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壘匯集數據 四級聯動全域統管 - 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

2020-12-18 南通市人民政府

打破壁壘匯集數據 四級聯動全域統管

「城市大腦」提升海門社會治理效能

來源:海門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11 字體:[ 大 中 小 ]

「一個中心」如何「管」起一個區,大數據信息技術怎樣助力區域治理?昨日,來海參加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推進會的嘉賓走進考察點之一的海門區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成為這個新機構的第96批參觀者。

這個我區傾力打造的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已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的來客。它通過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成為全域匯聚、高度共享、深度應用的「城市大腦」。

打破數據信息壁壘 「數字海門」初具雛形

建設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是南通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昨日,記者看到,在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上,「總數據量」已達到6500多萬條,數據類別為1163個。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政府辦副主任、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黨組書記張磊介紹,這些都是指揮中心寶貴的「數據資產」。為進一步打破部門信息壁壘、打通數據渠道,指揮中心按照「大集中、大整合、大共享」原則,圍繞全要素網格、「雪亮工程」、12345熱線、執法巡查等領域,全面匯聚了41個部門數據資源,初步實現區域治理要素數據化、治理數據標準化,「數字海門」初具雛形。

依託龐大詳細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指揮中心建立預警研判模塊,完善全景、多維、實時的監測體系,全方位、多角度對社會穩定、社會治安、公共安全進行實時研判預警。同時,加大對經濟運行、城市管理、鄉村治理、企業運轉等方面的大數據分析,實時掌握變化趨勢,建成可視化智能指揮調度系統,不斷提升公共突發事件指揮處置能力,實現了數據質量可使用、數據狀態可感知、數據應用可追溯、安全責任可落實,為科學決策、超前預測提供支撐。同時根據區域治理實際,建立全域匯聚、會商會辦、綜合研判、績效評估的區域社會穩定分析研判制度,制定《海門區區域治理風險防控分析研判機制》,每日組織召開分析研判會議,公安、信訪、城管等20多個部門常態派員參加,截至目前,共會商會辦涉穩、民生等事項121件。

緊貼「實戰實用實效」 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碼頭警車呼嘯,江面船艇馳騁,岸邊全員警戒……走進指揮大廳,一定會對這個堪比大片的宣傳片印象深刻,這是9月30日長江大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聯動指揮中的一幕。

當天下午,平臺自動預警,長江水廠西側江面出現疑似非法捕撈船隻。接到平臺預警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立即通過沿江視頻點位調看江面情況,並召集農業農村、公安、交通、水利等進駐部門進行緊急研判。為定位嫌疑船隻,指揮中心同時指派正在江邊執行巡查任務的「海鷹」無人機中隊趕往事發區域,對該船隻進行定位追蹤,同時指揮正在執行江面巡查任務的漁政快艇前往現場核查。為保障現場執法力量,指揮中心啟動了綜合執法聯動預案,通過平臺調度長航公安執法船趕往現場協助調查處置。從指揮中心發出指令到執法人員登上嫌疑船檢查,只用時8分鐘。

依託實戰型指揮中心,運籌帷幄、科學高效的「長江大保護」實戰聯動指揮已成為指揮中心「智慧蒼穹」平臺運用的常態。據介紹,該平臺涵蓋長江海門段58公裡內涉及長江保護的全部要素信息,依託巡防執法艦艇、「海鷹」無人機中隊,形成了「水陸空」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防控體系,全面匯聚長江流域非法捕撈、非法採砂、非法排汙等管控要求,系統連結起從「長江」到「餐桌」的全周期監管體系。今年以來,我區開展綜合行政執法,成功查處違法捕撈案件26起,移送司法機關6起。

同時,我區堅持問題導向、實戰導向和創新導向,開發了應急管理指揮、危化品運輸車智能監管等智能應用平臺,對原本離散的社會治理數據進一步匯聚共享、分析研判,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應急管理指揮平臺投入1700萬元,系統集成了數據治理接入、應急「一張圖」、救援調度指揮等11個方面的綜合應用,形成功能齊全、反應迅速、資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應急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提升我區風險監測預警、應急指揮保障、智能決策支持、公眾自救互救等應急管理水平。

四級聯動全域統管 重塑指揮調度機制

除了數據全量匯集,實戰效用明顯,指揮中心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全域統管」。目前,指揮中心全面匯聚網格化服務管理、12345熱線、數字城管、「雪亮工程」等信息渠道來源,承擔發現問題、信息歸集、流轉交辦、協調聯動、研判預警、督促檢查、考核評價等職能,建立起了區、鎮、村和社區、網格四級聯動的扁平化、規範化指揮調度機制。

9月28日,三星鎮網格員巡查發現瑞祥大橋北側路邊有建築垃圾,疑似近期傾倒,網格員將現場情況向鎮指揮中心進行匯報。鎮級指揮中心立即會同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展開調查,未能在轄區內發現有效線索,初步判斷為外來車輛所為。在安排清除垃圾的同時,鎮級指揮中心立即上報區級指揮中心請求協助。區級指揮中心接報後,迅速會同區城管局通過智能環衛運輸系統調取渣土車行車路徑。在進一步調查中,指揮中心通過調取前一周的「雪亮工程」監控視頻後發現,一輛來自海門街道的自卸農用車為垃圾傾倒的源頭。指揮中心迅速啟動會商機制,召集海門街道、三星鎮、區城管局三家單位進行遠程視頻協調會商,最終確定由三星鎮牽頭,海門街道積極配合,區城管局業務指導,協同開展綜合行政執法。至此,在指揮中心的協調聯動下,兩地鎮級指揮中心、區城管局和網格員多級多方聯動,該事件得到了高效處置。

據介紹,指揮中心綜合行政執法指揮平臺對南通市級平臺派單以及轄區內信息線索開展綜合分析研判,按照執法職責派單交辦,以「雙循環」模式有效處置。鎮(街道)或區級部門能夠單獨處置的執法事項直接派單,採取「內循環」方式處置;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執法事項,啟動會商機制,明確主辦、協辦單位,通過「外循環」方式處置。指揮中心通過橫向聯動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廣旅遊、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公安、自然資源、司法等區級部門,縱向貫通南通市指揮中心、轄區的11個鎮(街道)、293個村(社區)和1099個網格,基本實現了執法線索處置交辦全覆蓋、無死角,有效化解了「多頭管理、相互推諉」「看得見、管不著」等難題,全區綜合行政執法效能與管理精度得到大幅增強,群眾安全感在上半年全省高質量測評中,位列南通第一、全省第四。

相關焦點

  • 「南通大腦」打破壁壘匯集數據 區域治理三級聯動
    打破「數據壁壘」,讓南通變「智通」 12月2日下午4時,記者看到,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上,「總數據量」達到102.02億條,「資源庫」(即數據類別)為4273個。
  • 打破壁壘匯集數據 「南通大腦」大城小事門兒清
    打破「數據壁壘」,讓南通變「智通」12月2日下午4時,記者看到,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上,「總數據量」達到102.02億條,「資源庫」(即數據類別)為4273個。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主任、南通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李俊介紹,這些寶貴的「數據資產」主要來自於部門業務系統、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臺、網格、水質大氣監測等物聯網設備,以及政務APP等網絡渠道。南通明確提出,建設指揮平臺的首要基礎工作是數據匯集,在「依法、安全、保密」的前提下,要做到數據「全量匯集」。
  • 2020年江蘇南通市海門區醫療衛生單位赴外招聘公告
    報名時由南通市海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用人單位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初審,南通市海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進行資格覆審。通過資格覆審人員名單在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部門(單位)信息公開-衛生健康委員會-法定主動公開內容-人事信息,http://www.haimen.gov.cn/hmswjw/rsxx/rsxx.html)公告。
  •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掛牌速度很快:北上海的定位明確,機場很重要
    2020年8月,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已經掛牌,這也屬於一個「撤市設區」後用很快速度進行掛牌的地方。海門縣、海門市、海門區:1994年從海門縣到海門市,2020年從海門市到海門區,海門市一共才存在了26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南通市的市轄區,也是一直富有北上海特徵的地區。作為「北上海」的代表,南通市海門區還有一個重要的項目——南通新機場(也號稱是「上海第三機場」)。
  • 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0-08-05 17:17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蘇政發〔2020〕60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經國務院批准,對南通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設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區,以原崇川區、港閘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崇川區行政區域,崇川區人民政府駐虹橋街道桃塢路44號。
  • 江蘇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7月17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發布了《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全文如下: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蘇政發〔2020〕60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經國務院批准,對南通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設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區,以原崇川區、港閘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崇川區行政區域,
  • 海門區人力資源市場1月15日招聘信息
    六、南通市海門區職工學校1.儲備特種作業教師3名,24-30歲,大專,機電相關專業,月薪3000-6000元。2.註冊安全工程師3名,25-55歲,持註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書,月薪5000-9000元。地址:海門區包場鎮海昌路108號聯繫人及電話:朱小姐:18721963573二十八、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1.管培生20人,本科,專業不限,月薪5500-8000元。
  • 江蘇省資訊|海門縣、海門市、海門區:富有北上海特徵的地區,終成...
    江蘇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海門縣、海門市、海門區:富有北上海特徵的地區,終成南通市轄區2020年8月,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已經掛牌,這也屬於一個海門縣、海門市、海門區:1994年從海門縣到海門市,2020年從海門市到海門區,海門市一共才存在了26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南通市的市轄區,也是一直富有北上海特徵的地區。作為「北上海」的代表,南通市海門區還有一個重要的項目——南通新機場。下面就是江蘇省南通市的地方——新的海門區已經成立。下面是南通市海門區的掛牌場景,雖然「撤市設區」本質上的改變很小,但是這個場景還算是比較隆重的。
  • 打破信息壁壘 實行長效監管
    打破信息壁壘 實行長效監管 發布日期:2020-07-30 09:32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打破「系統壁壘」 拆除「數據煙囪」
    由市政府辦牽頭抓總,各部門「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實現高層推動、基層聯動、分兵把口、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二是鎖定系統整合的關鍵問題「下好方」。把系統整合、信息共享作為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提升的頭等大事,按照「雙對照」「三分法」「雙對接」的方式,對接或遷移省級以上自建系統;三是緊扣實際操作的現實問題「講好課」。
  • 用制度創新打破數據壁壘
    導致這些煩心事的共同源頭便是「數據壁壘」。在13日開幕的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省長許達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推進位度創新,打破數據壁壘。作為民生「紅包」,省政府決定2020年全面推進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加快推進個人醫保卡全省通用。
  • 南通市行政區劃史,如皋為現存首縣,海門曾是直隸廳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南通市行政區劃範圍。在兩晉南北朝之前,今南通市大部分地區都是水域,陸地僅有今南通市西北一帶。後隨著泥沙入海形成沙洲,陸地區域逐漸擴張。到了東晉時期,其境內才開始有縣級行政機構。海門縣,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置,即今海門區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時的縣城位於今啟東市東北,尚未遷至今址。如皋縣,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即今如皋市和如東縣行政建制的起源。前文有說過,東晉時期也有個如皋縣,和這個相隔數百年,如果說是傳承,也未免過於牽強。
  • 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
  • 「地理·歷史」南通市在崇明島上的飛地
    然而,由於歷史上這一小塊區域分別屬於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和啟東市的百姓開發使用管理,因此就成為了江蘇省南通市在崇明島上的飛地。現在這塊飛地的西北部分是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的海永鎮,東南部分是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的啟隆鎮。
  • 我市打破信息壁壘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原標題:我市打破信息壁壘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從資料申報到核准登記,全過程只用了2小時26分(
  • 羅訊:整合資源 打破壁壘 實現數據互通共享 發展數字經濟
    紅網時刻益陽1月7日訊(南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語涵 黃河海)1月5日,南縣縣委書記羅訊調研信息和數據中心工作,縣領導孟智勇、孟祥勝參加。調研中,羅訊一行實地察看了南縣信息和數據中心機房及南縣大數據中心建設現場,詳細了解現有設備主要功能和運轉情況,並就大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提出指導意見,要求相關部門要加快建設步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滿足智慧南縣建設的持續需求,使百姓早受益。
  • 無錫、南通、連雲港多位省管領導幹部調整到任
    這兩天,無錫、南通、連雲港多位省管領導幹部調整到任。經市委研究,並報省委批准,郭曉敏同志任中共南通市海門區委書記;陳勇同志不再擔任中共南通市海門區委書記職務。1月11日召開的南通市海門區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八次會議,接受郭曉敏同志辭去南通市海門區區長職務的請求,決定任命沈旭東同志為南通市海門區代區長。
  • 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致在通外籍人士的倡議書
    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致在通外籍人士的倡議書 來源: 外辦 發布時間:2020-02-01 字體:[ 大 中 小 ]   為堅決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和擴散,江蘇省於1月24日24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實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
  • 南通海門區:GDP超千億,坐擁南通新機場,與上海崇明區接壤!
    當然是海門區,從原來的江蘇省海門市成為南通市海門區,從市到區,一字之差,卻有天淵之別,從縣級市從市轄區意味著海門已經是南通市區的一部分。 2019年1月5日,寧啟鐵路南通至啟東段正式通車,海門正式邁入鐵路時代。
  • 綿陽打破信息壁壘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通過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既提高了辦事效率,又極大方便了辦事群眾。」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打破信息壁壘是關鍵突破口。對此,我市加快協同平臺建設,建成了市政務雲計算中心,建立人口資料庫、法人基礎庫、信用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