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坡之戰的歷史原型:關家堖之戰,結局與亮劍中大相逕庭

2020-12-17 林屋公子

在亮劍電視劇中,李雲龍在李家坡之戰中用土工作業的方法推進李家坡,全殲從川崎大隊的一幕令人倍感振奮。但是,這種戰法在實戰中真的可行嗎?

我們先來還原一下現場的情形,當時,日軍山崎大隊五百人盤踞李家坡這個小山頭,居高臨下與八路軍對峙。我軍程瞎子團久攻不下,傷亡不小。此時,旅長主動換將,改由李雲龍的獨立團負責主攻。李雲龍想出了一個天才的方法,利用挖坑道的做法步步推進,一直將坑道挖到了李家坡前。

隨著李雲龍的一聲令下,獨立團用早已準備好的3000多顆手榴彈,投入了李家坡。李家坡頓時被夷為平地,山崎大隊被全殲。那麼,坑道推進這種方法真的可行嗎?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說亮劍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比一般的抗日神劇要強得多,但本質上,亮劍依然是一部抗日神劇。試想下,日軍特種部隊500人踞守高地,我軍挖地道推進,可以把手榴彈扔到日軍的高地上,那日軍為何不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率先向我方坑道內投彈?難道鬼子都是死人嗎?

其實,李家坡之戰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就是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關家之戰。而山崎大隊的原型,就是歷史上日軍的岡崎大隊。

1940年10月,日本岡崎大隊一夥約600餘人,竄入我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內。這支日軍特種分隊行動迅捷,來去如風,誤打誤撞之下,竟然佔領了黎城縣境內的黃崖洞。黃崖洞是八路軍的兵工廠所在地,豈能讓日軍佔據?

彭總一聲令下,我八路軍129師386旅在陳賡的指揮下,迅速出擊,痛擊黃崖洞之日寇,岡崎大隊被迫撤出黃崖洞,就此被我軍包圍在了關家。

關家堖是太行山上的險要山頭,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岡崎大隊佔據關家堖,利用火力上的優勢負隅頑抗,與我軍展開對抗。日軍一個大隊就敢深入我軍根據地,這還了得?彭總斬釘截鐵地下達了命令:「129師全部出動,一定要將岡崎大隊全殲!」

在劉伯承司令員、鄧政委的指揮下,我129師迅速出擊,在山西決死縱隊兩個團的配合下,對關家堖之敵展開強攻。此時,日軍已經在關家構築了堅固的工事,關家窯洞與窯洞相連,既可以作為火力點射擊,又可以躲避手榴彈,日軍又有強大的火力優勢和空中支援,的確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我軍幾次組織突擊隊試圖攻上,都被敵人擊退,傷亡頗大。奮戰兩晝夜後,我軍指戰員有點吃不消了,劉伯承司令員、鄧政委、陳賡旅長一起面見彭老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劉司令員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關易守難攻,敵人又有飛機轟炸助陣,這樣打下去,我軍傷亡太大,可否圍住山腳,待敵人糧食吃完被迫下山時再打?」陳賡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不能再硬打下去了。

彭老總斬釘截鐵的說:「必須全殲敵人!如果拿不下關家,你129師番號撤銷!」

彭老總此時是鐵了心一定要打下了,其實彭總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日軍岡崎大隊,以一個大隊的單位,竟然敢深入到我太行山根據地的腹心,如果不全殲這股敵人,給他們以震懾,那日後敵人對根據地的掃蕩只會更肆無忌憚。

軍令如山,劉司令員與鄧政委只得指揮部隊,加緊進攻關家了。我軍向關家堖連續發動十餘次衝鋒,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最後,劉司令員想出了挖地道上山的辦法,成功接近了敵人的腹心陣地。在我軍將士的浴血搏殺下,岡崎大隊頂不住了,被殲滅500多人,只剩50餘人倚靠窯洞工事苟延殘喘。

眼看我軍就要將岡崎大隊全殲,此時,日軍的援軍已經逼近關家堖。為了避免陷入對方包圍圈,八路軍129師以及決死縱隊審時度勢之下,撤出關家堖陣地,關家堖之戰就此結束。

在關家之戰中,我129師以及決死縱隊將士浴血奮戰,給了岡崎大隊毀滅性的打擊,但由於我軍沒有重武器,無法摧毀敵人的防禦工事,面對敵人的堅固工事只能用血肉之軀搏殺,我129師傷亡極大,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雖然八路軍付出的代價不小,但關家堖之戰的意義還是很大的。岡崎大隊在關家堖幾乎被全殲,大大震懾了華北日軍,從此以後,日軍再也不敢以大隊為單位進行掃蕩了,這對維護我華北敵後戰場根據地的安全,起了巨大的作用。

歷史上的關家之戰,與電視劇中的李家坡之戰大相逕庭,我軍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全殲敵人。戰爭是殘酷的,我軍在關家付出的犧牲,也是非常大的,遠不是電視劇中李雲龍那麼輕鬆寫意。

李家坡之戰中,李雲龍用坑道作業的方法摧毀日軍,這在歷史上是完全行不通的。我129師能在關家之戰中攻上陣地,靠的是挖地道。挖地道是地下作業,敵人是看不到的,而李雲龍那樣的露天坑道,直接暴露在敵人眼皮底下,日軍只要不是瞎子,肯定會一通投彈到坑道。如果是這樣,坑道內李雲龍的獨立團後果如何,可想而知。

相關焦點

  • 李家坡之戰難打:李雲龍的手榴彈不行,王雲山的榴彈炮能打贏嗎?
    本文不是要吐槽《亮劍之雷霆戰將》,而是想提請堵住諸君用戰史比較:李家坡與關家堖,李雲龍的手榴彈和王雲山的榴彈炮,哪一個更接近歷史的真實?李家坡之戰打得極其艱難,要不是趙剛兩槍幹掉了兩個鬼子機槍手,獨立團的損失還會更大,這不是獨立團不能打,而是裝備太差,要是有一門一五零口徑的九六式榴彈炮,李家坡之戰根本就輪不到戰士們揮鍬挖土——打上十幾發炮彈,山崎大隊得震暈一半。事實上李家坡之戰的歷史原型關家堖之戰打得更艱難:在沒有一五零榴彈炮的情況下,三千六百顆手榴彈啥事兒都不頂,用一千斤炸藥還差不多。
  • 亮劍中李雲龍四位上級的原型分別是誰?兩位元帥、兩位大將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主要有四位上級:抗日戰爭時期的副總指揮、師長、旅長,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司令。那麼,這四位人物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呢?副總指揮即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彭老總在亮劍中出場的鏡頭並不多,主要有兩次,一次是李家坡戰鬥時,嚴令師長一定要拿下李家坡。李家坡戰鬥,就是就是歷史上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關家戰鬥,在這次戰鬥中,我八路軍將日本岡崎大隊(就是亮劍中山崎大隊的原型)包圍在關家堖,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殲敵大部,但八路軍129師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師長的原型就是劉伯承元帥。
  • 《亮劍》中,李家坡殲滅山崎大隊,卻被彭帥稱為人生四敗仗之一
    李家坡李雲龍獨立團殲滅山崎大隊的正史原型是彭德懷元帥自認的一生四次敗仗之一的「關家堖之戰」。也是《亮劍》中不完全符合事史實原型的戰例。關家堖是群嶺環抱的一個高高的山崗,山頂是一塊方圓幾百米的平地,其北面是斷崖陡壁,下面是一條深溝,東西兩側坡度較陡,只有南坡相對比較平緩。關鍵南坡的對面是一個比關家堖更高的叫柳樹堖的山崗,與關家堖互為掎角,岡崎把所有的窯洞都打通了,做出了暗堡,從柳樹堖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關家堖的小路。
  • 抗戰中的關家堖戰鬥,彭德懷罕見動怒,一定要把日軍消滅在此
    其實,真正的歷史原型比電視劇更慘烈,這就是關家堖戰鬥。誤入兵工廠的岡崎大隊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軍各部在華北敵後,向日軍的交通線和據點,發起了規模空前的破襲戰。為了打破日本的」囚籠政策「,一舉振奮國人的鬥志,八路軍戰士英勇奮戰,到10月初基本完成階段性的戰鬥任務。
  • 經典抗戰電視劇《亮劍》中,為什麼會出現張白鹿這個人物呢?
    《亮劍》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一部電視劇,雖然是一部「虛構」的藝術作品,但《亮劍》中的很多劇情在真實歷史上卻又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李雲龍在李家坡全殲小鬼子山崎大隊那一段,就是取材自真實歷史上彭大將軍親自督戰、打殘了小鬼子岡崎大隊的「關家堖戰鬥」。
  • 《亮劍》岡崎大隊為何難打:剛搶完八路兵工廠,又有絕佳防禦陣地
    ▲《亮劍》宣傳照熱播劇《亮劍》中▲關家堖戰鬥示意圖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場戰鬥的確發生在山西,但不是在李家坡,而是在武鄉縣蟠龍鎮的關家堖所謂「堖」,其實就是土質的小山包,因住戶多姓關而被命名關家堖,其頂部是一塊面積約3300平方米的平坦臺地,視野開闊,四周地勢呈階梯式下降,看似平緩實則溝壑縱橫,少數溝坎中挖鑿著一兩排窯洞,總體上看就是一處絕佳的野戰防禦陣地。
  • 《亮劍》中的岡崎大隊多可惡:掃蕩途中逢村就燒,見水井就投毒
    ▲《亮劍》劇照 在熱播抗戰劇《亮劍》中,有一場李家坡戰鬥,為了聚殲竄入根據地腹地的日寇岡崎大隊,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 ▲《亮劍》中的岡崎大隊長 在真實的歷史中,岡崎大隊隸屬於駐紮山西陽泉的日寇第1軍第4混成旅團第226聯隊
  • 《亮劍》:李雲龍血戰野狼峪,獨立團亮劍關東軍
    亮劍精神第一次在原著中出現的情節,電視劇裡沒演。這是類似於電視劇中「騎兵連,衝鋒」一樣讓人血脈賁張的橋段,不知編劇為何刪去了。騎兵連衝鋒雖然悲壯經典,卻與歷史出入太大。太行山的八路軍缺衣少糧,根本不可能養的起騎兵。
  • 「關原之戰」,可以一看
    歷史上,關原之戰後,日本迎來了長達265年的德川幕府統治時代,可這一影響了世界走向的戰爭,一天即告結束,雙方各自投入了不到10萬的兵力。在司馬遼太郎的原著裡,著墨最多的是大戰之前東西軍暗潮湧動、聚散分合的政治手腕。電影《關原之戰》對此也是著力甚多,甚至比原著還多出了初芽這條線。
  • [2017][關原之戰][戰爭]
    關原之戰,日本這一版本,把石田三成的野望給演繹出來了,這是一大進步。畢竟往日的那種忠義形象實在是太古板化,令人喜歡不起來。這一版本家康也變的很有特色。說他是反派,他還並不讓人討厭,說他是奸雄,他還很有人格的魅力。這應該是家康在關原之戰的所有版本裡演的最好的一版了。其實關原之戰,不論石田三成也好,德川家康也好,本身沒有忠奸之分,石田三成贏了我想豐臣家的政權也不會穩固。
  • 《亮劍》將軍嶺之戰,楚雲飛是可以全殲山本的,只因這個女人太愚蠢
    經典抗戰劇《亮劍》應該絕大多數人都看過,而且對劇情也應該十分了解。李雲龍這個人雖然沒有文化,更沒有上過一天的軍校,連楚雲飛也稱呼其為「泥腿子」。但就是這樣一個被人嫌棄的泥腿子,卻在山西打出了名聲,先是在蒼雲嶺擊潰日軍坂田聯隊,接著又在李家坡全殲日軍山崎大隊,隨後又成功伏擊了日軍華北觀摩團,上百名鬼子精英成為了李雲龍的刀下之鬼。正是因為一連串的大勝,讓李雲龍聲名鵲起,同時也讓他上了日軍的黑名單。
  • 《亮劍》裡孔捷獨立團楊村之敗,歷史上還真有八路軍遭夜襲的原型
    老周摘要:在《亮劍》裡,孔捷的獨立團在楊村遭到日軍山本一木特戰隊的夜襲,損失慘重。而在歷史上還真有八路軍遭日軍夜襲的原型,不過並不是日軍特戰部隊,而是普通的日軍部隊。在《亮劍》裡,孔捷的獨立團在楊村遭到日軍山本一木特戰隊的夜襲,損失慘重。獨立團傷亡超過三百人,2營被打殘,而日軍只留下了一地的彈殼和一頂鋼盔,連一根汗毛都沒傷到就全身而退。
  • 《亮劍》中山崎大隊500人,被李雲龍輕鬆擊敗,現實中又如何?
    也相信大家對《亮劍》中山崎大隊記憶猶新,就是那個在劇中被李雲龍用手榴彈炸成篩子的山崎,在歷史中還真有其人。在《亮劍》中的在眾多抗日劇中算是比較寫實,殲滅山崎大隊是彭老總親自下的命令,而且派遣的是陳賡大將所在的旅,由此可見即使是在具有主觀偏向的影視劇中,山崎大隊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刺頭。在歷史上,真的有這場戰役,而且戰鬥結果並不如我們看到的這麼如意。
  • 關原之戰——決定天下的戰役
    此戰中,日本國內所有諸侯均分別站隊。由於「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在關鍵時刻臨陣倒戈,導致這場戰役僅一天就分出勝負。最終,「東軍」獲勝,德川家康奪得天下,奠定了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統治的基礎,終結了日本戰國時代100多年的亂世。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役」,有著「一戰定乾坤」的作用,決定了戰後日本200多年的歷史進程,是日本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 日本戰國時代「關原之戰」戰力分析
    「關原之戰」作為近世日本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場大戰,其規模是史無前例的,這場被後世日本史學界稱為「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值得深思分析。此戰不只是在關原進行,而是從北邊的日本東北地區到西邊的九州各地都加入了對戰陣營。
  • 《關原之戰》:格局決定了終局
    因為這場會戰的重要歷史意義和波瀾壯闊的過程,所以自然成為歷史劇作和影視作品中特別青睞的題材,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搬上銀幕。2017年的這部《關原之戰》,改編自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的同名小說。日本戰國歷史題材的電影,以《天與地》和黑澤明的幾部經典作品《蜘蛛巢城》、《影武者》、《亂》為代表,水平之高,劇本之好,的確已經很難超越,就算是大河劇的《武田信玄》《利家與松》,也都是口碑爆棚.......在這些前輩的珠玉面前,《關原之戰》要想贏的自己的新地位,的確很難......
  • 大谷吉繼在關原之戰中,為何明知必敗,依然堅持討伐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於慶長3年死後,由於死前委託之監護人前田利家病重離世,使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後來家康以討伐留在國內不肯上京輪值的五大老之一上杉景勝為號召,向全日本大名發出動員令,出兵會津。大谷吉繼原本起兵是要響應家康的動員令,途中拜訪失勢的好友石田三成,三成卻邀請吉繼一同對德川舉兵,大谷連說三次三成啊,沒有勝機。雖然明知沒有勝算,但吉繼仍然不忍背叛好友三成,加入西軍。實際上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幾年裡,吉繼罹患麻風病,早就雙眼失明。
  • 《少年三國志零》黃巾之戰120關怎麼過 黃巾之戰120關打法攻略速...
    《少年三國志零》黃巾之戰120關怎麼過 黃巾之戰120關打法攻略速Get√時間:2020-12-22 17:19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少年三國志零》黃巾之戰120關怎麼過 黃巾之戰120關打法攻略速Get 少年三國志零黃巾之戰120關怎麼過?
  • 為家而戰佩奇的原型是什麼 故事原型真實事件劇情介紹
    為家而戰佩奇的原型是什麼 故事原型真實事件劇情介紹  道恩·強森,作為美國影片中最經典的硬漢形象之一,其出演的《木乃伊》《蠍子王》《特種部隊》《勇敢者的遊戲》《速度與激情》等等都是相當不錯的影片,而其中硬漢的形象可謂是深深的印在了觀眾們的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