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時特別強調「堅持目標標準」「堅持精準方略」「堅持從嚴從實」的具體要求,為我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指明了方法遵循。
堅持目標標準,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已到最吃勁的關鍵時候,越是緊要關頭,越是要對焦「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和標準。從總體上看,脫貧摘帽有序推進,「兩不愁」也總體實現,困擾群眾的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訊難、上學難、就醫難、住危房等問題在大部分地區得到了較好解決,但在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地區,「三保障」還存在薄弱環節。此時,我們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更不能急功近利。必須聚力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加快補齊深度貧困縣、貧困村基礎設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加大對非貧困縣、貧困村內貧困人口的支持,加快解決其產業發展基礎薄弱、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措施乏力、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嚴格執行脫貧摘帽標準和程序,堅持問題導向,摸清問題底數,抓好「回頭看」,做好整改落實,對存在的問題逐項逐戶對帳銷號,確保問題解決不留死角。
堅持精準方略,確保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扶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尤其需要在落實「六個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在抓好幫扶對象的精細化管理、扶貧資源的精確化配置、扶貧對象的精準化扶持上下功夫。深入貧困縣、村,進村入戶,看房、看糧、看勞力,精準摸清貧困戶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土地產出、農業收入、務工收入、家庭負擔等實際情況,確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深入調查研究,在就業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上,對症下藥、精準施策、靶向治療。加快推動財政資金、協作資源、幫扶力量、基礎設施等向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聚焦,細化實化政策措施,從貧困縣、貧困村、貧困家庭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落實脫貧項目上,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真正把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不斷攻克深度貧困堡壘。針對疫情影響,狠抓脫貧成果鞏固提高,在防返貧致貧上下一番繡花功夫,有效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人口,確保脫貧一個不能少。
堅持從嚴從實,確保脫貧成果受群眾認可、經得起檢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中的硬仗,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和硬實的作風。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進一步嚴明扶貧工作紀律,著力整治扶貧領域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搞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等問題,切實解決扶貧幹部認識不清、精神不振、狀態不佳、效率不高等問題,嚴防「虛假式」「算帳式」「指標式」「遊走式」脫貧。促使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幫扶力度,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破困中困、攻堅中堅,確保扶貧攻堅任務如期高質量完成。