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上市竟因美團逼迫?補充2500億彈藥後,這三招能拯救阿里嗎?

2020-12-16 騰訊網

套現準備彈藥,跟美團做過一場是阿里的唯一選擇。

財經宵夜常有,新鮮熱辣的食材不常有。

8月25日,螞蟻集團向上交所及港交所同步遞交了A+H招股文件,將同時在港股和科創板上市,謀求2000億美元(約1.4萬億人民幣)估值。

嗨,都改革了,怎麼不在創業板上市呢?好股買不到,扇貝到處遊,令散戶發愁。

什麼造富神話、套現跑路、股市抽血、科創板定海神針、氣哭川普這些難登大雅之堂的糙話,非老黃廚藝所為。好久沒下廚,該來點有鑊氣的炒粉以饗老闆。

科創板已經設立一年多,螞蟻集團早不上市晚不上市,為什麼急著現在上市?要這麼多錢幹什麼?

本次財經大排檔菜單如下:

螞蟻集團上市:阿里為何慌張?

美團越界,阿里核心陣地拉響警報

2500億,螞蟻集團怎麼花?

本份炒粉共3500g,需耗時3根雙喜,老闆們請自備華子普洱,喜歡可以打包分享給朋友,支持收藏外賣。

螞蟻上市:阿里為何慌張?

井蓋總得有個形狀,上市早晚又有什麼說道?

圓井蓋不容易掉下去,而好公司上市越早,融資越多,發展速度越快。螞蟻集團早點上市,最少有兩條好處:為企業融資和獲得領導好感。

眾所周知,企業上市前除了銀行貸款,多數只能指望股權融資,但股權容易被稀釋,一個不留神CEO還有可能會被外來的「野蠻人」架空,例如OFO,眼看大勢已去,想賣身都賣不掉,只能跑路。

上市後企業不但能出售股票套現,低成本融資,不用擔心影響戰略決策,還能在股價高估時拋售,低位買回,一魚兩吃。如有需要,還可以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建個工廠擴大產能或補充運營資本。

再說了,科創板剛開鑼的時候上市,跟拖到現在才上市,在領導眼裡看來可就是兩碼事。要不然魯迅為啥桌上刻個「早」字呢。

螞蟻集團,如果想早點上市,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實力,都綽綽有餘。

圖源:財經大排檔

資金方面,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今年上半年淨利潤暴增至212.34億,假設全年淨利潤為424億,將較去年淨利潤上漲153%。

營收主要增長來源於微貸科技平臺,也就是我們的花唄借唄,為螞蟻集團貢獻了4成營收。

上萬億體量的企業,營收增長還能有這種幅度的增長,可謂恐怖如斯。

在技術層面,螞蟻集團更是吊打A股一眾概念股,畢竟每年佔營收8%的研發費用不是白扔的。

圖源:網絡

企業上市,多半是為了融資,總不至於是跟散戶分享發展成果,雖然老黃也不能排除這個美好的願景。

8月21日,阿里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1537.5億,淨利潤為464.4億元,同比增長28%。

圖源:阿里巴巴財報

從帳面上看,阿里好像並不缺錢,可馬雲、蔡崇信上半年相繼減持近3億股,保守估計套現600億港元,老黃瞎猜,他倆應該不是為了買房。

疊加螞蟻集團上市,阿里急著想搞錢的心思一覽無餘,究竟是想辦什麼大事?

不如問問神奇外賣——美團吧。

美團越界,阿里核心陣地拉響警報!

據界面新聞報導,阿里巴巴CEO張勇現在每周都去本地生活部門開一次會。一般能驚動領導關照的部門,八成是處在涼涼的邊緣。

無它,那個靠團購起家的美團,正悄無聲息地對阿里發動包圍戰。

一、外賣大戰,美團稱王。

2018年,阿里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之後,王磊接任CEO,當時他提出了爭奪50%市場份額的中短期目標,並投入了30億元補貼。

結果30億打水漂不說,截止7月,餓了麼市場份額甚至已經跌破30%,美團獨佔60%以上。

別看外賣就是掙跑腿錢,好像很Low,實際上卻是本地生活中的關鍵陣地。

二、美團的「無邊界」戰略,正在逐漸蠶食困守在電商領域的阿里生存空間。

圖源:從面相看,就知道這是一位強者

美團穩住外賣市場後,2018年推出酒店業務,當年的酒店夜間市場份額就超過了攜程。

2019年,美團又試水美團買菜,把原小象生鮮事業部改造成前置倉及社區團購業務。

近期,美團更是上線了低價賣水果的「團好貨」業務,直指拼多多與聚划算。

再這樣下去,美團再把各大商超,便利店打通,天貓超市跟淘鮮達也別想搞了。甚至再進一步,以本地生活圈為核心搭建線上商城……

到時淘寶、天貓上所有的商品你都可以一小時收到,價格「不變」。從你周邊5公裡的店/倉送到你手上,你還願意等1~5天的快遞嗎?

本就在16年試水社交領域失敗的阿里,現在又被拼多多和美團聯合攪局。如果說拼多多賣些兩元店產品,只是在鍋邊喝湯,還不至於讓阿里難受,那美團可以說勺子都快伸到阿里鍋裡了。

為了抵擋美團的攻勢,螞蟻集團,或者說螞蟻集團旗下近10億用戶的支付寶是一張關鍵底牌。

從2019年起,阿里就有意讓支付寶的地推團隊接管餓了麼業務,螞蟻集團CEO胡曉明曾空降阿里本地生活,負責支付寶、本地生活雙線業務。

圖源:5G,讓萬物生長

今年1月,胡曉明更兼任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進一步整合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各項業務布局,全面對抗美團。

3月10日,支付寶APP宣布從支付工具、金融平臺延伸至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隨後屢次「變臉」,不知道是不是跟美團的「黃」較勁,圖標變得更「藍」的同時,首頁也增加了生活中心入口,外賣、美食、酒旅等權重明顯提升。

如果不是上面「掃一掃」和「付款」等四大金剛按鈕還在,粗略一眼掃過去可能發現不了它是個支付工具。

圖源:誰還敢給女朋友點餓了麼?

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的同時,還公布了新的商家運營策略、成立商家聯盟,包括現在支付寶線下付款後,還會跳出商家留言評論界面,不難發現有美團的影子。

一套組合拳下來,根據阿里最新財報顯示,餓了麼本季度實現每單盈利轉正,註冊商戶數量持續增長超過30%。

但想要對抗美團,這還遠遠不夠。

三、「大象起舞」的美團。

小瞧美團的公司,早就在當年的「千團大戰」中落敗,連灰都不剩。

2020年第二季度,美團收入247.2億元,環比大漲47.6%,淨利潤27.2億元創出新高。

同時美團外賣經營利潤轉正,二季度交易筆數22.29億筆,平均訂單價48.8元,日訂單量更是突破4000萬!

美團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圖源:外賣兩開花,結果就一家

先從外賣起家,高頻次的外賣業務,讓用戶保持每月打開美團APP的頻率和市場。再順理成章地把業務延伸到酒店、電影票、門票和娛樂。

只要商戶端質量控制得當,再用一些優惠刺激用戶嘗試其他業務,培養消費習慣,整盤棋就活了。

這種「高頻打低頻」的平臺戰略,不僅能讓美團的獲客成本更低,還能更大限度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

目前美團的單客獲客成本低至4.7元,是阿里的七分之一,攜程的十分之一。而單位廣告的價值在美團創造的營業收入為45元,是阿里的3倍,攜程7倍,拼多多的35倍!

對「握成拳頭」的美團來說,阿里的餓了麼、口碑、飛豬業態分散,無疑是攤開手指對敵,各自為戰,結局可想而知。

商業模式就像魔術,說穿了並不稀奇,但誰能把 「魔術手法」貫徹到最好,才最考驗一家企業的運營智慧。

今年上半年,美團股價節節攀升,24日市值正式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位列阿里巴巴、騰訊之後。

圖源:你或許血賺,我永遠不虧

更可怕的是,美團、京東的大股東和拼多多的二股東都是騰訊,三個小弟一個比一個難纏,偏偏阿里還沒有辦法對騰訊進行反擊。

這時候,推動螞蟻集團儘快上市,套現準備彈藥跟美團先做過一場是唯一選擇,否則三面合圍之下,等待阿里的只有慢性死亡。

2500億,螞蟻集團怎麼花?

螞蟻集團上市後,按1.4萬億人民幣估值,除員工持股和阿里持股,流動股佔比18.2%來看,這次能為其補充2548億資金作為「阿美大戰」的彈藥。

螞蟻集團會怎麼花這筆錢?不外乎三點。

一、整合阿里旗下生活入口,改版支付寶,強化生活屬性。

圖源:你以為我是支付工具,實際上我是阿團

8月24日,支付寶APP發布了新版本10.2.0,把「支付」和「收錢」合併,再次弱化支付屬性;同時還新增「出行」按鈕,明顯是針對美團單車。

剛才提到現在阿里本地生活的幾根「手指頭」還沒有收攏,不排除阿里要大刀闊斧把口碑、飛豬與餓了麼合併,打造另外一款超級本地生活APP,擺明車馬跟美團硬碰硬。

二、新一輪外賣補貼,進攻美團主陣地。

砸錢不一定好用,但不砸錢也不行。老黃下載餓了麼後發現有「老用戶回歸」廉價菜單,為了繼續爭搶外賣市場這個基本盤,一邊砸錢給商家做數位化轉型,另一邊砸錢進行外賣補貼是螞蟻集團必須要做的事情。

三、加強大數據及算法研發,提高精準推薦力度。

正如老黃前文所言,美團本身獲客成本極低,想要靠補貼來獲得優勢是痴人說夢。

圖源:你以為我要創新,實際上我要搞「數字經濟」

螞蟻集團要利用好自己的大數據儲備和技術儲備,加大算法研發投入,把支付寶打造成「本地生活中的抖音/今日頭條」,提高商家營收和客戶滿意度,才有希望逐漸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這三招能否讓阿里扳回一局,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咱吃宵夜的老闆來說,點外賣有補貼總歸是好事情,投資方面,大數據行業和拼多多顯然是最大贏家,值得關注。

今晚炒粉出鍋,如果喜歡老黃鑊氣滿滿,牛肉滿載的財經幹炒牛河,別忘了點擊分享、在看、關注、點讚埋單~

晚安,請慢用。

點「在看」支持老黃

相關焦點

  • 螞蟻集團上市在即 估值2500億美元 艾德證券打新帳戶準備好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摘要:螞蟻集團上市進程加快,艾德帳號記得提前準備好! 據市場最新消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集團預計即將通過港交所聆訊,最快於本周末在港交所官網刊登聆訊後資料集。若順利通過聆訊,螞蟻集團將於下周一(9月28日)起進行上市前推介,預計在國慶節假期後招股,並於10月底掛牌上市,但留意最終時間表可能有變。 上市估值提升至2500億美元 雖然螞蟻集團的招股時間及發行價等具體信息均未確定,但它依舊有望成為史上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
  • 螞蟻集團上市最新消息
    在10月24日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表示,23日晚上我們在上海確定了螞蟻金服的定價,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融資定價,也是五年來第一次在紐約城外完成如此大體量的定價。但當時他並沒有透露上市定價的具體金額。
  • 美團股價暴漲7倍,阿里市值跌至7325億美元!背後原因何在?
    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美團和阿里巴巴,美團這家公司的股價,在短短2年的時間內就反彈了7倍,目前市值超過了1.79萬億港元,而阿里巴巴就有點慘了,本來阿里今年的市值有望超過10000億美元,由於阿里各種利空因素爆發,使得阿里當前的市值為7325億美金,要說到今年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漲幅,阿里是大幅跑輸了美團、京東以及騰訊等!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就在7月上旬剛剛澄清「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的消息不實後,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 不止螞蟻集團,馬雲手中還有3個千億獨角獸,這才是真正的底牌!
    在電商領域,阿里在國內已經找不到對手,也只有京東和拼多多稍微讓人頭疼一點。 不僅在線上,自從新零售概念興起之後,線下也充斥著阿里的服務以及產品,無論是逛銀泰百貨,還是盒馬生鮮,背後都是阿里巴巴! 不過,春風得意的馬老師,也在螞蟻集團上市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
  • 萬億螞蟻A+H上市,最大受益者竟不是馬雲!
    7月20日盤後,傳了無數次上市的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終於官宣了!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按照市場估值2000億美元,萬億級體量的螞蟻集團上市後將直接晉升中國網際網路第三大巨頭。螞蟻集團計劃在此次IPO中出售5%-10%的股份,這意味著募資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200億美元,這也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融資規模的IPO之一。消息出來後,一張截圖刷屏了,「螞蟻集團整層樓歡呼,是財務自由的聲音!」最大獲利者不應該是馬雲的阿里巴巴嗎?為什麼員工會如此激動?針對這些,相信你一定是疑惑不解。這是為什麼呢?
  • 一圖看懂螞蟻集團資本版圖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萬億估值背後吸金能力驚人,馬雲控制著約50%表決權權益,或超越美團成中國市值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馬雲控制著約50%表決權權益此前,螞蟻集團就一直被上市傳聞環繞,儘管官方一再否認,但其不少操作都顯露了上市的端倪。今年5月份,在使用「螞蟻金服」這一簡稱6年後,支付寶的母公司已啟用新名稱「螞蟻集團」,在當時這一舉措也被外界解讀為上市做準備。
  • 劉強東的京東兩次道歉後,明白了為什麼馬雲的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
    兩次道歉事件,讓京東低俗廣告風波逐漸平息,或許未來京東在這方面能有所改善,避免低俗廣告風波的再次發生。但通過這次事件,也明白了為什麼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這在當時引起的風波不亞於這次京東因低俗廣告被譴責。為什麼螞蟻集團會停止上市?外界認為是因為螞蟻高低槓的運營模式。借錢給用戶然後把用戶的借貸記錄抵押給銀行,向銀行借更多的錢。如此往復,30億可以變成3000億,可以用「空手套白狼」來概括。一旦上市出現風險,承擔責任的是銀行,和螞蟻集團沒有多大關係。
  • 螞蟻餘波未散:阿里大洋彼岸遭遇集體訴訟法律界對這幾大問題爭議不休
    螞蟻暫緩上市餘波未了,阿里在大洋彼岸再遭美投資者集體訴訟。此前,因為螞蟻上市暫緩,阿里美股創下5年多來最大跌幅,市值一天蒸發813億美元。據此,已有多家律所正在收集境外投資者的索賠線索,欲指控公司及其高層在螞蟻集團IPO過程中,作出重大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從而造成股民重大損失。
  • 螞蟻上市,會是普通人的造福神話嗎?|超級沙龍
    楊軒:在這個階段,一般來講上市都沒有定價的。兩千億美金的話其實也就相當於說一點四萬億人民幣吧。這個這個市值才跟美團差不了多少,我覺得這應該不是一個最後的數字。王曉:因為美團是已經上市的公司,他是在二級市場有一個估值溢價。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原因是啥?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影響
    螞蟻打造的信用體系和信用評價能力,這會成為未來針對特定人群和特定服務對象的金融服務利器。  螞蟻集團支付寶積累的用戶(包括C端和小B)大數據,同時背靠阿里巴巴包括交易、帳單等多維度大數據體系。  這是其他企業難以追趕的地方。  3、對上市的影響  雖然本次因為監管新規的變化,螞蟻被暫緩上市,也開始了退款程序。
  • 螞蟻集團上市,員工能分到多少錢?
    原來有多少人放棄這家公司員工期權,如今可能就有多少人哭暈在廁所……這兩天資本市場一個重磅消息是,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準備上市,而且是要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IPO估值大約是2000億美元,也就是大約1.4萬億人民幣。
  • 全球最大IPO花落螞蟻集團?誰能分享上市盛宴……
    不久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透露,螞蟻集團估值在2000億美元至2400億美元之間。如果實現上市,阿里系及螞蟻系又將有諸多高管成為億萬富翁。招股書顯示,馬雲個人持有26.77億股螞蟻股份,而這部分股權根據螞蟻集團發行後股份300.3897億股(綠鞋前)計算,持股比例為8.91%。
  • ...螞蟻集團官宣上市計劃社保基金成最大贏家,淡馬錫子公司Vertex...
    螞蟻集團正式官宣科創板+H股上市計劃,社保基金成最大贏家 7月20日下午,螞蟻集團正式官宣,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據悉,螞蟻集團此次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合1.4萬億人民幣),是今年全球最大融資規模的IPO之一。
  • 馬雲手中不止螞蟻集團,這個8000億的「獨角獸」才是真正的王牌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馬雲和阿里似乎遇到了一些問題,而源頭正是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熱議的螞蟻集團事件。今年11月,支付寶背後的母公司螞蟻金服擬定了在國內科創版塊上市的計劃,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螞蟻金服旗下的花唄、借唄等產品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一旦上市,將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計劃 概念股開盤大漲
    來源:金融界網站螞蟻集團啟動上市計劃,相關概念股今日開盤大漲。7月21日上午,據e公司報導,京能置業、新開普、宇信科技、潤和軟體等多股漲停,恒生電子漲超9%,中國人壽大漲8%。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封面新聞的報導指出,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發布內部信表示,上市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擔當,並向螞蟻人提了三點要求。「上市在外人看來,固然令人興奮,但對我們而言,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擔當。因此,我想向所有螞蟻人提三點要求。
  •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計劃,概念股開盤大漲!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計劃,相關概念股今日開盤大漲。7月21日上午,據e公司報導,京能置業、新開普、宇信科技、潤和軟體等多股漲停,恒生電子漲超9%,中國人壽大漲8%。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 葉檀:阿里 還活得下去嗎
    看看搜索指數就知道,連阿里投過的媒體,放的也是中立的文章,甚至爆出阿里的大料。類似於原阿里太子蔣凡私生活被徹底屏蔽的事,不會再有了。每到關鍵時刻,準有美國的集體訴訟,上一次大戰時,投資者指控阿里上市時未披露上市前已遭工商總局警告的事宜,最終支付2.5億美元,達成和解。
  • 阿里PE估值突變,都怪螞蟻?
    根據最新財報,阿里在權益法下的股權投資收益中從螞蟻金服處錄得收益2.15億,而在上個季度在分潤安排下螞蟻金服分得的利潤還有22億,難道螞蟻出問題了?此外阿里估值常年在30倍以上PE波動,突然三季度財報後估值突變,這又是為什麼?背後其實都和螞蟻金服有關,見智結合此次阿里財報與最近的調整來嘗試回答以下問題:(1)螞蟻金服與阿里經歷了怎樣的曲折輪迴?
  • 螞蟻集團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
    螞蟻集團在經歷數次「被上市」後,靴子終於落地。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據多家媒體報導,螞蟻集團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為1400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