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擁堵是世界各國現代大都市面臨的共同難題,但是當人們提到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將不包括日本東京。
在東京,雖然道路不能總是暢通的,但在尖峰時段,東京不會出現交通堵塞,即使東京平時堵車,但也是緩慢前行,不會出現堵死不動的現象。
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是東京解決道路擁堵的「法寶」!
最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
多條線路和強大的承載能力是東京鐵路運輸的主要特徵。在東京,由數十條城市輕軌和地鐵組成的三維軌道交通每天運送2000萬名乘客,是北京的四倍,承擔著86%的客運量,遠高於紐約的54%、巴黎的37%和倫敦的35%,約20條鐵路線幾乎覆蓋了東京的每個區域。只要人們確保準時上車,基本上不必擔心由於交通狀況而遲到,這值得學習。東京之所以沒有許多其他大城市的通病,其與以下五點原也因密不可分
第一點:車輛的體積相對小於國內,因此佔用的空間較小,並且更易於停車。
第二點:使用頻率相對較低。許多日本人在工作期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只在周末開車。在我們國家,上下班通常是相反的。
第三點:日本的交通管制部門對汽車的管理非常嚴格,交通法規也比較完整。隨時有交警在路上檢查車輛。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因違規車輛引起的交通阻塞。在我國,由交通違規引起的交通擁堵相對普遍。
第四點:日本的交通運輸真正實現了人車分流。在我國,人車混用在日本並不常見。自行車都騎行在人行道上,人行道的中間設置為自行車道。
第五點:東京的道路交通管理通常首先使用「稀疏」一詞。在處理交通問題時,政府更注重疏通,而不是採取各種限制性措施。根據疏通的想法,從而擴大道路和改善交通設施。在這方面,有必要向東京學習,以進一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統計顯示,東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面積為2190平方公裡,是北京的七分之一。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北京為2100萬。東京的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是北京的4.6倍,機動車數量是北京的1.5倍以上,交通條件卻比北京好得多,交通擁堵很少發生。在借鑑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方案的同時,我們每個車輛擁有者也要多提高合理用車意識,爭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共同努力改善交通擁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