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礦集團 企業混改

2020-12-14 中華網山..

01

國營醫院移交3年沒成功

何去何從員工一臉懵:就想早點退休

2017年,國務院國資委、中央編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對國有企業辦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施行分類處理,分類施策,深化改革,,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山東省也出臺相關通知,全力推進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經過幾年的努力,這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不過,有的企業在推進這項工作時還存在困難。

棗莊礦業集團是山東能源集團的權屬企業,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隸屬於該集團管理。記者走訪發現,截至目前,醫院仍沒有完成移交工作。

2018年4月10日,北大醫療產業集團與棗莊礦業集團共同成立了山東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棗礦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棗礦集團棗莊醫院也最先開展了合作試點,北大醫療產業集團與棗莊礦業集團雙方各持有50%股份。記者調查發現,棗莊醫院也並沒有完全脫離棗礦集團。

2018年4月20日,兗礦集團與新裡程醫院集團籤約,按市場化原則對兗礦總醫院進行改革重組,對東灘醫院等採用了託管模式。但記者了解到,2018年託管至今,並沒有進行移交。職工醫院的負責人透露,即使在託管期間,人事關係和財務也都在兗礦集團下屬煤業公司。

記者同時了解到,新裡程醫院集團的託管期將在2020年12月31日結束,雙方自2018年建立託管關係至今,關係一直沒理順,移交工作困難重重。

「要是歸兗礦就是國營醫院,要是歸新裡程就是民營醫院。」兗礦集團東灘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還有一個月託管就到期了,但他們卻還是一頭蒙。「我們現在都弄不懂,我們現在就想著早點辦退休。」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是不是很有必要,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高長生表示:越往後有些硬骨頭越要啃。

具體問題現場問政山東能源集團,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希勇表示:兗礦集團東灘醫院進行了順改,但是兗礦集團東灘醫院因為人員多,在託管方面沒有達成很好的一致,我們積極與合作方協調,在託管的試行期到了以後,把人財物完全交給運營方,這項工作年底前能夠全面完成。棗礦醫院比較複雜,出現了債務危機,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協調對方,爭取一季度末把這個事解決以後,實現整體改革任務移交。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困難重重,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高長生表示: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說起來難點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資金落實比較難,二是人的安排也是很難,第三協調上有一定難度。因為重組確實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停滯不前、久拖不決,我們會後同有關方面形成工作專班,儘快拿出一個可操作性的方案往前推進,對於這件事情,我想我們爭取三個月能夠有一個突破。

02

企業混改幾經「難產」

省國資委:工作不深不實不細

企業改革攻堅行動提出,山東省要在國企混改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根據山東省省屬企業混改三年計劃,到2021年年底,省屬國有企業混改戶數和資產佔比要達到「雙75%」。這項改革在整體取得較大進展的同時,有的企業也遇到一些問題。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

2018年,作為山東省國資委第一批員工持股試點企業之一,魯華能源集團旗下的魯華生物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拉開序幕,並在當年實施了增資擴股項目。但是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後,卻發生了無人摘牌的情況。

不僅如此,在國企改革中,一些程序性的限制也增大了混改工作的難度。山東魯華龍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會亮告訴記者:當時,新三板股轉系統要求信息及時披露,提前披露,但是我們好多政策制定還要報集團審批,這裡邊就有一個時間上的衝突。

第一次掛牌流拍後,龍心生物調整方案,積極尋找戰略投資。今年11月進行了第二次掛牌,這次終於成功摘牌,成為魯華能源集團內部第一個完成混改任務的企業。但集團內部,其他幾家企業混改任務卻依舊「難產」。2020年11月26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披露,山東華能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掛牌轉讓,90%國有股權及101.95萬元債權轉讓方為山東魯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底價為1304.6947萬元。10月28日,這個項目流拍後第二次掛牌轉讓,底價較上次下降了133.6383萬元。

山東華能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邱玉冬告訴記者:這個轉讓方式就是競價,結果我們公司,評估價是1480萬,審計值是600多萬,在這個評估過程中,因為評估的政策讓我們集體的壞帳準備金還原了360萬,這相當於虛高。集團領導都知道,而且都覺得不合理,但是沒辦法。

評估價過高導致掛牌無人問津,而在山東魯華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如何尋找戰略投資者成了首要難題。該公司財務總監許修鋒介紹說,公司沒有專門的投資部,幾個發電機組項目正在緊張建設當中,目前公司的狀況對戰略投資者吸引力不夠大。如果現在趕緊把這些建設項目投產,產生了收入和效益,也許能賣個好價格。

短片中反映了魯華集團的三家子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遇到了問題。對此山東魯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莉表示:尋找戰投是整個混改最難的,不光是我們集團存在。去年以來集團把推進混改作為重中之重,在尋找戰投過程中遇到一些難點,主要原因:一方面三個板塊競爭性領域,這樣會帶來一定難度,另外一方面目前市場戰略投資者對公司市場能力包括合作之後的股權架構、治理結構都有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再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引進戰投,實現技術、產品、品牌、人才的提升。正是因為雙方這種訴求、需求的不同,必然導致我們雙方會有很長的協商過程。為此,我們集團成立了一個專班,多方「引戰」,今年我們與20多家戰投反覆進行磋商,經過這一年多的艱苦談判,基本都有了意向戰投。片中談到管理公司評估值過高的問題確實存在,離我們預期差距較大。

戰略投資難找、評估價存爭議、程序繁瑣,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高長生表示:為了簡化程序、讓企業能夠幹出活力,我們國資委已經三次授權放權給企業,因為要減少這種環節,同時我們要求企業集團對權屬企業也要授權、放權,實行清單和管理。從短片看我們有些企業確實沒有做到,這與我們國資委工作不深不實不細有很大關係,我們在監督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下一步我們要針對這個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找出我們的弱點。

03

青島民營校車進不了公立學校

教體局工作人員:有本事去市裡公關

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不過,有的民營企業在發展中仍然會遇到看得見但就是進不去的「玻璃門」。

劉先生在青島市嶗山區經營了一家校車服務企業。2016年後,該企業一直為青島市主城區的私立學校提供校車服務,並在2019年和2020年先後通過了青島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的年度檢查。然而,私立學校的校車需求十分有限,制約了企業的經營發展。為了企業發展,劉先生也想參與到公立學校的校車經營當中,但目前公立學校的校車是由國有企業獨家經營的,民營企業無法參與到其中。

按照《青島市校車安全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劉先生的企業具備了提供校車服務的基本條件。只要通過公立學校的校車使用許可和校車標牌審批後,校車線路就能正式投入運營。然而,3年過去了,針對公立學校的校車使用許可和標牌卻遲遲辦不下來。青島市另一家民營校車服務企業鼎盛聚力旅遊汽車有限公司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負責人告訴記者:公立的學校必須用交運,我們倒是想幹。但是政府補貼給交運集團了,誰也幹不了。

民營企業的校車能否為公辦學校提供服務呢?記者首先諮詢了青島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農村地區的公立學校現在是公平競爭,跟學校溝通好之後,只要資質齊全,就可以使用。

按照青島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的說法,校車服務企業要想辦理校車使用許可,必須由學校在審批材料上蓋章。然而實際上,想要獲得公辦學校的蓋章許可並不容易。記者來到城陽區流亭小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學校沒有權力定,是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定,我們肯定不同意蓋章,誰願意去攬這個事。對我們來說,就是聽上級的安排。而嶗山區張村河小學工作人員讓記者直接問教體局,表示教體局負責。

而作為主管部門,就給民營校車蓋章的問題,青島城陽區教體局明確表示整個青島市所有農村公立學校校車都是交運集團一家運營,建議私營的少摻和。該局工作人員交底:「你們要真有本事,就到市裡面去辦去,現在青島市全市的農村公辦學校校車都是交運一家。有錢你幹點別的,這個事風險太大。」

這讓劉先生感到很無奈。記者又將問題反映給了城陽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你們這種不在我們職權範圍之內,我們主要是管民營經濟發展的。民營企業各種各樣問題,我們也不能都給解決。我們也協調不了,因為我們不是他們的上級部門,我建議你們還是打12345。

針對片中反映的情況,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於海田表示:我認為片子中反映的把民營企業擋在門外是不對的,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都應該一視同仁。作為我們服務民營經濟部門來講,不管這個事是不是你的,都應該主動幫助企業對接相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相關問題。

具體問題現場問政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琳表示: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是全省工信系統的一名新兵,我們的主要職責就是服務民營中小企業,就是要讓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一視同仁,參加公平競爭,平等獲取市場機會。我們在區市相關部門逐步建立了工作體系,像城陽區的工信局加掛了民營經濟發展局的牌子,它的職責就有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履行職責。

04

「雙告知」卻變成「一問三不知」

市民開辦美容院半年後,

因缺證被罰款!

為了更好地扶持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發展,山東省印發了《關於「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實施意見》,要求實施工商登記後置許可事項「雙告知」制度。不過,濟南的楊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辦理相關手續的時候不僅沒有被「雙告知」,反而因為缺了一個衛生許可證還收到了罰款通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

2019年6月11日,楊女士在濟南市市中區領秀城登記註冊了一家美容店。今年1月,濟南市市中區衛生健康局對楊女士的美容店進行了檢查,發現楊女士的店並沒有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責令她立即改正。收到衛生監督意見書後,楊女士一頭霧水。楊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去辦理的時非常快,出了大門不放心我還扭過頭來再問問確定沒有什麼證件要辦了嗎?工作人員說就是工商和稅務,我才走了。

根據《關於加強濟南市市場主體事中事後監管服務平臺建設管理的通知》,「各級各部門要在7個工作日內認領、處理監管平臺推送、告知的相關市場主體登記註冊信息,並向監管平臺及時反饋市場主體審批、監管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楊女士的美容店證照不全,相關部門應該在7個工作日內對經營者進行告知提醒。而據楊女士回憶:我在辦完營業執照之後並沒有收到補證的通知。結果後期就收到了衛監所的罰款通知。這很顯然是相關部門的疏忽導致我被罰款了。

這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美容店在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營業三個月以上,應被給予警告並罰款兩萬元。楊女士說:事中事後監管平臺說7個工作日之內要對我認領,可過了半年才來罰款,這怎麼說呢。

那麼,在之前的三個月,事中事後監管服務平臺到底有沒有及時監管並通知楊女士補證呢?12月2日,記者和楊女士首先找到了濟南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只是幹活的,我們不知道。

濟南市事中事後監管服務平臺於2016年6月28日上線運行,楊女士缺證的信息按說會被推送到平臺上。但楊女士為什麼沒有得到通知呢?記者諮詢了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知:去行政審批局,它負責推送,我們現在不負責登記了。這個平臺各個部門用不用,說不好。

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事中事後監管服務平臺上的信息應該由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推送,但當記者詢問濟南市市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相關業務時,竟然得到了這樣的回答:我不登那個網站,我不太清楚。你要問我這個平臺他們誰推送的我也不知道。

那麼,「雙告知」制度在省內其它地方的落實情況又怎麼樣呢?記者來到了聊城市茌平區和泰安市東平縣,同樣以「要辦美容店」為由進行了諮詢。結果「雙告知」變成一問三不知,那麼當地「事中事後監管平臺」有沒有及時進行監測並通知企業呢?聊城市茌平區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系統辦了許可證的,我們可以看見。當記者問道:那些沒辦證的上哪看?工作人員說:那是審批局的事,你讓審批局看。

最後,記者又找到了聊城市茌平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這邊只負責審批發證,監管部門是市場監督管理局。

楊女士在辦證時沒有被告知還需要辦衛生許可證,還為此要罰2萬元。現場連線濟南市市中區,區長翟立波表示:因為這個事情給楊女士造成了工作生活上的不便,作為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我要向楊女士道歉。如果我是楊女士的話我也覺得有點冤的。這個結果的造成還是我們的責任,不是楊女士的責任。這裡面體現了我們幾個工作的短板,第一培訓、制度不到位,第二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缺失,第三個涉及到「雙告知」的制度流程要做到督查。

「雙告知」變成一問三不知,對此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侯成君表示:整個辦理平臺的標準化、一體化在今年8月1號實施,在實施之前,對我們窗口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化以後,必須明確許可事項是什麼,才能告訴登記人員。片中反映了我們窗口人員業務不熟悉,責任心不夠。我們要讓「事中事後監管平臺」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讓「雙告知」的落實更加到位。

(來源:問政山東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林立剛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

相關焦點

  •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向永鋒鋼鐵學什麼?
    2020年12月30日,山東能源集團2021年度工作會議邀請永鋒集團作了經驗介紹,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號召各單位向永鋒學習。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孝孔近日提出要開展「對標先進、對標永鋒」活動。一時間,「永鋒」在棗礦在山能成為「熱議詞」。永鋒是誰?
  • 天津市管企業混改再傳佳訊 中環集團混改成功落地
    天津市管企業混改再傳佳訊,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功摘得中環集團100%股權,中環集團成為天津市第17個成功混改的市管企業。中環集團歷經多次變革,於2002年完成集團企業化改制,主導產品為太陽能和半導體用矽單晶及矽片、印刷電路板等。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全市20家市管企業成功混改:為企業轉型升級...
    業內人士稱,天津醫藥集團的混改成功,將顯著提升其科技創新與市場化運營能力,為其實現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這是我市第20家成功混改的市管企業,至此,全市市管競爭類企業完成混改的已佔總數的83%。  天津醫藥集團是我市國有大型綜合性製藥集團,前身為成立於1979年的天津市醫藥管理局。
  • 中鋼集團實施混改 中澤集團參與中鋼吉炭混改
    摘要 【中鋼集團實施混改 中澤集團參與中鋼吉炭混改】央企中鋼集團與民企中澤集團9日在北京舉行吉林炭素有限公司混改成功暨管理權移交儀式。這是繼去年成功重組吉林鐵合金公司後,中澤集團又一次參與國企混合制改造。
  • 勠力同心 煥然一新──新天鋼集團混改後的變化紀實
    從混改前每月虧損7億元到今年7月份當月實現利潤5.5億元;前三季度噸鋼可控成本下降261元,比年度目標多下降61元;混改一年多以來,職工收入平均增長30%;8月份,旗下的天鐵公司單月利潤創出歷史最高紀錄,天鐵目前煉鋼成本每噸與行業標杆企業的差距在91元,而在剛剛混改的2019年2月,這個差距是727元……這是新天鋼集團最新出爐的數據
  • 勠力同心 煥然一新 ──新天鋼集團混改後的變化紀實
    91元,而在剛剛混改的2019年2月,這個差距是727元……這是新天鋼集團最新出爐的數據。「新天鋼集團自2019年初混改轉型成立以來,在一年半時間裡,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無論是環境、指標,還是人心、信心,都煥然一新。」新天鋼集團董事長丁立國如此評價這家新公司。這樣的變化是怎麼獲得的?新天鋼集團副總裁劉國旗總結是來自「心、新、薪」的三個依靠。
  • 勠力同心 煥然一新——新天鋼集團混改後的變化紀實
    從混改前每月虧損7億元到今年7月份當月實現利潤5.5億元;前三季度噸鋼可控成本下降261元,比年度目標多下降61元;混改一年多以來,職工收入平均增長30%;8月份,旗下的天鐵公司單月利潤創出歷史最高紀錄,天鐵目前煉鋼成本每噸與行業標杆企業的差距在91元,而在剛剛混改的2019年2月,這個差距是
  • 打響青島國企混改「第一槍」!雙星集團擬打造「千億」級規模企業
    雙星集團全部股權劃歸青島城投據悉,雙星集團於2019年10月8日正式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青島市國資委發布《青島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項目書》後,24個市屬企業集團中首家正式啟動混改的企業。青島雙星混改為青島傳統產業國企打「樣板」《項目書》披露的24個青島市屬企業混改招商項目,涉及多家旗下坐擁上市公司的集團,包括雙星集團,另外還有海信集團、青島啤酒集團、澳柯瑪集團、青島港集團。此外,華通資本、青島國投、青島城投等龍頭企業均位列其中。
  • 重慶首家市屬國企集團混改成功
    4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國資委獲悉,重慶商社集團日前已完成工商變更,物美集團、步步高集團正式成為商社股東。  這標誌著重慶首家市屬國企集團層面混改取得成功。對全國零售行業而言,這也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資源整合。
  • 海泰控股集團、泰達控股與上實集團籤署天津信託混改協議
    圖為天津信託混改協議籤約儀式。天津高新區管委會供圖海泰控股集團、泰達控股與上實集團成功舉行天津信託混改協議籤約儀式4月20日,海泰控股集團、泰達控股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舉行天津信託混改協議籤約儀式。
  • 德龍集團出資200億元 新天鋼集團開啟混改
    德龍集團出資200億元 新天鋼集團開啟混改 來源:人民日報 • 2020-09-04 14:22:15 不到一年,鐵產量、鋼產量、總產值分別增長23%、30%
  • 94億元,天津信託混改成功引入上實集團
    4月20日上午,海泰控股集團、泰達控股與上實集團舉行天津信託混改協議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國企混改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實現「雙戰雙贏」,是天津首例競價摘牌的市管企業混改項目,也是天津首例溢價的市管企業混改項目。
  • 匯聚科技創新合力 服務混改企業發展——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匯聚科技創新合力 服務混改企業發展——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成立 2020-12-0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混改企業:用人新機制 激發新活力
    內容提要:5月8日至5月11日,天津一商所屬8個企業分別舉辦總經理競聘大會,標誌著混改後的天津一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天津北方網訊:5月8日至5月11日,天津一商所屬8個企業分別舉辦總經理競聘大會,標誌著混改後的天津一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中央企業第八屆混改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證網訊 (記者 劉麗靚)10月29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主辦,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市場服務專業分會、北京九匯華納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央企業第八屆混改工作暨第六屆投資研討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
  • 成功參與天津住宅集團混改,上海建工集團加速全國化布局
    來源:一財網8月19日下午,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在天津迎賓館會見了上海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徵一行,雙方就天津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及天津國資混改等深入交換了意見。會見前,在康義等領導的見證下,上海建工集團與天津津誠資本舉行了天津住宅集團混改項目換約儀式,標誌著天津住宅集團混改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王牌裝備製造業的混改啟示:市場對混改還有三大期待
    根據國資委公布的信息,從產權層面看,截至2017年底,央企和各級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戶數佔比達到69%,省級國企混合所有制戶數佔比達到56%。 過去幾年中,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先後確定四批混改試點名單,前三批涉及企業50家,2019年確定的第四批企業超過100家,並定位於「擴數量」和「擴領域」。同時,政策層面也在不斷完善。
  • 中環集團超百億混改項目落定 TCL科技最終勝出
    7月15日晚間,TCL科技(000100)、中環股份(002129)、天津普林(002134)三方均發布公告,通過競價,經評議小組評議並經轉讓方確認,TCL科技成為中環集團混改項目最終受讓方。
  • 天津信託混改落地 上實集團摘得77.58%股權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天津信託混改正式落地。4月20日,海泰控股集團、泰達控股與上實集團舉行天津信託混改協議籤約儀式,上實集團合計以94.09億元的價格,摘得天津信託77.58%股權,這是天津市首例競價摘牌的市管企業混改項目,也是天津市首例溢價的市管企業混改項目。
  • 徐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打贏混改「淮海戰役」 劍指「珠峰...
    當年9月22日,徐工有限混改工作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推動後「靴子落地」,與10餘家戰略投資者籤約,完成了210餘億元的引資工作。自此,公司由100%純國有的老國企,轉變成了一個嶄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混改工作曾被徐工有限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稱為「是一場關乎生死的改革,也是我要攻堅的一場『淮海戰役』」。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混改落地是否意味著已經打贏了這場「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