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行政區劃史,如皋為現存首縣,海門曾是直隸廳

2020-12-16 地圖說史

全文約1500字,配地圖9張,閱讀時間據個人喜好而定,請妥善安排時間。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南通市行政區劃範圍。

在兩晉南北朝之前,今南通市大部分地區都是水域,陸地僅有今南通市西北一帶。後隨著泥沙入海形成沙洲,陸地區域逐漸擴張。到了東晉時期,其境內才開始有縣級行政機構。

此外說明一點,我繪製的圖中底圖為現代地圖,用作古今對照。凡是沒有覆蓋色彩的地方,在當時就是水域。

隋朝

上圖為公元612年隋朝時期。此時今南通市境內僅有一個寧海縣,屬江都郡管轄。

寧海縣,東晉義熙七年(411年)置,位於今如皋市西南。唐朝時廢,未延續下來。其實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還設置過如皋、海安、蒲濤、臨江等縣,不過這些縣還沒到上圖我選取的時間,都已被廢。

唐朝

上圖為公元710年唐朝時期。此時今南通市境內僅存一個海安縣,屬揚州管轄。

海安縣,唐景龍二年(708年)置,位於今海安市城區。但很難說南北朝的海安縣或者這個海安縣是如今海安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因為這個海安縣僅存在十四年便被廢。離下次建縣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北宋

上圖為公元1111年北宋時期。此時今南通市境內存在上圖三縣,分屬通州和泰州。

通州,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置,治靜海縣。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改名崇州,明道二年(1033年)復為通州,即今南通市行政建制的前身。

靜海縣,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置,即今南通市區行政建制的起源。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海門縣,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置,即今海門區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時的縣城位於今啟東市東北,尚未遷至今址。

如皋縣,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即今如皋市和如東縣行政建制的起源。前文有說過,東晉時期也有個如皋縣,和這個相隔數百年,如果說是傳承,也未免過於牽強。

元朝

上圖為公元1330年元朝時期。元朝此時,通州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元、明兩朝是三級和四級行政區劃並行,而我是繪製的第二級行政區劃地圖。

此時靜海和海門兩縣依然屬通州,如皋屬泰州。通州和泰州都屬揚州路,揚州路則屬河南江北行省。

明朝

上圖為公元1582年明朝時期。和元朝時期相比,靜海縣已省入通州為州城,海門縣因水患遷至今南通市東,揚州路改為揚州府,其餘無大變化。

清朝

上圖為公元1820年清朝時期。清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為直隸州,轄區如上圖。因北方也有通州,故俗稱為南通州。

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置海門廳,廳是清朝常用在新開發地區的一種行政機構,分直隸廳(地級)和散廳(縣級)。海門廳則是直隸廳,屬江蘇省管轄。

民國初期

上圖為公元1914年民國初期。民國初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通州改為南通縣,和如皋縣一起屬蘇常道管轄,海門縣則屬滬海道管轄。1927年廢除道制,各縣直屬省管轄。

建國初期

上圖為公元1953年建國初期。1949年置南通專區,轄南通市(同年析南通縣城區置)及南通、如東、海門、啟東、崇明等縣,專員公署駐南通市。1950年海安、如皋二縣劃入,同時南通市改為地級市,便是上圖的行政區劃。

1958年崇明縣劃歸上海市,1970年改置南通地區,南通、海安、如皋、如東、海門、啟東等縣。

當代

隨著1983年撤銷南通地區,轄縣劃歸南通市,逐漸成今日的行政區劃。

縱觀南通市行政區劃史,最早在東晉時期建有數縣,但是並沒有延續下來。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的如皋縣則是建制最早,且延續至今的縣級行政機構,不過也只比靜海縣和海門縣早幾年。

而南通市的地級行政建制則是公元958年置(縣也是這一年),地級行政建制歷史能有上千年,也算得上歷史悠久。

最後再說說海門區,五代建縣,清朝時期為地級行政機構,民國初期歸屬上海管轄,在今南通市各縣級行政機構中顯得有些特殊。

已完結川、鄂、贛、桂、貴、閩、皖、湘、粵、浙行政區劃史,關注可查閱更多。圖文資料來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記、元和郡縣誌、水經注等正史和地理總志。#南通#

相關焦點

  • 無錫市行政區劃史,宜興為現存首縣,江陰曾是直隸州
    底圖為現代地圖,用作古今地理對照。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無錫市行政區劃範圍。先秦時期,今無錫市地區先後歸屬吳、越、楚三國。及至秦朝一統天下,設郡置縣,其地開始納入全國的行政區劃中。漢武帝時期,曾封東越降將多軍為無錫侯。漢武帝後期廢無錫侯國,復改為縣。縣城同今,延續至今。在西漢初期,陽羨縣也曾改為陽羨侯國。首任陽羨侯為西漢開國大臣靈常,文帝時國除,復改為縣。
  • 泰州市行政區劃史,靖江由常州而來,如皋離泰州而去
    西晉上圖為公元281年西晉時期。至於下屬的海陵、泰興、如皋等縣,則是第四級行政區劃。而興化縣在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便改屬高郵軍,高郵軍後又改為高郵府。便是上圖的行政區劃。泰興縣則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 改屬通州管轄,通州即今南通市的前身。靖江縣還是屬常州府管轄。
  • 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0-08-05 17:17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蘇政發〔2020〕60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經國務院批准,對南通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設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區,以原崇川區、港閘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崇川區行政區域,崇川區人民政府駐虹橋街道桃塢路44號。
  • 江蘇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7月17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發布了《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全文如下: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蘇政發〔2020〕60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經國務院批准,對南通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設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區,以原崇川區、港閘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崇川區行政區域,
  • 海門撤市設區後,南通市轄區人口突破300萬,真正成為「上海北」
    日前,南通的市區調整已經落下帷幕,撤銷海門市設立海門區,合併以前的南通港閘區和崇川區為新的崇川區,至此,南通市轄區將分為三個區:崇川區、通州區和海門區。以前的「南三縣」(通州、海門、啟東)除了啟東這個海濱城市,都變成南通市轄區。
  • 2020年度南通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擬認定名單公示
    字體:[ 大 中 小 ]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根據《南通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通工信發〔2020〕173號)和《關於組織認定2020年南通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通知》(通工信發〔
  • 江蘇最「心酸」的城市,曾與蘇州平起平坐,如今隕落成為四線小城
    這座城市就是海門市,海門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現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當時它並非沒有這樣的名聲。從海門市的實際建設說起,在唐代時期沒有海門市這個地區,到唐朝末期,因為長江入海口的衝擊泥沙,在長江入海口一帶形成了沙洲,由於晚唐戰爭的不斷,北方人開始開墾荒地,定居於此,海門縣建於周代的九五八年。此後,海門縣從元代起就不斷搬遷。
  • 如皋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如皋史上第一位狀元!
    在橫濱,沈卓吾謁見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奉命回國策划起義,曾為革命黨人焦達峰秘密運送槍械至湖南。辛亥革命成功後,沈卓吾回到如皋,與姜渭璜等人合資創設花邊結網公司,開如皋婦女手工產品銷往國外之先河。其後,他在上海主辦《工商日報》和《中國晚報》,宣傳三民主義。沙元炳:沙元炳,字健庵,晚年別號髯。
  • 南通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海門教區年度述職會在南通召開
    南通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海門教區年度述職會在南通召開 來源: 海門區民宗局 發布時間:2021-01-07 字體:[ 大 中 小 ] 1月4日,南通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海門教區年度述職會在南通召開,南通市愛國會班子成員及全體神職、修女40人參會,南通市天主教愛國會主任、海門教區秘書長陳小平神甫主持會議。
  • 六安市行政區劃史,舒城由合肥而來,與英山更為親近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六安市行政區劃範圍。先秦時期,今六安市境內先存在過六、安、舒等國,後逐步被楚、吳等國所滅。等到秦朝一統天下,設郡置縣,其境開始納入全國的行政區劃中。盛唐縣後曾改名為潛山縣、來化縣,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改為六安縣,延續至今。舒城縣,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縣和廬江縣地置,屬廬州,即今舒城縣行政建制的起源。縣城同今,延續至今。
  • 海安VS如皋,南通「四虎」誰能扛起蘇中蘇北發展「大旗」
    這幾年海安的經濟增長勢頭猛烈,今年7月新鮮出爐的全國百強縣榜單中,海安位列第25位,比2019年晉升11個位次,位列江蘇省第十、南通市第四今年下半年,海門撤市設區,意味著海門正式退出全國百強縣「群聊」,南通「五虎」變「四虎」,蘇中蘇北「一哥」易主,排行僅次於海門的如皋,接棒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 南通市市場監管局推進落實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
    中國江蘇網5月29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邵振宇)為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消費品質,根據《江蘇省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指引(試行)》要求,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強化工作落實,推進開展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
  • 武漢市行政區劃史,新洲由黃岡而來,武昌江夏更古老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武漢市行政區劃範圍。先秦時期,今武漢市地區屬楚國。秦滅楚統一六國後,開始設郡置縣。不過秦朝時今武漢市境內並沒有縣級行政機構治所,直到西漢時期。初為夏口廳,民國後改為夏口縣,1926年改為漢口市。1927年,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合設武漢市。1929年,武漢三鎮又分開。1949年,又合設武漢市。
  • 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南通市房協表彰31家房地產誠信企業
    近日,南通市房協八屆五次會員大會根據章程以通訊方式召開。協會對31個「2018-2019年度南通市房地產誠信企業」、28個「2019年度協會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為了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規範房地產企業經營行為,推進房地產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11月市房協啟動了「第五屆(2018-2019年度)南通市房地產誠信企業」的評選工作。秉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企業申報、材料審核、實地走訪、媒體公示等環節,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最終確定誠信企業名單。
  • 江蘇省南通市古近代十大名人,你知道南通市的哪些名人?
    先後主持蘇、湖兩州州學,所創「經義」、「治事」兩齋,為高等學校分系分科的開端。 慶曆二年至嘉祐元年曆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嘉祐三年(1058)因病赴臨安其長子胡志康處頤養,離京時,送行者百裡不絕。次年病故,諡文昭,葬於浙江烏程。如皋胡家莊有衣冠冢。著有《尚書全解》、《春秋要義》、《周易口義》、《皇祐新樂圖記》等。
  • 過去一個月,國內各區縣級行政區劃密集調整情況匯總
    在這個時間範圍內,國內有多個地市下轄的縣區級行政單位(含市轄區、縣、縣級市),密集進行了行政區劃的相關調整。經過粗略統計,涉及的地市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長春市、山東省煙臺市、河北省邢臺市、青海省黃南州、江西省贛州市、安徽省蕪湖市、湖北省荊州市、江蘇省南通市、貴州省六盤水市等十個省份。
  • 阜陽市行政區劃史,汝陰潁州阜陽,三者一脈相承
    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阜陽市行政區劃範圍。先秦時期,今阜陽市境內存在過沈、胡等國,後逐漸被楚、鄭等國所滅。及至秦朝一統六國,設郡置縣,其境開始納入全國的行政區劃中。細陽縣,位於今阜陽市北;慎縣,位於今潁上縣江口鎮;富波縣,位於今阜南縣王化鎮;新郪縣,位於今太和縣倪邱鎮,後曾改為宋公國、宋縣。這四縣存在時間短,均在兩晉南北朝時廢,不詳述。鮦陽縣,西漢置,位於今臨泉縣鮦城鎮。他的存在時間長一點,唐朝時被廢,未延續下來。
  • 南京市行政區劃史,江寧縣延續至今,建國後句容分離
    東漢改為湖熟縣,東吳改為典農都尉,後復為縣。隋朝初期廢,未延續下來。西漢時,堂邑縣曾改為侯國。首任堂邑侯為陳嬰,其後人中有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此時的建鄴縣為揚州治所,關於建鄴縣的起源,還是要繼續從秣陵縣的行政建制變革說起。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年),孫權改秣陵縣為建業縣,並移治今南京市區。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又把建業縣改名為秣陵縣。太康三年將秣陵縣分為兩縣,秦淮河北為建鄴縣,南為秣陵縣,便是上圖的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