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愛讀書的人、愛文學的人,應該都認識當代作家路遙。應該都為路遙的早逝感到惋惜。如果蒼天開眼,路遙能夠活個人生七十古來稀,那麼,他除了留給我們《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以外,還會留下什麼史詩般的巨著?
路遙原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要說陝北真是好地方,那裡的信天遊悠揚豪邁、那裡出來很多有名的作家,比如陳忠實、賈平凹這些。他們都是當代優秀作家。陝北真的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路遙的身世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出生貧寒,卻一生在為命運高歌吶喊,汗水也罷,淚水也罷,最後都化作一曲豪氣的信天遊。路遙1949年出生,打小過繼給伯父家生活,才得以艱難度日入學,要說命運還是蠻眷顧這個愛學習的小夥子,1973年24歲的路遙進入延安大學學習,從此以後,他算是正真的踏入了文壇。路遙畢業後在《陝西文藝》當編輯。
1982年,33歲的路遙,發表中篇小說《人生》。頓時在文壇掀起了大浪,得到了廣泛好評。旋即就被拍成了同名電影《人生》。《人生》有多火?那個時候但凡識字的人都看過《人生》小說,但凡放映就人滿為患。當時演員周裡京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演完《人生》主角周家林,他就紅了,從此走上演藝巔峰。
為什麼人生得到那麼大反響?並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文學。而是因為《人生》所描寫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軌跡,代表了那個時代很多人都人生軌跡。《人生》的小說和電影,我都看過無數次,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是對心靈的洗禮。喜歡的可以拿來一看。
繼《人生》之後,路遙又筆耕不輟,歷時6年,反覆易稿,於1991年完成百萬字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路遙就是因為這篇小說獲得了「矛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寫的是陝北農村的歷史變遷,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弟兄人物的命運和人生際遇,穿插在整個故事裡。可以稱得上是近代文壇上的不朽之作。這史詩般的恢宏氣勢,目前沒有哪個能夠超越。
這篇小說當時還沒有玩稿,就已經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當時的反響很大。但凡有個破收音機的地方,都有人等著聽廣播劇《平凡的世界》!話說我也等著聽廣播劇,當聽到孫少平在報紙上看見曉霞的消息,開始是激動,再看到後面的消息,曉霞已經在抗洪中犧牲了,永遠的離開了他,少平心如刀絞,仰天悲嚎,真的是萬箭穿心也不為過!《平凡的世界》兩次被拍為電視劇,每一次都是極品。小說比電視劇更加感人肺腑。喜歡的可以一睹為快。正如小說中體現的感慨:昨天是今天的往昔,往昔是令人難忘記。
可惜路遙這樣一位優秀的作家,卻在42歲的時候,撒手人寰。只留下兩部巨著和一聲嘆息。
到底是什麼奪走了優秀作家路遙的生命?說起來令人唏噓。
路遙42歲的時候,因為肝硬化病情惡化,逝於西安。
如此說來,肝硬化是疾病的本身。肝病應該營養清淡飲食,規律作息時間,飲食起居都要講究個養字,養病,養身體。而路遙為了寫好《平凡的世界》,熬更守夜,翻閱十年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手指頭都禿嚕皮了都;為了寫好孫少平在煤礦的日子,路遙是親自去煤礦體驗生活。試問現在的作家,誰還做得到?所以《平凡的世界》每一顆字,都是有血有肉的。
《平凡的世界》歷時六年,純手寫,多次易稿,路遙熬更守夜,透支著身體的本錢。終於把身體拖垮了。可惜可嘆哪!
向當代優秀作家路遙致敬。
感謝閱讀關注點讚。關注我,有收穫。讓我們一起讀書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