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五年來,一系列著眼長遠的生態保護舉措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
從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進入十年禁漁期。隆冬時節,以往正是長江捕撈的高峰期,昔日大小漁船穿梭的場面已經不復存在。
多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長江生態功能嚴重退化,白鰭豚等珍稀動物功能性滅絕,魚類資源嚴重枯竭。這讓很多土生土長的漁民都為之擔憂。
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從2017年開始,國家在長江重點水域推行禁漁退捕,23萬多漁民陸續上岸轉產。中央財政下撥92億補助資金,各地配套114.6億元,提供公益崗位,扶持漁民發展產業、創業就業。李漢生拿到了十幾萬的安置補貼,社保兜底讓他少了後顧之憂,他也從昔日的捕魚人變成了如今的護魚員。
五年來,從岸線整治、水土保持到生態修復、增殖放流,一系列保護措施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轉折性變化。
上遊赤水河,特有魚類種類增加到30多種,長江幹遊重慶段新孵化4000多萬魚苗。中遊石首麋鹿保護區,最近新添了200頭麋鹿寶寶,種群數量已過千。長江北岸漲渡湖溼地,數萬棵池杉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眾鳥棲息。長江流域再次成為多樣性生物聚集的樂園。
2020年,長江幹流全面達到Ⅱ類水質,曾經難覓蹤跡的瀕危物種江豚也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再過兩個多月,我國首部流域保護法——長江保護法將正式施行。未來,長江全流域將整體聯動、協同保護,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合力。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母親河造福子孫後代的長江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央視《新聞聯播》、生態環境部
↓↓↓可能你還想看↓↓↓
這條推送努力了一年,盤點2020年「上海水務海洋」最關注西藏南路上水管搶修預計今夜完成,力爭明早恢復交通學習進行時⑪ | 水務海洋系統「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徵文活動」優秀作品展親水Vlog | 潮起東方岸 「滬水小姐姐」帶你共赴一場影像盛宴寒潮將至,水管凍住怎麼辦?這份「寶典」請收好原標題:《央視《新聞聯播》:留一江清水 惠澤子孫萬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