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護了。
漫長的時光讓羅斯瑪尼·甘迺迪感受到了孤獨,但是上帝對她也許是眷顧的,讓她再一次和家人重聚,1938年她的父親成為駐英大使,全家人匆匆前往英國,她在英國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因為在英國的時候,她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女兒除了反應慢一點,其它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於是羅斯瑪尼·甘迺迪重新獲得了父母關注的目光。
但是好景不長,二戰爆發的時候,老甘迺迪舉家回到了美國。在戰時的時候,官員總是格外忙碌,並沒有心思照顧家庭,羅斯瑪尼·甘迺迪也重新回到了以前的寄宿學校,但是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叛逆,在這個年齡的羅斯瑪尼·甘迺迪學壞了,經常和同學們酗酒,抽菸,而老甘迺迪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卻是自己女兒的行為會不會影響自己的仕途?他做了一個決定,要讓女兒變乖,變聽話,他找醫生為女兒做了「額葉腦白質堵截手術」,手術其實就是切除腦內的神經,以前給精神病人實施的一種手術。
手術後的羅斯瑪尼·甘迺迪的確不再和同學們酗酒、抽菸,因為她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智障,老甘迺迪看著女兒的變化,害怕自己對女兒做的事情暴露,最後將女兒秘密送入了精神病院,羅斯瑪尼·甘迺迪,在花樣的年華裡卻在精神病院這種生不如死的地方待了二十年……
二十年後,羅斯瑪尼·甘迺迪的母親知道了真相,她將自己的女兒從精神病院裡接了回來,作為一個母親,她對於自己的女兒深感愧疚,她的愧疚影響了許多人,其中包括約翰·甘迺迪,他為了妹妹,在位時積極為殘疾人謀取福利。
結語
羅斯瑪尼·甘迺迪的一生在86歲那年劃下了句號,而她一生的經歷卻依舊讓人唏噓。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