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師生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陳望道》在相輝堂上演

2021-01-10 東方網
復旦師生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陳望道》在相輝堂上演

2018/11/21 12:53:00    來源:青年報    作者:劉昕璐    選稿:蔣昕婕

  

  復旦師生在舞臺上動情演出。通訊員鍾晨洲鄭紫嫣攝

  復旦師生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陳望道》日前在相輝堂上演。《陳望道》大師劇由「共產黨宣言」「愛在三十年」「復旦之名」等七幕展開,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展現宏偉的歷史畫卷和大師的時代剪影,以生動可視的方式詮釋真理與初心,帶領觀者走進復旦老校長的精神世界。

  陳望道是中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語言學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等職。他最早用中文全文翻譯、介紹《共產黨宣言》,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最早的7個發起人之一。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陳望道為中國的新文化事業披荊斬棘,嘔心瀝血,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第一幕正是講述經歷「一師風潮」後的陳望道回鄉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這段歷史事跡。劇本以錯落的時空感表現這一場面,舞臺一側是身處柴屋、辛勤翻譯的陳望道,而另一側則是象徵不同階層身份的演員們,他們以充滿儀式感的方式共同演繹《共產黨宣言》的經典文本:「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觀眾們紛紛表示,柴屋勤譯的經典場景閃耀著陳望道先生的信仰光輝,時空錯落的舞臺表現方式增強了感染力和代入感,充滿力量感的宣誓令人感到初心的可貴。

  據了解,大師劇《陳望道》也囊括了陳望道任教復旦、社會交往等內容,同時注重表現院系調整的部分。

  通過自編自演和自我教育的大師劇也是深度文化浸潤的一次嘗試。青年報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弘揚老校長精神,繁榮校園文化,提升書院學子文化藝術涵養,在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指導下,書院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項目於2017年正式啟動。

  大師劇《陳望道》是任重書院推出的精品劇目,是書院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生入學教育的一種新形式。去年,《陳望道》於迎新季在校內首演即獲好評。本次劇本在此基礎上,又歷經近半年精心打磨,由復旦師生自編自演完成,不少演員都是第一次接觸舞臺表演,大家在一輪又一輪的排演過程中不斷自我提高、相互磨合,最終使演出圓滿呈現。

  同學們在「復旦人演復旦大師,復旦人說復旦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近距離接觸話劇這一藝術形式提升了藝術審美能力,也更加深了對復旦的文化認同。劇中飾演陳望道的演員、歷史學系2017級本科生宣雲天表示:「成為望道先生的飾演者後,對他有了更多『感受式』的了解。他心繫家國,格局高遠,見地獨到,同時性格裡『剛』勝於『柔』。希望能通過這部劇更深入理解他的人生經歷,感受他的生命體驗,走近他的時空歷程。」

  目前,復旦師生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馬相伯在1913》《巍巍學府》《謝希德》《陳望道》均已陸續面向書院新生上演,後續以顏福慶先生為主題的大師劇也將在2019年與觀眾見面,讓師生在「編、排、演、觀」的過程中以自我教育的形式走入老校長的精神世界,感受老校長的人格魅力,重溫歷史,弘揚復旦精神。

相關焦點

  • 五大書院特色活動,面向復旦的每一個你!
    部分特色活動 大師劇《馬相伯在1913》 志德書院原創老校長大師劇《馬相伯在1913》自2017年3月啟動,每年在相輝堂為新生上演。該戲圍繞復旦創始人馬相伯先生的一生展開。
  • 以校園大師劇為載體,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在華東師大成立
    近年來,以《陳望道》《錢學森》《錢寶鈞》《姜椿芳》等為代表的上海高校大師劇,在上海乃至全國形成了影響力和輻射效應,也積累了先進經驗做法。  復旦大學黨委學工部副部長黃潔以大師劇《陳望道》為例,圍繞「以學校歷史進行創作」「以學生受益作為導向」和「以書院建設作為成果」,分享了復旦大學大師劇創作經驗。
  • 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再度獻演,展現李國豪老校長愛國奮鬥的光輝...
    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再度獻演,展現李國豪老校長愛國奮鬥的光輝人生 來源:新聞中心、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11-04  瀏覽
  • 讀了總書記的回信,復旦人有話說
    昨晚,《新聞聯播》播出了《習近平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勉勵廣大黨員 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 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的新聞,令復旦人振奮不已。復旦四個校區專門設立10個視頻會場,各單位設立46個視頻分會場,組織在校師生收看《新聞聯播》,2000餘名在校幹部師生集中收看;未返校師生也通過多種形式第一時間收看《新聞聯播》有關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新聞。
  • 中國人第一所自辦大學醫學院與他有關,復旦上海醫學院大師劇《顏福...
    今天(11月22日),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出品的大師劇《顏福慶》在中山醫院福慶廳上演。舞臺上,顏福慶1937年在上海醫學院、中山醫院新校舍落成典禮上的致辭,叩問辦醫學醫初心,鏗鏘有力,令人動容。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百年,復旦新聞學院如何回應時代答卷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從陳望道老校長「信仰的味道」中汲取力量,提出「讓理論更有魅力,讓信仰更加堅定」的辦學方針,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馬新觀教學科研,推動新聞學科建設不斷向前發展。一段光輝歲月點燃火種焚膏繼晷,終成千秋巨筆;賡續薪火,篤志好學力行。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陳望道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和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他在復旦大學任職近50年並擔任校長25年,對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復旦大學教授、陳望道之子陳振新及夫人朱良玉,復旦大學教授、陳望道學生陳光磊,以及復旦大學師生代表、上海市檔案局(館)代表等共同出席開幕式。王榮華在致辭中向母校115歲華誕表示衷心祝賀,也代表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向學校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們致以誠摯祝福。
  • 復旦大學八大知名校長
    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復旦大學。今天我們來歷數下復旦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八大校長,他們為北大都作出不容忽視的貢獻,你知道其中的哪幾位?03李登輝李登輝(1872-1947),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老校長(1913年~1936年),字騰飛,福建同安人
  • 陳望道:把墨汁當紅糖吃
    陳望道:把墨汁當紅糖吃陳望道(1891-1977),浙江義烏人。現當代教育家、修辭學家、語言學家。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就讀於金華中學,曾是日本早稻回大學學習文學、哲學、法律等並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回國後任復旦大學校長、上海大學等高校教民中央副席等職他在中國第一個翻譯《共產黨言》,寫《漫談「馬氏文通」和《修辭學發兒》等專著,擔任礦世著(海)總主編。
  • 陳望道: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表率
    大家  2020年是陳望道同志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一百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這位復旦大學老校長「手沾墨水口來嘗,信仰味道終覺甜」的故事,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
  • 復旦大學71年歷史相輝堂修繕擴建後重開,助力藝術教育
    1947年建成、71年歷史的復旦大學相輝堂經過修繕擴建,闊別5年後重新歸來。3月22日晚,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復旦優秀節目匯報演出暨相輝堂開幕演出於復旦大學相輝堂北堂舉行,這也是相輝堂修繕一新後的「首秀」。復旦師生代表、校友代表和建設者代表共同受邀觀看了此次演出。
  • 陳望道首譯《宣言》百年與紅色精神傳承
    此時,當局力邀陳望道擔任學校的訓導長——負責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望老本不願應承,周恩來同志領導的中共南方局通過地下黨與陳望道取得聯繫,希望先生憑藉這一身份,保護革命師生,因為一旦該職由反動分子擔任,進步力量就會遭到打擊。陳望道領悟了地下黨的意願,同意接受這一職務但提出條件,那就是不受訓,即不接受國民黨當局的集中培訓等。
  • 百年戲曲·百年名校 | 13個劇種名家名作匯聚復旦大學相輝堂
    繼9月21日下午,包括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生活廣播在內的全國戲曲廣播聯盟攜手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品牌欄目《九州百戲》在上海大世界中心舞臺上演年度大型活動「盛世華章——全國戲曲經典名段演唱會
  • 復旦星火隊這樣被「真理的味道」滋潤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你們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你們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習近平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這支復旦大學黨員...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你們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你們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 紀念陳望道先生誕辰130周年,講述「真理很甜」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解敏1月17日報導:2021年1月18日是陳望道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1月17日下午,在陳望道先生擔任第一任校長的復旦大學,電影《望道》正式開機並發布首張概念海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陳望道之子陳振新等出席活動。電影《望道》首張概念海報電影《望道》的創作緣起於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6月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的全體隊員的回信。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1975年,身患重病的周恩來見到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時,還關切地詢問《共產黨宣言》最早印行的版本還能否找到?一陳望道於1891年出生在浙江義烏西鄉山區的小村莊裡。少年時代的陳望道和中國當時許多愛國志士一樣,相信的是「實業救國」。16歲時他就翻山越嶺,來到義烏縣城繡湖書院學習數學和博物。
  • 復旦大學探索新時代育人之道 | 你身邊的「十三五...
    ▲2020年8月,復旦大學校園大師劇《陳望道》首次走出校園,在陳望道老校長家鄉義烏公演。(任子安/攝)在這座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曾經的寓所,如今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之際,這群來自復旦大學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參加展示館志願講解服務的經歷和體會,表達了「90後」「00後」青年學子做「宣言精神」忠實傳人的信心與決心。收到總書記的回信,小「火種」們無不激動振奮。
  • 復旦復旦:「我才不是五角場文秘學院喵」
    01 圍牆不是復旦的邊界「復旦」一詞,取自《尚書大傳》中的「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用的便是日復一日、生生不息的意象,B站「一哥」老番茄在他的視頻中把母校戲稱為「楊浦名校,坐落於五角場的復日大學」,倒也不離本意。不過往前追溯歷史,卻是「先有復旦,後有五角場」。
  • 陳望道之子追憶父親: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是歷史選擇
    陳振新(左二)攜家人在陳望道故居門前合影。 童笑雨 攝中新網義烏8月23日電 題:陳望道之子追憶父親:他翻譯《共產黨宣言》是歷史選擇作者:嚴格 童笑雨「別人眼裡的望老,像『紅頭火柴』一點就燃。但相處的28年,他從未發過脾氣。他是個低調、和善的老人,在治學上嚴謹。由他來翻譯《共產黨宣言》,我認為是歷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