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大學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身份。要是誰家裡出了一個大學生,那麼他的家人都會跟著有很大的榮譽感。的確,在教育水平落後的過去,考上一所大學是多麼的不易,而且那時候大學生就業率出奇的高,待遇也好。
而如今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人還抱著陳舊的觀念,以為考上大學就進了「保險箱」,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大學生龐大的數量,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除了大學畢業生數量多之外,其實還與他們自身學習態度有關。
1、認為考上大學找工作就不愁
如今是一個看學歷更看能力的時代,各崗位對於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就對學習有了一定的鬆懈,認為上了大學,畢業後就不愁找工作,卻不知,很多人都通過大學期間努力鍛鍊、充實自己,讓自己在未來有一定的競爭力。這樣一來,那些上了大學不努力、不上進,甚至「混吃等死」的學生在畢業後只能慘遭「淘汰」了,如果說,畢業後難找工作,只能怪自己了。
2、行為懶散、不自律
不管是985、211大學,還是一本二本或是專科大學也好,總有些學生一進校,目標就很明確,也很努力,比如說立志考研,或者說考幾個專業性強的證件,這類學生在畢業後找工作較於同級別的學生來說將更容易。而有些大學生一進校就喜歡盲目的玩,行為懶散,不愛學習,除了把老師交代的任務做完之外,不會幹任何與學習相關的事。還有一些則是有空就打遊戲、追劇,甚至到了通宵達旦的地步,沒有任何自律可言。難怪畢業後抱怨找不到工作,這都是有原因的。
3、所學專業已達到市場飽和
很多學生在高考完填報志願時,都會趨向於熱門專業,然而熱門專業報考學生非常多,在讀完大學四年後,這個行業儼然已經趨向飽和了,所以對於該專業畢業生來說,競爭壓力將非常大,會導致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些被迫轉行。
4、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很多初入社會的大學生的通病。他們往往不會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總想一步登天,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只能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正因為眼高手低,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輾轉多個地方,都沒有一個合適的,最終只能因生活問題選擇一個普通的工作。
大學生畢業難找工作,大多數都是與自己有關係的,如果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優秀,相信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能找個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