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2020-12-15 川北在線網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先說個冷知識,在21世紀裡,有3次端午節日期都是在陽曆6月25日,是21世紀裡端午節最晚的日期,這三個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今年端午節是最晚3次端

  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先說個冷知識,在21世紀裡,有3次端午節日期都是在陽曆6月25日,是21世紀裡端午節最晚的日期,這三個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今年端午節是最晚3次端午節中的一次。

 

  一、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流傳久遠,其由來的說法不一,接下來我將給大家詳細說說。
 

  屈原像

 

  據傳,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端午節是紀念他的逝世。但也只是傳說,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

 

  屈原至於江濱,被髪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乃作懷沙之賦。......

 

  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沒有明確說明屈原投江事件的具體發生時間。

 

  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淚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簡貯米,投水以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區曲,白日忽見一士人,白雲三閭大夫,謂曲日:「聞君當見祭,甚善。但常年所遺,恆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並帶楝葉及五色絲,皆淚羅水之遺風。

 

  以上為《續齊諧記》對屈原投江的描述,是最早記錄屈原投江於五月五日的,作者為南朝梁吳均。但這是一本神話志怪小說,不足以作為正史進行證明。

 

  對於端午作為紀念歷史人物這一說,學術界至今仍認為只是後世牽強附會之說,而且很多的端午習俗也並不是因為屈原。

 

  聞一多在文章《端午考》、《龍的節日》及《端節的歷史教育》中認為端午節並不是紀念屈原,最早出現是作為舉行圖騰祭的節日,進行祭典是為了「請龍」與「祭龍」。因為古人認為龍有吉祥之意,掌管風雨。而在端午節出現之前,原本為『祭龍』。

 

  二、端午節的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據傳是因為人們在屈原投江後,不忍屈原就此死去而划船追趕,藉以龍舟驅趕魚類,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慢慢地便形成了今天的賽龍舟的習俗,今天仍有很多地方每年都會舉行龍舟大賽。
 

  2、端午浴(沐蘭湯)

  簡單來說,就是草藥浴。這習俗在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有記載,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每個地方也不盡相同,在廣東,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而後沐浴。而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而且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之一。祭祖作為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4、 吃粽子

  粽子,屬籺的一種,籺在南方比較流行,逢年過節做籺拜神是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百姓多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粽子分為鹹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子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掛艾葉菖蒲、扒龍舟、打馬球、跳鍾馗、戴香包、畫額、放紙鳶等等,不一一列舉。而且因為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在節日上也會加上當地的故事傳說等等,因而端午節在全國各地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每個地方的習俗可能完全不同,不必刻意追究。

 

  三、後記

 

  端午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意義深遠。不管端午節是否真的是紀念屈原,其作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日,我們賦予了端午節更多的文化意義,其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對於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也是意義重大,對於教育人民愛國愛家也是十分重要。

 

  端午安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020-06-23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歷史書上可從沒說過,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啊。02 端午節的靠譜來源端午節其實不是紀念屈原的,它的來源更早一些。最初,端午節是從夏至演變而來的。
  • 今日端午:關於端午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那麼幾種說法,一起來看一下。一:紀念陳臨。陳臨是漢順帝時期的人,官做的很大,先是當蒼梧太守,後來又做了廷尉,相當於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他為官清廉,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 端午科普|端午節的起源 文化習俗 屈原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起源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端午節到了,你都了解關於這個節日的哪些知識呢?1、端午節名稱與由來在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叫法最多的一個,粗略數了一下,有多達二十多個。現在用得最多的當數端午節這個名稱。但是你知道端午節這個名稱的由來嗎?「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今天是端午節,在這裡祝大家端午節安康!我們一般說節日祝福的話:節日快樂!為什麼不說端午節快樂?這源於端午節特殊來歷,你知道嗎?端午節的由來聞一多先生曾專門研究過端午的起源,他認為端午的根源不在屈原,不在其它,而在龍。他的書籍《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專門闡述了這個觀點,他由古時吳越地區的部落都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祭祀龍的圖騰這一點出發,發現端午的習俗、文獻典故等都與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0-06-26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時間:2020-06-25 08: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在端午節的那天各地都有吃粽子的習俗,那麼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 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2008年開始,端午節被確定為我國的法定假日。2009年9月,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與食俗,值得了解和傳承的傳統文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了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了時間:2020-06-25 1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了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明天端午節,你知道有哪些傳統習俗嗎?提前了解,早做準備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一起被列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五月的盛夏是登高的好日子,因此,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在其他地方也叫「五月節、午日節、浴蘭節、龍舟節」等等。端午節作為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節日,自然會有與端午節相關的許多習俗。
  • 端午節的真實來歷
    因此,有許多相同的習俗不足為奇。舉個例子來說,端午節是中、日、韓三國都會過的一個重要節日。那麼端午節是如何來的呢?韓國人過端午節據《史記》裡面的「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同志,原來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端午節起源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以下我為大家介紹四種: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臣。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 科普你不了解的端午節
    ——貝瓊《已酉端午》端午節簡介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我國傳統民族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對其來歷有許多的傳說例如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其中最廣為流傳且被大眾認可的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這個端午節你在幹嘛?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比較傳統的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至於為什麼過端午節,想必大家都比較清楚,是為紀念屈原。直到今天,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 端午節的起源:並不是因為屈原和伍子胥,而是風俗融合的結果
    端午節作為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被國人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等。端午節的日期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而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投汨羅江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還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