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率先打破海洋數據「信息煙囪」、實現「一張圖管理」、建成...

2020-12-22 瀟湘晨報

12月1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正式啟動,實現了海洋綜合管理的「可視、可控、智能化」,以及海洋信息多部門共享共用。

「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打破了海域使用、漁業養殖、漁船監管、防災減災、綜合執法、應急救援等傳統管理信息之間的界限,初步實現近岸海域可視、可探測,具備海上越界分析報警、漁船圖像智能分類識別、漁船違規行為分析報警等智能化功能。」據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新區積極探索建設智慧海洋管理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建立收集、整合、分析海洋信息數據的框架體系,在全國率先打破海洋數據「信息煙囪」,實現海洋管理「一張圖」,建成海洋綜合管控「藍色天網」。

近幾年,新區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近岸海域視頻監控網、海洋環境監測網和海上目標探測網絡建設,除了完成對已建視頻監控系統的整合,還在部分岸線和海島新建高點監控設備,實現近岸海域24小時無死角視頻監控。同時新布置浮標建設設備實時監測轄區海洋環境情況,通過AIS、北鬥、小目標雷達數據,建成轄區海域目標探測網絡,加強漁船身份被動識別管理。新區還構建起海洋大數據中心,促進信息資源共享開放,融合海洋環境監測、防災減災、漁船監管、海上通信、海岸帶監管、安全生產數據,解決「信息孤島」問題,建立海洋綜合管理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一張圖」看數據,「一張圖」決策分析和指揮調度。

另外,新區還不斷提升智慧化服務水平,構建公眾海洋信息服務體系,為公眾提供海洋環境與預報信息、海洋災害預警預報、海洋科普信息、景點海況預報等海洋信息服務,以及海洋科技成果、海洋技術、海洋政務信息等信息公開服務。

下一步,青島西海岸新區將繼續推進涉海信息數據的集成共享,將該平臺打造成融合開放、具備成長性、持續創新的海洋綜合信息系統,為陸海統籌、經略海洋貢獻新區力量。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海龍 通訊員 畢海虹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實現「一張圖管理」 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啟動
    ,實現了海洋綜合管理的「可視、可控、智能化」,以及海洋信息多部門共享共用。  「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打破了海域使用、漁業養殖、漁船監管、防災減災、綜合執法、應急救援等傳統管理信息之間的界限,初步實現近岸海域可視、可探測,具備海上越界分析報警、漁船圖像智能分類識別、漁船違規行為分析報警等智能化功能。」
  • 打造海洋綜合管控「藍色天網」 全國規模最大區級「智慧海洋管理...
    18日下午,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由中國鐵塔青島分公司承建,聚焦智慧海洋信息化,在全國實現了三個「率先」:率先打破海洋數據「信息煙囪」,率先實現海洋管理「一張圖」,率先建成海洋綜合管控「藍色天網」。
  • 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啟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畢海虹、記者安然、殷曉旭報導 12月1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正式啟動,實現了海洋綜合管理的「可視、可控、智能化」,以及海洋信息多部門共享共用。「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打破了海域使用、漁業養殖、漁船監管、防災減災、綜合執法、應急救援等傳統管理信息之間的界限,初步實現近岸海域可視、可探測,具備海上越界分析報警、漁船圖像智能分類識別、漁船違規行為分析報警等智能化功能。」
  • 萬載「一張圖」管理自然資源數據
    本報萬載訊(記者林雍)近日,萬載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手持平板「一張圖」掌上查系統業務操作培訓。為順應自然資源管理的新形勢、新要求,該局投入資金採購手持平板電腦,並選定業務單位進行技術開發,完善「一張圖」掌上查系統。
  • 打破「系統壁壘」 拆除「數據煙囪」
    由市政府辦牽頭抓總,各部門「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實現高層推動、基層聯動、分兵把口、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二是鎖定系統整合的關鍵問題「下好方」。把系統整合、信息共享作為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提升的頭等大事,按照「雙對照」「三分法」「雙對接」的方式,對接或遷移省級以上自建系統;三是緊扣實際操作的現實問題「講好課」。
  • 「最強大腦」怎麼打破信息孤島?走進省數據管理中心
    省數據管理中心就是管理、提供、使用這些數據的機構,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制定或參與制定數據運行和管理機制,被稱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強大腦」。1月2日,省委書記車俊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上指出,要打通堵點,在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上持續加力,推動信息系統全面整合和公共數據共享開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或不跑腿。
  •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支招海洋牧場信息化與自動化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本人供圖)半島特派記者 李曉哲 肖玲玲海洋牧場是拓展海洋漁業發展空間、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公黨青島市委副主委莫照蘭提出建議,認為應大力推進海洋牧場信息化與自動化建設,通過信息化和自動化促進海洋漁業生產和管理現代化,對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實現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意義重大。
  • 「一張圖」賦能龍灣應急管理驅動革新打造「人防+技防」精密智控新...
    該「圖」涵蓋了颱風暴雨、山塘水庫、洪澇災害、地質災害、危化企業、道路交通、海洋漁業船舶等諸多領域,匯聚融合了橫向各部門縱向各街道村社全領域的安全風險源和減災救災資源,實現應急風險管控「人防+技防」精密智控,進一步提升了預測預警預報和指揮救援能力。特別是經過4號颱風「黑格比」的考驗,成效日益彰顯。一、匯聚多源風險數據,掌握應急管控家底。
  • 全國率先!海口將建29個「順風耳」,實現噪音全覆蓋監管
    記者 王小暢 攝據了解,龍昆南重點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站是海口已建成的24小時噪聲監測站之一也是海口市環境監測體系的項目之一海口是全國率先建設噪聲自動監測站的城市之一通過建設29個噪聲自動監測站設置295個噪聲監測點實現全市噪音監管全覆蓋自動監測站的建設不僅有助於提升海口全市的環境質量也為海南打造全國一流的環境監測體系
  • 打破行業壁壘實現碳數據共享
    2013年6月啟動的深圳碳市場是全國首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一直保持著全國居前的市場流動性。截至今年12月8日,深圳碳市場配額累計總成交量約5806萬噸,總成交額約13.8億元。以全國試點碳市場2.5%的配額規模,實現了全國試點碳市場13.64%的交易額和14.04%的交易量,為深圳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打破信息壁壘 實行長效監管
    打破信息壁壘 實行長效監管 發布日期:2020-07-30 09:32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全面實施「雲長制」 打破部門數據壁壘
    「『雲』是公共信息基礎設施,數據『上雲』後需要有人進行管理,『雲長制』就是這套管理體系。」市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表示,數據只有「上雲」後才能消除「腸梗阻」,才能被更好地共享應用,而且「上雲」後的數據還需在數據治理、安全防護等方面從頂層設計到技術規範進行統籌,因此無論「管雲」「管數」「管用」都需要「雲長」。
  • 打破壁壘匯集數據 四級聯動全域統管 - 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
    昨日,來海參加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推進會的嘉賓走進考察點之一的海門區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成為這個新機構的第96批參觀者。 這個我區傾力打造的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已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的來客。它通過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成為全域匯聚、高度共享、深度應用的「城市大腦」。
  • 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空氣品質連續7年排名全國重點...
    淡紫色的九品香水蓮輕臥在池水間,潺潺清水奔湧入河,野鴨、白鷺等禽鳥隨意棲息……4年過去了,廣東省深圳市補齊了近40年的水環境歷史欠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也已連續7年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列前十,穩定達到歐盟標準。
  • 權威發布丨這5個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十三五」山東海洋...
    2019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9%,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3%。2015-2017年,我省海洋經濟年均增速為6.88%;我們知道,2018年,國家開展了第四次經濟普查,省政府對地區生產總值進行數據修訂,海洋經濟數據也相應調整,前後數據不具可比性,但海洋經濟的增速均跑贏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海洋三次產業持續優化,比重由2015年的6.8:44.5:48.7優化調整為2019年的4.2:38.7:57.1,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升。
  • 我省在打造高精度地理信息數據上實現突破
    浙江省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成果和2020版浙江省標準地圖今天對外發布。我省率先在全國各省、自治區中實現省域範圍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全覆蓋。為省域治理現代化打造了高精度的地理空間信息數據基底。
  • 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破除信息壁壘 便民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市大數據局緊緊牽住「數據高效共享」這個牛鼻子,橫向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讓數據流動起來;縱向協同部門與群眾需求直接面對面,精簡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越來越多的服務事項實現了從「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向「一次也不跑」的跨越。百般耕耘,只為群眾收穫更多。
  • 中國建成首個大區域一百米級高精度立體土壤圖
    據他介紹,這個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建成的高精度數位化土壤圖在100米級的精度範圍將麗水市的土壤分成22344個多邊形,根據氮磷鉀含量、微量元素分布等特性劃分出了97個土壤種類,可供開展農作物生長模擬、農村產業規劃、流域面源汙染負荷估算、洪澇災害預測和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
  • 家電電商管理軟體:實現線上線下統一管理,打破管理壁壘!
    01 在這種背景下,實現對電商渠道的有效管理,將第三方電商平臺訂單背後的用戶收集、積累起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不進行有效管理,線下平臺的流量不進行積累、留存,那麼企業和用戶之間的紐帶是非常脆弱的,用戶下次購買還是會在平臺上進行選擇,而結果就不一定和這次一樣選擇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