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南省社科專家沿邊地區脫貧攻堅實踐經驗總結調研組
在凝心聚力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特別是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到騰衝市清水鄉司莫拉村實地調研時對脫貧攻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程中,騰衝市委、市政府通過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
聚焦脫貧攻堅原動力,決戰脫貧攻堅。以「九個一」為核心:開設一批專欄,加大脫貧工作的宣傳;組織一次評選,結合扶貧日活動,對脫貧攻堅中的先進人物進行表彰;開展一次人居環境整治,組織黨員群眾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舉辦一場演出,以扶貧幹部郭彩廷事跡創作了《支書尼努帕》,以「最美扶貧人」沈雪鷹為原型創作了《青山不改,友誼長存》等文藝作品,開展專場演出200多場次;辦好一個講堂,通過召開板凳會、火塘會等形式,圍繞脫貧政策、產業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組織專題宣講3000多場次;學好一篇家訓,大力開展「曬家風·醇化家訓」活動和設立善行義舉榜,打造了和順家風長廊等一批示範點;用好一個載體,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功能,使其成為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建立一支志願服務隊,全市476支志願服務隊81017名志願者,圍繞脫貧攻堅等發布各類志願服務項目1026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00多場次;建設一批「愛心脫貧超市」,通過「愛心脫貧超市」,建立「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脫貧正向激勵機制。促進扶貧與扶志並行,物質脫貧與思想脫貧同步,最大限度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原動力,決戰脫貧攻堅。
聚焦掛鈎幫扶親和力,決戰脫貧攻堅。騰衝市通過「六看」(看住房、看衛生、看廚房、看臥室、看收入、看重點戶)、「六幫」(幫扶聯繫責任人直接擼起袖子參與收拾整理,幫助農戶搞好家居環境衛生和規範物品擺放,幫扶聯繫責任人以增補衣物、購糧油、添置新床鋪被褥,幫助農戶解決生活基本需求問題,幫助掛鈎農戶徹底解決住房短板問題,幫助農戶盡享醫、學等社保福利、爭取產業項目、推薦就業培訓等激活脫貧動力)、「六達標」(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吃穿不愁,有安全飲水,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幹部入戶工作法,壓實「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提升掛鈎幫扶親和力。騰衝市123個單位全部掛鈎到村。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有幫扶幹部掛鈎,所有非建檔立卡貧困戶都有幹部聯繫;所有村民小組都有科級幹部掛鈎;212個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村都有單位掛鈎;18個鄉鎮都有市級領導掛鈎。近年來,掛包部門共投入資金約4.58億元。
聚焦多措並舉專注力,決戰脫貧攻堅。實行「市級領導掛鄉包村與鄉鎮同責、科級幹部掛村包組與村組同責、一般幹部掛組包戶與考核同責」的「三掛三包三同責」工作機制,壓實了攻堅及幫扶責任,有效凝聚幫扶力量。每月專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同時通過周例會、周通報等形式,及時將相關信息和主要措施通報至市級領導和行業主責部門。嚴格落實掛牌督戰,進行實地督戰,逐村、逐戶、逐項解決問題,消除脫貧「風險點」。
聚焦組織建設領導力,決戰脫貧攻堅。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採取「一名市級領導聯村、一名鄉鎮領導包村、一名第一書記駐村、一名黨員民警村官幫村、一個市直單位結對掛村」的「五個一」措施,建強基層黨組織,確保脫貧攻堅隊伍的戰鬥力。二是提升幹部素質。多層次全方位開展脫貧攻堅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有效提升各級幹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素質和能力。三是借力攻堅。以「雲南省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基地」建設為抓手,深化騰衝市與知名高校的戰略合作,加強滬滇人才合作、教育部掛鈎滇西扶貧等人才合作,積極藉助優勢,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脫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聚焦基礎設施硬實力,決戰脫貧攻堅。2015年至今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7007.62萬元,建設項目762個;實施了新華鄉、北海鄉2個扶貧整鄉推進項目和26個整村推進項目;實施飲水安全項目73個,解決了8.4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實施安居工程項目50個,解決住房2486戶;實施家居環境提升項目34個、鄉村衛生所改造建設項目17個。出臺《騰衝市村組公路、自然村內道路以獎代補建設工作方案》,投資27.1億元,實施道路硬化項目263個,累計實施農村公路項目2846公裡,極大改善了貧困地區交通條件。
聚焦產業培植新活力,決戰脫貧攻堅。優化產業布局,合理確定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規模,以大健康產業為主攻方向,在鞏固提升糧油、烤菸、茶葉、果蔬、特色經濟林、畜禽、水產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培育壯大中藥材和肉牛、萬壽菊等特色產業。不斷擴大產業帶貧覆蓋面,產業帶貧成效逐年提升,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動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就業幫扶推動力,決戰脫貧攻堅。通過市、鄉、村三級聯動,抓牢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資料庫建設,精準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一是統籌培訓資源。二是抓實勞動力轉移就業。依託騰衝企業覆蓋面廣、就業服務平臺多、就業方式類型多樣等優勢,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三是穩步推進扶貧車間認定。全市建設就業「扶貧車間」8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就業118人。四是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中特殊貧困對象就業難的問題。
聚焦兜底措施保障力,決戰脫貧攻堅。一是紮實開展養老扶貧工作,由市財政按每人每年100元檔次,全額補貼符合參保條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個人繳費部分,確保符合參保條件人員100%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二是進一步推進社會救助兜底。三是全面開展防貧保險。全市共完成鄉村住戶參保557376人,參保率達96.33%。四是聘用275名社會救助協理員充實到18個鄉鎮、220個村(社區),解決基層社會救助經辦力量不足問題。
聚焦民族團結凝聚力,決戰脫貧攻堅。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夯實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基礎。二是加大產業培植,提高少數民族地區「造血」功能。三是振興民族教育,阻斷民族地區貧困代際傳遞。採取招聘少數民族教師到民族地區實施雙語教學,引進「美麗中國」支教項目,選派少數民族教師到外省、外市跟班培訓等形式,完善民族教育工作。四是繁榮民族文化,凝聚脫貧攻堅精神力量。結合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創建,加強民族文化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開發,不斷提升民族文化軟實力,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執筆:譚鑫 趙健杉)
責任編輯 從永剛 郭笑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