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西遊記》的人,可能會問一個問題——孫悟空為什麼不找如來報仇?其實,這個問題是不存在,在《西遊記》裡,如來和玉皇大帝都是兩個虛無的人,但又實實在在與孫悟空有關。玉皇大帝在天上,在孫悟空的上面,代表壓迫,束縛,這也是孫悟空為什麼反抗玉皇大帝的主要原因。
這就像是蠶蛹被繭子包裹著,它要做的就是掙脫掉它,破繭成蝶。
而如來,在西天,在靈山,在花果山的西邊,在遠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孫悟空去西天取經是一份事業,而如來,便是這份事業的象徵。
《西遊記》可以分為三個世界,這三個世界的代表地方是花果山、天庭、西天。
孫悟空出生在花果山,由一塊石頭卵化,天地便是它的父母。從孫悟空由花果山去往三星洞求道是一個階段,也是我們所經歷的階段,從孩子時期到青年時期。
孫悟空學業有成之後,回家闖蕩。有一句話說得好,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孫悟空憑一身武藝在家混得風生水起。
我們也一樣,從大學畢業回來,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和家鄉的髮小一起玩。由於我們是大學生,不管幹什麼,他們總是高看我們一眼。
而這一階段,也是孫悟空不務正業的時候。
其實,一個人過得越舒適,就會越自大。孫悟空一直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受人尊敬,高人一等。但實際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東海龍王不知道他,十殿閻羅也不知道他。也是在這個時候,孫悟空第一次內心受到打擊。
孫悟空就像是一個村裡的孩子,一身武藝,卻英雄無用武之地。當初,他一直在花果山,吃一些野桃子,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可吃了蟠桃之後,才發現自己活得很簡樸。
於是,他為了活得更好一些,就要做一些事,能融入天庭這個世界裡。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孫悟空和很多普通人一樣,總想著一夜暴富,「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但實際上,孫悟空處處碰壁。如來問孫悟空,你憑什麼做三界的大帝,玉皇大帝經歷過那麼多劫難才換來的,你呢。
孫悟空比玉皇大帝能耐大嗎,或許大,就相當於一個企業老總,他玩遊戲還沒有一個小學生玩的溜,讓馬雲去寫程序,他可能連一個沒畢業的大學生都不如。
身份並不代表能耐,但身份的轉變卻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這也是九九八十一難,師徒四人要一步一步地走去。到了流沙河,孫悟空不背唐僧過河。
西天之路,並不是孫悟空不行了,而是他需要一步一步的證明給上面的人看——我已經可以融入你們的世界裡了。
如此,孫悟空為何還要找如來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