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秘密森林》播出時,很多觀眾很難想像,這是一個編劇的處女作。李秀妍原本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有一天覺得自己應該去寫電視劇,於是辭掉工作專職寫作,一出手就是巔峰之作。在當年的百想藝術大賞上,李秀妍憑藉《秘密森林》拿到了最佳編劇獎,頒獎詞寫道,「以出色的筆法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她的處女作,以精妙的結構描寫了檢察官內外的權力關係,被評價為編寫了韓國體裁劇的新歷史。」當時,韓國電視評論人認為,韓國權鬥劇,分為《秘密森林》之前與之後。
真有這麼好?筆者曾與編劇朋友有過討論,大家的意見還蠻一致的:《秘密森林》的風格絕大多數編劇都駕馭不來,好作品很多,但它是少數那一類;並且《秘密森林》值得花時間細看細品,看得越細越能察覺到它的好。
三年時間過去了,李秀妍帶著《秘密森林2》歸來,依舊是觀眾熟悉的演員陣容。10月4日晚,《秘密森林2》以創下自身最高收視紀錄的成績落下帷幕,可以負責任地說:《秘密森林2》依然是一部神劇。
《秘密森林2》海報
《秘密森林2》神在哪?
要更容易地進入這一季的劇情,有必要了解該劇涉及到的現實大背景,即韓國文在寅總統2018年起開始著力推行的警方和檢方偵查權調整改革方案。這是《秘密森林2》的主題。
韓國檢察官權力之大是眾所周知的。雖說韓國也是三權分立,但檢察廳一直是相對獨立、缺乏制衡的系統,檢察官的權力凌駕於警察之上。檢察機關是唯一的偵查主體,警察的職能只能是輔助檢察的偵查,不能脫離於檢察官獨立辦案,是否調查、或者什麼時候終止調查,都是檢察官說了算。
檢察官一家獨大,警界人士自然很不爽,更嚴重的後果是,缺乏約束的權力極易導致腐敗。比如有的檢察官被財閥所收買,成為權力的鬣狗。而一旦檢察官想要整誰,他也能雞蛋裡挑骨頭讓你不太好過。
韓國此前有過幾次司法改革,但都無功而返,這一次文在寅下決心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其改革目的是將案件原始偵查權和終結權移交警方,削弱檢察系統的權力,讓警察與檢察官相互制衡、相互協作。
現實中,文在寅的改革面臨重重阻力,政治鬥爭相當激烈,讀者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尹錫悅、曹國、秋美愛等韓國政壇人物與文在寅的關係,以及他們在這次改革中經歷的風波,就能理解政治博弈的暗流湧動、刀光劍影。
《秘密森林2》聚焦這一段正在發生的權力鬥爭,想像一下,大多數編劇會怎麼寫?
韓國影射或針砭公檢法腐敗與財閥為富不仁的影視劇真的是汗牛充棟,幾乎每一年都有那麼一兩部爆款影視劇在「自黑」,《不當交易》《重擊》《老手》《局內人》《隧道》《王者》《輔佐官》等等,都值得一看。這些作品各有各的好看,但它們又不約而同有著相似的特點:強情節、強衝突、強懸念、強反轉。編劇更多是以高度濃縮的戲劇化情節體現權力的博弈,劇情有時也不免帶有誇張或獵奇色彩,其目的是簡單粗暴地給觀眾傳遞一種刺激的情緒。
在觀眾的一般想像中,既然是檢察廳與警察廳的博弈,那麼《秘密森林2》走的應該是那種強情節強衝突的路線,直接呈現高官的鬥法。但《秘密森林》兩季都不是這一寫法。它之所以被認為「編寫了韓國體裁劇的新歷史」,就在於劇作的創新:小切口,節奏不快但綿裡藏針,不那麼重視高潮迭起而更注重劇情推進上的細密紮實,形散意不散。
黃始木(曹承佑 飾)
《秘密森林2》切入口很小,就如同要走入權力腐敗的秘密森林裡,它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羊腸小道,一點點深入森林腹地。
劇集一開篇是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溺水案。三個大學生自駕到海邊玩,但其中兩個酒後溺亡,周遭沒有監控,一切看起來就只是個意外。但黃始木(曹承佑 飾)和韓汝珍(裴鬥娜 飾)調查後發現,有個財閥二代拔掉警戒線,才導致學生闖進禁區溺亡。正當兩人在持續調查時,檢察官已經迅速對案件做了判定——財閥二代與溺亡案無關。
韓汝珍(裴鬥娜 飾)
兩人很快發現貓膩,財閥二代的律師是前法官,而韓國司法權又有「前官待遇」的潛規則,即前官在辦事的時候,以前的同僚、後輩難免會提供便利。財閥二代明明有責任,但檢察官做出終止調查的決定,你警察也沒轍。
韓汝珍的上司崔炳(全慧珍 飾)敏銳地抓住這一機會,她高調慰問死亡大學生家屬,並在記者面前向檢方發難,指責檢方握有調查終結權,才導致該案草草結案,冤情難伸。輿論自然將矛頭指向檢方,要求調整檢警調查權分配的呼聲漸高。
崔炳(全慧珍 飾)
從這個小切口,劇集就切入了檢警矛盾這一內核。之後檢警雙方答應開會對調整事宜進行談判,黃始木和韓汝珍各自隸屬不同的陣營。他倆相對「心如止水」,還能夠秉公說話,但他們各自的上司以及檢警的高官免不了有各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檢警矛盾
如果觀眾期待的是各種戲劇衝突,那期待會落空。因為《秘密森林2》的節奏不快,該劇的臺詞密度極高。這並非編劇偷懶,起承轉合都靠臺詞說,而是編劇在臺詞內部布滿機鋒和陷阱,言語的交鋒充分體現著海明威的冰山理論:說出其中10%,底下藏著90%,時不時需要暫停咂摸。
有些時候,編劇也有意以一些充滿日常氣息的臺詞,來平息高潮戲份的抓馬色彩,製造出反高潮的戲劇效果,既能讓觀眾感受到劇中人物就在我們身邊,也會因為出人意料讓人稱奇。就像14集的大場面上,一身正裝的崔炳卻在車內叮囑孩子:不管多晚回去我都會檢查作業。
一門心思想要往上爬的著名牆頭草徐東載(李俊赫 飾)自然不會放過藉由檢警矛盾往上爬的機會,做事一向認真心細的他找到了警察的兩個「黑料」,一個是從不飲酒的現律師、前檢察長樸光秀酒駕猝死,警局草草結案;另外一個是派出所警員自殺身亡,有可能是涉黑同僚下手。
徐東載(李俊赫 飾)
如果檢方能夠抓住警方的把柄,再把輿論做大,那麼談判就對檢方有利。黃始木遂著手對這兩個案件進行重新調查。在此過程中,徐東載被綁架且失蹤,檢警雙方找尋徐東載。
從溺亡案,到徐東載發現的兩個有隱情案件,再到徐東載失蹤案,構成《秘密森林2》的劇情結構。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案件都不「大」,沒有動不動就涉及到國會選舉、總統選舉,對案件的重新偵查也是不疾不徐、層層推進,沒有太多的反轉和高潮。可認真一看,這每一起案件又與檢警之間的權力博弈息息相關,差別僅在於,到底是誰做的局,幕後黑手是警方還是檢方,或二者同流合汙。
更妙的是,《秘密森林2》劇本上的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前後勾連。劇情進行到13集時,編劇掉個頭與一開篇的大學生溺亡案實現了匯合;到了大結局時,才揭曉前檢察長猝死案背後,檢警與財閥的黑暗勾當。這些充分佐證了《秘密森林2》沒有太多閒筆,處處都有冰山。整部劇的節奏從容不迫,觀眾只有在大結局回望時,才能感受到它整體氣質的融會貫通、酣暢淋漓。
沒有閒筆,也沒有工具人,幾個主要角色更是深入人心。黃始木、韓汝珍就不必說了,徐東載就是職場上大多數人的縮影,我們嘲笑他的圓滑、投機、四處鑽營,但他的卑微、認真、沒有後臺竭力往上爬的模樣又讓我們心有戚戚、心生憐憫。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李秀妍筆下的女性角色。她們從來不是「麻煩的存在」,無論是韓汝珍,還是永恩秀、崔炳,她們各有性情,各有不輸男性的光輝。這一季韓汝珍經歷了痛苦的成長,「請好好保重」。
《秘密森林2》無意在檢警之間選邊站,就像李秀妍所說,「本劇是從警察和檢察機關的調查權爭論開始的,不能輕率地從兩個中選擇一個」。編劇帶著觀眾走入權力的秘密森林,看到它的盤根錯節,看到它的根部是如何慢慢腐爛的,劇集也由此成為「永不停止的耳朵和眼睛,在極為頑固的制度圈下,成長為健康的參謀」。
因此,雖然《秘密森林2》沒有一個爽感的大結局——這才是現實,但我們知道,有針砭、有反思、有堅守,情況就不會一直糟下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