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00後是看喜羊羊長大的話,那90後的童年裡,一定有過韓劇的身影。在影視管制還沒這麼嚴格的時候,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安徽衛視,甚至中央8套,都曾經引進過風靡一時的韓劇。
中央八套引進《人魚小姐》(2004年)
湖南衛視引進《大長今》(2005年)
這麼多年過去了,電視臺已經不再播出韓劇,但是看韓劇的觀眾卻從來沒有減少過。繼為10周年臺慶拍攝的《信號》引起大熱之後,tvN今年又出一部《秘密森林》,豆瓣評分高達9.3分。
《秘密森林》繼承《信號》的模式:「 第一,卡司強大。」請到了常年混跡國際影壇的裴鬥娜當女一。「 第二,現實題材。」和《信號》一樣,都是圍繞公檢法展開的劇情,大篇幅地去影視化韓國當代政界或者媒體的負面,引得觀眾共鳴。「 第三,劇本紮實。」從第一集開始就保持快節奏的故事進度,環環相扣,讓人看的喘不過氣。
左: 檢察官黃時木(曹承佑飾) /右: 警官韓汝珍(裴鬥娜飾)
不過這幾點似乎已經成為現代韓國影視作品的流水線模式。對於現在的韓國影視行業來說,做好好作品已經不是問題,如何讓好作品被更多觀眾看到才是更重要的。當然這又是另一個討論的點,對於韓劇來說,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這麼好看,或許才是觀眾最想知道的。
提到韓劇大家第一反應都是甜蜜的戀愛。比如霸道總裁失憶,愛上土鱉村妞,又或是白富美和窮藕貌蝗菀鬃叩揭黃穡峁挪喚黽儀釗順蠡溝昧稅5欽餳改曜魑蟮縭猶ㄖ壞tvN卻出了幾部並非瑪麗蘇題材的作品,除了在韓國國內收視大熱,在中國也受到了很多觀眾的推崇。大家忽然有了新的感受:原來不談戀愛的韓劇,也可以這麼好看。
《Signal》(2016年)
題材永遠是觀眾嘗鮮的一把勺子
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看任何影視劇就像喝一碗湯,沒看劇情簡介之前誰也不知道這道湯是什麼味道。一個足夠吸引人的題材就是往觀眾手裡放了一把勺子,讓觀眾自己選擇去嘗鮮。
《秘密森林》這部現實題材的作品投射的是整個社會,是「整個韓國社會精神、文化、理想、性格、希冀、焦慮的共同體,」它完整而又真實地將韓國的現狀表現出來。作為影視劇,必定會有其誇張之處。但正是這種以小見大的影視作品,即使管中窺豹,也能表達這一代韓國觀眾所關心的東西。
好比前些天引起熱議的《我的前半生》,觀眾都能在這樣的題材裡找到當下生活的類似,尋求內心的共鳴。對於近幾年的韓國民眾來說,動蕩的政局、膨脹的經濟、無作為的政府公職人員等等,這些都是民眾的怒意所在。
《秘密森林》放眼整個檢察院,以一樁兇殺案入手,從千絲萬縷的線索中挖出那一根最終的刺。檢察院裡的高官與商人相互勾搭,收受金錢、肉體的賄賂,警局高官沆瀣一氣,公檢法不作為,在一樁並不困難的兇殺案上展現出相互推諉、浮躁的辦事能力。而男主角黃時木面無表情卻滿腔正氣,他的眼裡只有真相,甚至想要以一己之力撼動整個政府的現狀。
這樣一個孤立無援的角色是民眾投放的希望,他更像觀眾的一隻眼睛,替代觀眾去窺探當下的韓國政界的黑暗。他用一己之力去抵抗貪汙腐敗,這種大無畏是一種精神化身,是現實的民意所在。但最終他還是被調職,那些他想要連根拔起的蛀牙,藏在黑暗的角落裡,繼續虎視眈眈地蠶食著一個政府的信念。這和當下韓國民眾的感受不謀而合,他們對政府的憤怒最終都只是無能為力。
政策支持才是第一生產力
韓國影視行業佔全國的GDP相對其他國家都要高。國家大力發展文化影視行業,不管是偶像團體的對外輸出,還是韓國犯罪片在國際影壇的一席之地,這些都是在政策開放之後逐漸成長起來的。韓國影視市場有今天的成就,國家政策是第一生產力。
80年的韓國,不管是社會還是電影行業都經歷著巨大的變化。總統樸正熙被暗殺,第三共和國的獨裁就此終結,韓國整個社會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和民主的表達。自由的思想滲透到文化運動上,除了繪畫、音樂、戲劇,電影也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從80年代起,韓國政府多次修改《電影法》以尋求電影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1984年,第五次修訂電影法,直接取締審查,但此後的一頓段時間內市場湧入大量情色電影,其他類型好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數。
1998年,韓國政府痛定思痛,出臺分級政策,給影視劇更大更廣的空間,至此韓國影視行業真正進入全盛時期。在我國國內的網劇因為出現血腥、鬼怪等而被廣電總局直接封禁的時候,韓國影視行業在自由的創作環境中穩步前進。電影《熔爐》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在上映之後引得整個社會的關注。在所有創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韓國成立新的青少年保護法,也就是「熔爐法」。這是韓國「電影表達國家,電影改變國家」的一大壯舉,也足以看出,現實題材的作品對於整個韓國影視的重要意義。
《秘密森林》作為一部電視劇,它的血腥暴力鏡頭並不多,其尺度更大之處反而是對公職人員的表現上。收受賄賂,嫖娼,相互包庇,這些都是反政府的表達,是直接向公信力宣戰。
和今年大熱的《人民的名義》一樣。但讓《秘密森林》更好看的不同之處在於,韓劇中並沒有出現侯亮平這樣一個幾乎完美的人物,更沒有出現太多生硬的說教。《秘密森林》裡的黃時木,是一個面無表情的面癱,在第一集發現屍體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把死者的母親鎖在門外,原因並不是怕對方傷心,而是害怕有人破怪現場。這是一個並不完美也不是那么正面的角色,但卻是這部作品中「政治正確」的化身。
政策的支持讓韓國影視劇的創作更加自由,也更加多面。不能說出來的作品都是好作品,但的確給了好作品出現的更多可能。
行業風氣讓作品成功了一半
大多數觀眾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大陸影視圈的風氣真的不如韓國,甚至連港臺都比不上。比如看真人秀《花兒與少年》,在眾多真人秀中相對比較真實,可以試探性看出一些各個明星的真實性格,或者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不難發現,港臺藝人普遍比大陸明星獨立,更合群,更能為隊友考慮。而儘管網上爆出某些明星摳圖倒模等等之後,人們依舊沒有發現這一點。
韓國演員的敬業國內觀眾並不陌生,而觀眾不知道的是,即使是當紅的韓國影星在一部作品中能拿到的片酬佔整部作品的比例都很低,國內某網劇,投資1個億,男主角一個人拿5000萬,一半以上的錢花在片酬上,最後製作和特效都爛的令人髮指。在投資分配上,很明顯韓國影視行業的投資模式更加健康,也更具備生產出一部好作品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韓國電影從業者的門檻和素質都普遍高。在韓國想要成為電影導演,除去在片場摸爬滾打等待出頭之日這條路之外,你只能和奉俊昊、李滄東等等導演一樣,首先要是專業院校畢業。而這些學校的畢業條件比國內研究生畢業還要嚴苛,必須滿足以下之一的條件才能順利畢業當上導演。
韓國演員也一樣,即使是目前最一線的明星,不管是演戲還是商演,報酬都沒有我國國內二線演員多。演員的片酬通常只佔一部作品投資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像國內一樣,演員片酬獨佔大頭。
《秘密森林》的女一號是出演過《雲圖》等好萊塢大片的裴鬥娜,主要活躍在大銀幕上。在國內的地位橫向對比話應該類似章子怡。想像一下章子怡主演《人民的名義》是什麼場景。而裴鬥娜拿著電視劇的片酬,發揮出了銀幕的水準。其他演員更不用具體,為一部作品自降片酬都是常有的事。
導演文化素養和專業水準高,演員敬業,劇本紮實,投資比例合適,每個崗位的每個人從方方面面維護著好的行業風氣,一部作品在這樣的環境中創作、出生,怎麼會差呢。
儘管整個韓國影視行業在這幾年都進入了某種瓶頸。他們沒有中國這樣龐大的、深不可測的電影市場,一方面面臨著好萊塢勢不可擋的文化入侵,另一方面韓國本國觀影人群幾近飽和,票房難出更大的可能,收益回報低。但即使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韓劇還是保持著最認真的製作態度,去嘗試新的可能,試圖帶給觀眾不一樣的作品。
《信號》的大熱或許有人說是偶然,那《秘密森林》的出現則是偶然的必然,也許在幾個月之後,觀眾的網上討論的又會是另一個神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