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是全世界治理交通擁堵的典範,其「法寶」是這個!

2020-12-17 生活旅遊美食

交通擁堵是世界各國現代大都市面臨的共同難題,但是當人們提到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將不包括日本東京。

在東京,雖然道路不能總是暢通的,但在尖峰時段,東京不會出現交通堵塞,即使東京平時堵車,但也是緩慢前行,不會出現堵死不動的現象。

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是東京解決道路擁堵的「法寶」!

最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

多條線路和強大的承載能力是東京鐵路運輸的主要特徵。在東京,由數十條城市輕軌和地鐵組成的三維軌道交通每天運送2000萬名乘客,是北京的四倍,承擔著86%的客運量,遠高於紐約的54%、巴黎的37%和倫敦的35%,約20條鐵路線幾乎覆蓋了東京的每個區域。只要人們確保準時上車,基本上不必擔心由於交通狀況而遲到,這值得學習。東京之所以沒有許多其他大城市的通病,其與以下五點原也因密不可分

第一點:車輛的體積相對小於國內,因此佔用的空間較小,並且更易於停車。

第二點:使用頻率相對較低。許多日本人在工作期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只在周末開車。在我們國家,上下班通常是相反的。

第三點:日本的交通管制部門對汽車的管理非常嚴格,交通法規也比較完整。隨時有交警在路上檢查車輛。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因違規車輛引起的交通阻塞。在我國,由交通違規引起的交通擁堵相對普遍。

第四點:日本的交通運輸真正實現了人車分流。在我國,人車混用在日本並不常見。自行車都騎行在人行道上,人行道的中間設置為自行車道。

第五點:東京的道路交通管理通常首先使用「稀疏」一詞。在處理交通問題時,政府更注重疏通,而不是採取各種限制性措施。根據疏通的想法,從而擴大道路和改善交通設施。在這方面,有必要向東京學習,以進一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統計顯示,東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面積為2190平方公裡,是北京的七分之一。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北京為2100萬。東京的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是北京的4.6倍,機動車數量是北京的1.5倍以上,交通條件卻比北京好得多,交通擁堵很少發生。在借鑑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方案的同時,我們每個車輛擁有者也要多提高合理用車意識,爭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共同努力改善交通擁堵問題。

相關焦點

  • 東京多管齊下治理交通擁堵
    原標題:東京多管齊下治理交通擁堵   圖為本報記者蒲建安(中)在日本東京交通管制中心採訪,了解東京治理交通擁堵的對策。   軌道交通換乘無縫對接   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是東京解決道路擁堵的「法寶」。   線路多和運載能力強,是東京軌道交通的一大特點。在東京,由幾十條城市輕軌和地鐵組成的立體軌道交通每天運送旅客2000萬人次,是北京的4倍,承擔了全部客運量的86%,遠遠高於紐約的54%、巴黎的37%和倫敦的35%。
  • 東京治理大城市病的啟示!軌道交通和副中心思路最值得借鑑!
    整個東京都市圈人口達到了3800萬,人口數量和密度均遠超北京,但大城市病得到了有效解決。這得益於東京的多管齊下,包括減少製造業人口,發展軌道交通的和副中心、新城建設等等。回顧和觀察東京的城市病治理,也為我們國內城市預防和治理大城市病,以及實現產城人融合據具有標本意義。減少製造業人口
  • 相比東京,北京的交通還差多遠
    加之近些年小汽車的普及,城市的無序擴張,北京出現了嚴重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住房困難等典型的大城市病。如根據高德地圖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北京平均車速22.61公裡/小時,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06,即北京駕車出行的上班族通勤要花費暢通下2倍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擁堵時間成本全國最高。
  • 消滅城市的擁堵 高德究竟能做些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治理擁堵問題呢?也許未來的智慧交通可以給我們以答案。  7月25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高德地圖、新浪微博主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支持的「網際網路+城市交通管理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圍繞未來智慧交通的構建展開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 問政智庫 | 巴黎、東京、紐約、都柏林如何規劃交通戰略
    大巴黎地區各種出行方式的每日出行量交通擁堵的巴黎針對現有問題,規劃大力提倡步行、自行車和公共運輸方式出行。例如,延長和新建鐵路、地鐵和公交,並相應地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優化自行車和步行出行條件,加強自行車道路規劃,鼓勵騎車出行,並通過法規規範機動車出行,確保道路安全。
  • 推行「一加六」路長制管理,暢通街巷 東茅嶺交通擁堵正在緩解
    今年來,東茅嶺街道多措並舉治理交通擁堵,尤其「一加六」的路長制,成效明顯,不僅暢通了街巷,也有效緩解了東茅嶺及商業步行街周邊交通壓力。12月3日,刺骨的寒風裹挾著冰冷的雨滴,室外溫度已低至4℃。當天上午,記者進入素以美食聞名的土橋街,昔日擁堵的街道,如今已是車流暢通。巷口商鋪店主白幫奇說,以前車輛擁堵,許多車都會開上人行道,不僅壓壞了人行道,還常常堵死他的門店。
  • 北京林萃路6月30日全線貫通 助力回龍觀、天通苑地區交通擁堵治理
    6月30日清晨6時,北京市昌平區林萃路實現全線貫通(央廣網發 北京市交通委供圖)央廣網北京6月30日消息(記者張佳琪)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6月30日清晨6時,北京市昌平區林萃路實現全線貫通。北京市民從回龍觀東部出發開車向南,可直達北五環林萃橋,通勤效率大大提高,並可有效緩解京藏高速公路的通行壓力,為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新選擇。多方聯動 打通「最後一公裡」林萃路南起北五環路,北至回南北路,跨越海澱、昌平兩區,下穿市郊鐵路S2線、S5線、東北環線鐵路、地鐵13號線等國鐵、地鐵線路,道路全長7.6公裡。
  • 油煙擾民交通擁堵,盼解決!
    油煙擾民交通擁堵,盼解決!其中,漏雨積水、油煙擾民、學校周邊交通擁堵、水電氣暖問題等是讀者、網友關注焦點。    雨季來臨,房屋漏雨、道路積水令許多市民不勝其擾。有市民反映,膠州市阜安街道匯巖小區、城陽區上馬街道金科陽光美鎮小區南門外、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東馮農民公寓小區、萊西市濱河路濱河小區等道路破損、坑窪,下雨時積水過多,影響出行。
  • 十一出行,全省15處易交通擁堵路段出爐!
    國慶中秋假期即將來臨,全省將迎來今年最集中、時間最長的旅遊、探親出行高峰,中短途出行需求將集中釋放,道路交通擁堵和事故風險加大。近日,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結合對近期交通安全形勢的分析研判,匯總出18處交通事故多發路段和15處易擁堵路段,提醒準備出行的駕駛人提前規劃並熟悉出行路線,及時關注有關部門發布的路況信息、安全提示和天氣情況,儘量避免出行高峰和夜間行車,服從民警指揮疏導,相互禮讓,不爭道搶行,安全文明駕駛。
  • 鹽田街道:鞏固交通治理成效 為「產業興鹽」護航助力
    面對交通亂象給社會治理帶來的巨大挑戰。去年以來,鹽田街道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聯勤聯動、協同治理的原則,主動聯合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大力開展交通專項治理行動,同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鼓勵引導貨運行業有序向周邊地區轉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據統計,截至目前,鹽田街道已成功引導轄區5000臺貨櫃車轉移到周邊地區停放。
  • 東京:細化條例 發展公共運輸
    東京  1972年頒布懸浮顆粒物的標準,相當於我國PM10的標準,包括日均濃度值和小時值兩個限值,日均標準值為100μg/m3,小時標準值為200μg/m3。  80年代末期,制定了東京都地下交通系統規劃,在東京都(市)內對地下步行交通、地下機動車交通、地下軌道交通和城市其他地下設施的開發建設進行全面協調。
  • 東京血脈之軌道交通圖
    便利高效、全世界最密集的軌道交通網絡是東京都市圈最值得京津冀等中國大都市圈學習的長處。日本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越澤明在「大都市圈發展:國際比較與啟示」研討會上介紹,和美歐相比,日本都市圈的特徵就是通勤的鐵路網非常發達,郊外利用鐵道通勤的人口很多。
  • 部分主幹道擁堵成常態 濱海大道1公裡行駛35分鐘
    原標題:「路梗阻」:奈何「一堵好幾年」城市現代化,交通擁堵的現象也日益嚴重。青島自2014年起成立交通擁堵治理工作指揮部,推進道路整治提升、停車場建設與管理、交通秩序整治、公共運輸治理等治堵、緩堵工作,讓城市交通更順暢。然而,部分道路堵點和擁堵路段仍然常年存在。
  • 東京人口密度是北京5倍,卻沒有停車問題,專家:看看東京停車場
    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將不可避免地給交通帶來巨大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北京的交通這麼擁堵的原因所在。然而,你們知道嗎,跟日本的東京比起來,北京的人口密度都不算什麼了。東京人口密度是北京5倍,卻沒有停車問題,專家:看看東京停車場!根據數據調查,日本東京的面積為北京的八分之一,但總人口接近3700萬,是北京的兩倍。
  • 「社會治理」汕頭澄海:「一盤棋」 「微循環」治出文明交通新氣象
    澄海公安分局堅持問題導向,瞄準交通管理的痛點難點堵點,大膽探索「一盤棋、微循環、治堵點、增車位」交通治理「澄海模式」,有效地緩解行車難、停車難問題,治出了交通秩序新氣象。同時,通過無人機「空中喊話」、交通執法直播、「舉牌集贊」、參加交通勸導等手段,以及開展文明交通志願服務、深化行業宣傳引導等,使文明交通深入人心。「微循環」破解擁堵上下學時段,學校周邊交通擁堵現象如何破解?許勇平給出的答案是:校園交通「微循環」。
  • 交通運輸部發布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見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策部署,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交通運輸治理現代化的指導思想、
  • 廣東南海:創新治理招式 破解城市「堵」局
    過去三年,南海區綜治辦先後針對42個擁堵突出的道路、節點及片區,開展以「短平快」(即改動小、花費少、速度快)手段為核心的「微改造」措施,挖掘道路潛力,舒緩交通擁堵。  340億條大數據分析助力交通更順暢  在網際網路時代,交通治理也要做到「心中有數」。過去三年,南海引入大數據及新技術支撐綜治工作的開展——南海區綜合智慧交通協調中心通過整合分析超過340億條計程車和公交車GPS、刷卡數據,動態監測南海區交通運行狀態,定期編制《南海區道路交通運行狀態分析報告》,直觀反映治理成效。
  • 交通部門突擊檢查機動車尾氣治理維護站
    5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獲悉,我市交通運輸執法部門以「四不兩直」方式先後對市區8家機動車尾氣治理維護站(以下簡稱M站)進行了突擊性監督檢查,結果顯示8家機構全部達標。南通市專門出臺了《南通市機動車排氣超標治理維護站(M站)認定標準》,今年又下發了《關於定期調度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任務進展情況的通知》,並要求相關執法部門依託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對機動車排氣超標治理的閉環控制。據了解,該平臺可以及時查看車輛尾氣治理維修的整個過程,從進廠前的數據到維修過程中的零部件更換,再到最後出廠時的證明等,通過這個平臺一覽無餘。
  • 東京奧運開始接受退票 首日未現擁堵
    據新華社消息,11月10日起,東京奧組委開始接受明年奧運會門票退票。退票首日官方網站並未出現明顯的擁堵。   按照東京奧組委10月底公布的退票方案,所有無法觀看明年奧運會和帕運會比賽的持票者,可以通過官方網站退票。
  • 出貨注意,東京、雪梨港口擁堵!
    大型貨櫃船使得日本港口擁堵加劇 據船運消息人士稱,部署在東亞航線上的大型貨櫃船加劇了日本港口的擁堵,因為現有的碼頭難以應對更大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