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愛玩兒什麼?必然跳不出二次元和「破產三姐妹」。二次元是一個ACGN亞文化圈專門用語,來自於日語的「二次元(にじげん)」,意思是「二維」。簡單來說就是動畫,漫畫和遊戲的合成。「破產三姐妹」則是指漢服,JK制服和Lolita,因為其價格不菲被稱為「破產三姐妹」。
現如今社會上颳起了一股國風潮,首當其衝的就是所謂「漢服復興運動」,用漢服來展現國風文化的復興,最直接也最快速。在大城市幾乎隨處可見身穿漢服的年輕人。古往今來每一場復興運動都要經歷漫長且艱難的鬥爭,漢服的復興也不例外。
「穿漢服出門算不算奇裝異服」「穿漢服拍結婚照被禁止」「穿漢服被輔導員威脅退學」等話題屢屢上熱搜,引得巨大爭議,漢服圈外嘲聲很大。
許多人並不理解日常生活中穿漢服的行為,在一些小的城市如果你穿漢服甚至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神。說起來其實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漢服究竟是什麼,就開始嘲諷。有說是古裝,有說是戲服,甚至還有把漢服看成是和服,韓服的。
此時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維吾爾族人穿傳統服飾不會被嘲,藏族,蒙古族穿傳統服飾也不會被嘲,甚至許多遊客去旅遊還會帶一套苗族的傳統服飾和苗銀飾品回家,那為什麼漢族人穿上傳統服飾就會被嘲呢?
圈外的嘲諷已經令漢服處在一個尷尬境地,圈內的嘲諷更是令其舉步維艱。大多數漢服愛好者都有漢服圈這個說法,他們認為漢服是一種文化不應該用圈把它界定起來。然而這些漢服愛好者的做法卻是給自己畫了個圈。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統治者都不是漢族人,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是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的統治者就不是漢族人,清朝在滿族的統治下曾經明令禁止在統治境內穿漢服。因此許多的漢服形制現在都只能從歷史資料和考古證據中探究,這就引發了關於形制爭議的問題。
一些漢服商家在沒有做足功課的情況下生產的漢服,在經資深漢服愛好者研究後發現許多形制上的問題,例如,齊胸襦裙只有一片式沒有兩片式,但大多數商家生產的都是兩片式襦裙。許多剛「入坑」的漢服愛好者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踩了這些雷區,就會遭受來自資深漢服愛好者的嘲諷。
許多想要深入了解漢服的人就被這樣的戾氣勸退。漢服愛好者們為保證漢服「品種」純正,抵制形制錯誤的漢服,稱之為「仙女裙」並發起了「仙漢分家」的運動。漢服愛好者一面宣稱漢服不是圈,另一面又用行動抱團劃明界線,自動成圈。
圈內圈外的夾擊令漢服潮變成了一種漢服嘲。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來是由於社會對多樣性文化的包容度不夠,二來是在圈外人看來的漢服圈內部紛爭很大。看來漢服的復興之路還很漫長!
不光是漢服圈,JK圈LO圈都是如此,只要是人多的地方紛爭就是不可避免的。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二次元,隨之產生的問題也日益明顯。據調查顯示零零後最喜愛的十大偶像中有半數都不是真人,而是二次元形象,許多青少年對「紙片人」的喜愛程度超過真人。
二次元文化最早來自日本,近些年國漫發展起來之後早些年混二次元的部分日漫迷對於國漫評價極低,不友善的國漫黨與日漫黨很長一段時間內水火不容,在靠二次元起家的網絡平臺BiliBili中原本特色的彈幕文化,如今變成了黨派鬥爭的主要陣地,隨處可見的罵戰令平臺內烏煙瘴氣。
不僅如此,二次元與三次元的鬥爭也是愈演愈烈。大熱IP漫改後投資商窺得商機將手伸向三次元,大量IP劇出現,引起了二次元漫迷的不滿。許多IP劇為了賺足熱度請一些當紅流量小生小花出演,二次元漫迷的抵制和明星粉絲的維護又是一場慘烈的混戰。
在飯圈和二次元裡有一個詞叫「圈地自萌」,對於二次元漫迷的行為,看似是維護自己喜歡的東西,實則是對別人喜歡的東西的一種不尊重。這也是為什麼二次元被人戲稱為「二刺元」,這樣重的戾氣下喜歡二次元的許多青少年都會受影響,在隔著屏幕的世界裡打著喜歡的旗號去攻擊別人攻擊別人喜歡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