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山東衛視《家鄉好物》將「縣長帶貨直播」搬上螢屏,以「幹部代言+藝人助力」的方式,推廣地方特色產品,提升農業品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節目創新通過「電視+直播」模式,擴大傳播影響力,激發消費扶貧新動能,充分發揮了廣播電視媒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山東衛視融媒體直播節目《家鄉好物》創新節目形式,以「助力脫貧攻堅,甄選家鄉好物」為宗旨,將「帶貨直播」作為媒體公益服務項目,把電視電商直播與消費扶貧搬上螢屏,全媒體矩陣傳播,大小屏融合發力,助力脫貧攻堅。
電視+直播新形式,激發電商助農新動能。《家鄉好物》節目整合平臺資源,集中展示山東各地名優特色農產品,通過「電視+直播+電商」融媒體帶貨新模式,實現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平臺高效互動,為農副產品打開銷路,促進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和優質農產品銷售,激發電商助農新動能。節目每次邀請一位好物推薦人帶來家鄉的三種精選好物,三位助力團成員分別助力一種好物,通過「上新60秒」「曬貨表演」「嚴選時刻」「金牌認證」四個環節,帶領觀眾了解地方特色農產品。淘寶、百度APP、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與電視節目充分配合,同步進行3小時的直播帶貨,實現大屏與小屏互動、大小屏相互引流,電視大屏曬貨,直播小屏賣貨,綜藝節目與新媒體直播購物充分融合。首期節目開播3分鐘產品銷售破萬件,產品秒殺活動僅7秒便搶購一空,網友不斷刷屏留言要求補貨,銷售成績喜人。節目還積極探索年輕化的表達方式,契合青年消費習慣。如,聯合聚划算推出「66好物節」特別節目,在淘寶「山東衛視官方店」與「聚划算官方直播間」等7大會場連線直播,現場試吃、試用,共同推薦銷售山東特色農產品,獲得網上網下積極反響。
幹部+藝人同發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節目以「幹部代言+藝人助力」的方式,推廣地方特色產品,提升農業名優品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如,在首期節目中,慶雲縣縣長孫洪昌傾情推薦家鄉好物,農特產品如數家珍,風土人情娓娓道來。「慶雲是吉慶祥雲籠罩之地,這裡地處山東河北交界之處,既有齊魯仁愛之風,又有燕趙豪邁之氣......這裡出產的富硒金絲小棗紫裡透紅,皮薄肉豐、金絲縷縷、世界聞名......」新生代演員宋鈺盈採用情景化再現的表現手法一人分飾兩角表演節目,花式推介金絲小棗凍幹棗幹,引發網友積極互動,稱「這個推薦我給滿分,這種宣傳產品的模式真的挺有新意的」「演得好好哦,這個品牌我記住了,買買買」。再如,在第六期節目中,「網紅副縣長」王帥再現「李佳琦式」帶貨,話語幽默,金句不斷。「商河老粗布一針一線都是老手藝人滿滿的愛意,如果要給這份愛意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赤松茸外形圓滾呆萌,口感鮮香滑嫩,咬一口仿佛置身於森林氧吧。」節目中,宋鈺盈更是與王帥、夏天、谷大喵以及主持人現場身披老粗布表演時尚走秀,獲得大批網友點讚。節目還積極邀請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扶貧幹部參與節目錄製,展現扶貧成果,助力脫貧攻堅。在第三期節目中,好物推薦人共青團中央駐石樓扶貧工作隊隊長用簡潔的話語,全方位介紹石樓縣農特產品、歷史文化、扶貧情況。在「曬貨環節」,秦梓茜深情講述一碗粥道雜糧粉創始人返鄉創業,幫扶鄉親實現脫貧致富的暖心故事,共同為脫貧攻堅匯聚巨大力量。
融合傳播擴大節目影響力。節目注重融合「報、網、端、微、屏」多種傳播渠道,形成多層次全媒體傳播矩陣。節目邀請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等主流媒體聯動報導,鳳凰新聞、百度新聞、天天快報、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首頁推薦。《家鄉好物》除在山東衛視播出外,還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閃電新聞客戶端等多個平臺播出,並在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視頻平臺進行預熱宣傳、實時互動、二次傳播。節目開播首日短視頻播放總量超500萬次,縣長推薦短視頻獲共青團中央、中國網、西藏共青團等官方微博帳號點讚轉發,「66好物節」特別節目觀看總量超200萬次,點讚超2000萬次。截至目前,#山東衛視家鄉好物#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2165萬次,討論3.6萬次。網友對節目進行積極評價,稱「山東衛視節目越來越新穎了」「這種宣傳產品的模式真的挺有新意的」「確實是緊跟時代的潮流,新的扶貧方式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家鄉好物》節目以服務性和實用性聚合社會力量,利用手機、電視聯動的帶貨矩陣,聚焦各地優質農業特色產品銷售,提升貧困地區產品品牌影響力,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不僅是推進媒體融合的有益嘗試,也是開展智慧廣電扶貧的積極實踐。
(作者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
監 制:楊明品
輪值主編:李 嵐
後期編輯:吉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