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對文學、藝術的定位也不同,以下排行榜只是小編一家之言。
10、司馬相如
兩漢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是賦,而司馬相如是公認的漢賦成就最高。他被班固、劉勰稱為「辭宗」,更被後人稱為「賦聖」。
關於司馬相如,有兩件趣事:其一,他本名不叫司馬相如,少年時喜愛讀書與劍術,因崇敬戰國藺相如,遂改名相如;
其二,司馬相如的本名叫犬子(或者說小名),沒錯,就是電視劇中父輩給別人介紹自己的兒子用「犬子」代稱的那個犬子。
因為司馬相如的巨大歷史以及文化影響,人們謙稱自家兒郎,便紛紛用上了「犬子」一詞,爭相仿效。
關於司馬相如最廣為人知的當然就是他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9、曹雪芹
這位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文豪,小編就不多介紹了。說兩件關於曹雪芹的事情吧。
其一,《紅樓夢》早期抄本流傳以來,作者並未署名。自1921年胡適發表《紅樓夢考證》以來,一般認為《紅樓夢》原作者為曹雪芹。
其二,有一種說法是,《紅樓夢》應該是曹雪芹全部完成的,但只是後半部分大約三十回被借閱者遺失了。
8、李清照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文豪,千古第一才女!(而且是愛喝酒的才女)。
李清照前半生生活優裕安定,詞的主題也多是閨閣之怨,或者是夫妻間的思念、情愛這些。後半生,因為國難,靖康之恥後,漢人大舉南渡,李清照的生活也變的貧困,作詞的風格也變的悽愴沉鬱。
不過,大家愛的,或者說喜歡的,還是那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李清照吧。
7、陶淵明
陶淵明可以說一位承上啟下的文豪,上承魏晉南北朝,下啟盛唐,對中國文學史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打個比方的話,他就像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但丁,無人可以替代。
不過,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鍾嶸《詩品》雖列之為中品,卻推之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後世對陶詩評價甚高,唐宋以後對陶詩更推崇備至。
6、辛棄疾
辛棄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文學成就不在蘇軾之下。
辛棄疾一生都是傳奇,最牛的一次是,率領50騎兵直驅山東,奔入5萬人之中,直接捉拿叛徒。
那時候辛棄疾才22歲!
不過,歸到南宋後,辛棄疾並沒有得到重用,這才用「詞」作為發洩心中所想的工具。
一直到最後含恨辭世,辛棄疾還大呼:「殺賊!殺賊!」
壯哉!英雄!
5、蘇軾
蘇軾其散文、詩、詞、賦均有很高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
通俗點講,文學、藝術這方面的技能點全點滿了!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這點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只有「三曹」能與之匹敵了。
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作《寒食帖》更是「天下第三行書!」
對於這位大佬,除了跪拜還是跪拜!
4、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綽號「李白小迷弟」,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被後人稱為「詩聖」。
杜甫在其有生之年以及去世後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受到多少重視。直到蘇軾首倡杜詩「集大成」說,至此聲名才達到頂峰。
這點和莎士比亞很像,莎翁也是生前以及去世後一段時間內並不是像現在這麼有名,一直到19世紀才達到今天的聲望。
如果漢語和英語那樣普及的話,估計許多唐朝詩人在國際上的聲望能上升一大截。
3、李白
可以這麼說,只要會說漢語的,基本沒有不會背李白的詩的。
大家都知道辛棄疾是武林高手,其實,李白也是武林高手。李白的劍法是當時天下第二,第一是裴旻。(據說,李白向裴旻學過劍術。)
大家都知道李白愛旅遊,在古代,沒有點武力傍身,到處串門很危險的。孔夫子也是一樣,文武雙全,而且手下一幫弟子,周遊列國的時候一般的強盜也不敢惹。
貞元十年(794),元稹作《代曲江老人百韻》,詩中有「李杜詩篇敵」之句。元稹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並尊李、杜者。不過元稹認為杜甫之詩較李白佳,因此被視為「李杜優劣論」之始祖。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他(元稹)帶的節奏。
2、曹植
把小曹老闆排名這麼高,肯定有網友不服了。不過,在中國文學史上,「曹李蘇」的地位是一樣的,加上曹植比李白、蘇軾的年代更久,秉承「尊老」原則,排他們前面也不過分。
「才高八鬥」的小曹老闆沒有李白、蘇軾那麼有名,和他們的作品有關吧。畢竟,《洛神賦》估計全國一大半人不會背,還有一半估計字都認不全。
不止是曹植在民間的聲望和他本身的地位不匹配,「漢賦」不少文豪在民間都沒啥聲望,比曹植更慘。
就拿司馬相如來說吧,他的排名其實可以更高的,畢竟是漢賦的集大成者,可是小編——怕被噴!
不過,曹植是必須這個排名的,《洛神賦》千古無二!
1、屈原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尊大神,後來的那些大神都是站在他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